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需求分析

薛睿;袁士宗;张波

关键词:医务人员, 员工, 满意度调查, 工作满意度, 医疗服务质量, 系统整体功能, 质量和效率, 医院管理者, 组织成员, 认知评价, 情感体验, 工作特征, 程度, 态度, 价值, 国家, 差距, 病人
摘要:工作满意度是指组织成员根据对工作特征的认知评价,比较实际获得的价值与期望之间差距之后,对工作各方面是否满意的态度和情感体验[1].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满意程度与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及病人满意程度密切相关[2-5].较低的工作满意度将直接导致较差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影响医疗服务系统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对于医院管理者十分必要.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医学科技发展与医患关系

    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水平的提高,但也随之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给医患关系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作者试从医疗、社会、伦理、法律等多方面探讨医学科技进步对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并从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①合理控制医疗费用;②有效加强人文联系;③妥善处理伦理难题;④全面健全卫生法规,从而形成医学科技进步和医患关系改善的双赢局面.

    作者:王洁;潘睿;黄辉;卢建华;吴建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我院医学科技论文影响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医学科技论文影响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医院1996~2003年间1 146篇科技论文的影响力及其与作者背景、论文质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因子、是否为基金或成果论文、作者是否人选人才培养对象、是否承担课题等9个因素与论文影响力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论文影响力的提高,不仅需要科研管理部门引导科技人员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更需要从人才培养、学位教育、项目和成果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建立一支具有良好素质和有所作为的科技队伍.

    作者:江济华;陈建中;赵嘉芸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及营销策略

    医学独立实验室(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ICL)是一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性医疗组织.在一些发达国家,ICL发展相对成熟,而我国的ICL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ICL以专业化、商业化的集中检验模式,提高临床检验水平,节约卫生资源,便于主管部门对医学实验室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同时,大力发展ICL也可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刘瑛;陈学光;陈海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三级医院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训途径

    分析了我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工作动机、知识结构及个性素养等方面明确阐述了医院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进而从方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及宏观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只有通过适宜可行的医院管理专业培训,才能改变目前我国医院管理人员的现状,真正实现三级医院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发展,为保持我国三级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提供支持和动力.

    作者:徐燚;郭岩;李曼春;王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应用平衡计分卡实施医院战略管理

    平衡计分卡是企业中使用的一种新的绩效管理工具,它超越了传统的仅从财务角度来衡量企业绩效的测评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革新与学习4个方面来全面考察企业.平衡计分卡也可以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帮助医院可持续性地改善绩效,以实现医院愿景和战略目标.作者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创建步骤和原则以及其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应用,为医院发展寻找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马进;孔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医师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平衡计分卡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绩效评价工具,被<哈佛商业评论>评为20世纪具影响力的75个管理理念之一[1,2].在我国,1996年后开始由各大国际咨询公司引进.四川省西部人口稀少、经济滞后的雅安市,一所开放床位628张、职工656人的三级乙等医院,在2004年应用平衡计分卡理论设计出了医师平衡计分卡,对医师业绩进行量化考核.通过实践证明,医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以此为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作者:徐嘉玲;姚有贵;方志琴;陈丽君;王嘉庆;舒少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谈肿瘤化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

    肿瘤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群体.由于恶性肿瘤大多数尚无法根治,人们普遍地对其感到恐惧.肿瘤患者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危机,承受着巨大的自下而上压力,常有不同程度的怀疑、否认、绝望、焦虑、忧郁、厌食、失眠等心理反应.此时良好的医患沟通能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理解、关心、体贴,使患者稳定情绪,得到心理上的满足[1,2].而化学治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对于疗效的不确定性和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大多数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或抑郁情绪,他们难以静下心来全面了解医生使用化疗的意图及治疗计划.因此,要使患者顺应化疗,使医患之间相互理解,加强医患沟通是非常必要的[3,4].

