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上腭癌术后缺损

黄伟波;陈伟良;黄志权;靳华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后组织缺损, 修复
摘要:上腭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可用游离皮瓣和带蒂肌皮瓣修复.游离皮瓣供区和受区不在同一手术野,供区取瓣后还需从另一区取全厚皮修复创面,外观受影响,需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且手术费时.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缺血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的影响,探讨CaN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大脑缺血及缺血预处理模型,分步离心提取蛋白,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CaN在大鼠脑中的活性.[结果]缺血组CaN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缺血预处理组CaN活性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缺血预处理可保护大鼠脑缺血时CaN的活性.

    作者:郑梅;张敏;朱宁;张纬;孙晓明;于公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切除法及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比较手术切除法及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5例95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行胬肉切除术及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手术,对术后复发率行对比分析,随访6~12个月.[结果]手术切除组(A组)复发15例,复发率为33.33%.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组(B组)复发5例,复发1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羊膜移植可以有效地抑制纤维组织增生,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孙红;张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液压冲击后PAFR、COX-2和GluR2基因表达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海马神经元在中度液压冲击损伤后PAFR、COX-2和2GluR2基因表达时序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改良Scott's中度液压冲击神经元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鉴定神经元纯度,应用RT-PCR技术对PAFR mRNA、COX-2 mRNA和GluR2 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对照组COX-2 mRNA呈低表达,损伤后表达逐渐增高,12 h达高值,损伤后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GluR 2mRNA呈高表达,损伤后表达逐渐减弱,8 h达低值,损伤后8 h、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PAFR mRNA呈高表达,损伤后表达逐渐减弱,8 h达低值,损伤后8 h、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正常时COX-2 mRNA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仅有少量表达,损伤后4 h表达增加,12 h达高值,48 h时仍高于正常.正常时GluR2 mRNA在体外培养神经元有较多表达,损伤后4 h表达下降,8 h达低值,48 h时仍低于正常.正常时PAFR mRNA在体外培养神经元中有较多表达,损伤后4 h表达下降,8 h达低,48 h时仍低于正常.PAFR mRNA、COX-2 mRNA和GluR2 mRNA在体外海马神经元中度液压冲击损伤中表达的时序性变化特点基本一致,三者关系密切,共同参与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刘晓;王璐;何涛;张永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研究发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显著变化,其变化趋势与MDS向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转化相关,且血清叶酸、铁蛋白水平随病情改善而趋于正常[1].

    作者:高绍华;李宝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磁场干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方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s)对5-氮胞苷(5-aza)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50 Hz脉冲低频电磁场刺激5-aza诱导7 d后的MSCs,根据不同的感应强度和作用的时间分为A、B、C组和1、2、3、4亚组,设未暴露PEMFs的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心肌肌钙蛋白T的变化.[结果]0.5、1和5 mT组中20 min、30 min各亚组cTnT的表达量较对照组,5 mT组在10min的表达量减少.[结论]50 Hz的0.5~5 mT感应强度的PEMFs作用20~30 min为促进体外5-aza诱导MSCs向心肌方向的分化的有效窗口.

    作者:朱淑霞;宋治远;罗向东;仝识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鼻瓣区狭窄误诊原因分析

    鼻瓣区狭窄发病率低,但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因此,误诊率极高.我科自2004-2008年共收治鼻瓣区狭窄患者11例,报道如下.

    作者:郁丽;王海燕;张淑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8例严重胸部创伤机械通气治疗体会

    严重胸部创伤通常指大范围胸壁和胸内重要脏器的重度损伤,在较短时间内可引起程度不同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陈振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86例外耳道真菌病原菌的分布及诊疗体会

    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真菌感染在耳科疾患中常见,并呈上升趋势.外耳道真菌病易反复发作,且容易漏诊、误诊,故应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极为重要.

    作者:赵青;丁海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军队医院图书馆网络化途径探讨

    网络化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终目标,也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只有实现了网络化,才能推动图书馆从分散型模式向协作模式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

    作者:蔺艺红;曹安斌;韩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酸枣仁总生物碱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酸枣仁总生物碱对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酸枣仁总生物碱低、中、高剂量组,总共5个组.利用拮抗小鼠的利血平诱导体温下降实验、悬尾应激实验和空场实验等抑郁模型考察酸枣仁总生物碱的抗抑郁活性.[结果]酸枣仁总生物碱能缩短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3个剂量组之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在拮抗利血平引起的体温下降实验中,给予酸枣仁总生物碱1 h后能有效地拮抗小鼠体温下降.空场实验表明各组间小鼠自主活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酸枣仁总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小鼠实验性抑郁作用.

    作者:朱铁梁;胡占嵩;李璐;乔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上腭癌术后缺损

    上腭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可用游离皮瓣和带蒂肌皮瓣修复.游离皮瓣供区和受区不在同一手术野,供区取瓣后还需从另一区取全厚皮修复创面,外观受影响,需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且手术费时.

