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海拔地区3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石鹏程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海拔, 临床分析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约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1].SAH为临床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2.0~22.5/10万其致死率及伤残率较高.现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急诊收治的3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7~90岁,其中60岁以上9例,50岁至以上10例,40岁以上5例,20~40岁4例,17~20岁2例.发病形式:用力活动后发病8例,生气、激动发病3例,安静休息状态下发病12例,睡眠中3例,酒后4例.冬春季25例,夏秋季5例.起病时临床表现:剧烈头痛19例、恶心、呕吐15例、颈强直18例、癫痫发作1例、烦躁不安3例、血压高16例、用力活动或激动9例、CT确诊17例.30例患者中有高血压25例,头痛病史2例,已经有过1次SAH 4例.确诊前病程:短0.5 h和,长5d.误诊情况:院外误诊6例,其中误诊为偏头痛3例、原发性癫痫病1例、眩晕征1例、高血压1例.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体检中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健康体检行列中.超声检查是健康体检的首选,以往我们关注的检查项目是肝、胆、胰、脾、肾、子宫、附件等腹部脏器,随着高频超声的普及和超声医生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认识的提高,许多甲状腺疾病被早期发现.本研究对2010-2011年度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检出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进行分析,旨在认识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早期发现的重要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健康体检的1 512人,其中男836人,女676人,年龄18~74岁,平均47.13岁.受检者均无甲状腺疾病病史.1.2方 法1.2.1仪器:使用Philips iU 22、GE 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13.0 MHz.按照常规甲状腺检查方法,受检者仰卧位,下颌抬高,充分暴露颈部,多切面进行扫查,观察甲状腺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观察有无结节及结节数目、部位、大小、边界、形态、回声及血流情况,观察颈部血管旁有无肿大淋巴结,并对声像图进行综合分析,待手术病理确诊后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温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骨涎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骨涎蛋白(BS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CF7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FGF2(10ng/ml)刺激3、6、12和24 h组,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BS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实验组均有BSP的mRNA表达,其表达水平在FGF2刺激后呈时间依赖性增加,6h增强为明显.BSP蛋白表达量也呈时间依赖性增加,12h增强为明显.[结论]乳腺癌细胞MCF7组成性表达BSP,在FGF2作用下BSP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强.

    作者:姚睿;孙静;李正阳;宋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ET-1、vWF因子变化的相关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中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Yon Willebrandfactor,vWF)的水平变化,初步探讨H型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的状态.[方法]将70例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两组,中度升高组34例,男18例,女16例;轻度升高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再选取20例单纯高血压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另选健康体检者18例,其中男9例,女11例作为正常对照.采取所有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ET-1、vWF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1)H型高血压组血浆ET-1、vWF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并高于正常组(P<0.05);(2)同型半胱氨酸中度升高组血浆ET-1、vWF均高于轻度升高组(P<0.05).[结论](1)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ET-1、vWF水平明显增高,表明存在血管内皮损伤;(2)H型高血压组随着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血浆ET-1、vWF水平增高,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增加血管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吴金花;张海丽;冯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某军队医院医疗纠纷现状特点、成因及防控分析

    为了研究医疗纠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其对医院的影响,并寻求如何控制及迅速化解纠纷的对策,对于促进军队医院发展、维护军队形象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研究总结某军队医院近年医疗纠纷事件,比较军队医院与地方医院医疗纠纷,分析两者现状、特点、成因及构成的差异,为研究防控军队医院医疗纠纷对策提供依据.1 军队医院医疗纠纷的特点1.1 医疗纠纷发生量的增速呈逐年递增趋势本研究调查的某军队医院从2006年以来,医疗纠纷呈逐年增多的趋势,2006年20例,2007年30例,2008年37例,2009年39例.有文献显示对某军区多所医院2000-2003年统计年度医疗纠纷调查显示,2003年诉诸法院的医疗纠纷是2000年的4倍,是2001年的3倍,是2002年的2倍[4].

    作者:田进;王柏敏;叶飞强;黄演强;杨洪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某学院2008-2012年获奖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目的]回顾某学院2008-2012年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对某学院获奖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进一步做好科技奖励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某学院2008-2012年获奖科技成果,对获奖成果的时间、学科,获奖人员职称、年龄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某学院获各级科技成果奖129项,特别是二等奖以上奖励明显增多,增加了109%.学科分布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成果为主,共获奖107项,占82.95%,军事医学、预防医学等获奖成果22项,占17.05%.获奖人员高、中级职称所占比例为96.90%.获奖人员平均年龄42岁.[结论]在成果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成果的含金量;作为武警部队院校,应多产出贴近武警部队中心任务的成果,提高某学院的军事医学科研水平;应加强学科建设及各重点学科间的联合,提高成果获奖等级和数量.

