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前庭感觉上皮的定量学研究

孙喜翠;顾怀宇;李明;李占国

关键词:球囊斑, 椭圆囊斑, 壶腹嵴, 毛细胞
摘要:目的:补充正常胎儿前庭感觉上皮的解剖形态学资料.方法:本组实验选用新鲜胎尸30例,通过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的分离铺片技术,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输入JVC图象分析系统.结果: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的毛细胞数分别为18634±297、32834±246、7459±94个,与成人相应部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球囊斑、椭圆囊斑、壶腹嵴的表面积分别为1.95±0.14、3.62±0.36、0.87±0.06mm2,与成人相应部位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着胎龄的增加,前庭感觉上皮的面积也增加(0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神经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精神上受到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难以适应时即可导致发病,部分患者因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对已患有病症或疑似症状产生过度忧虑而诱发本病.此类病人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因此了解心血管神经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对疾病治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潮蕴;王速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黄对脑外伤继发急性肺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严重脑外伤可以继发急性肺损伤(ALI)[1].本实验旨在通过利用自由落体装置致大鼠脑外伤,然后经静脉注入内毒素(LPS)复制脑外伤继发急性肺损伤模型,从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中药大黄对其影响,探讨治疗脑外伤继发急性肺损伤的新方法.

    作者:赵立伟;王滨;韩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针刺对IDDM大鼠治疗作用的初步观察

    目的:应用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制作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大鼠模型,观察针刺对IDDM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Win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组,治疗组每天进行针刺治疗.10天后,测空腹血糖变化及该模型血脂、血清胰岛素、胰岛组织学的变化.结果:针刺能使IDDM大鼠血糖水平下降、血清胰岛素水平增高、血脂含量降低、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结论:提示针刺疗法可以对IDDM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贾琳琳;张雪岩;王秀国;张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从一患者血和尿中同时检出洛菲不动杆菌

    患者,女,68岁,于晨练中突然出现下腹部绞痛,在某院排除外科疾病后,患者要求离院.12h后出现发热、寒战.于个体诊所用青霉素治疗3d后病情加重,来我院入院治疗.血常规:WBC 10.6×109/L,N 0.79,L 0.21;尿常规:脓细胞++;大便常规正常;体温39.9℃;血压11.3/7.9kPa.两次血培养及两次尿培养均培养出洛菲不动杆菌.根据药敏选用敏感药物治疗,16d后痊愈出院.细菌鉴定:经BACTEC 9120血培养仪器血培养24h后报告阳性,转种血琼脂、麦康凯琼脂,35℃ 24h培养,血琼脂上菌落较小、灰白色、圆形、光滑、边缘整齐.麦康凯琼脂上无色小菌落.涂片染色:革兰阴性杆菌.生化反应:氧化酶、靛基质、硫化氢、甲基红、VP、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均阴性,尿素酶、枸橼酸盐利用试验阳性,O/F试验氧化型.经WalkAway-40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为洛菲不动杆菌.药敏试验(K-B法):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庆大霉素、氯霉素、头孢他啶均耐药,环丙氟哌酸、氨曲南、氟嗪酸均敏感.

    作者:王勇;黄昕明;周薇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使用纽帮E200型呼吸机抢救重型格林巴氏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格林巴氏综合征是多种原因所致的疾病,常发生在急性病毒感染之后,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故对该病的治疗,护理必须争分夺秒,赢得时间才是抢救成功保证.我院自1994-03以来,使用纽帮E200型呼吸机抢救重型格林巴氏综合征病人13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伏乃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重症AOSC手术的护理体会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病情复杂、来势凶猛、死亡率高,特别是手术患者,术前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毒休克,又无充分的时间予以纠正,手术室护士常面临一些危急情况及疑难问题,给手术配合带来一定困难.现将我院29例AOSC患者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秀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电烧灼配合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148例分析

    我们于1999-09~2000-09对148例尖锐湿疣患者在电烧灼后,采用干扰素加氟嘧啶加利多卡因局部注射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立艳;王勤忠;张希久;裴丽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

    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三苯氧胺对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了113例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梅;陈敏秀;刘春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3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妊娠并发阑尾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可发病于妊娠早、中、晚时期,且各期临床表现各有特点,但由于妊娠期阑尾炎,常因症状不典型,治疗不及时而影响母婴安全.现将我院1997~2000年期间共收治妊娠并发阑尾炎23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元;熊立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室引流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脑室引流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暂时性的治疗和急救措施,用其可迅速降低颅内压,对治疗挽救病人的生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脑室引流术后的护理就显得更加重要.

