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柳;申国明;王浩
欧阳枝磊为全国名中医,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认为假性眩晕虚证,并非均在于气虚、气血两虚或肝肾阴虚,亦有阳虚上浮致眩晕者,对于辨证为此类的病症以引火归源法治疗疗效颇佳.
作者:皮鹰;章小稳;聂媛媛;章念伟;钟阳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金嗓利咽丸联合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就诊的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700例随机分成两组,金嗓利咽丸组微波热凝法治疗后含服华素片2天及口服金嗓利咽丸16天,对照组微波热凝法治疗后仅含服华素片2天.治疗后20天及半年分别评定疗效.结果:金嗓利咽丸组在治疗后20天及半年时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金嗓利咽丸联合微波热凝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董科;周蓝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LC-MS-MS)方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多反应监测(MRM)的方式对化合物进行测定,其中辛伐他汀(SS,m/z,419.2→199.1)和辛伐他汀-D6(SS-D6,m/z,425.2→199.1)在正离子模式下监测,而辛伐他汀酸(SSA,m/z,435.2→315.1)和辛伐他汀酸-D6(SSA-D6,m/z,441.2---→315.1)在负离子模式下测定.含有乙酸和乙酸钠的pH4.5的缓冲溶液用来提高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基质稳定性.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线性范围均为0.100~100ng/mL.批内、批间的精密度(RSD%≤7.4%)和准确度(RE%在-8.7% ~12.2%范围内)均满足接受标准.结论:本方法可应用于生物等效性的研究.
作者:龚田力;姜宏梁;陈桂英;黄建耿;张杨;冯育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病原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主干学科,其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中心,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引入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维、自主创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佳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朱金华;周军;孙昊鑫;万红娇;徐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高危风险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且经手术麻醉评估高危风险的55例患者纳入研究,均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后采用中医正骨手法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观察患者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持续24个月随访,依据Harris评分结果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下地负重时间(47.65±5.83)天、手术时间(40.94±6.26)分、住院时间(11.71±2.69)天、骨折愈合时间(9.47±1.81)周;治疗24个月后患者关节功能优、良、可、差例数分别为34、18、2、1例,总优良率94.55% (52/5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结合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高危风险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术后恢复快,优于单用西医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吴小辉;刘小聪;叶慧琴;陶平;黄夏雨;段达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有效组分与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功能的关联性规律.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A)、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以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的580味中药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与逆转MDR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查阅到的580味中药中有107味中药被报道与逆转肿瘤细胞MDR的功能相关.其中,黄酮类占35味,生物碱类占21味,萜类占15味,皂苷占11味,苯丙素类占10味,醌类占4味,其他占10味.结论:中药有效组分与逆转肿瘤细胞MDR功能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蒋且英;汤涛;廖正根;董伟;张婧;赵国巍;孔小强;梁新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MDA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不仅在神经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且在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参与非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胃肠运动.本文即通过总结分析新NMDA受体与针刺调节胃运动关系的研究,结合项目组前期研究成果,探讨NMDA受体调节胃运动机制.以期为研究针刺调节胃运动中枢机制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柳;申国明;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现状和发展,并依此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方法:以中文数据库为信息源,如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方剂”and“配伍规律”为第一关键词,“数据挖掘”为第二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检索到200多篇相关文献,通过泛读之后,其中有42篇论文符合要求,并记载了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同时存在很多关于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及其使用价值的争议.结论:在研究中医方剂的配伍规律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减免某些不需要的条件,在探讨方剂配伍规律找出相异点时,有更多的方向选择.
作者:毛卓鹏;刘红宁;熊延熙;默啸筝;齐城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银屑病具有临床治疗效果差、治愈周期漫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黄利兴在临床实践中,从血分湿热毒论治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振云;黄利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改良式易筋经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纳入试验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及空白组.空白组采取常规治疗无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上加改良式易筋经锻炼,并于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每疗程为10日,2疗程相隔1日)时以及治疗后分别以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明显,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5%,空白组总有效率76.67%,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易筋经配合常规护理能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熊哲;陈俊杰;肖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等为依据,对宋金元时期的江苏针灸作一全面梳理,考证出见于著录的针灸医籍5部,涉及医家4人.通过对医家医籍的整理研究,概括总结当时江苏针灸发展的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江苏针灸医学的发展历史,提高针灸文献研究水平提供文献基础.
