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冯凯琳;韩慧娟;付维林;贾策;董少义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PBL教学, 比较教学
摘要: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显像,进一步了解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而达到诊断目的的学科[1].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与高性能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各种新型的医学影像设备日新月异地不断涌现,如磁共振成像(MRI)、多排螺旋CT、PET-CT、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线成像(D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超声成像等.医学影像技术也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由普通X线检查逐步转变为DR、CT、MRI成像,从模拟成像技术发展为数字成像技术,并向无胶片化发展.这些变化使得医学影像学成为当今医学中发展变化快的一个领域,现代医学影像学已不单纯是反映人体解剖和病理改变的经验学科,而是不仅可提示质的改变,还可显示量的差异,并能进行活体功能研究的新型学科.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某部官兵难治性鼻出血53例治疗体会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新疆地处边远,气候干燥、寒冷,气压变化较大,鼻出血患病率较高.且部队基层医疗单位条件及设备有限,治疗方法以往主要以鼻腔填塞为主,但有些病例经多次鼻腔填塞后亦不能控制出血,称之为难治性鼻出血.过度填塞还会引起耳部、鼻窦等诸多并发症,官兵思想压力较大,从而影响正常的训练生活.随着鼻内窥镜技术应用的成熟以及微波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有了明显的改进.

    作者:郁丽;陈会海;姚巧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探究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是部队院校科研工作和管理人员遇到的普遍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切实把握问题的实质才能有效地解决.本研究对科研成果转化模式进行了分类解析.详细阐述了当前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在政策、体制、体系等5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要在战略层面、政策层面、机制层面上进行深化改革,建立创新的转化模式,才能不断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水平.

    作者:段晓彦;李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部视网膜脱离发病率增高原因调查分析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发生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此裂孔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积存,引起的视网膜脱离.近年来部队官兵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逐年增多,我们对近11年来我部战士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视网膜脱离发病率增高的原因.1 临床资料2002年1月-2013年12月某部战士共19 942人39 884只眼,入伍前做过激光近视矫正术者共661人1268只眼为调查对象.均为男性,年龄18 ~ 57岁,平均23.8岁.11年中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6眼,其中30眼为激光近视矫正术后网脱,其余6眼为其他原因网脱.调查对象全部填写入伍前健康调查表,对其中661名入伍前做过近视激光矫正术者详细填写术前屈光状态,确定其近视矫正术前近视度数.所有发生视网膜脱离病例经过充分散瞳,验光,眼前节裂隙灯检查,间接检眼镜、裂隙灯联合前置镜或三面镜详查眼底,或眼底荧光血管照影发现原发渗漏灶确诊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赵惠畅;李雪冰;历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氟马西尼在鼻内窥镜术全麻后催醒的效果观察

    氟马西尼是苯二氮卓类受体拮抗剂,对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ate,GABA)复合受体同样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近年来常用于全身麻醉后的催醒[1].我科自2012年5月以来,在全麻鼻窥镜手术后常规应用氟马西尼进行催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2年至今收治的60例鼻窦炎症性疾病患者,ASA I~II级,年龄26 ~ 54岁,平均年龄为38.4岁,体质量40 ~ 71 kg,男63例,女27例,无明显全麻禁忌症,均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

    作者:杨晓旭;王云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β-catenin慢病毒载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β-catenin慢病毒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予以鉴定.[方法]β-catenin慢病毒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并进行RNA提取及PCR扩增,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当感染复数为25时,感染后96 h观察干细胞的感染效率大约为80%.PCR检测到β-catenin的mRNA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过表达.慢病毒对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β-catenin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β-catenin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进一步研究β-catenin在MSCs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申坤灵;樊毫军;丁辉;吕琪;刘子泉;董文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vpr基因在GFP荧光基因转染SHIV病毒模型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在vpr基因区不同部位插入EGFP基因,探讨vpr非结构基因的改变对SHIV病毒复制及感染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将EGFP基因插入SHIV基因组中的调节基因vpr基因中,终获得相应的SHIV XJDC6431-EGFP全长克隆,然后在细胞水平检测该病毒感染活性及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通过定点突变及在vpr基因不同部位插入GFP报告基因,检测改造后的质粒虽表达绿色荧光,但经细胞水平检测后均未得到具有感染活性的病毒颗粒.[结论]vpr基因定点突变可使全长SHIV病毒复制大大降低,甚至失去感染活性.

