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峡部修复联合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22例

武春明;罗成;刘魏;刘晋闽

关键词:单纯腰椎峡部裂, 峡部修复, 短节段钉棒, 内固定
摘要:目的:评价峡部修复联合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反复腰痛的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患者行峡部修复+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1年后依据CT骨愈合情况拆除内固定.平均随访64(57~72)月.采用Henderson标准、ODI评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应用改良Pfirrmann分级评估病椎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观察内固定拆除后病椎滑移程度.结果:Henderson标准评估:优19例,良3例,优良率100%;ODI评分评估:术前平均(76.59%±5.207%),术后平均(4.5%±3.901%),P<0.01.22例患者峡部全部骨愈合,均未出现进展性腰椎滑脱.1例腰4峡部裂患者L5-S1椎间盘术前2级,术后3级,余病变节段及其相邻节段椎间盘信号与术前对比无明显退变.结论:峡部修复+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能够解除腰痛、重获峡部骨性连接,具有可早期活动、无进展性椎体滑移、无病椎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不丢失腰椎活动度等优势,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消遥散治疗兔去势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加味逍遥散对兔去势干眼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日本成年雌性大耳兔手术摘除双侧卵巢,制作成干眼症模型40例(80眼),随机均分为5组:模型组(A)、对照组(B)、加味逍遥散低剂量组(C)、加味逍遥散中剂量组(D)和加味逍遥散高剂量组(E),每组8只.对5组实验兔进行去势术建立动物模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C、D、E组分别给于5、10、20倍浓度加味逍遥散连续灌胃45d,测定给药后兔去势干眼症经加味逍遥散治疗前后泪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TGF-β水平、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nt staining,F1)情况的改变,治疗前后及5组间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E组SIT及F1试验测量值明显高于A组(P<0.05)和B组(P<0.05),BUT试验B组和C组没有差别(P>0.05),在泪腺组织中,IL-1β、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低于B组,而TGF-β1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B组(P<0.01).以上检测结果E组均优于C、D组(P<0.o5).结论:加味逍遥散可显著改善兔去势干眼症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加味逍遥散具有类似于雌激素作用有关,可起到促雌激素效应,从而调节泪腺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围绝经期干眼症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参考.

    作者:易昀敏;王海燕;马吉丹;洪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膜迷路积水是梅尼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建立简便有效的膜迷路积水动物模型是研究梅尼埃病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目前诱导膜迷路积水豚鼠模型的方法和特点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梅尼埃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游玉龙;陈华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40例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联合针刺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益气养阴润肠中药内服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乳果糖治疗,均治疗4周为一疗程.记录症状积分、结肠传输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优于对照组(72.50%)(P<0.05).观察组各症状及对照组除腹胀外其余症状均较前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排便困难、排便频率、腹胀及排便时间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肠传输试验各时段排出率均较前改善(P<0.01),观察组48h、72h排出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联合针刺治疗STC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王小辉;黄慧芝;葛来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蔗糖对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研究蔗糖对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血常规的影响.小鼠菌群失调腹泻模型通过灌胃混合抗生素制作,然后以七味白术散50%剂量超微汤药和七味白术散50%剂量超微汤药加8%蔗糖进行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无菌水做对照,治疗结束,以眼球采血,检测用CA-500血液自动分析仪.结果表明,模型组血小板、红细胞平均体积及白细胞数都比正常组低(P<0.01);50%量超微汤药组血小板、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白细胞数都有所上升,且白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0%量超微汤药加蔗糖组血小板继续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及显著(P<0.01),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白细胞数数值则有所上升,与模型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味白术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50%量超微汤药治疗后,白细胞指标值与模型组和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50%量超微汤药加蔗糖治疗则上升幅度不大,与50%量超微汤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由此可见,七味白术散50%量超微汤药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血常规的影响比七味白术散50%量超微汤药加蔗糖较好,尤其在小鼠免疫功能相关的指标上,不加糖优于加糖.

    作者:肖新云;刘又嘉;邓艳玲;郭抗萧;袁振仪;谭周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科技国际化的思路探讨

    高校科技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药高等院校的科技国际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主要实践,也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以科技自主创新和走向世界为战略目标,推动科技平台国际化,铸造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中枢神经和核心动力,建立健全国际化科研信息系统,逐步实现科技国际化战略,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科技国际化提供借鉴,为中医药发展作贡献.

    作者:李斌;杨明;朱根华;刘志勇;周翔;李斐;熊耀坤;吴亚芬;潘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慕课”资源在中医药院校中共享的研究

    慕课(MOOCs)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极大挑战.中医类院校慕课资源众多,如何对慕课资源进行更好地共享,成为了国内众多学者思考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中医药院校慕课未能实现很好共享的成因,并据此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这一在线课程形式在中医药院校中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钱坤;刘威;杨昌昕;匡菁;叶耀辉;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余惠平论小儿发热与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疾病转归的关系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来说,更为多见且对其病情转归常产生一定的影响,正确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疾病的预后调护、科研及临床的指导,本文总结论述了余惠平主任医师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及探讨,对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欢来;余惠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熊卫标治疗产后抑郁合并干眼症经验

    熊卫标主任医师擅长中医治疗各类疑难杂症,临床经验丰富.今将其在中医辨证基础上以加味瓜蒌牡蛎散治疗产后抑郁合并干眼症病案概述于此,以抛砖引玉.