    作者:黄伟波;陈伟良;黄志权;靳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0、100、200、300/μmol/L奥美拉唑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凋亡基因caspaae-3和bcl-2的mRNA表达.[结果]HeLa细胞经奥美拉唑作用24 h后,均可见染色质凝集;MTT法检测示各组24 h增殖抑制率为(2.19±0.24)%、(16.70±1.61)%、(27.50±1.37)%和(31.20±2.04)%,48 h增殖抑制率为(2.38±0.76)%、(16.80±3.00)%、(40.50±2.64)%和(45.80±2.18)%.增殖抑制率随奥美拉唑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各组流式细胞仪检测24 h凋亡率为(3.99±0.75)%、(11.50±2.61)%、(25.70±3.1)%和(37.3±2.67)%;200/μmol/L组48 h凋亡率为(45±2.15)%,72 h为(62.4±2.89)%.细胞凋亡率随奥美拉唑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RT-PCR结果示casepase-3基因表达随奥美拉唑浓度增加而增加,bcl-2基因表达随奥美拉唑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奥美拉唑通过上调casepase-3和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

    作者:李芬;吴维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区(胃肠)疾病信息中医影像诊断技术初探

    1临床资料手诊是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是祖国医学中颇具特色的传统诊法.

    作者:臧旭日;周春清;李水贤;谢莉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羟异黄酮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三羟异黄酮对以雌激素受体β表达为主的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三羟异黄酮加入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中,用倒置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分析细胞死亡特征;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caspase-3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10、30、60、90、12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LOVO细胞生长;荧光显微镜下可见3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既可诱导LOVO细胞凋亡,而且凋亡比例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加,12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可引起细胞部分坏死;30 μmol/L的三羟异黄酮可明显影响LOVO的细胞周期经三羟异黄酮处理后,其中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减少,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阻断细胞生长于G2/M期.RT-RCR果结显示caspase-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bcl-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三羟异黄酮能够抑制LOVO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李轩;谢立群;陈小义;陈莉;海鸥;郑艳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中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细胞增殖抑制及PCNA、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胃萎Ⅰ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并从细胞增殖凋亡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20例患者均经胃镜与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胃萎Ⅰ号、三九胃泰冲剂治疗,免疫组化检测PCNA、p5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胃萎Ⅰ号)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三九胃泰)(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73.24%,对照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48.26%,两组相比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细胞增殖指数、PCNA和p53表达率分别从20.8%、78.05%、40.91%下降至6.5%、58.54%、13.64%(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胃萎Ⅰ号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PCNA和p53表达,抑制过度增殖,诱导胃黏膜细胞凋亡.

    作者:赵占考;代二庆;张明华;张磊;孙捍卫;郑东明;施青青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价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寻常痤疮受试者2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9例,对照组117例.实验组给予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维A酸霜.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法.[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各种痤疮皮损计数均有明显下降,皮损总数目相应下降,严重程度分级降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率分别为75.63%和64.1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具有炎症性损害的痤疮,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8.99%、64.1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复方维A酸凝胶治疗寻常痤疮安全有效,尤其对炎症性损害效果更佳.

    作者:闫黎;张枚;赵媛;许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地塞米松对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在小儿及成人急性喉炎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很普遍.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性咽炎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现将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陵;岳晨莉;段立立;杨晓燕;吕韶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5例诊治探讨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胆囊慢性病变,是由胆汁中脂质进入胆囊壁的结缔组织中,使胆固醇沉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并形成黄色肉芽肿样物.

    作者:邓建军;王志刚;黄汉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与常规手术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房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分成2组,电视胸腔镜组(A组):40例,采用胸壁打孔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常规组(B组):40例,采用正中纵劈胸骨,经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胸腔镜组较常规组创伤小,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小(P<0.01),手术辅助呼吸时间短(P<0.05),手术应用库血量少(P<0.05),ICU停留时间短(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作者:段大为;李彤;张文芳;赵成秀;吴鹏;张强;胡晓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对结肠癌细胞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八肽生长抑素奥曲肽(octreotide,OCT)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β-catenin蛋白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抑制Wnt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OCT10-10 M处理SW480细胞48 h后,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OCT0、10-14、10-12、10-10 M处理SW480细胞0、12、24、48 h后,细胞β-catenin、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OCT处理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β-catenin蛋白在细胞质、细胞核的表达显著降低,胞膜表达轻度增加;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β-catenin总蛋白表达显著下降,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二者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1,P<0.05).[结论]SS主要通过促进β-catenin蛋白降解,其次是通过上调E-cadherin蛋白使β-calenin膜定位增加,从而下调β-catenin蛋白表达并抑制其核转录活性,这可能是SS抑制Wnt信号通路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杨杰;梁庆模;尚现章;章跃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