    作者:包春雨;梁林;董培;李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观察

    尤瑞克林是近年上市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国家一类新药,为探讨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我科于2010年2月-2011年9月在3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尤瑞克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36例,年龄> 65岁,发病在6~48 h之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68.7岁;观察组:18例,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65.3岁.两组性别、年龄、入组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纳入标准: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确诊;年龄≥65岁;NIHSS评分4~20分.排除标准:NIHSS≤3分或NIHSS≥21分;有脑出血及其他系统出血倾向;肿瘤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过敏体质;痴呆及精神病患者.

    作者:王霞;郇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时期战备药材的精细化管理

    [目的]探讨战备药材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提高新时期卫勤处突中战备药材的保障能力.[方法]运用精细化管理理论,对近几年在不断的战备演练、卫勤处突过程中的实践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院建立了战备药材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提高了战备药材的保障能力.[结论]战备药材的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只有实施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确保紧急情况下拉得出、供得上,才能适应未来高科技战争复杂环境下卫勤保障的要求.

    作者:段峰;魏从光;朱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比较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53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方式选择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组(A组)27例,传统开胸手术组(B组)26例.对比两组术前基本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开胸手术组明显减低,且术后4周用力肺活量(FvC)增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且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杨学永;王振国;王韬渊;邓三明;罗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研究

    [目的]评估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急诊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效果.[方法]连续入选167例女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配替罗非班组84名[冠脉造影后经静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负荷量10 μg/kg,随即0.15 μg·(kg·min)-1静脉滴注维持24h,对照组83名(给予盐水静脉滴注24 h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罪犯”冠脉血管冠脉血流,术后心肌坏死标志物峰值,心功能及术后180 d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冠脉血流改善明显[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18.11±7.67)比(26.89±8.13),P=0.019];术后7d替罗非班组患者超声检查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50.03%±7.43%)比(41.01%±8.39%),P=0.041];心肌坏死标志物峰值替罗非班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80 d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替罗非班组低于对照组(11.90%比25.30%,P=0.025).[结论]女性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冠脉血流灌注,改善术后心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术后180 d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

    作者:高远;李玉泽;关启刚;张海山;郭亮;田文;贾大林;张月兰;孙英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用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正常组(Ⅳ组)和3个病例组(Ⅰ、Ⅱ、Ⅲ组)共计40例;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40例研究对象的左心功能相关参数,计算Tei指数值,并在Ⅰ、Ⅱ、Ⅲ、Ⅳ组间对左心室射血时间(ET)、等容舒张时间(IRT)及等容收缩时间(ICT)等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IRT/ET、ICT/ET)在正常组与3个病例组之间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Tei指数及其相关参数在左心功能不同受损状态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即冠脉狭窄越严重参数值变化越显著;本文利用脉冲多普勒法测定Tei指数及等容收缩指数(ICT/ET)、等容舒张指数(IRT/ET)为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检测工具.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00例疗效探讨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原因较多,常由外伤引起.由于该病病情严重,其死亡率和重残率均较高.临床常采取神经外科与开颅手术进行治疗,且具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因此,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是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学者提出行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临床疗效[1].本研究对选取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并与高压氧联合神经外科疗效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7~68岁,平均45.3岁.重度脑挫裂伤70例,颅内血肿30例.观察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27 ~66岁,平均46.6岁.重度脑挫裂伤72例,颅内血肿2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病理类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华林;杨月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嗜酸性粒细胞性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性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部分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性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将其分为嗜酸性粒细胞组和非嗜酸性粒细胞组,比较两组症状VAS评分、鼻息肉主观评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嗅觉功能、鼻阻力、血清总IgE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76例患者中,非嗜酸性组45例,嗜酸性组31例.非嗜酸性粒细胞组鼻息肉在临床病例中占59.2%;两组间症状VAS评分和鼻息肉主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87,P=0.40;t=0.58,P=0.64).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嗜酸性组的筛窦病变程度较非嗜酸性组严重,存在显著性差异(t=2.11,P=0.03),而其余各鼻窦及OMC区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嗅觉功能以及双侧鼻腔总阻力亦无显著性差异(t=0.15,P=0.88;t=0.57,P=0.6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中不起主导作用,对临床症状、鼻息肉大小、嗅觉功能和鼻阻力等方面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能与筛窦的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贾艳辉;王艳军;亚力坤·亚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控制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和临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武警某总队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中高血压(intradialytic hypertension,IDH)的临床资料,观察通过改善容量负荷、调整降压药和改变透析液钙离子浓度等个体化治疗措施对IDH患者透析前后及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影响.[结果]145例MHD患者中有25例(17.2%)发生IDH,其中19例通过加强超滤脱水后,透析前收缩压、透析3h平均动脉压及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IDH的发生率显著减低(P<0.01).2例患者出现透析后高钙血症,改用钙离子浓度为1.25 mmol/L的透析液透析后,未再出现透析中高血压.4例患者通过透析前、透析中分别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卡托普利后,降低了透析前后血压.[结论]容量超负荷可能是透析中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增加超滤、控制干体质量,调整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和降压药有助控制IDH的发生.

