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Apriori算法提取糖尿病并发症数据的关联规则

聂斌;林剑鸣;杜建强;王卓;叶青;熊玲珠;朱明峰;李智彪;吴友平

关键词:Apriori算法, 关联规则, 糖尿病, 并发症
摘要:目的:提取糖尿病并发症数据的关联规则.方法:采用Apriori算法对糖尿病并发症临床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经3969例确诊病例验证,Apriori算法能从数据中提取诊断关联规则,并得到相应的支持度和置信度.结论:关联规则结果对于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置入Swan-Ganz导管,分别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于用药前、用药后0.5、1、2、4、8、12、16h和24h监测心排血量(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抽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测定氧代谢指标,包括DO2(氧输送),VO2(氧消耗)及O2ER(氧摄取率);检测各时间点混合静脉血乳酸(Lac)浓度.结果:①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两组患者DO2、VO2、O2ER均逐渐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约8h后参附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②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2组患者Lac均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约12h后参附组Lac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以进一步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和组织灌注.

    作者:吕国焰;卓道勤;熊尚全;闵磊;乔宋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冠心微丸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微丸(丹参、三七、降香等)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7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硝苯地平组(2.7 mg·Kg-1,临床等效剂量)、冠心丹参胶囊(0.053 7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冠心微丸高剂量(0.107 5g生药·Kg-1)、中剂量(0.053 7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和低剂量(0.026 9g生药·Kg-1),预灌胃给药8d,垂体后叶素(Pit)iv.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于造模5min后十二指肠灌注给药1次,测大鼠心电图、血清心肌酶的含量.结果:Pit注射30s-90s后造模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减慢(P<0.01)、T波幅值减小、ST段幅值减小或增加、PR与QT间期延长,以及血清肌酶肌酸激酶(CK)(P<0.05)和心乳酸脱氢酶(LDH) (P<0.05)含量异常增加;给药后,各给药组大鼠上述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均有所改善,硝苯地平组、冠心丹参组、冠心微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心率均回复(P<0.01),冠心微丸高、中剂量组血清LDH和CK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心微丸可改善Pit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异常,其抗急性心肌缺血效应较原剂型有所提高.

    作者:杜铁良;陈玉兴;施之琪;赵自明;黄汉超;姚楠;曾晓会;黄雪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70例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骨科住院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70例.术后第1d开始服药,1剂/d,服用10剂,同时主动加强患肢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肢肿胀消退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肿胀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义陂;许振波;胡敦祥;邓平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种中医药方法防治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糖皮质激素型骨质疏松症模型、糖尿病型骨质疏松症模型和维甲酸造模骨质疏松症模型等4种类型骨质疏松症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谢文毅;陈凯云;左爱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许芝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总结许芝银教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经验,从其掌握病程演变,辩证辨病等方面详细介绍,并从中体会到了中医药介入甲亢治疗的优势所在,为临床甲亢治疗方案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叶少玲;徐恒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后的实验课,不再是理论课教学的重复和再现,而是知识的延伸、拓展和能力的训练过程,培养了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叶青;杨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国蜈蚣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本文对我国蜈蚣产业的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产品市场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我国蜈蚣养殖业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蜈蚣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作者:陈金印;李伟平;蒋福升;丁志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之临床运用探析

    半夏泻心汤是经典方剂之一,临床以“方证对应”为指导,应用本方加味在胃食管反流性相关哮喘、“胃不和“相关性睡眠障碍、HP相关性胃炎、肿术后胃肠道反应等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禤少敏;吴东南;雷红芳;柯新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优选黄芩素长循环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黄芩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以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黄芩素的含量,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黄芩素长循环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后的黄芩素长循环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1.42%,平均载药量32.25%,粒度分布均匀.结论:脂质体制备工艺合理,HPLC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制剂学性质稳定.

    作者:颜仁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热量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因素

    目的:综合分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的方法及实验中的问题.方法: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病因和病理造模出发,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结果:客观地阐述了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结论:高热量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实验是科学可行.

    作者:胡玉焕;宁亚功;肖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试论“科学”视域下中医的科学内涵——关于自然之于生命的思考(一)

    在科学探索日益向难以直观的渺观、微观、宇观等领域迈进的今天,理论解释框架作用日益显现.本研究基于东西方思维模式与方法论的比较,从物质的根本特性出发,运用现代科研成果,在对天人寒热合一生态幅穷源尽委的阐释中,揭示了气体与人体关联的客观实在性,证实了中医科学内涵的本质特征,指出了当下“科学”定义的历史局限性,论证了钱学森关于“中医是人体医学方向”之论断的正确性,显示了提高中医卫生资源在医疗结构中所占比重,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世界性难题、提高健康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杨春琳;左铮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中医药走向世界,给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英语教师应该及时改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发展观,自主发展,积极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以适应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需要和社会的更高要求,并形成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特色.

