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玉章;谢文利;何瑞波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对2003-2006年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31例结肠黑变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结肠黑变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年龄66.8岁,临床表现以便秘为主.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有棕褐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呈颗粒状、网状或虎皮状.病理检查示,黏膜固有层间质中有吞噬棕褐色色素的巨噬细胞.[结论]结肠黑变病主要与便秘、滥用泻药有关,可能与结肠腺瘤有关.治疗应针对便秘原因,尽量使用促动力药、非蒽醌类泻剂或微生态制剂.对经常服用蒽醌类泻药的患者应定期行结肠镜检查,注意发现黑变病,同时警惕是否有癌变或息肉的存在.对已经确诊为黑变病的患者,定期的肠镜随访是非常必要的.对有息肉、肿瘤表现者,应及早进行积极治疗.
作者:谢立群;任万英;吴凤云;李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前、放疗过程中和放疗后IL-1α和IL-6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放射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7月-2005年12月因NSCLC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且放疗后随访9个月以上的患者48例,根据放疗后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分为放射性肺炎组(A组)和无放射性肺炎组(B组),于放疗前、放疗过程中每周和放疗后8、12周清晨空腹采血3 ml,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血清IL-1α和IL-6水平.[结果]血清IL-1α浓度A组患者在放疗前、放疗中各个时间点及放疗后均显著高于B组(P
作者:郑爱青;韩晨光;朱新英;王兴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性损伤后p38α MAPK和GFAP在不同脑区以及各时相的表达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复制四血管脑缺血模型,取缺血10、20、30 min再灌注6、24、72、96 h的脑切片行甲苯胺蓝染色,p38aMAPK、GFAP免疫组化染色并作平均光密度(IOD)分析,p38α MAPK、GFAP荧光双染.[结果]随着缺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p38a MAPK主要表达在海马、皮质、尾状核,平均光密度在缺血10 min、20 min,再灌注6h时与假手术组无差异,后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增长逐渐加强至72 h后下降;双染结果显示部分细胞GFAP、p38a MAPK共表达.[结论]p38α MAPK和GFAP参与早期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元的损伤,p38a MAPK与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作者:胡志成;代红胜;邹奇;车永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目前已阐明结构的成分近50种.其有效成分由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和水溶性的酚性酸类组成.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都证明丹参具有广泛而复杂的药理活性[1].脂溶性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外,还有类雌激素样[2]、抗心肌缺血等作用.
作者:赵艳威;杨宣;董瓅瑾;谢文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我国现症感染者众多,临床常见的HBV感染检测指标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抗原抗体系统(HBsAg和抗HBc、抗HBc、HBeAg 和抗HBe)、抗HBc-IgM和HBV DNA的PGR检测.这三种检测方法各有其侧重点,本研究应用ELISA 和FQ-PCR检测了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Bc-lgM、HBV血清两对半抗原抗体系统和HBV DNA,旨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各种标志物间的相互关系及在综合分析乙肝病情中的作用.
作者:王茜;张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给予甲状腺激素后,仔鼠被膜下胸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取300 g左右的健康Wistar大鼠,交配后,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均在发现阴栓后15 d灌胃,直到仔鼠生后20 d.实验组每只大鼠给予浓度为50g/L的甲状腺素混悬液1 ml/d,对照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在仔鼠生后的1、10、20 d处死,取胸腺,电镜观察被膜下胸腺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放免法测定仔鼠血清FT3和FT4水平.[结果]与对照相比,实验组10 d龄仔鼠的FT3显著升高,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仔鼠胸腺上皮细胞发生了明显变化:细胞排列松散,间隙增宽;细胞水肿;凝固性坏死;胞膜溶解.[结论]在胸腺的发育过程中,过量的甲状腺激素会严重损伤胸腺上皮细胞.
作者:何文彤;江涛;张国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0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50例,在胎儿娩出后直肠放置卡前列甲酯lmg+臀部肌肉注射催产素20IU;对照组150例,在胎儿娩出后只是臀部肌肉注射催产素20 IU,分别观察第三产程时间、术后2 h及24h的出血量(m1)及使用卡前列甲酯前、后2 h心率、血压变化.[结果]第三产程:研究组(7.55±3.06)min,对照组(12.54±3.28)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出血量:研究组(148.20±32.54)ml和(200.35±45.70)ml,对照组(210.10±51.05)ml和(287.65±54.80)ml,差异有显著性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直肠放置卡前列甲酯可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出血量,方便、安全、快速、有效.
作者:王梅;张永欣;徐亚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阿片及各种阿片类活性碱用于临床止痛已有千余年的历史.阿片除具有独特的镇痛效应外,对心血管、呼吸、免疫等系统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心肌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是1986年Murry发现并命名的一种心肌保护现象[1],即心肌经历一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后.对随后发生的长时间缺血有较好的耐受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组织损伤、减慢ATP消耗速度、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作者:陈帅;孟祥艳;张文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aeC,PKC)是1977年在鼠脑胞质成分中发现的一种依赖磷脂和钙的蛋白激酶,是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物质,由多种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同工酶组成.迄今为止,已分离纯化出至少12种PKC亚型.
