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18例

肖锐;周芳丽;万春虎;朱皓亮;丁超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 锁骨骨折, 大龄儿童, 微创手术
摘要: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7年1月,运用弹性髓内钉对18例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内固定,术后3月随访时对患肩关节进行Neer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随访6~9月,平均随防时间7.8月,患儿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皮肤激惹反应,无弹性钉松动及断裂现象;术后3月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平均为91.2分;术后3~6月取出髓内钉,术后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具有切口小、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等优点,是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中医体质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干预对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县某社区内60例高血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观察组30例,依据中医体质给以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期为1个月.观察期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和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睡眠改善明显(P<0.05),血压下降明显(P<0.05).结论:对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进行中医干预,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和血压.

    作者:李春常;王细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枸橼酸透析液改善尿毒症患者瘙痒17例

    目的:观察枸橼酸透析液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瘙瘁症状、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从高安市中医院血透室进行规律血透的92例患者,拟入选病例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枸橼酸组17例,普通组17例,针灸组(普通透析液+针灸治疗)16例.观察患者瘙痒面积、瘙瘁程度、皮损形态的影响等疗效指标;生化指标(ESR、CRP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①治疗后枸橼酸组患者瘙痒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结果有明显改善,对比普通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枸橼酸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比针灸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枸橼酸组患者治疗后瘙瘁总积分比针灸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枸橼酸透析液组患者治疗后瘙痒总积分与普通透析液组比较,有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⑤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三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①枸椽酸透析液可以减轻尿毒症患者的瘙痒不适;②枸橼酸透析液组缓解尿毒症患者瘙痒不适优于普通透析液组及针灸普通透析液加针灸治疗组.

    作者:张国胜;雷宗尚;朱少荣;兰莎;徐虎军;费彩华;陈文佳;李丹;丁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中药穿破石中花旗松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中药穿破石中花旗松素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pH =2.28±0.05) =32:6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90nm.结果:花旗松素进样量在54.13 ~ 188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3%,RSD为1.98%.10批样品的花旗松素含量范围为0.09%~0.50%.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中药穿破石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闵捷;饶毅;吕尚;金浩鑫;魏惠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式易筋经在颈型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式易筋经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纳入试验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及空白组.空白组采取常规治疗无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上加改良式易筋经锻炼,并于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每疗程为10日,2疗程相隔1日)时以及治疗后分别以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明显,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空白组总有效率76.67%,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易筋经配合常规护理能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熊哲;陈俊杰;肖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拟通痹汤对实验性关节炎的作用

    目的:研究自拟通痹汤对实验鼠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关节液中的一氧化碳(NO)及前列腺素2 (PGE2)含量、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含量的影响,探讨自拟通痹汤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2只SD大鼠用关节腔注射碘乙酸钠溶液方法造模,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拟通痹汤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6组进行治疗2周,后对大鼠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关节液中的NO及PGE2含量、MMP-1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自拟通痹汤组及阳性对照组较空白组、模型组的软骨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1),关节液中的NO及PGE2含量、MMP-1含量明显降低(P<0.01);自拟通痹汤中、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间比较各数据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自拟通痹汤组能够促进大鼠膝关节软骨的生成,抑制关节液中的NO、PGE2的分泌,对大鼠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余艺萍;杨军平;肖伟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效果评价——以南昌市第一医院中心药房为例

    目的:研究分析中心药房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中心药房实施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并建立对应的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将实施后管理效果与未实施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前(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处方合格率比实施前高,账册登记差错率比实施前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规范化管理措施在中心药房应用效果好,能有效促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作者:战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知行合一”班为例

    建立敬业奉献、严谨笃学、立德树人的师德师风和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培养大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如何建设并形成这样的师德师风,打造一种常态化的教育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江西中医药大学秉承其学校精神创办的“知行合一”班,就是这样的一种有益探索,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作者:艾卫平;朱卫丰;郑晴;蒋贤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创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18例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7年1月,运用弹性髓内钉对18例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内固定,术后3月随访时对患肩关节进行Neer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随访6~9月,平均随防时间7.8月,患儿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皮肤激惹反应,无弹性钉松动及断裂现象;术后3月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平均为91.2分;术后3~6月取出髓内钉,术后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具有切口小、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等优点,是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肖锐;周芳丽;万春虎;朱皓亮;丁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药食疗产品功用声称标签管理问题刍议——借鉴美国功能食品标签管理的制度创新

    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食疗(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而我国现有食品功用声称标签管理规范不尽合理,极大的制约了“中医药食疗”产业的发展.文章围绕中医药食疗产业发展背景、我国现行食品标签管理制度规范、美国功能食品标签管理制度安排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借鉴美国功能食品标签管理的制度创新经验,从制度上完善我国中医药食疗产品功用标签管理.

