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茂华;王晓芸;张振洲
[目的]研究加味越婢加半夏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形态学以及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为加味越婢加半夏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强的松组、加味越婢加半夏汤低剂量组、加味越婢加半夏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以烟熏及气管内滴注脂多糖的方式建立大鼠COPD模型,HE染色对各组大鼠进行肺部组织学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8、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扩大融合,数量减少;血清中IL-8和TNF-α高表达,各治疗组以上改变均明显减轻,以强的松组和加味越婢加半夏汤高剂量组为显著(P<0.01),且二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味越婢加半夏汤能有效缓解COPD大鼠模型肺部炎症,降低了COPD大鼠体内细胞因子IL-8和TNF-α水平,上述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即随给药剂量的增加有加强趋势.
作者:李晓晨;尹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按照<外科手术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过程[1].在实验教学中,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而准备工作主要由教辅人员完成.如何有效地提高教辅人员的教学能力,是近年来医学院校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窦贺荣;周连生;曲爱娜;贾桂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课间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临床医学专业64名学生分别设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2名),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考试、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问卷调查中实验组在临床技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而不会影响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作者:王火;李庆英;张晶晶;陈金梅;石蕊;沈继春;张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足是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溃疡面虽经长期换药治疗但往往迁延不愈,创面肉芽水肿、污浊,或被感染坏死组织覆盖,周围瘢痕组织增生影响溃疡创面血供,治疗相当困难,是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2009年11月-2011年1月,我科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宪芳;任改瑛;程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Waterlow量表的应用情况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压疮特点.[方法]压疮专业组登记我院2010年度1346例住院卧床患者的疾病、卧床时间、皮肤伤口情况,进行Waterlow's量表评分,记录各个压疮患者采取的防治方法.[结果]调查结果显示,1346例卧床患者中压疮患者共139例,其中外院带入101例平均在院压疮发生率为3.13%.压疮发生率与卧床时间呈正比,卧床时间>4周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9%.Waterlow量表评分越高,压疮越容易发生,评分>20的患者中发生率为22.22%.[结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是压疮高危易发人群,Waterlow量表评分是较好的预测压疮发生的指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红;周园;宁曼曼;王淑华;董军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术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术后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异位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种植的能力.此病仅见于生育年龄女性,以25~45岁女性多见.
作者:张桂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内镜下治疗在医源性胆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以胆道与消化道连续性是否存在,决定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首选内镜或手术治疗.[结果]于2005年6月-2010年12月间发现医源性胆道损伤54例,术中发现胆道损伤而行相应治疗4例,术后发现胆道损伤50例(其中A型38例,C型1例,D型7例,E型4例),针对胆道损伤的分型行内镜下治疗41例(1例内镜治疗失败再次手术),直接再次手术4例,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内镜对于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安全有效,胆道并发症的较快发现及处理可使患者较快治愈.
作者:赵凤翎;万军;罗社文;张丹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994年,Friend[1]首次从胸腺基质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分离获得了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随后几年里研究TSLP进展缓慢.人TSLP的克隆直至2001年才由两个独立的研究组同时报道[2,3].随着对TSLP及其受体(TSLPR)的克隆和测序,人们对其功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研究表明,TSLP对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尤其对树突细胞的活化、分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人们正逐渐重视对它的生物学活性及功能的研究.
作者:贾志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督促学生学习、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职能.理想的考试形式与内容,往往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向性及学习的质量[1].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外科手术学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内容及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讨,并在医学本科生的教学考试中进行了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曲爱娜;周连生;窦贺荣;贾桂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蕨麻乙醇提取物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所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盐酸地尔硫卓组(diltiazem,30mg/kg),蕨麻乙醇提取物7.2、3.6、1.8 g/kg干预组.连续灌胃10d后,结扎在体大鼠冠状动脉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缺血时间持续30min.记录各处理组动物心电图,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室内压大变化速率(±dp/dt max);取血清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含量;用强阴离子交换芯片(SAX-2)及弱阳离子交换芯片(WCX-2)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后不同处理组血清中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结果]冠状动脉结扎致心肌缺血后,心电图ST段出现抬高,蕨麻醇提物7.2和3.6 g/kg组显著抑制了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导致的大鼠心电图ST段升高(P<0.05).蕨麻醇提物各剂量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dp/dt均优于模型组(P<0.05)].心肌缺血后,血清中LDH和CK含量显著升高,蕨麻醇提物各剂量组血清中LDH和CK均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芯片结果显示:WCX-2芯片共获得338个血清蛋白质峰;SAX-2芯片共获得348个血清蛋白质峰.缺血30min,模型组质,荷(M/Z)比为4972Da的蛋白质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蕨麻干预后,该蛋白质峰随药物浓度升高而降低,至高剂量组时降至对照组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提示4972Da蛋白质可能是蕨麻抗心肌缺血损伤的药物作用靶点之一,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结论]蕨麻乙醇提取物能够显著保护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不同剂量蕨麻干预后,心肌损伤后异常表达的蛋白质(4972 Da)剂量依赖性下降.
