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断性血液滤过治疗36例大面积烧伤脓毒症患者护理体会

刘桂喜;郭双来;蔡博;李少君

关键词:脓毒症, 血液净化, 烧伤
摘要:脓毒症是大面积烧伤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重要原因.由于脓毒血症是一系列炎性介质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的临床表现,应用间断或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清除炎性介质协助机体重建免疫内稳定态发展,已有大量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CBP与呼吸机、全静脉营养成为ICU三大支柱.近年来它不仅成为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也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被用于重症烧伤的容量控制、抗炎治疗、并发症治疗等领域[1].我科自2010年7月-2012年7月应用间断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合并MODS患者36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缩短了治疗周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扩张不同病理分型合并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分析

    [目的]调查支气管扩张不同病理分型合并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分型合并感染的35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结果.[结果]356例患者痰标本致病菌检测阳性219例(61.5%).囊状支气管扩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柱状支气管扩张以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曲张型支气管扩张以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阴沟肠杆菌为主,药物敏感性同柱状支气管组.混合型支气管扩张以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物敏感性同上.[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致病菌分布特点与病理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姬峰;袁圆;韩智国;齐允松;赵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因不孕症就诊于我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8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现614例(76.8%,614/800)存在盆腔粘连,输卵管不通及通而不畅共计输卵管1 440条(90.0%,1 440/1 600),输卵管积水151条(18.9%,151/1600),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患者分别为102例(12.7%,102/1600)、82例(10.2%,82/800)、51例(6.4%,51/800),内生殖器畸形患者63例(7.9%,63/800),宫腔镜检查内膜息肉患者58例(7.3%,58/800),宫腔粘连患者5例(0.6%,5/800),子宫纵膈患者35例(4.4%,35/800),累计术后妊娠416例(52.0%,416/800).[结论]输卵管因素及盆腔粘连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宫腹腔镜手术可以直接观察盆腹腔及宫腔情况,明确不孕病因,疗效确切,是诊断和治疗不孕症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雯珂;陈俊;杨娜;陈亚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CMV6-Entry p62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高表达稳定细胞系的建立

    [目的]构建pCMV6-Entry p62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至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通过抗生素筛选构建高表达p62的稳定细胞系.[方法]以293ET细胞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p62基因片段,双酶切扩增出的目的基因片段及pCMV6-Entry Vector空载体,将酶切后的片段进行连接,转化构建质粒,酶切及测序验证;将构建好的质粒转染入MCF-7细胞株中,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验证.[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pCMV6-Entry p62真核表达质粒;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62的MCF-7稳定细胞中p62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Flag及p62蛋白表达显示,在转染p62的MCF-7稳定细胞检在62 kd位置测到Flag阳性条带,对照组则没有阳性条带.在转染p62的MCF-7稳定细胞中p62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pCMV6-Entryp62真核表达质粒,并成功建立高表达p62的MCF-7稳定细胞系.

    作者:秦晓静;吕琪;王成艳;闫玉仙;宋月英;孙志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择期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能否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择期剖宫产术.[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选择60例单胎足月准备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n=30,罗哌卡因12 mg+芬太尼25 μg)和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n=30,罗哌卡因15 mg).两组均南L2 ~3间隙穿刺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连续记录两组产妇循环(血压、心率)、呼吸情况;分别记录两组蛛网膜下腔注药后感觉平面阻滞达到T6的时间、下肢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情况、感觉平面消退至T10的时间,镇痛持续的时间(第1次要求使用止痛药的时间);产妇对于麻醉的满意度;麻醉后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的例数和发生率;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Apgar's评分及新生儿脐带血气分析结果.[结果]RF组产妇镇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R组;产妇麻醉满意度明显优于R组;而感觉平面消退至T10的时间明显短于R组;麻醉后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RF组明显低于R组(P<0.05).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达到T6的时间和运动阻滞达到Bromage3级时间;两组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s评分(胎儿娩出后1、5 min)、新生儿脐带血气分析结果(pH值、PCO2、PO2、乳酸浓度、SaO2、B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产妇未发现任何神经并发症.[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择期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阻滞,具有麻醉效果更加确切、镇痛持续时间更长、产妇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对新生儿影响小、利于产妇早期下床活动、术后恢复更快及对麻醉满意度更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冯雪辛;肖玮;冯鲲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乳提取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用微乳提取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方法]考察微乳处方,选取可以形成稳定、澄清、微乳区域较大的组方制备微乳;采用HPLC法测定微乳提取物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在拟定微乳处方中,微乳提取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总量高于乙醇提取物.[结论]较传统提取溶剂,微乳能有效地提高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提取率.

