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黎;彭丽诗;李素梅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和味觉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舌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国际上已被列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电子舌技术在食品药品质量控制、产地来源、滋味鉴别和等级评价等多个方面均有应用。本文简要介绍电子舌技术的原理与组成,并就其在食品药品中已有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作者:王燕霞;谢一辉;龚嘉华;张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黄帝内经》中所传承的养生经典是现代养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帝内经》把养生放在首要位置,强调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为比喻,说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的道理。养生不是一时,养生应贯穿从出生到老年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应分胎儿养生、小儿养生、青壮年养生及中老年养生等,从而分别研究其养生之道,以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学。
作者:郑倩;周美启;彭长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中医药治疗睑腺炎的处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并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临床使用频率高的药物和穴位。结论:中医药治疗睑腺炎处方用药多以清热解毒药为主,取穴常以耳穴刺络放血为主。
作者:刘媛颖;陈国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中医药对外交流的深入开展和世界对中药认识的加深,中医药说明书的翻译问题逐渐引起了重视。为了达到对外宣传中医药并让世界了解中医药的目的,本文从功能文体学指导下的科技文体出发,通过探讨中药说明书的翻译译例,总结出对中药说明书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医药的国际化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宋梅;王河宝;董德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并选取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纳入的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3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单纯西医观察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比值比OR=3.79,95%可信区间(CI)为(2.51,5.73)。结论:根据目前获得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增加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液量及受孕率,同时可以减少精子的畸形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黄若辉;邹晓峰;杨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出产妇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人员均住院分娩,接受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全面优质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产后护理。结果:两组产妇比较,观察组产后母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乳腺炎发生情况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产后恶露排尽时间、子宫复旧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有良好效果。
作者:邓晶儿;邓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明代医家缪希雍善用白芍,其白芍平肝法更是独具特色,该方法被广泛运用并贯穿其整个医学理论体系,对后世关于白芍的应用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其临证用药组进行分析,探讨了其白芍平肝法的具体运用。
作者:李晓寅;陆海峰;俞欣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批次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及比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取两者差值为多糖含量,以测定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的多糖含量。结果:15批浙江产红腺忍冬叶水提液中多糖含量为5.045~12.348 mg/mL,水提液30%乙醇沉淀后滤液中多糖含量为4.880~11.944mg/mL,水提液30%乙醇沉淀物中多糖含量为0.015~0.119 mg/mL。结论:建立的多糖测定方法简单、准确、适用性良好,可用于红腺忍冬叶抗氧化有效部位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施思;郭鑫艳;朱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元代旴江著名医学家危亦林,曾随我国早的喉科医家范叔清学习喉科,撰成我国早的喉科专卷《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七·口齿兼咽喉科》。危氏喉科临证辨治独特,首创咽喉18种喉风证,创导咽喉口腔的患部针刺(喉针)、吹药(喉药)、小竹管吹药(喉枪)等特色疗法,反映了其针药结合、内外兼治的临证独特风格,至今对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卢嫏环;谢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照组相比,随着大鼠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 P<0.05)。给药组LDH含量显著升高( P<0.05);Na+-K+-ATP酶活力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P<0.05);Na+-K+-ATP酶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浓度在8%,16%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草乌对心肌细胞有明显毒害作用,与瓜蒌、白及配伍后毒性增强;其增毒的机制是能显著增大心肌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能量系统,诱导细胞自身凋亡,加速细胞死亡。
作者:张凌;刘长安;李文宏;柳芳林;翟兴英;金晨;杨世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痿证是肢体痿废不用的一种病症。李东垣继承并发挥《内经》对痿证的认识,突出脾胃在痿证中的重要性,分为脾胃虚弱和湿邪两种病因,总结出痿证的四个病机特点,并以此提出补脾升清、清热燥湿、补益肝肾的治疗方法,为后人开创了诊治痿证的新思路。
作者:周俊;叶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观察活血通络法结合针刺疗法与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94只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47只眼)采用中医活血通络法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47只眼)运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视力、VEP振幅、视野及临床疗效比较,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活血通络法结合针刺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且其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
作者:李汝杰;马吉丹;沈志华;洪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失眠大鼠血清和脑干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影响,了解热敏灸治疗失眠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和热敏灸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 PCPA)制备失眠大鼠模型;用Ethovision XT视频跟踪系统录制大鼠活动、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力;用分光光度计检测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昼夜节律消失;逃避潜伏期延长;SOD活性降低,而MDA含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昼夜活动节律基本恢复正常;逃避潜伏期缩短;SOD活性增高,而MDA含量下降。结论:热敏灸具有缓解失眠大鼠症状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机体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热敏灸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优于传统悬灸。
作者:肖爱娇;付勇;王河宝;康明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提出“气有余便是火”的理论与临床联系甚为密切,但后世对此理论的含义颇具争议。鉴于这些争议,本文分别从理论背景、“气”“火”之辨、辨证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析。
作者:郭锦晨;王文静;段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明医心鉴》、《滕王阁医话》等。《明医心鉴》以介绍名老中医经验和中医临证心得为主,重点刊载中医关于疑难病的诊疗经验,要求观点、方法新,经验独到。《滕王阁医话》主要反映中医教学、科研、临床的一得之见,要求以小见大,有感而文,语言生动流畅,可读性强,富于知识性、趣味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黄芪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中药材,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疗效十分显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本文以近几年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相关研究为依据,来概述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贮藏养护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近年来黄芪的研究状况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作者:易炳学;余书琦;张金莲;李志强;龚千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针刀松解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 KOA)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验证针刀松解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IL-1β、TNF-α含量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1,P<0.05),而观察组下降尤为明显( P<0.01)。治疗后针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刀松解治疗能有效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水平,疗效较传统治疗方法更佳。
作者:郑智文;朱俊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白附片含药血清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1月龄的SD大鼠膝关节关节软骨Ⅱ型胶原酶消化,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后,取体外培养第3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6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空白血清(5%、10%、15%),不同浓度白附片含药血清(5%、10%、15%),继续培养24、48、72h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白附片含药血清组吸光度值(OD值)显著高于空白血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白附片含药血清能有效促进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
作者:许世兵;单乐天;金红婷;童培建;肖鲁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旴江医家为维护旴江流域的一方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丰富的养生理论、养生方法和养生经验。他们身体力行,寿达70~79岁64人,80~89岁37人,90岁以上者8人,尤其是龚廷贤知行合一,享寿97,为后人养生树立了典范。
作者:曹征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