    作者:万晓文;李丛;武媛;岳秋颍;陈晓凡;朱卫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NMDA受体与针刺调节胃运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MDA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不仅在神经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在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参与非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胃肠运动.本文即通过总结分析新NMDA受体与针刺调节胃运动关系的研究,结合项目组前期研究成果,探讨NMDA受体调节胃运动机制.以期为研究针刺调节胃运动中枢机制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柳;申国明;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跌打软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27例

    目的:观察跌打软膏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58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以就诊时间先后的顺序,按照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跌打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青鹏软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3、5、7d后进行疼痛评定、肿胀评定及关节功能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d后疼痛、肿胀、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d、5d及7d后与治疗前疼痛、肿胀、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跌打软膏可以加速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水肿的吸收、瘀血的消散、组织的修复,值得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余兆仲;万小明;丁雪勇;梁卫东;刘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2例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经过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观察组口服胃苏颗粒和兰索拉唑.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4周治疗,对照组患者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间比较临床疗效相当,但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且可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金嗓利咽丸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嗓利咽丸联合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就诊的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700例随机分成两组,金嗓利咽丸组微波热凝法治疗后含服华素片2天及口服金嗓利咽丸16天,对照组微波热凝法治疗后仅含服华素片2天.治疗后20天及半年分别评定疗效.结果:金嗓利咽丸组在治疗后20天及半年时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金嗓利咽丸联合微波热凝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科;周蓝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孙一奎治痹证验案3则探析

    《孙文垣医案》中记有“嘉善之妓李双”痹证案、“姚老夫人右手疼”案、“族侄孙君实”周痹案3则治痹证验案,效验如神.笔者结合历代医家的相关著作对《孙文垣医案》中的痹证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孙一奎针对行痹、脾虚痰痹、周痹等不同痹证分型准确,治法重温补下元,从脾治痹,脾肾同治,且善用古方化裁,多用药对,治疗缓急得当,特色鲜明.

    作者:肖书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30例,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分散片+替硝唑片)3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范培;徐小英;徐玲;王铮;王喜莲;梁瑞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辨证施护用于湿郁发热型癌性发热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辨证施护用于湿郁发热型癌性发热的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湿郁发热型癌性发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三组,分别记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B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灌肠法进行护理,C组患者应用辨证施护方法,使用三仁汤中药汤剂灌肠法进行治疗.护理后,对比三组患者发热、体温等指标恢复情况,对比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C组患者发热缓解率为92.50%、体温恢复率为97.50%,均优于A、B组患者(P<0.05),A、B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A、B组患者,A、B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C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B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7.50%,均高于A组患者(P<0.05),B、C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对湿郁发热型癌性发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作者:谢琰;吁佳;杨菊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油走罐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气血瘀滞证)15例

    目的:观察中药油走罐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气血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药油走罐组、药油组、基质走罐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四组均内服中药汤剂.药油走罐组予中药油外搽+走罐,药油组予中药油外搽+模拟走罐,基质走罐组予中药油基质外搽+走罐,对照组予中药油基质外搽+模拟走罐.共治疗4周,以PASI评分下降率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四组患者PASI评分改善均较显著(P<0.01),但以药油走罐组改善为显著.药油走罐组、药油组、基质走罐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6.7%、73.3%、60.0%,四组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两两比较提示药油组、基质走罐组、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药油走罐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中药油走罐疗效优于单纯基质走罐及单纯中药油、基质外用,走罐介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临床疗效,走罐介质应“辨证”选用.中药油走罐配以中药内服,疗效及安全性佳.

    作者:蓝宏荣;吴允波;连婉仪;邱桂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宋金元时期江苏针灸医家医籍研究述略

    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等为依据,对宋金元时期的江苏针灸作一全面梳理,考证出见于著录的针灸医籍5部,涉及医家4人.通过对医家医籍的整理研究,概括总结当时江苏针灸发展的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江苏针灸医学的发展历史,提高针灸文献研究水平提供文献基础.

    作者:衣兰杰;王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欧阳枝磊应用引火归源法治疗假性眩晕经验

    欧阳枝磊为全国名中医,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认为假性眩晕虚证,并非均在于气虚、气血两虚或肝肾阴虚,亦有阳虚上浮致眩晕者,对于辨证为此类的病症以引火归源法治疗疗效颇佳.

    作者:皮鹰;章小稳;聂媛媛;章念伟;钟阳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数据挖掘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并依此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方法:以中文数据库为信息源,如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方剂”and“配伍规律”为第一关键词,“数据挖掘”为第二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检索到200多篇相关文献,通过泛读之后,其中有42篇论文符合要求,并记载了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同时存在很多关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其使用价值的争议.结论:在研究中医方剂的配伍规律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减免某些不需要的条件,在探讨方剂配伍规律找出相异点时,有更多的方向选择.

    作者:毛卓鹏;刘红宁;熊延熙;默啸筝;齐城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