    作者:王猛;董勤;崔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Q开关Nd∶YAG激光联合胸腺肽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病程缓慢且多年不愈.我科采用Q开关Nd:YAG激光联合胸腺肽治疗扁平疣,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科门诊的1例面部扁平疣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1.2方 法1.2.1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胸腺肽肠溶片20 mg,1次/d,并用波长532 nm的Q开关N d:YAG激光照射皮损.术后2周复诊,若皮损未消退,继续激光治疗.对照组潘生丁50 mg,3次/d;胸腺肽肠溶片20mg,1次/d;外用自制木香酊及维胺脂维E乳膏各2次/d.治疗前后记录皮损数量,并拍照存档.1.2.2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第8周判断疗效.痊愈为皮疹全部消退,显效为皮疹消退≥60%,有效为皮疹消退30%~59%,无效为皮疹消退<30%,有效率为(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治愈率、有效率比较采用x 2检验.

    作者:郭晓莉;周建丽;何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椎弓崩裂的辅助影像学征象

    以往椎弓崩裂的诊断主要依靠拍摄腰椎45度斜位片,以发现裂隙作为直接诊断征象,但由于脊柱侧弯、斜位投照角度等原因,有时并不能得出准确诊断.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逐渐成为腰腿痛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但常规CT、MRI扫描时并不平行椎弓扫描,所以有时不能明确显示裂隙,造成漏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明确诊断为椎弓崩裂病例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辅助征象,并研究这些辅助征象的提示诊断和诊断价值,以提高椎弓崩裂的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率.1 临床资料回顾性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0年4月CT扫描发现的椎弓崩裂61例,其中因腰腿痛行腰椎CT检查39例,因各种原因行盆腔检查22例;男49例,女12例;年龄20~82岁,平均40.6岁;MR扫描发现的椎弓崩裂28例,均为因腰腿痛行MRI检查,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1~87岁,49.5岁.

    作者:张士良;张联合;张梅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相关性.[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32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将入选患者冠心病组(256例)和非冠心病组(71例).依据Gensini积分,所有患者又分为正常组、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4个亚组.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行血液生化检查及脉搏波速度测量.[结果]年龄、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显著影响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BaPWV在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726±299 cm/s vs 1 500±232 cm/s,P<0.001).BaPWV在轻度病变组(1 651±254 cm/s),中度病变组(1 712±302 cm/s),重度病变组(1 816±319 cm/s)与正常组(1 500±244 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重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呈中度正相关(r=0.362,P< 0.01).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BaPWV对冠心病具有中等预测价值,其截断点1 535cm/s,敏感性为72.3%,特异性为69.8%.[结论]BaPWV随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逐渐增大,它可以作为预测冠心病的一项指标.

    作者:李培伦;张梅;姜铁民;李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灯盏花素松弛家兔离体回肠的作用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家兔离体回肠管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在离体家兔回肠管上,观察不同浓度灯盏花素对各致痉剂引起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灯盏花素对乙酰胆碱、氯化钾和氯化钡引起家兔离体回肠管收缩的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灯盏花素对回肠管的抑制作用可能由胆碱受体介导,或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具有钙拮抗作用.

    作者:李世根;周松;温佳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我院2009-2010年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口服降糖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住院药房2009-2010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0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用药平稳上升,销售金额居前三位为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肠溶片和依帕司他.DDDs居前三位为阿卡波糖、马来酸罗格列酮和瑞格列奈.[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口服降糖药应用基本合理,高效、安全、依从性好的降糖药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范春芳;张梅;杨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治疗老年肺炎120例疗效观察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的急性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老年肺炎的治疗受到老年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为了观察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治愈时间,本研究在西药抗菌素静脉滴注+口服肺力咳合剂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分组:2012年1月-2012年12月,选择我院普内科门诊老年肺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60例,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年龄60~80岁(平均70.6岁),两组患者在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静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尿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将41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病例组,212例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病例组各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acute stroke treatment)亚型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的关系以及血尿酸与血脂的关系.根据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两组血尿酸的差异.[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有斑块缺血性脑卒中组较颈动脉无斑块缺血性脑卒中组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尿酸血症者较血尿酸正常者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君;李新;王纪佐;黄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