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痹颗粒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hs-CRP、ET-1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陈晓雯;李玲;李廷振

关键词:DPN, 糖痹颗粒, Hs-CRP, ET-1,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探讨糖痹颗粒对DPN患者hs-CRP、ET-1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DPN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降糖,甲钴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糖痹颗粒,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hs-CRP、ET-1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对照组的hs-CR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2)观察组的ET-1在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ET-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的ET-1降低更明显(P<0.01).(3)观察组治疗后Hηb、 Lnb、RAI、FIB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叭);对照组各指标在治疗后略有降低,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Hηb、Lηb、RAI、FIB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糖痹颗粒干预气阴两虚兼痰瘀阻络证DPN血管障碍,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活性因子,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管损伤,改善微循环有关.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研究进展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研究发现,至少50%的SLE患者在临床上有肾脏受累的证据,且影响其预后.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LN展现了一定的优势.笔者从LN的病因病机、LN的分期辨证分型治疗、单药及专方研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近5年来的文献进行综述,供同道参考.

    作者:韩梅;鲁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腧穴热敏化艾灸在肛瘘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配合传统中药熏洗、换药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换药后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洗、换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症状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症状(如疼痛、渗液、水肿、肛门坠胀等)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愈合时间平均(24.45±2.02)d,对照组愈合时间平均为(28.56±2.22)d(P<0.05).结论:热敏灸新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换药治疗能显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缓解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渗液、水肿和肛门坠胀,该方法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琴雯;谢昌营;廖成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茶树根抗痛风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目的:比较茶树根总黄酮和总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尿酸、血尿酸、血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和对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以及体外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探讨茶树根防治病风的活性部位.方法:用尿酸和氧嗪酸钾ip小鼠造成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尿酸水平和黄嘌呤氧化酶活力;以尿酸钠结晶植入法观察茶树根总黄酮和总皂苷抗急性痛风性关节作用;以含酶动力学分析软件的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90nm处测定茶树根总黄酮和总皂苷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茶树根总黄酮在降血尿酸和促尿酸排泄以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上起主要作用,茶树根总皂苷则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主要抑制作用.结论:茶树根总黄酮和总皂苷均为茶树根抗痛风的药效部位.

    作者:余雄英;周军;曹树稳;左爱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旴江名医成才规律探讨(续二)

    旴江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盱江名医的成才之路给予人们很大启迪.通过研究盱江医著、查阅文史资料、民间采访等方法,探讨盱江医家成才规律.文中从笃志医学、天资颖慧、心存仁义、秉承家传、以儒通医、深究经典、兼学博采、勤于临证、起死挽危、从师多元、勇于探索、著书立说十二个方面总结盱江医家成才规律.盱江名医的成才之路,可给后学者以充分借鉴.通过盱江名医成才规律的探讨,以期为当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和思路.

    作者:何晓晖;李丛;徐春娟;谢强;王河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建立一种测定毛发中THC和THCC的LC/MS/MS分析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大麻活性成分△9-四氢大麻酚(THC)及其主要代谢物△9-氘代四氢大麻酚(THCC)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LC-MS/MS-MRM)分析方法.方法:毛发经去污处理后,甲醇萃取分离、纯化,采用LC-MS/MS法分析,用正负离子切换模式进行THC与THCC的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对THC与THCC的线性范围为1~20 ng/mg(r>0.997),检测限分别为0.5 ng/mg和0.25 ng/mg,定量限分别为1ng/mg与0.5 ng/mg.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分别为1.2%~8.8%和1.9% ~9.5%,准确度为86.9% ~ 113.1%.结论: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毛发中大麻活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测定.

    作者:韩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虫草菌丝体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虫草菌丝体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为质量控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以phenomenx.OOG-4435-EO-C18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 mL/min;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建立虫草菌丝体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9个共有峰;确定其相对保留时间以及相对峰面积的比值,该方法能够很好的鉴别不同生产厂家虫草菌丝体产品.结论: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应用于虫草菌丝体的质量控制.

    作者:聂鹤云;陈丽华;张清华;朱卫丰;杨明;管咏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临床研究的应用进展

    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由于对人体无损害、灵敏度高、实用性强等优点,在医学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对近年来红外成像技术在中医生理、中医病理诊断、中医治疗、中医预防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临床提供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以及为日后红外在中医领域现代化研究与应用提供新思路.

    作者:肖微;周俊;章文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类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综述形成性评价的含义,简要介绍形成性评价在中医院校中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并探讨在中医类院校中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在中医类高校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其实施形成性评价过程中遇到若干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作者:钱坤;于艳红;毛梦兰;叶耀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探索

    目的:建立《药理学》实验课研究性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法.结果:设置了《药理学》实验课研究性教学的实验内容,构建了研究性教学的形式,讨论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总结了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分析可能面临的问题.结论:《药理学》采用研究性实验教学有良好的成效.

    作者:黄丽萍;叶耀辉;李文宏;刘波;余日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舌诊在慢性肾病诊治中的应用述略

    从文献研究入手,探讨舌诊与肾病证型分类、肾功能分期、肾病的生化指标变化关系;并对舌下络脉与舌图像客观化分析、舌象在肾病治疗前后变化与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认为舌诊在慢性肾病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与发掘.