    作者:李涛安;赵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进展

    近年来,由高脂血症导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我国逐年增加,是继胆源性和酒精性之后急性胰腺炎的第三大病因.由于高血脂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诊治等方面的有关报道较少,本文就有关HSAP发病机制及目前中西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孔娉婷;谢金昆;田继云;陈亚峰;奉典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瘤颗粒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瘤颗粒对晚期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抗感染、支持、止痛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27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瘤颗粒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实体瘤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6.7%,对照组有效率1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治疗组好转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瘤颗粒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丁敏;黄宇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同时测定枸骨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枸骨叶药材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Extend-C 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 moL·L-1醋酸铵溶液(83:17),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结果:熊果酸在23.6-236.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0.75%.齐墩果酸在10.42-104.20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为1.0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且专属性强,可作为枸骨叶药材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施之琪;王洛临;曾文雪;付建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亚健康态入睡障碍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失眠已成为影响现代职业群体的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80%失眠患者主要症状为入睡障碍,早期患者表现呈多样性,复杂性和非特异性的亚健康态,而未引起临床医生重视,且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中2007-2012年有关失眠疗效评价的文献,运用endnote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及筛选,经过分析与总结,以期发现评价亚健康态疗效的可靠方法,为开展亚健康态入睡障碍相关研究提供统计学依据.

    作者:彭柳;谭佳佳;余葱葱;王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姜醋”对产后缺乳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姜醋”对溴隐亭诱发缺乳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姜醋”对溴隐亭诱发大鼠缺乳模型仔鼠体重、母鼠泌乳量、血清催乳素水平及乳腺组织的影响.结果:(1)给药第1、2、3周,仔鼠体重在通乳颗粒组及“姜醋”高、中、低剂量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较模型组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2)给药第1、2、3周母鼠泌乳量在通乳颗粒组及“姜醋”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给药第2、3周在“姜醋”中剂量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3)给药第1、2、3周,母鼠血清催乳素水平在通乳颗粒组、“姜醋”高、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4)“姜醋”能够使泌乳通道畅通,促进产后泌乳.结论:“姜醋”可促进乳腺腺泡腔及导管扩大增生,减少乳腺小叶间脂肪结缔组织,明显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增加母鼠的泌乳量.

    作者:陶莉莉;孙冬梅;陈玉兴;陈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江西宜春地区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分析

    本研究旨在了解目前宜春地区10家中医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性别、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以及继续教育情况等实际状况;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提供支持的理论依据,了解影响宜春地区中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各种因素;为有计划地做好中医院未来规划,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中医事业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为中医药教育拟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依据.

    作者:刘薇薇;王少波;左铮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同时测定桑葚口服液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桑葚口服液中槲皮素、山奈酚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SymmetryC 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60∶40);检测波长:370nm;流速为0.5mL·min-1.对样品水解过程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优化的水解条件为采用2.0mol·L-1盐酸甲醇溶液,90℃水浴水解2.0h.槲皮素和山奈酚分别在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范围分别为0.18-35.28mg·L-1,0.19-38.22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槲皮素加样回收率为99.43%,RSD为1.16%(n=6);山柰酚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为2.04%(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桑葚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张媛;李立;王晓杨;张志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对麻醉的影响

    目的:比较认知功能损伤和正常的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期间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score,BIS)和丙泊酚需求量有无差异,进一步评估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对手术期间及麻醉苏醒期麻醉药物消耗量的影响.方法:选择ASA1-2级、年龄≥65岁、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2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分组:第1组≥25,第2组≤21.所有患者泵注瑞芬太尼0.51g·kg-1·min-1后静注丙泊酚0.5mg/kg,分次追加丙泊酚使意识丧失后以75μg·kg-1·min-1的速度泵注.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速度使BIS值维持在45-60.记录术前和术后24hMMSE评分、麻醉药使用量、平均动脉压、心率和BIS值.结果:术前第1组和第2组基础MMSE分别是(26.8±1.6)和(16.6±4.2),术后24h是(26.6±1.5)和(15.6±4.3),诱导前第1组有4例(8.9%)基础BIS值<93,第2组有13例(27.7%)基础BIS值<93 (P=0.02),在诱导前、意识丧失期、停药后3、5min和拔管前第2组平均BIS值均低于第1组(P<0.05),第2组丙泊酚诱导量低于第1组(P=0.02),第2组睁眼时间长于第1组(P=0.03).结论:认知功能损伤患者基础BIS值低于正常患者,诱导时丙泊酚减少和苏醒时睁眼时间延长,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全麻时推荐的目标BIS值并不一定适合认知功能损伤患者.

    作者:肖军;郑利民;王明玲;黄飞;咸云淑;王焱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