作者:吕琪;秦晓静;张新宁;李灵芝;陈福泉;郭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在评价腔隙性脑梗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ehemiaattach,TIA)患者早期颈动脉硬化中的作用.[方法]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0例,TIA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ET技术评估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Ep)、僵硬度参数(stiffness parameter,β)、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conducting velocity,PWV β)和增大指数(augment index,AI),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塞组的Ep、β、PWVβ及AI较正常对照组及TIA组显著增高(P<0.05),AC明显减低(P<0.05).TIA组除β高于正常对照组外(P<0.05),其余弹性功能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ET技术有助于早期评价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功能改变.
作者:张艳梅;杨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发生血供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续地急性缺血而坏死[1],为冠心病中极为严重的一型,常规的急诊处理主要是通过静脉溶栓来挽救频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缩小缺血范围.
作者:张华;张磊;杨星昌;马兰香;孙书红;惠增骞;丁守良;原平利;赵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试验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颅内感染的可行性,寻求颅内感染的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共22名,随机分为处理组1(运用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8例、处理组2(常规治疗)8例和处理组3(脑室内生理盐水置换治疗)6例.监测指标:体温、外周血白细胞(WBC)、颅内压(ICP)、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Pro)、氯化物(cl-)、葡萄糖(Glu).观察项目为:感染控制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对患者进行预后评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1)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对重症颅内感染其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2)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颅内感染其预后明显优于脑室内生理盐水置换治疗.[结论]脑室内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颅内感染优于以往常规治疗手段,人工脑脊液的使用可明显降低生理盐水置换所带来的对脑组织的再损伤,改善临床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郑茂华;王晓芸;张振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根据患者的舌苔、脉象及临床症状分组,分别取定喘、肺俞、膻中、天突等穴,通过贴药对肺经上穴位长时间的刺激,宣发肃降肺气,通畅气机,气不上逆治愈咳嗽.比较咳嗽发作次数,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改变.[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年中呼吸系疾病引起咳嗽次数减少(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lgA及lgG测定均有改善(P<0.05)有显著性差异.穴位贴敷明显减少呼吸系疾病引发咳嗽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突显了穴位贴敷的优点.[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咳嗽方法简单,疗效明显,易于广泛推广.
作者:许丽萍;杨慧宁;姜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大剂量碘油加化疗药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碘油用量为20~60ml.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发现肝外肿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插管化疗栓塞后,注入适量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RR)为77.3%,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59.3%、45.3%.介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大剂量碘油栓塞联合肝外肿瘤供血动脉介入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晨;贾科峰;于长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由2个相同多肽链通过二硫键构成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为一种肝素结合活性的生长因子,能特异作用于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化,增强内皮细胞通透性,促进血管生成.VEGF在血管发育、生成及心脑缺血过程中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被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因子广泛用于多种缺血性疾病治疗研究.本文就VEGF分子结构特点、生物学特性、基因表达调控及与缺血性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龚海英;李建宇;张丽;崔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前列腺肿瘤标本51例,其中前列腺增生标本9例,前列腺癌标本42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NDRG2表达.[结果]NDRG2在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为82.35%,在前列腺癌组织为32.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G2表达水平同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5197),在不同临床TNM分期间、在血清PSA浓度≤20 ng/ml与PSA浓度>20ng/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RG2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且表达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表明NDRG2有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作者:孟强;毕玉彪;于新路;曹丽佳;孙明;于垂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中,近年来大的成就在于认识到了动脉粥样硬化是炎性反应性疾病,在粥样斑块形成、进展和终破裂的过程中均有炎性反应介质的参与,炎性反应细胞及其释放的产物已被认为是主要的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
作者: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PCA区梗塞可能的发病机制,为临床的病因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急性PCA供血区梗塞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纳入82例患者[男性57.3%,平均年龄(64±13.7)岁].其中表浅、深部和表浅加上深部梗塞分别占25.6%、50%和24.4%.有50例梗塞仅限于PCA区,另外32例伴有其他动脉供血区梗塞.大动脉粥样硬化(LAA,43.9%)是常见的病因,其次是心源性栓塞(CE,19.5%),小血管闭塞(18.3%),不明原因(17.1%)及其他原因(1.2%).在LAA的36例中,15例仅有PGA本身的病变而梗塞灶近心端的其它大动脉无粥样硬化表现,在这些患者中,梗塞机制包括大动脉粥样硬化致分支阻塞(AB,8例),原位血栓形成性血管闭塞(4例)和动脉一动脉栓塞(AA,3例).虽然一般情况下枕叶常受累,但在PCA本身病变时丘脑腹外侧梗塞更常见.[结论]根据不同的潜在病因,PCA区梗塞的方式各不相同,PCA本身的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各种机制导致卒中是PCA区梗塞相对重要的原因.
作者:尹黎英;李燕红;马建英;邓超;李慧渊;李国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是近年来心脏超声诊断领域中一大进展,它已成为心脏手术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RT-3D-TEE的出现不仅为手术提供了新的探测途径,而且对各类心脏病的明确诊断、空间关系的理解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手段[1].
作者:杨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