    作者:章青青;熊卫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析陈修园论治儿科特色

    通过文献整理的方法,总结陈修园对儿科的诊治特点.针对儿科“五难”,陈修园提出独具特色的验纹按额诊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采取相应的诊法.阐述小儿在体质、症状、病机方面的特殊之处,以审证求因,对证治疗.在治疗疾病时,强调要中病即止、补泻有度;注重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在治疗儿科疾病中的作用;极力反对峻补误治,过度治疗,注重小儿自身正气的修复作用;并认为一般患儿都会愈后较好.这些都对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作者:周丛笑;林慧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百日咳综合征验案举隅

    百日咳综合征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鸡啼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属于中医“顿咳”范畴.其病机关键在于风痰,应以祛风止痉为主,辅以化痰,并确立“平肝熄风降逆,祛痰止痉止咳”为治疗大法,并选用古方白附饮化裁治疗,同时配合使用现代中成药制剂喜炎平和(或)喘可治注射液,再结合采用曼吉磁贴取穴贴敷三管齐下,临床收效甚佳.

    作者:朱玲;喻闽凤;刘英;占科;朱卫娜;曾思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王清任活血化瘀制方遣药特点分析

    通过剖析王清任代表作《医林改错》中的方剂特点,总结了王清任临证创新主要体现在:活血化瘀加部位行气药以行气化瘀主治气滞血瘀证、重用补气药加轻用活血药以补气化瘀主治气虚血瘀证以及活血化瘀药加清热解毒药以解毒化瘀主治温病等方面.可以看出,王清任活血化瘀制方遣药特点,体现了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的思路以及紧扣病机、兼顾病情的原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借鉴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作者:肖茜琼;胡素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茹清静治疗慢性肝衰竭经验

    茹清静崇尚李东垣“脾胃为本”理论,认为慢性肝衰竭辨证当从脾胃立论,其中胃气虚衰贯穿疾病始终,治疗当以顾护胃气为法,根据胃气虚衰的程度对慢性肝衰竭进行辨证、立法、遣方.

    作者:詹晓庆;茹清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证论》经闭证治思想初探

    通过研究唐宗海对经闭的论治,认为唐宗海以水火气血关系探讨经闭的病因病机,以经络学说阐释经闭的寒热传变规律,对其临证治疗经闭的理法方药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经闭的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张佳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峡部修复联合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22例

    目的:评价峡部修复联合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反复腰痛的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患者行峡部修复+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1年后依据CT骨愈合情况拆除内固定.平均随访64(57~72)月.采用Henderson标准、ODI评分评估术后临床疗效,应用改良Pfirrmann分级评估病椎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观察内固定拆除后病椎滑移程度.结果:Henderson标准评估:优19例,良3例,优良率100%;ODI评分评估:术前平均(76.59%±5.207%),术后平均(4.5%±3.901%),P<0.01.22例患者峡部全部骨愈合,均未出现进展性腰椎滑脱.1例腰4峡部裂患者L5-S1椎间盘术前2级,术后3级,余病变节段及其相邻节段椎间盘信号与术前对比无明显退变.结论:峡部修复+短节段钉棒内固定治疗中年单纯腰椎峡部裂能够解除腰痛、重获峡部骨性连接,具有可早期活动、无进展性椎体滑移、无病椎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不丢失腰椎活动度等优势,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武春明;罗成;刘魏;刘晋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何迎春升阳散火汤临床应用举隅

    升阳散火汤为主治血虚发热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所致病症的常用方,然何迎春临证时,灵活运用,认为该方不仅适用于脾胃疾病,凡辨证属阴火内伏者,皆可加减使用,且每获良效.

    作者:李伟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与方剂》——药店实训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中药与方剂》是本校中药制药专业中职二年级学生的必修科目,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传统的理论性人才已无法适应医药行业的发展,新时代下如何培养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本校在中药制药专业开展《中药与方剂》实训课程,学生既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裴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治疗体会

    糖尿病的治疗,历代医家都以益气养阴、清热泻火为治疗大法,仅在病程日久及出现严重并发症具有阳虚之象时才用温阳之法.而笔者发现在糖尿病早期及针对血糖难控性糖尿病的治疗,温阳之法能显奇功,故举临床验案2则,进行临床探讨.

    作者:兰琴;方建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析仲景辨治消渴病思想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或伴有体重减轻,甚至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中的糖尿病、尿崩症等具有消渴临床特征者,目前已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通过提炼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消渴病辨治的阐述,为消渴病的防治提供有效借鉴及新的思路.

    作者:吴华英;潘继兴;邓文祥;曾光;陈青扬;向茗;黄惠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阴虚火旺型早泄30例

    目的:观察“中药、药酒、行为疗法”三者结合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中医辨证为阴虚火旺型早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以“中药、药酒、行为疗法”三位疗法治疗;对照组以知柏地黄汤治疗,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射精潜伏期及性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三位疗法能有效延长早泄患者的性交时间,患者和配偶性生活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

    作者:尤传静;吴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张国骏治疗痰浊阻肺型咳嗽经验

    探讨痰浊阻肺型咳嗽的病因病机,解析张国骏教授治疗该病的临证思路与用药经验,并列举验案2则.

    作者:王悦;张国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