    作者:周平兰;冯欲静;韩威;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武警某部干部高血压健康教育和管理初探

    按2010年我国人口数量与结构推算,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1].我国健康干预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2].随着武警部队遂行任务的多样化,干部工作压力较以往明显增加,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武警部队干部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高血压健康教育和管理还停留在单纯由医院主导层面上,缺乏系统、规范的指导,存在较大随意性.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干部观念认识不足,主动就诊比例不高,忽视健康体检,尤其是无症状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有数年病史.(2)部队机动性大,应急任务多,高血压系统管理、定期随访困难较多.(3)各级卫生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专业指导.本文就武警某部干部高血压健康教育及管理模式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周菲;俞钻;陈波;齐江彤;汤永华;沈国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应用重组分泌型内皮抑素腺相关病毒治疗肾细胞癌

    [目的]研究重组分泌型内皮抑素腺相关病毒(rAAV-Endostatin,rAAV-ES)的抗肿瘤血管生成及抑制肾细胞癌进展的作用.[方法]应用rAAV-ES转染肾癌细胞,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重组内皮抑素的浓度并检测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趋化运动的抑制作用;建立裸鼠肿瘤模型,检测肾癌细胞被感染后的成瘤率及全身应用rAAV-ES后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及其毒副作用.[结果]RCC细胞感染rAAV-ES后上清液中重组内皮抑素浓度为52.67 ng/ml,对血管内皮细胞趋化运动的抑制率为38.13%;转染rAAV-ES后的肾癌细胞成瘤率为对照组的60%,体内实验证实全身应用rAAV-ES后血清中内皮抑素长期高效表达,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瘤体微血管密度变低,心脑组织检查未见缺血和其他病理改变.[结论]rAAV-ES无毒副作用,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肾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卢炳新;雷铭德;李杰;韩瑞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救援医学专业急性中毒课程的优化教学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我院救援医学专业学生急性中毒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2013年3月-6月,我们在整合和优化三部教材中的急性中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2010级30名救援医学专业的学生随机分为2组进入临床实习:一组基于案例实习(跟踪式实习组,15人),以实习科室遇到的中毒病例为起点,顺时或逆时追踪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获取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另一组采用传统转科实习(轮转式实习组,15人),以实习科室遇到的中毒病例为起点和终点,获取患者中毒的病历资料.期末通过理论与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1)整合后的授课内容和课时分配得到优化,2013年学生的期未理论考核成绩(分)好于2012年学生[(88.1±5.8)比(79.3±12.8),P< 0.01].(2)2013年两种实习方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效果显示,跟踪式实习组学生的实践技能成绩(分)高于轮转式实习组学生[(79.1±6.9)比66.2±6.7)分,P< 0.01].(3)对基于案例学习的跟踪式实习教学法的问卷调查,师生满意度分别为95.3%和93.3%.[结论]优化急性中毒教学内容有利于改良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课堂授课的效果;基于中毒案例学习的跟踪式实习对于提高救援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中吉;孙文军;杨朝斌;张建明;王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战60例临床观察

    寒战是椎管内麻醉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常选用曲马多预防和治疗[1],但是曲马多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2].有报道显示术中应用α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术后寒战和恶心呕吐[3].本研究拟观察和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预防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颖;李玲;秦树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我科89例患者经病理证实均为腺癌,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SGS-Ⅰ型超级伽马刀治疗,单次剂量3.0~3.6 Gy,1次/d,5次/周,总治疗次数为10~14次,总剂量50~55 Gy.立体定向放疗同时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并维持至疾病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为止,对照组仅行超级伽玛刀治疗,单次剂量3.0~3.6 Gy,1次/d,5次/周,总治疗次数13~16次,总剂量60~65 Gy.[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78.7%.中位生存期为20.3个月,1年生存率为76.2%,2年生存率为45.3%.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61.9%,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1年生存率为52.6%,2年生存率为32.1%.以上两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无特殊不良反应.

    作者:姜学东;王亚辉;宇萌;赵岩;王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6例护理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1].TIPS是微创介入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可重复操作等特点,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主要手段.目前主要用于因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反复大出血,尤其是经药物、内镜及外科手术治疗无效的大出血,以及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影像学,尤其是血管三维重建技术的成熟,不仅可以准确指导穿刺门脉分支,还可帮助选择佳的穿刺路径.因其是一种高难度的介入放射技术,因此对护理的要求很高,我科于201 1年3月-2012年1月对6例患者行TIPS术,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兰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防控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标准化模式探索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由其引发的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因此造成的患者病情加重,治疗难度上升,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上升等问题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共同困扰的难题[1].卫生部先后下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等多项标准对医院感染控制进行规范,我院根据相关规定自2011年起,由医院感染控制科(院感办)牵头组织医务处、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等部门建立一整套应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体系与标准化流程,以应对院内检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所致感染.

    作者:徐莺;梅昕;毛亦秋;万向农;谈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外耳再造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回顾性分析

    [目的]比较外耳再造手术中4种麻醉方法对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02年6月-2013年8月,外耳再造手术860例,分别采用吸入异氟醚53例(Ⅰ组),吸入七氟醚88例(Ⅱ组),吸入七氟醚与静脉复合麻醉152例(Ⅲ组),全凭静脉麻醉567例(Ⅳ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均采用丙泊酚2.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2μg/kg.Ⅰ组术中维持吸入1% ~ 2%异氟醚;Ⅱ组术中维持吸入3% ~ 5%七氟醚;Ⅲ组静脉泵注丙泊酚50~70 μg·(kg·min)-1,瑞芬太尼0.2 μg·(kg·min)-1,吸入1% ~ 3%七氟醚,以上3组皆每间隔40 min静注维库溴铵0.05 mg/kg维持肌松.Ⅳ组采用无使用肌松药物,全凭静脉麻醉维持,静脉泵注丙泊酚45~50 μg· (kg·min)-1,瑞芬太尼0.3 ~ 0.5 μg· (kg· min)-1.苏醒期观察各组EA发生例数,统计EA持续时间.[结果]Ⅳ组EA发生率低,持续时间短,与其余3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无使用肌松药物麻醉维持,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EA发生率低,持续时间短,适用于外耳再造手术的麻醉.