    作者:白纯;袁玉华;莎日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血γ干扰素测定在55例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结核病是对人类健康存在极大威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感染所致[1].目前,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仍然是临床上应用多且方便可行的诊断结核病的试验技术.结核菌素的纯蛋白衍生物(protein purified derivative,PPD)是含有200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即使检测出阳性结果也很难区分是否是结核分枝杆菌或者是卡介苗接种导致的感染,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更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取代TST.近几年来,全血γ干扰素测定试验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其主要是通过测定外周血中结核杆菌的抗原特异性过程中γ扰素的释放水平,以其显示结果来诊断是否有结核杆菌的感染.此种方法操作要求高但诊断效果准确,对临床工作有很大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该方法对结核患者及健康人进行检测,与其他结核检测方法比对,以评价其在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作者:夏瑞雪;李伟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国患者分类系统的应用现状

    患者分类系统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其分类方法包括原型分类系统、因素型分类系统、混合型分类系统.我国现行的患者分类系统属于原型分类系统,在其制定和使用的近60年时间里从未改变,难以适应新技术不断创新、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今医疗环境.改善原有的或建立新的患者分类方法,提高护士在为健康服务中独立思考、决策和行动的空间,已经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护理发展的目标与潮流.

    作者:张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化道出血后并发脑梗死32例分析

    消化道少量出血时,患者机体能迅速代偿,因此对全身各个系统并无显著影响.而大出血患者,由于机体不能及时代偿,导致循环血容量绝对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甚至发生脑梗死.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消化道出血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到部分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大出血后并发脑梗死,且以老年人多见,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性血管疾病.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消化道出血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共32例,其中男18例(56.25%),女14例(43.75%).

    作者:李明;陈怡;曹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饮食营养与抗氧化衰老

    本文搜集了近年来有关抗氧化、抗衰老方面的文献,从新型抗氧化物质、抗氧化系统的维护和营养补充对抗氧化衰老的必要性等角度,介绍了此领域的新进展,为深入研究理清了思路.

    作者:毕珣;刘庆春;黄丽华;孙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坦度螺酮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焦虑症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焦虑症患者坦度罗酮干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焦虑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介入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坦度螺酮(律康),10~30 mg/d,每4周复诊1次,每次复查心电图、判断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测定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85.3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SCL-90评分(22.23±3.24,21.20±3.01)和SAS评分(51.75±4.84,48.80±4.35)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S和SCL-90评分均是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坦度罗酮可显著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而提高介入疗效.

    作者:孙全格;童文玲;王潞;赵磊;高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选择素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价值研究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伴缓慢进展的肾功能减退为临床特点的一组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其为引起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有着重要的意义.P-选择素又称P-选择素,又称GMP-140 (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是一种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及内皮细胞Weibel-Palade体上的黏附分子,当血小板被激活后,而表达于血浆,因而可作为反映血小板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1].作为血小板活化具有特征性的标志,在炎症早期介导炎症细胞向受损部位趋集,并参与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的重要信号,与肾脏免疫损伤、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P-选择素水平以期探讨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价值.

    作者:宋宣;梁俊;尹小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学院校健康教育教学中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新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的社会属性越来越被医学工作者重视.西方文化认为医学是人学[1],医疗技术仅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因此医学应彰显人性[2],体现人本立场.美国学者佩里格利诺指出:“医学是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并非二者中任何一方,而是包含双方的许多特性[3].”我国中医理论更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将人作为医疗服务主体,通过激发人体自身机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既要向医学生传递医学专业技术,又要因势利导开展医学人文教育.