作者:衣兰杰;王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油走罐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气血瘀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药油走罐组、药油组、基质走罐组及对照组,每组15例.四组均内服中药汤剂.药油走罐组予中药油外搽+走罐,药油组予中药油外搽+模拟走罐,基质走罐组予中药油基质外搽+走罐,对照组予中药油基质外搽+模拟走罐.共治疗4周,以PASI评分下降率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四组患者PASI评分改善均较显著(P<0.01),但以药油走罐组改善为显著.药油走罐组、药油组、基质走罐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6.7%、73.3%、60.0%,四组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两两比较提示药油组、基质走罐组、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药油走罐组疗效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中药油走罐疗效优于单纯基质走罐及单纯中药油、基质外用,走罐介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临床疗效,走罐介质应“辨证”选用.中药油走罐配以中药内服,疗效及安全性佳.
作者:蓝宏荣;吴允波;连婉仪;邱桂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0月-2017年1月,运用弹性髓内钉对18例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内固定,术后3月随访时对患肩关节进行Neer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随访6~9月,平均随防时间7.8月,患儿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皮肤激惹反应,无弹性钉松动及断裂现象;术后3月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平均为91.2分;术后3~6月取出髓内钉,术后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具有切口小、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等优点,是治疗大龄儿童锁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肖锐;周芳丽;万春虎;朱皓亮;丁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30例,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分散片+替硝唑片)30例,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艾箱灸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范培;徐小英;徐玲;王铮;王喜莲;梁瑞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枸橼酸透析液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瘙瘁症状、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从高安市中医院血透室进行规律血透的92例患者,拟入选病例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枸橼酸组17例,普通组17例,针灸组(普通透析液+针灸治疗)16例.观察患者瘙痒面积、瘙瘁程度、皮损形态的影响等疗效指标;生化指标(ESR、CRP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①治疗后枸橼酸组患者瘙痒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结果有明显改善,对比普通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枸橼酸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比针灸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枸橼酸组患者治疗后瘙瘁总积分比针灸组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枸橼酸透析液组患者治疗后瘙痒总积分与普通透析液组比较,有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⑤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三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①枸椽酸透析液可以减轻尿毒症患者的瘙痒不适;②枸橼酸透析液组缓解尿毒症患者瘙痒不适优于普通透析液组及针灸普通透析液加针灸治疗组.
作者:张国胜;雷宗尚;朱少荣;兰莎;徐虎军;费彩华;陈文佳;李丹;丁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中医药食疗(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而我国现有食品功用声称标签管理规范不尽合理,极大的制约了“中医药食疗”产业的发展.文章围绕中医药食疗产业发展背景、我国现行食品标签管理制度规范、美国功能食品标签管理制度安排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借鉴美国功能食品标签管理的制度创新经验,从制度上完善我国中医药食疗产品功用标签管理.
作者:万晓文;李丛;武媛;岳秋颍;陈晓凡;朱卫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穿心莲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对穿心莲叶进行真伪鉴别;采用TLC对穿心莲叶中有效成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对上述两种成分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穿心莲叶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方法操作简便,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HPLC含量测定穿心莲内酯回归方程为Y=220799X-39381(R2 =0.9999),表明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121μg~2.417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0.93%(n=5);脱水穿心莲内酯回归方程为Y=171267X-33146(R2=1.000),表明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133μg ~2.663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6%,RSD为1.20%(n=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作为质量标准以控制穿心莲叶药材的质量.
作者:肖敏;曾文雪;乐志艳;朱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鉴于中医专业低年级学生中医基础类课程自主学习观念和能力的不足,建立了包括中医沙龙、跟师临床、方药知识竞赛、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等课外自主学习平台,以引导、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践证实课外自主学习平台具有参与性强、形式灵活、适于长期推行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柳琳;李德顺;吴建红;黄芳;姚小卫;张智华;吕银娟;曹秋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经过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观察组口服胃苏颗粒和兰索拉唑.两组均持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过4周治疗,对照组患者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间比较临床疗效相当,但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且可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制定化橘红标准汤剂质量标准.方法:制备15批化橘红饮片标准汤剂样品,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计算出膏率与转移率,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15批化橘红饮片标准汤剂中柚皮苷转移率范围为37.4%~ 76.4%,出膏率范围为37.1%~49.5%,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130723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了8个共有峰,对15批化橘红饮片标准汤剂分别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均大于0.95.结论:本研究可为化橘红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浩;何小女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