    作者:于俊娟;张瑞荣;张超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腰大肌脓肿的B超诊断与临床分析

    本文回顾分析20例腰大肌脓肿的B超诊断结果,经临床证实诊断准确率100%,超声检查腰大肌脓肿可协助临床了解病变范围,制定治疗计划,超声已成为不可缺少的辅助检查之一.

    作者:杨丹;刘艳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虎茵汤对D-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虎茵汤对D-GalN(D-半乳糖胺)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毒性物质D-Gal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高低剂量的虎茵汤对肝损伤ALT、AST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高剂量组虎茵汤同联苯双酯一样能够明显降低D-GalN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P<0.01),减轻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说明虎菌汤对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赵玉珍;刘蕾;付正中;路雅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晚期癌症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的临床观察

    癌症发展到晚期,患者身心处于相当痛苦之中,晚期癌有剧烈疼痛,据不完全统计,每天世界上至少有350万人经受着疼痛煎熬,因此癌性疼痛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近年来,国际上Patient Epidwral Controlled Analgesia(PCEA)止痛方法应用较多,本文旨在观察PCEA在癌症晚期止痛中的更好应用.#

    作者:张桂权;辛险峰;杨秀娟;李晓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佳木斯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分析

    我们于1994-09对佳木斯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进行研究.

    作者:刘肃;高柳成;王欣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重症糖尿病引起水疱病2例

    水疱病是糖尿病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出现水疱症可提示糖尿病情较重.因此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特将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德龙;朱之琪;李升一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胶质瘤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档案及旁证法等确定脑胶质瘤129例作研究组,另选条件相似的同期入院的非神经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2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配比对照研究方法,分别进行采集、调查、登记表格,逐一统计分析应急事件、不良嗜好、接触化学性和物理性及患者是否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经统计学处理,揭示年龄、性别、先天遗传、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胶质瘤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嗜食咸鱼、不喜欢新鲜蔬菜、水果)、性格与心理状态、应急事件、接触汽油、柴油、农药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性别与年龄、头部外伤及接触放射线、电磁辐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存在一定内因(脑细胞中的原癌基因、性格内向、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基础上,在外因(不良嗜好、化学性和物理性毒性污染)作用下,细胞中的原癌基因被活化,从而形成真正的肿瘤实体.

    作者:陈军;郝新生;戴陶;鲍华;房忠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技术,集光、机、电等高科技于一体,是眼科临床近10年工作中,发展快,能体现高科技含量的新兴技术之一[1],目前在我国正迅速推广与发展,做为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必定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练的过程.本文仅对我院早期开展此项技术发生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王杰毅;谢新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硬膜外氟哌啶、灭吐灵预防术后吗啡并发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恶心、呕吐是硬膜外吗啡手术后镇痛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研究将氟哌啶和灭吐灵分别与吗啡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进行术后镇痛,观察两药对镇痛病人术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高延军;田淑梅;张延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联合垂体叶素、硝酸甘油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快速有效地降低门脉压力,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通过影响门脉压形成的前向机制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达到止血效果,已广泛应用于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由于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类药物在基层医院的使用,应用垂体后叶素须达0.2~0.4u/min剂量.副反应发生率高、且疗效并不理想.联合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不减少垂体后叶素用量的情况下,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仍然较高.本文旨在探讨减少垂体后叶素用量的基础上,联合硝酸甘油持续静滴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作者:徐克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静脉采血致腕部桡神经浅支损伤1例

    患者女,25岁,进行常规体检而行肝功、肝系列化验,护士按常规程序进行操作.因其肘部静脉不明显,固穿刺部位选择在右手腕部头静脉,采血量约需5ml.穿刺方法为直刺法:即在血管正上方进针,穿过皮肤及皮下组织,进入血管,见回血后,又按血管走行进针4mm,抽出1ml血量时,病人突感手部剧烈疼痛,并迅速传至肩部,这时立即停止操作,拔出针头.此时腕关节不能伸,呈“垂腕状态”,手部不能活动.1h后疼痛稍缓解,给予局部热敷和按摩,1周后,腕关节及右手指仍疼痛,活动受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右手的伸握及腕部活动,同时辅以局部治疗,2周后,右手活动恢复正常,红肿疼痛消失.

    作者:于艳春;林淑云;施艳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黑龙江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