    作者:楼海舟;潘宏铭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同科室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状况的调查

    现代医院是一个有由多科室组成的、彼此分工合作的综合医疗部门.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科室分类越来越细,不同科室均有自己特异的病种、特异的服务对象及特异的治疗措施,从而不同科室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作者:潘传德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儿科心脏重症监护室管理的探讨

    儿科重症心脏监护室(CICU)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临床科室,其目的是满足新生儿及儿童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重症心脏病的独特治疗需求[1].要想成功建立及维持儿科CICU,不仅要强调监护室人员的业务素质,还要重视行政管理.现结合我们15年来的经验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小儿CICU的建立及管理进行探讨.

    作者:陈瑞;刘彩霞;杨晋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需求分析

    工作满意度是指组织成员根据对工作特征的认知评价,比较实际获得的价值与期望之间差距之后,对工作各方面是否满意的态度和情感体验[1].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满意程度与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及病人满意程度密切相关[2-5].较低的工作满意度将直接导致较差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影响医疗服务系统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对于医院管理者十分必要.

    作者:薛睿;袁士宗;张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请作者在写论文时使用参考文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我院科研平台之一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思考

    临床医学科研水平是一流临床医学院的标志之一[1,2].近年来,我院加强了面向全院的中心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图书馆、医学统计室和电镜室等科研平台的建设.但是,目前临床医院在科研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中心实验室作为设立在临床医院的研究技术平台之一,应该怎样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作者:戚豫;卜定方;许玉凤;张英;钮淑兰;庞永正;裴珮;谢囡;赵明辉;丁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医疗保险患者三个病种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市两所医院3年中3个病种的所有医疗保险病例,共647例,对于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医院、住院天数、是否手术、药费比例及全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是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缩短住院天数、降低药费比例是控制费用的关键.结论应制定科学的单病种诊疗常规和费用标准,加快和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试行某些单病种付费的基础上,实行按病种付费.

    作者:佟黎莉;任苒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在美国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对医疗风险事件做好防范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安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近年来,美国研究应用前瞻性质量分析工具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他国家如意大利、澳大利亚也有少量研究,而国内尚未见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报道.作者介绍了FMEA在美国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列举了其在降低给药风险及保障医院软、硬件设备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提出了应用FMEA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引起国内医院管理部门的关注.

    作者:刘碧瑶;沈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综合性临床医学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

    在医院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医学科研工作是医院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1].先进完善的临床科研实验室,既代表了医院科研水平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医院管理的水平.

    作者:张进贵;颉玉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支援西部卫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开发西部、支援西部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发展西部的卫生事业,为西部人民群众送知识、送技术、送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机构中的广大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1].我院自2000年以来,一直努力履行中央等有关部门赋予的有关卫生支援的各项任务.笔者通过对本院卫生支援工作的实践进行总结,就如何进一步改进这项工作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部门和支援单位的未来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刘秀琴;杨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北京市10所医院医护人员对健康促进工作的认知调查

    健康促进是指运用行政或组织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及社会战略.健康促进的工作领域包括促进制定有利于健康的政策、促进调整卫生服务的方向、促进提高个人和群体保健知识和技能、促进建设和保护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及促进发展社区能力等[1,2].

    作者:吴淑艳;田向阳;郭秀花;王东;潘岳松;杨兴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城镇职工实施基本医疗保险伦理问题探讨

    我国目前开展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无疑是社会的进步,但与之相伴,尚存在相应的伦理问题.为此,现结合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情况,针对医保中比较突出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医保机构、卫生主管部门、医院以及医保对象正确处理伦理关系提供建议和对策.

    作者:陈佩;王春鸣;曲毅;孔宪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医院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在知识经济时代,医院应当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实施知识管理,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作者:郭志武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病人选医生途径的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为病人提供广泛优质的服务,尊重病人自由、自主的就医选择权,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医学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手段.病人选医生不仅可以让病人自由选择诊治的医生,同时也有权拒绝或接受医生制定的诊疗方案、处置手段以及某些特殊检查和实验检查等.现对我院1 000例病人及家属就病人选医生途径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秦仕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