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坤;王玥玥;王甜甜;王雪;张美玲;贡济宇;蔡广知
《不居集》为清代著名医家吴澄所著的虚劳专著,一为总结前人虚损治法,二为阐述自己的“外损”理论,创造性地提出脾虚分阴阳,立理脾阴之法,并依法立方论治,治法变化“不居”,选方用药颇具特色,开阔了后世治疗虚损病症的思路,对于外感虚劳类疾病的临床防治具有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
作者:谢丹丹;杨勤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既能养血又能活血、既能祛风湿又能活血、既能养血又能祛风湿的穴位治疗老年性腰痛疗效.方法:80例老年性腰痛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局部常规穴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穴+养血活血穴、祛风湿活血穴、养血祛风湿穴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疗程短,见效快.结论:临床治疗老年性腰痛选穴不能单单选取常规穴位,而应尽量加用既能养血又能活血、既能祛风湿又能活血、既能养血又能祛风湿的穴位.
作者:韩思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组织胚胎学的教学难点是内容多,课时少,学生缺乏镜检经验以及对组织图像理解的完整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实现医学教学手段的改革,利用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是必然趋势.文章具体阐述了网络课程的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内容、特点和体会.该课程的开发和推广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形象理解,同时也为师生之间和同行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作者:彭胜男;应然;洪婷;殷玉婷;黄青;朱清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病,该病有蔓延趋势,临床上分阶段进行防护或治疗是应对高血压病的好策略.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医整体观念、体质辨识及四诊合参等理论运用于高血压病各阶段的防护与治疗,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减少并发症,甚至阻止疾病的继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河宝;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评价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法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2h后症状缓解情况、彩超检查提示胆囊功能改善情况、2h内同一时间段内疼痛消失例数情况以及治疗3d后综合疗效评价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对于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具有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腹痛,提高临床疗效,操作简便,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悦茗;陈惠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估主管拖线法治疗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在我省的推广效果;方法:采取进修、学习班等形式将主管拖线技术在我省部分地区推广,并总结和评估主管拖线法治疗单纯性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省主管拖线法治疗单纯性肛瘘共153例,治愈率92.2%,疗效显著,且治愈时间短(平均治愈时间15.79天),费用低廉(平均费用3455.52元)与对照组相比P <0.05;结论:主管拖线法治疗单纯肛瘘技术先进、成熟,中医特色突出,在我省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安明伟;艾丽芳;封志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考察不同冷却速率对新生皂类乳膏基质的流变学特性和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25,1.74,0.89,0.18℃/min的速率对乳膏进行降温,测定乳膏的物理稳定性、屈服值、触变性及粘弹性.结果:冷却速率对乳膏的性能有显著性的影响.结论:对于给选定的处方来说,快速冷却比慢速冷却乳膏性能更佳.
作者:陈丽梅;王森;朱卫丰;屈宝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刘桂颖主任主任医师,在治疗哮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经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风”“痰”“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而痰为其夙根.故而多采用“宣”“降”“清”“润”之法,祛痰活络贯穿其中,强调搜剔伏邪,并兼顾脾胃.
作者:陈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暖宫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先兆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136例血瘀型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暖宫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17%,对照组为70.58%,两组比较,P<0.05.结论:暖宫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血瘀型先兆流产效果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茶荣;王水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可概括为禀赋不足,五脏柔弱,多食肥甘,情志不畅,加之房劳过度.中医认为:病机可综合为本虚标实,标实多为痰饮、血瘀、邪毒.根据病因病机,治疗上多配合采用活血祛痰排毒的方法.
作者:冯辉;刘永林;陈益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周臣《厚生训纂》一书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后几经刊刻,现存版本主要有:文会堂本、孙名成本、涵虚阁本、《寿养丛书》本、映旭斋本、种德堂本、《寿养丛书》精抄本.该书以保健、防老、长寿的理念为基础论述养生,针对个人睡眠饮食、日常起居、性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提出细致规范,认为养生并非玄虚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可加以实践的身体言行.
