学术投稿

蛤蚧疗肺片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于立萍;王丽萍;孙贺年;代文梅;崔凤荣

关键词:肺结核, 中医治疗
摘要:近年来肺结核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而确诊肺结核的患者对长期服用抗结核的化疗方案有一定思想负担,且亦较难达到保证全程规律的用药,加之药物的副作用,耐药性、方案组合的合理性等因素均对治疗及愈合产生相当的影响,为寻求一种副作用小,不易耐药,且可单独或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中药.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电切肠息肉切除术的配合体会

    肠息肉是恶变率较高的疾病,属癌前疾病.以往以切除结肠作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现采用创伤性较小的高频电切法取代手术治疗.我院自1998年开始使用PENTAX治疗肠息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凤;李培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为探讨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价值,将8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联合疗法,另一组为对照组,一般护肝治疗,结果两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5%和对照组(40%对6.3%,P<0.01和80%对12.50%,P<0.01),提示联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V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

    作者:刘祥忠;孙迪;邱守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致肠套迭、肠梗阻1例

    患者,男,35岁,3年来因周期性发作上消化道出血曾多次来我院内科保守治疗,曾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球部溃疡.入院前3d再次出现大量呕血、黑便,出血量达2500ml以上.查体:腹平坦无肠型,上腹部正中偏右压痛,扣呈鼓音,肠音3~5次/分,辅助检查:血常规:WBC:.5×109/L、RBC:.55×1012/L、Hb:50g/L.透视、心电未见异常.于内科保守治疗不见好转,迅速进入休克状态.

    作者:吴跃铭;何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PCNA、HSP70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3例人脑胶质瘤石蜡标本中PCNA、HSP70进行检测.标本均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病理级别为Ⅰ~Ⅳ级.观察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PCNA和HSP70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程度明显增高,并且发现二者表达的阳性率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二者呈正相关.结论: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PCNA、HSP70表达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及评价预后,对判定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文凯;孙彦辉;王晓;姚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蛤蚧疗肺片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肺结核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而确诊肺结核的患者对长期服用抗结核的化疗方案有一定思想负担,且亦较难达到保证全程规律的用药,加之药物的副作用,耐药性、方案组合的合理性等因素均对治疗及愈合产生相当的影响,为寻求一种副作用小,不易耐药,且可单独或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中药.

    作者:于立萍;王丽萍;孙贺年;代文梅;崔凤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嵌顿痔15例临床治疗体会

    嵌顿痔是肛肠科急症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外剥内扎法治疗15例,临床上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义;王慧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无脊髓损伤性颈椎骨折的急救处理与临床护理

    无脊髓损伤性颈椎骨折是指在发生颈椎骨折或颈椎骨折脱位的同时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或仅伴有脊髓休克状态.正确的急救处理措施和临床护理是确保病人免受进一步的损伤、预防并发症以及彻底康复的关键.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这类病人共56例,其中单纯颈椎骨折21例,颈椎骨折伴脱位35例.治疗方法多采用颅骨牵引复位或颌枕牵引复位后头颈胸石膏或颈外围固定3个月.其中仅有5例骨折脱位并伴关节突交锁者行手术复位.现将其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方金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目的:探索哺乳类动物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直接测量方法.方法:制备离体大鼠的坐骨神经干标本,利用BL-310生物信号处理系统测量其传导速度.结果:正常大鼠离体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约为35m/s.

    作者:杨利敏;付纯芳;高艳华;杨子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反相HPLC法测定乙氧苯柳胺软膏的含量

    乙氧苯柳胺是一种非甾体药物,适用于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在部颁标准中软膏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本文尝试用反相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C18柱以非那西汀为内标,考察色谱条件和定量的线性范围,对样品进行药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本法准确、快速,有利于更好监控药品质量.