    作者:董龙禹;苏法仁;王云;窦林彬;李江伟;郭玉洁;吴明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天然湿痒霜对小鼠实验性皮炎的抗炎止痒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天然湿痒霜对小鼠实验性皮炎的抗炎止痒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检测天然湿痒霜对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采用氨基吡啶诱发小鼠致痒模型,检测天然湿痒霜对小鼠皮肤瘙痒反应的影响.[结果]天然湿痒霜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高、中、低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33.1%、27.8%、21.4%.天然湿痒霜可显著缓解氨基吡啶诱发小鼠瘙痒,高、中、低剂量组缓解率分别为62.5%、59.4%、18.8%.[结论]天然湿痒霜体外具有显著的止痒和抗炎作用.

    作者:李宁;曹波;高颖;李覃;张永亮;李玉明;陈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支撑喉镜与低温等离子配合摘除会厌囊肿82例

    会厌囊肿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既往临床多采用表面麻醉,间接喉镜下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由于术野暴露不充分及手术操作困难等原因的影响,囊肿一般不能完整摘除,只是尽可能钳除部分囊壁,大部分的囊壁仍存留.这就增加了术后复发的几率.另外,创面出血较多,影响术野,切除常不彻底.我科采用全麻下,支撑喉镜下与低温等离子配合,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尽可能摘除囊肿及囊壁,并于出血点采用等离子止血,同时将基底部残余囊壁进行消融,手术的彻底性及术后复发性均有很大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雪峰;孙靖;申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血管变异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目前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VBD主要发生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临床表现复杂.我科于2012年收治1例VBD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相关文献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刚强;孟阳;冯金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NCCN临床实践指南在胃癌外科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和评估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肿瘤临床实践指南(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在指导进修医师临床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对2012-2013年在我科进修学习的36名胃癌专科医师采用基于胃癌NCCN指南的教学方式进行培训.通过比较培训前后进修医师对胃癌外科核心概念掌握程度以及进行培训后问卷调查来评价胃癌NCCN指南在胃癌外科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培训前后进修医师胃癌外科核心概念测试成绩提高80%.接受培训的进修医师认为基于NCCN指南的培训能够提高他们学习医学文献的技能.[结论]基于NCCN指南的培训能够改进进修医师胃癌外科能力.需要进一步强调NCCN指南在进修医师培训中的作用.

    作者:李涛;张勇;陈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合抗菌药物管理加强武警医院临床药学建设

    2011年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1]提出医疗机制应配备临床药师,并全职参与临床治疗工作,2012年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和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我院为落实相关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年三步走的整治方案,从2011年的宣传教育和下发通知、到2012年签定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责任状、明确责任和要求,再至2013年达到全面管控,纳入医师、主任和科室量化考评的重要指标,并对照卫生部整治方案所要求的项目全部达标.自我院2011年实施临床药师制度以来,临床药学已成为我院医院药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也成为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力量.

    作者:梅昕;蒋云根;刘婧;白玫;黄大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Rotor综合征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

    Rotor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因对胆红素运转和排泄功能障碍,而表现非溶血性黄疸,可间歇出现,持续数月或数年.该病临床罕见,极易与其他黄疸性疾病混淆,该病系Rotor综合征合并房间隔缺损,并有家系调查,国内尚无报道.现将我院收的治1例Rotor综合征合并房间隔缺损报道如下.

    作者:周文斌;杨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病毒phiCPAR39衣壳Vpl蛋白生物多态性及表位研究

    [目的]分析衣原体微病毒phiCPAR39 Vpl蛋白的亚结构,揭示其在衣原体病毒研究中的价值.[方法]以phiCPAR39Vpl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Gamier-Robson法、Chou-Fasman法和Karplus-Schulz法分析二级结构;按Kyte-Doolittle法、Hopp-Woods法、Emini法和Jameson-Wolf法分析蛋白的抗原表位.ProteinBlast多序列比对分析蛋白序列多态性.[结果]phiCPAR39Vpl蛋白序列保守度高,有以β折叠为主的亚三级结构,全序列形成多个抗原位点,预测其N端1~10,103~109,158~166,190~197,252~260,273~285,310~316,333~341,359~367,414~420,466~476,511~516为优势抗原位点.[结论]phiCPAR39 Vpl蛋白结构复杂,抗原位点繁多而利于重组挑选.

    作者:姚卫锋;卢桂玲;谢艳秋;于旺;宋蒙蒙;李士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