作者:张孙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糠”为江西建昌帮药界具特色的传统炮制辅料,具有“一物多用、一料多功”的显著特点.糠制饮片不仅外形美观、色泽鲜艳,而且疗效也颇为显著.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就固体辅料“糠”应用形式及其与药共制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整理,为建昌帮特色糠制饮片的进一步挖掘提供参考.
作者:张金莲;谢日健;罗文华;范晖;李志强;陈宇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阐述了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的作用机理,并通过临床案例阐明了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其本质是对人体形、气、神三个生命要素的调理.
作者:赵吉超;章文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质分布的现状,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00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结合王琦教授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的60个问题设计问卷,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方程得出在校大学生4种主要偏颇体质的影响因素,在利用方差检验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受调查的学生睡眠质量一般,睡眠不足的学生中的体质主要为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和气虚质等五种体质,并且睡眠质量,人际交往,吸烟,饮酒,家庭因素,学习成绩,锻炼身体与体质分布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作者:熊萍;陶文启;沈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婺源余先生医案》是清代新安名医余国珮一生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的结晶,余氏六气独重燥湿,燥湿二气统天地阴阳之气,以燥湿为纲辨治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其中痹证辨治特色独具:湿热甚者,法从清金养阴;痹证阴亏,急予育阴救液;热多开机,治宜以用阖剂;湿痹阳遏,甘淡通阳利窍等.
作者:郭锦晨;刘健;汪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急性白血病(AL)是以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为特点的疾病,起病急,以感染、贫血、出血为主要特征.其病位在于骨髓,本文从骨髓的功能以及其功能失调为切入点,揭示白血病骨髓造血功能亢奋的病理特点,从虚实两个证型分别进行辨证论治.
作者:颜平康;张前杏;蔡文亮;高瑞兰;尹利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符合标准的谢强教授治疗喉痹病的原始处方进行全面深入地整理和分析,总结谢强教授治疗喉痹病的用药规律及诊治思想.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喉痹病的原始病历处方,运用Excel2010、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谢强教授治疗喉痹病的用药规律.结果:符合标准的处方227方,共得到118种药物,总频数1849,使用20次以上的药物25种,主要使用药物类别有: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收涩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结论:通过对处方数据分析可以提炼归纳出隐含谢强教授在组方用药中的部分规律和治疗思想,为临床辩治喉痹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思路.
作者:洪静;邓琤琤;涂厚姝;谢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豆磷脂虫草头孢菌粉溶液中腺苷的含量.方法:使用Welch Ultimate AQ-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pH6.5)[取0.01 mol/L磷酸二氢钠68.5ML与0.01 mol/L磷酸氢二钠31.5ML,混合(pH6.5)]-甲醇(85:15)为流动相,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虫草腺苷在0.0302~0.604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7.88%,RSD为0.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有效地控制大豆磷脂脂质体的质量.
作者:沈萍;汪军;李忠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根据笔者数十年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三种有助学习的记忆方法,以此强化学生对《经络腧穴学》知识的记忆,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今后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作者:马向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蓝蒲解毒片中3个成分(单咖啡酰酒石酸、秦皮乙素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mm×4.6mrn,5μm),柱温25℃,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2min,A:20%;2~ 14min,A:20%~25%;14~16min,A:25%;16~24min,A:25%~ 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6nm.结果:单咖啡酰酒石酸、秦皮乙素和咖啡酸的线形范围分别为0.0038~0.0418 (r =0.9997)、0.0624~0.6864μg(r =0.9997)、0.0058~0.0638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在102.15%、97.38%、99.45%;RSD(n =6)分别为1.21%、1.53%、1.44%.结论:该方法稳定、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蓝蒲解毒片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秦皮乙素、咖啡酸的含量测定及其质量控制.
作者:吴东;胡晓莲;吴柳瑾;高萌;金浩鑫;陈新滔;杨世林;龚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