    作者:谢长俊;夏芹;刘华磊;李浴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显像,进一步了解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而达到诊断目的的学科[1].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与高性能计算机的有机结合,各种新型的医学影像设备日新月异地不断涌现,如磁共振成像(MRI)、多排螺旋CT、PET-CT、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线成像(D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超声成像等.医学影像技术也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由普通X线检查逐步转变为DR、CT、MRI成像,从模拟成像技术发展为数字成像技术,并向无胶片化发展.这些变化使得医学影像学成为当今医学中发展变化快的一个领域,现代医学影像学已不单纯是反映人体解剖和病理改变的经验学科,而是不仅可提示质的改变,还可显示量的差异,并能进行活体功能研究的新型学科.

    作者:冯凯琳;韩慧娟;付维林;贾策;董少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纳吸棉用于鼻窦炎术后止血及鼻腔黏膜恢复效果观察

    慢性鼻窦炎目前治疗多以手术为主,鼻内窥镜手术常规需行鼻腔填塞,是防止鼻腔、鼻窦术后出血、粘连或再狭窄的重要措施.国内术后止血常用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现我科采用纳吸棉术后止血.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科鼻内窥镜手术后分别采用纳吸棉及凡士林纱条止血,观察术后鼻腔止血及鼻腔黏膜恢复情况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刘军;马殿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例尼曼-匹克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的护理体会

    尼曼-匹克病属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本病机制为神经鞘磷脂酶缺乏致神经鞘磷脂代谢障碍,导致后者积蓄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出现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1].本病有家族史,以犹太人发病率高,在我国罕见.我科于2012年7月16日收治1例尼曼匹克病导致肝硬化患者,于2012年10月31日行肝移植术,术后经合理治疗及精心护理,于术后49 d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艳;王颖;徐仿;张莉莉;孙雅静;毛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2011年发文和高被引频次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2011年发文和高被引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源,统计分析2000-2011年《学报》各年度的发文信息(CNKI发文及印证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3月20日),将被引用频次≥10次的论文定为高被引论文.分析2000-2011年《学报》每年的载文量、年被引频次/次、篇被引频次/次、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及高被引论文的相应指标.[结果]《学报》2000-2011年12年载文量总计达到3 642篇,被引论文共计1 922篇占52.77%,共被引用6 4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77;基金发文被引频次达608次,占总被引频次的9.43%,篇均被引频次为2.94.高被引论文共计100篇,占总载文量的2.74%,总被引用文的5.20%;被引频次共计1 684次,占总被引频次的26.14%,篇均被引频次16.84.[结论]《学报》应优化基金论文比、栏目、作者来源等方面,以不断扩大知名度、影响力,提高被引频次.

    作者:张璐;高洁;段姚尧;董瓅瑾;段晓彦;李宏伟;王奕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主因“间断腹痛3周,加重1周”入院.入我院前1周大量饮酒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向腰背部放射,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入院后查体:血压110/80 mmHg(1 mmHg=0.1333 kPa),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心、肺无异常,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白细胞14.46×109/L,中性粒细胞51.1%,血红蛋白104g/L,血小板72×109/L;生化:总胆红素45.0 μmol/L,直接胆红素21.0 μmol/L,碱性磷酸酶94 IU/L,钙3.26 mmol/L,尿素38.84 mmol/L,肌酐452μmol/L,尿酸752μmol/L,血淀粉酶506 U/L,脂肪酶1 811U/L,尿淀粉酶:260 U/L.腹部彩超示:(1)胆囊增大、胆汁淤积.

    作者:满利萍;张承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患处.治疗组给与复方氟米松软膏外涂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 mg(1支)隔日1次肌注,1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和停药3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7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神经性皮炎治疗效果好,且复发率降低.

    作者:高洁;张璐;董瓅瑾;李宏伟;王奕飞;段姚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估量化《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目的]确定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各级评价指标权重,量化“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下称评价表).[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5位专家就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进行咨询,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根据“指标量值(满分值)=指标组合权重×100”,计算各指标量值.[结果]评价表五项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201、0.201、0.236、0.158、0.204.二级指标组合权重均≥0.02,各级指标的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0.[结论]评价表各指标权重合理,使用简便,可用于教师自评、教师互评、领导或专家评价教师在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曹迎凤;陈树;张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