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据挖掘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毛卓鹏;刘红宁;熊延熙;默啸筝;齐城成

关键词:方剂, 配伍, 数据挖掘, 现代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并依此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方法:以中文数据库为信息源,如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方剂”and“配伍规律”为第一关键词,“数据挖掘”为第二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检索到200多篇相关文献,通过泛读之后,其中有42篇论文符合要求,并记载了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同时存在很多关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其使用价值的争议.结论:在研究中医方剂的配伍规律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减免某些不需要的条件,在探讨方剂配伍规律找出相异点时,有更多的方向选择.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30例,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分散片+替硝唑片)3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范培;徐小英;徐玲;王铮;王喜莲;梁瑞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任务教学法在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病原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主干学科,其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引入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维、自主创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朱金华;周军;孙昊鑫;万红娇;徐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2例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经过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观察组口服胃苏颗粒和兰索拉唑.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4周治疗,对照组患者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间比较临床疗效相当,但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且可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效果评价——以南昌市第一医院中心药房为例

    目的:研究分析中心药房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中心药房实施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并建立对应的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将实施后管理效果与未实施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前(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处方合格率比实施前高,账册登记差错率比实施前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在中心药房应用效果好,能有效促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作者:战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跌打软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27例

    目的:观察跌打软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58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以就诊时间先后的顺序,按照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跌打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鹏软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3、5、7d后进行疼痛评定、肿胀评定及关节功能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d后疼痛、肿胀、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d、5d及7d后与治疗前疼痛、肿胀、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跌打软膏可以加速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水肿的吸收、瘀血的消散、组织的修复,值得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余兆仲;万小明;丁雪勇;梁卫东;刘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李东垣辨证治疗便秘思想研究

    目的:探讨李东垣论治便秘的学术思想.方法:对李东垣论治便秘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结果:李东垣认为便秘的病机在于火邪伏血,阴伤津亏.病位主要在肾与大肠,与脾胃关系密切,并提出了“润”“泄”“散”“温”四大治则,其治法大法为润燥和血.结论:李东垣对便秘的认识有其独到的见解,提出了很多治疗观点,方剂颇多,值得后世学习和借鉴.

    作者:王媛;李崇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湿疹的新视角

    通过查阅近20年的文献报道,发现仲景经方的小柴胡汤,皆以临床辨证为外感疾病中的少阳病或内伤疾病辨证为木郁土虚来进行疾病的论治,通过查阅古代医家的文献,从传统中医思维观点出发,结合临床观察,以运气学说中六经气化的角度提出小柴胡汤辨证论治的新视角,为临床提供小柴胡汤论治慢性湿疹的新思维.

    作者:崔诗然;徐新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LC-MS/MS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LC-MS-MS)方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的方式对化合物进行测定,其中辛伐他汀(SS,m/z,419.2→199.1)和辛伐他汀-D6(SS-D6,m/z,425.2→199.1)在正离子模式下监测,而辛伐他汀酸(SSA,m/z,435.2→315.1)和辛伐他汀酸-D6(SSA-D6,m/z,441.2---→315.1)在负离子模式下测定.含有乙酸和乙酸钠的pH4.5的缓冲溶液用来提高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基质稳定性.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线性范围均为0.100~100ng/mL.批内、批间的精密度(RSD%≤7.4%)和准确度(RE%在-8.7% ~12.2%范围内)均满足接受标准.结论:本方法可应用于生物等效性的研究.

    作者:龚田力;姜宏梁;陈桂英;黄建耿;张杨;冯育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穿心莲叶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穿心莲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对穿心莲叶进行真伪鉴别;采用TLC对穿心莲叶中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对上述两种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穿心莲叶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方法操作简便,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HPLC含量测定穿心莲内酯回归方程为Y=220799X-39381(R2 =0.9999),表明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121μg~2.417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0.93%(n=5);脱水穿心莲内酯回归方程为Y=171267X-33146(R2=1.000),表明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133μg ~2.663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6%,RSD为1.20%(n=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作为质量标准以控制穿心莲叶药材的质量.

