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平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I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探讨高血压对糖尿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并分为正常血压糖尿病患者组(DM)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组(DM+HP)两个亚组.同时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应用GE Vivid7超声诊断仪,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相应数据后转入TVI条件,分别测量各点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a),每个部位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并计算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运动速度之比(Ea/Aa),计算6个位点平均值代表瓣环的整体运动速度.[结果]糖尿病两亚组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射血分数(EF%)在DM亚组与NC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在DM+HP亚组则显著减低.糖尿病患者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DTI频谱,各点的Ea/Aa<1.试验组与对照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测值各组侧壁、下壁、后壁运动速度均大于间隔、前壁,且侧壁运动速度大.反映收缩功能的指标Sa在DM亚组与N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在DM+HP亚组与DM亚组、NC组之间比较有显著的降低;反映舒张早期舒张功能的指标Ea在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DM+HP亚组和DM亚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反映舒张晚期舒张功能的Aa在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2指标在DM+HP亚组低于DM亚组;Ea/Aa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可以早期无创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高血压加重糖尿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
作者:陈彦玲;周长钰;郑成环;李秀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常见病,约占出血性脑卒中的20%,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及生存质量.低钠血症是SAH急性期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可使颅内压升高,影响愈后.研究发现,SAH后低钠血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脑耗盐综合症和抗利尿急速分泌失调综合症。
作者:齐金龙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笔者从2005-2008年采用自拟消肿止痛药醋外敷治疗软组织挫伤262例,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 研究对象:共观察治疗符合标准者262例,男218例,女44例,年龄19~65岁,平均38.5岁,伤后就诊时间短1 d,长9 d,多于伤后5 d内就诊.
作者:李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大类药物,在医院药物使用中,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等问题常常引起广泛的关注,几乎涉及到临床各科室约占各医院药品消耗总金额的30%~40%[1].
作者:潘丽;苏畅;李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12/100 000,国内报道约占颅内肿瘤的35%~60%[1].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不同部位病理特征不同,其恶性程度也不同,易复发性及其侵袭性是其生物学特征.目前,胶质瘤的治疗仍是世界公认的难题.本文就脑胶质瘤临床治疗的一些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运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抗抑郁药在2004~2008间的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用药频度(DDDs)作为评价药物利用的指标,对抗抑郁药进行整体、分类和重点单品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在临床应用广泛,已成为抗抑郁的一线药物.[结论]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价格适中的药物才是临床广泛的应用,医患广泛认可的药物.
作者:叶立;尚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9例,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13~62岁,平均40.1岁.病程1.5个月~10年,平均35.2个月.临床症状:头疼18例,性功能低下7例,视力障碍14例,全身无力9例,闭经5例,泌乳4例,多饮多尿3例,因其他疾病而偶然发现8例.
作者:蒋红波;杨瑞;代立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足癣是部队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外用药治疗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难以达到预期疗效.为了探讨口服和外用抗真菌药联合治疗足癣的疗效,笔者采用了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口服联合华佗膏外用治疗足癣并与常规外用华佗膏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张鸿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也是引起盆腔疼痛、月经不调和不孕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助孕治疗.药物治疗时间长,停药后易复发;手术治疗损伤大,易发生粘连.
作者:石海霞;侯素华;马丽纹;哈斯;云林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60例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8~81岁,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N)和腰硬联合麻醉(SEA)两组.N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SEA组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段的NAP、HR、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及镇痛时间.[结果]N组在手术过程中的MAP、HR较SEA组平稳;SEA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更短(P<0.05),N组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更长(P<0.01).[结论]联合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麻醉效果良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且镇痛维持时间长.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双黄连粉针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具有抗细菌、抗病毒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我门诊部在临床上也经常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4例药物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振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光照对复方当归注射液中阿魏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当归注射液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在自然光下放置5 d转化基本达到平衡时,阿魏酸的含量下降为初含量的92.5%.[结论]阿魏酸对光敏感,因此在含阿魏酸的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要注意避光操作,同时在选择包装时应尽量采用棕色玻璃瓶包装或容器内衬垫黑纸,避光储存.
作者:张延华;朱永红;蒋晔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三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DN的肾脏损害,是一个缓慢进展过程,临床上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直至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可分5期.Ⅰ期、Ⅱ期、Ⅲ期(早期肾病).
作者:宫学华;张俊英;宋爱清;冯青红;宣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80年代前认为消化道间叶性肿瘤大多数是平滑肌源性肿瘤,通常被认为是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极少部分为神经源性肿瘤[1].近年来通过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这一概念,认为胃肠道间质瘤为一组独立的认识,而在影像诊断中这一方面的报道则较少.
作者:贾英军;黄成;汪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跟骨解剖钢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自2004年5月-2008年6月手术治疗的84例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参照跟骨关节内骨折评分标准,优51例,良27例,可5例,差1例.[结论]跟骨解剖钢板能有效提供固定的稳定性,外侧L形切口解剖清楚,操作难度不大,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
作者:商立民;王志强;翟磊;王大太;才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e,MS)系指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压迫胆总管或肝总管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反复腹痛、发热寒颤、黄疸等一系列胆管炎的症状.常伴有肝功能损害,文献报道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0.5%~2.7%[1-4].
作者:张金卷;聂福华;王毅军;袁强;孙伟;舒桂明;杜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人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筛查肿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体检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而行超声检查的老年患者257例.[结果]257例中共有64例为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以消化道和呼吸道恶性肿瘤居多,年龄大部分在60~70岁之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病理的确诊结果一致性良好(P<0.001),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6%、81.3%和8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老年人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早期筛查工具之一.
作者:李永杰;陈倬;周艳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年来,麻醉胃镜技术开展非常普遍,有多种镇静麻醉药用于辅助胃镜检查[1],其中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2003年10月至2009年3月,我们应用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679例患者检查过程中及检查后出现的并发症报道如下.
作者:赵永锋;何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社区健康调查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22%;约有3%的人血糖处于糖耐量减低(IGT)或空腹血糖异常状态[1,2].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者占50%以上;30%的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3].
作者:李冬梅;贺美玲;高敏;周凤;王瑞;王赫男;司一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10余年来,血管内超声(intravaseular ultrasound,IVUS)作为冠状动脉造影辅助检查方法,在冠状动脉硬化进展研究、冠心病诊断、病变发展、冠脉介入及药物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明显增加.
作者:贾洪森;李春华;王小东;王珂;赵玉娟;罗建;李贺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