    作者:曲秀梅;吴建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紫外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眼膏的含量

    目的:建立硫酸阿托品眼膏的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方法.方法:用无水乙醇提取后,在258nm测定吸光度.结果:在0.3~1.1 mg/ml范围内,吸光度与硫酸阿托品的浓度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模拟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9%~100.4%,相对标准差为0.61%~1.1%.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可用于硫酸阿托品眼膏的测定.

    作者:常雪君;文莉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浆灌流治疗重肝合并肝性脑病1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浆灌流治疗重肝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实验组采用血浆灌流及临床内科疗法治疗重肝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对照组只采用临床内科疗法治疗重肝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结果:实验组患者肝性脑病的清醒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血浆灌流治疗重肝合并肝性脑病能明显提高清醒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宏伟;张志贤;王海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双细螺栓内固定治疗髌骨横行骨折20例分析

    髌骨骨折的术式选择,有传统的张力带钢丝固定,钢丝或丝线环扎,到记忆合金髌骨爪等.我科自1999年来,利用双细螺栓治疗髌骨横(纵)行骨折,操作简单,加压作用强,可早期离床活动,二次手术切口小等优点,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辛圣;黄丛春;蒋志学;范遗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对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探讨

    目的:评价超声在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的超声特点.结果 8例为早期癌,33 例具有典型的二维超声特点,35例均具有典型恶性肿瘤血流特点.结论:超声检查是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曹霞;金国应;杜佳秋;王薇;郑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乳腺癌化疗药物外漏的护理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化疗是治疗乳腺癌术后必须的治疗措施,化疗药物渗漏到血管外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因此现就我科近五年来收治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病人,在化疗过程中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漏、以及药物外漏后的处理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黄文丽;孙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脑瘫患儿骨矿含量血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水平的观察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骨矿含量(BMD)、血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骨密度仪测定37例脑瘫患儿和28例正常儿骨密度,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PTH,CT.结果:脑瘫患儿BMD,血PTH,CT异常,其异常程度与脑瘫类型有关.

    作者:陈秀洁;柴国禄;许宏伟;李晓捷;谭丽艳;孙彦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气囊扩张法治疗十二指肠壁内段胆道狭窄体会

    我院自1999-10~2001-11共收治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病人32例,术中应用latex Foley导尿管治疗十二指肠壁内段胆管狭窄,取得了极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吕俊生;贾虹玉;张旭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痰液中L型细菌的培养及鉴定

    L型细菌是细菌的一种变异型,在临床上广泛存在,经常因为各种抗生素的应用或机体免疫力的影响而形成L型,以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L型细菌可以在呼吸道内长期存活,而致病.因细胞壁缺陷,培养特性与分离鉴定与一般细菌不同,大多数要在高渗环境中才能存活,许多抵抗力弱的发热患者,反复发作的慢性感染者与细菌L型感染有关,因此对细菌L型的培养、鉴定,对快速治愈疾病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红;董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8例胆囊炎、胆石症病人心电图分析

    我们从1990-07~1999-07共收治胆道系疾患187例,其中28例以心前区不适心电图改变为主要表现,门诊以心脏疾患收入院.现将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分析如下.

    作者:田洲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仙灵脾对慢性肾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慢性肾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容易导致各种感染,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是增加并发症和残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慢性肾衰患者血清SIL-2R、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以探讨仙灵脾对慢性肾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找临床上可用的具有调节慢性肾衰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

    作者:牛效清;王振;李长红;刘忠柱;赵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髂股韧带重建在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中的应用

    先天性髋脱位是临床觉见小儿先天性畸形疾病之一.其手术方法虽较多,开展此手术的医院亦比较广泛,但其疗效尚不能完全尽如人意,尤其是采用Salter髂骨截骨术中关节囊紧缩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目前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自1985年1月以来,我们在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术中紧缩缝合关节囊时,对关节囊拉长肥大的病例,进行髂股韧带重建,增加了复位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周成福;李长德;石磊;李荣锐;耿俊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