    作者:陈铃;丁成华;孙悦;邓露露;李伟;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马大正经方治疗带下病经验

    通过总结分析马大正老师应用经方治疗带下的认识及其应用经方治疗带下的临床验案,阐述马大正老师应用经方治疗带下的临床经验,以更好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米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微信在高校团学工作中的运用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及各种通讯平台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腾讯QQ、微信、微博等以广泛传播信息的新平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学生是运用这些平台进行交流、增长知识、获取信息为广泛的群体.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使用的方便性、及时性,手机微信已成为大学生使用多的信息平台.因此,手机微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团学工作者,要顺应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需求的发展,充分利用手机微信的优势,探索高校团学工作的新方法.

    作者:廖东华;罗小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一贯煎单用及与化疗联用对荷H22肝癌小鼠MMP9和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一贯煎单用及与环磷酰胺联用对荷H22肝癌小鼠MMP9、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一贯煎组、一贯化疗联合组.腋下注射H22细胞,建立H22荷瘤模型,一贯煎组造模前两周开始用药[剂量为23g mg/(kg·d)],化疗组[剂量为50mg/(kg·d),隔日1次],一贯化疗联合组造模后用药,造模14d后处死小鼠称重,取瘤组织称重计算瘤指数,取脾组织称重计算脾指数,免疫组化检测MMP9、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化疗组、一贯煎组及一贯化疗联合组均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O.01);一贯煎组脾指数增大,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贯化疗联合组能减少MMP9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一贯煎组、一贯化疗联合组均能减少NF-κB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贯煎、环磷酰胺及其二者联用均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且均能减少NF-κB蛋白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只有在二者联用的情况下才具有降低肝癌组织MMP9蛋白表达的作用,这可能会减少肝癌细胞的转移.

    作者:谢斌;饶斌;余功;刘红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营养教育和支持对艾滋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通过营养教育改善艾滋病患者的饮食行为,提高其饮食依从性,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方法:选取24例住院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进行营养宣教)和观察组(制定营养教育计划、强化营养支持),通过调查式问卷、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追踪观察两组患者的饮食营养知识知晓率及重视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营养体检及评价指标,调查期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的饮食习惯比较科学、健康,对于综合营养体检,观察组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教育和支持能够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郭艳梅;沈萍;沈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痹颗粒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hs-CRP、ET-1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痹颗粒对DPN患者hs-CRP、ET-1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DPN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降糖,甲钴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糖痹颗粒,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hs-CRP、ET-1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对照组的hs-CR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2)观察组的ET-1在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ET-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的ET-1降低更明显(P<0.01).(3)观察组治疗后Hηb、 Lnb、RAI、FIB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叭);对照组各指标在治疗后略有降低,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Hηb、Lηb、RAI、FIB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糖痹颗粒干预气阴两虚兼痰瘀阻络证DPN血管障碍,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活性因子,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血管损伤,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陈晓雯;李玲;李廷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癌阴虚证型特点及补肺阴选方参考

    总结肺癌各种病机的特点,探讨阴虚在肺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补肺阴方组方特点,为临床选择补肺阴方治疗肺癌提供参考.

    作者:谢雄;谢斌;饶斌;刘红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UPLC-MS/MS检测中药中非法添加的抗病毒化学成分

    目的:建立UPLC-MS/MS方法检查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抗病毒化学成分阿昔洛韦、金刚烷胺及利巴韦林.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C18(2.1 mm×50mm,1.7μ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10mmol/L的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流速为0.3 mL/min.正离子扫描,扫描方式采用全扫描一级质谱、全扫描二级质谱,质荷比范围50~500.结果:发现一种中药掺有阿昔洛韦.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灵敏的检出中药中添加阿昔洛韦、金刚烷胺及利巴韦林等化学成分.

    作者:张若良;许江红;黄伟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配合中西药治疗骨关节痛风石8例

    目的:探讨手术配合中西药治疗骨关节痛风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2月-2014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8例骨关节痛风石患者,采用手术清除病灶、病灶冲洗、引流,术前、术后中西药治疗等.8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观察伤口愈合、血尿酸水平、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3例手术切口延期愈合,5例血尿酸水平逐渐降低,控制在正常范围;2例血尿酸水平反复,1例血尿酸水平未能够控制;3例6个月后痛风症状复发,2例2年后痛风石复发.结论:手术配合中西药治疗骨关节痛风石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

    作者:陈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当药苦苷体内向香豆素类化合物转化过程的研究

    目的:探究当药苦苷体内向香豆素类化合物转化的过程.方法:通过设计化学衍生化-LC/MS的方法对可能代谢物进行检测,当药苦苷的体外主要的代谢产物为红百金花内酯,于是采用衍生化的方法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再经过动物实验和肝微粒孵育进行验证.结果:样品处理后经LC/MS经色谱测定后,专属性、精密度和准确度、稳定性等均满足生物样品分析,大鼠血浆中ECR定量分析,平均高血药浓度、长吸收时间、大药时曲线面积分别为425.8±127.6ng/mL,128.6min,38.8μg/mL· min.结论:大鼠灌胃当药苦苷后血浆经衍生化,成功在血浆中检测到了红百金花内酯,当药苦苷首先在体内被水解变成苷元,大部分苷元经重排变成红百金花内酯,一个二氢香豆素,首次阐明了当药苦苷的大鼠体内代谢产物,发现其可以由单萜类化合物转化为生物碱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并以代谢物的形式发挥药效.丰富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研究方法.

    作者:李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龙惠珍从郁论治不寐经验

    龙惠珍教授在临证中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不寐患者同时伴有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等郁证的表现.龙教授从郁论治不寐,采用疏肝泻火、化痰清火、补益心脾、柔肝养血四种治法,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婷;石伟;王佳;龙惠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