    作者:肖敏;曾文雪;乐志艳;朱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中药穿破石中花旗松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中药穿破石中花旗松素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pH =2.28±0.05) =32:6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90nm.结果:花旗松素进样量在54.13 ~ 188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3%,RSD为1.98%.10批样品的花旗松素含量范围为0.09%~0.50%.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中药穿破石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闵捷;饶毅;吕尚;金浩鑫;魏惠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18例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7年1月,运用弹性髓内钉对18例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内固定,术后3月随访时对患肩关节进行Neer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随访6~9月,平均随防时间7.8月,患儿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皮肤激惹反应,无弹性钉松动及断裂现象;术后3月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平均为91.2分;术后3~6月取出髓内钉,术后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具有切口小、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等优点,是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肖锐;周芳丽;万春虎;朱皓亮;丁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辨证施护用于湿郁发热型癌性发热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辨证施护用于湿郁发热型癌性发热的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湿郁发热型癌性发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三组,分别记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B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灌肠法进行护理,C组患者应用辨证施护方法,使用三仁汤中药汤剂灌肠法进行治疗.护理后,对比三组患者发热、体温等指标恢复情况,对比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C组患者发热缓解率为92.50%、体温恢复率为97.50%,均优于A、B组患者(P<0.05),A、B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A、B组患者,A、B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C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B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7.50%,均高于A组患者(P<0.05),B、C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对湿郁发热型癌性发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谢琰;吁佳;杨菊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药食疗产品功用声称标签管理问题刍议——借鉴美国功能食品标签管理的制度创新

    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食疗(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而我国现有食品功用声称标签管理规范不尽合理,极大的制约了“中医药食疗”产业的发展.文章围绕中医药食疗产业发展背景、我国现行食品标签管理制度规范、美国功能食品标签管理制度安排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借鉴美国功能食品标签管理的制度创新经验,从制度上完善我国中医药食疗产品功用标签管理.

    作者:万晓文;李丛;武媛;岳秋颍;陈晓凡;朱卫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油走罐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气血瘀滞证)15例

    目的:观察中药油走罐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气血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药油走罐组、药油组、基质走罐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四组均内服中药汤剂.药油走罐组予中药油外搽+走罐,药油组予中药油外搽+模拟走罐,基质走罐组予中药油基质外搽+走罐,对照组予中药油基质外搽+模拟走罐.共治疗4周,以PASI评分下降率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四组患者PASI评分改善均较显著(P<0.01),但以药油走罐组改善为显著.药油走罐组、药油组、基质走罐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6.7%、73.3%、60.0%,四组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两两比较提示药油组、基质走罐组、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药油走罐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中药油走罐疗效优于单纯基质走罐及单纯中药油、基质外用,走罐介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临床疗效,走罐介质应“辨证”选用.中药油走罐配以中药内服,疗效及安全性佳.

    作者:蓝宏荣;吴允波;连婉仪;邱桂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有效组分与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功能关联规律探讨

    目的:研究中药有效组分与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功能的关联性规律.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A)、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以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的580味中药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与逆转MDR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查阅到的580味中药中有107味中药被报道与逆转肿瘤细胞MDR的功能相关.其中,黄酮类占35味,生物碱类占21味,萜类占15味,皂苷占11味,苯丙素类占10味,醌类占4味,其他占10味.结论:中药有效组分与逆转肿瘤细胞MDR功能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蒋且英;汤涛;廖正根;董伟;张婧;赵国巍;孔小强;梁新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黄利兴从血分湿热毒论治银屑病验案2则

    银屑病具有临床治疗效果差、治愈周期漫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黄利兴在临床实践中,从血分湿热毒论治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振云;黄利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肛门洗剂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修复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肛门洗剂对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修复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符合标准的70名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肛门洗剂组)35例、对照组(高锰酸钾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3、7、14天的创面疼痛、肛缘水肿、肛门坠胀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1%)明显优于对照组(74.2%),两组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水肿及坠胀程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本组术后第1天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7、14天各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而对照组仅体现在术后第14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洗剂可有效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及坠胀症状,是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修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全辉;邓永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孙一奎治痹证验案3则探析

    《孙文垣医案》中记有“嘉善之妓李双”痹证案、“姚老夫人右手疼”案、“族侄孙君实”周痹案3则治痹证验案,效验如神.笔者结合历代医家的相关著作对《孙文垣医案》中的痹证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孙一奎针对行痹、脾虚痰痹、周痹等不同痹证分型准确,治法重温补下元,从脾治痹,脾肾同治,且善用古方化裁,多用药对,治疗缓急得当,特色鲜明.

    作者:肖书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基础类课程课外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

    鉴于中医专业低年级学生中医基础类课程自主学习观念和能力的不足,建立了包括中医沙龙、跟师临床、方药知识竞赛、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等课外自主学习平台,以引导、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践证实课外自主学习平台具有参与性强、形式灵活、适于长期推行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柳琳;李德顺;吴建红;黄芳;姚小卫;张智华;吕银娟;曹秋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知行合一”班为例

    建立敬业奉献、严谨笃学、立德树人的师德师风和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培养大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如何建设并形成这样的师德师风,打造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江西中医药大学秉承其学校精神创办的“知行合一”班,就是这样的一种有益探索,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艾卫平;朱卫丰;郑晴;蒋贤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