作者:李楚彦;董瓅瑾;李玲;张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瘀热毒证型患者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观察善胃Ⅰ号治疗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促使胃癌前病变向正常胃黏膜逆转的作用,并从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82例患者均经胃镜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前病变,随机分成2组,光镜观察治疗前后胃黏膜的增生情况,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fas、fas-L、bcl-2、bax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善胃Ⅰ号,血瘀热毒型)有效率85.29%(34例),优于对照组(猴头菌片)29.17%(48例).治疗组细胞凋亡率和fas、fas-L表达率分别从(20.13±11.23)%、42.88%、40.00%升高至(39.45±16.24)%、72.00%、60.00%;而bcl-2表达率从88.46%下降至24%(P<0.05).对照组猴头菌片无明显作用.[结论]血瘀热毒证型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关,善胃I号能有效治疗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明显诱导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增强fas、fas-L表达而抑制bcl-2表达.
作者:代二庆;赵占考;张明华;张磊;孙捍卫;郑东明;李翠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据统计,美国40岁以上人口中患有不同程度关节疾病的占人群的90%以上,每年在治疗该种疾病方面要耗费286亿美元[1].外伤以及关节的炎症会导致骨软骨缺损,影响关节的力学稳定性,从而导致骨性关节炎和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相关研究表明软骨下骨层对软骨的修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骨软骨支架的制备可以解决自体骨软骨移植的局限性.
作者:初殿伟;王玮;王文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前,细胞因子网络在介导炎症及肺纤维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根据分泌细胞因子不同将Th细胞分为I型辅助性T细胞(Th1)和Ⅱ型辅助性T细胞(Th2)两种类型.I型细胞因子具有抗纤维化作用,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纤维的形成.Ⅱ型细胞因子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增加、抑制胶原蛋白的降解.
作者:杨霞;丁鹏;高宏生;王世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约3%~10%患者出现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1],临床对急性CO中毒较为重视,但对迟发性脑病往往易被忽视而导致严重后果.
作者:曹朝阳;戴静;姜威;张宁;朱新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O-matrine,OM)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心律失常等作用[1,2].其中,以抗肝纤维化研究得较为深入,且在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氧化苦参碱的结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双;史华;夏时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an)为伞形科积雪草属植物,又名雷公根、落得打、崩大碗、半边钱、马蹄钱、钱凿口、崩口碗、老公根、葵蓬莱、连钱草、地钱草、铜钱草、铁打盏、半边碗、透骨消、大金钱草、灯盏草、马蹄草、遍地香、蚶壳草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全草入药.其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活血化瘀、利尿之功效.主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疔痈肿毒、跌打损伤等.
作者:段晓彦;李宏树;王丽红;张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CT表现的多样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资料.[结果]因组织病理亚型的不同,脂肪肉瘤的CT表现差异颇大,6例以脂肪性密度为主,3例以囊液性密度为主,6例以实质性密度为主,6例为混合性密度.[结论]肿瘤内不同组织学成分的比例、分布及混合方式的差异,是造成其CT表现多样性的主要因素,缺乏成熟脂肪成分的肉瘤难以与其他组织肉瘤相鉴别.
作者:王家强;上展增;洪宝强;王太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与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根据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设计原则,结合pSilerw.er2.1-U6-rleo质粒特点,针对STAT3基因设计并合成两条寡聚DNA片段,退火后克隆入pSilencer2.1-U6-neo质粒,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eLa细胞STAT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成功构建了STAT3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非特异siRNA组细胞STAT3蛋白、mRNA、细胞增殖率及凋亡率分别为0.55±0.08、0.49±0.05、(4.12±0.45)%和(11.31±1.69)%,而目的siRNA组细胞STAT3蛋白、mRNA、细胞增殖率及凋亡率分别为O.36±0.06、0.32±0.05、 (2.51±0.48)%和(17.39±1.58)%.与非特异siRNA组细胞相比,目的siRNA组细胞STAT3蛋白及mRNA表达下降;同时HeLa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构建的SYAT3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能够通过下调STAT3基因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吴维光;陈亚琼;曹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探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缩氨基酸酯类席夫碱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方法]运用Gaussian98程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方法对4个PMBP缩氨基酸酯类席夫碱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4个化合物的原子静电荷中负电荷大都分布在N和0原子上;占有轨道的贡献也主要来源于O和N原子;PMBP缩苯丙氨酸乙酯和PMBP缩色氨酸乙酯的静电势分布图上有多个突起的鞍部.[结论]PMBP缩苯丙氨酸乙酯和PMBP缩色氨酸乙酯,比PMBP缩甘氨酸乙酯和PMBP缩蛋氨酸乙酯更易形成金属配合物.
作者:王刚;李爱秀;朱华玲;宋玉晶;张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其既保留了中医药特色,又具有西药注射剂起效快等特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已显现相当重要的作用.中药注射剂是当代中药剂型的突破性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它尚未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中药注射剂主要有中药溶液型注射剂(含水针和静脉注射剂)、注射用粉针和冻干制品、注射用混悬剂和注射用乳剂.1977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23种中药注射剂,但1985年版和1990年版的<中国药典>删除了所有的中药注射剂,1995年又开始收载,但仅有止喘灵注射液一个品种.2005年版增加了灯盏细辛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目前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4种.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就近年来有关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高颖;郭鹏;张静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支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eoccal Urethritis.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临床上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infection)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临床过程隐匿、迁延、症状轻微,常并发上生殖道感染,而引起不孕不育[1].
作者:阎峻;张艳红;刘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