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娉婷;谢金昆;田继云;陈亚峰;奉典旭
目的:观察冠心微丸(丹参、三七、降香等)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7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硝苯地平组(2.7 mg·Kg-1,临床等效剂量)、冠心丹参胶囊(0.053 7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冠心微丸高剂量(0.107 5g生药·Kg-1)、中剂量(0.053 7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和低剂量(0.026 9g生药·Kg-1),预灌胃给药8d,垂体后叶素(Pit)iv.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于造模5min后十二指肠灌注给药1次,测大鼠心电图、血清心肌酶的含量.结果:Pit注射30s-90s后造模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减慢(P<0.01)、T波幅值减小、ST段幅值减小或增加、PR与QT间期延长,以及血清肌酶肌酸激酶(CK)(P<0.05)和心乳酸脱氢酶(LDH) (P<0.05)含量异常增加;给药后,各给药组大鼠上述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均有所改善,硝苯地平组、冠心丹参组、冠心微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心率均回复(P<0.01),冠心微丸高、中剂量组血清LDH和CK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心微丸可改善Pit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异常,其抗急性心肌缺血效应较原剂型有所提高.
作者:杜铁良;陈玉兴;施之琪;赵自明;黄汉超;姚楠;曾晓会;黄雪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参附组,置入Swan-Ganz导管,分别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于用药前、用药后0.5、1、2、4、8、12、16h和24h监测心排血量(CO)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抽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测定氧代谢指标,包括DO2(氧输送),VO2(氧消耗)及O2ER(氧摄取率);检测各时间点混合静脉血乳酸(Lac)浓度.结果:①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两组患者DO2、VO2、O2ER均逐渐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约8h后参附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②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2组患者Lac均逐渐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约12h后参附组Lac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以进一步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和组织灌注.
作者:吕国焰;卓道勤;熊尚全;闵磊;乔宋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现代时期,儒、道、佛各家调息静坐养生在日益社会化世俗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三家圆融整合、各自发挥、各取所需的趋势,医家更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加之日本调息静坐养生的影响,调息静坐养生著作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适应社会各阶层养生需求.
作者:章德林;蒋力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周易》对“时”的审美认识和哲理沉思体现了其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探究,此文重点从“与时偕行”的自然之美、忧患意识和圆融之境三个美学层面,探讨其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影响.
作者:张卫平;朱翠贞;艾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认知功能损伤和正常的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期间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score,BIS)和丙泊酚需求量有无差异,进一步评估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对手术期间及麻醉苏醒期麻醉药物消耗量的影响.方法:选择ASA1-2级、年龄≥65岁、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2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分组:第1组≥25,第2组≤21.所有患者泵注瑞芬太尼0.51g·kg-1·min-1后静注丙泊酚0.5mg/kg,分次追加丙泊酚使意识丧失后以75μg·kg-1·min-1的速度泵注.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速度使BIS值维持在45-60.记录术前和术后24hMMSE评分、麻醉药使用量、平均动脉压、心率和BIS值.结果:术前第1组和第2组基础MMSE分别是(26.8±1.6)和(16.6±4.2),术后24h是(26.6±1.5)和(15.6±4.3),诱导前第1组有4例(8.9%)基础BIS值<93,第2组有13例(27.7%)基础BIS值<93 (P=0.02),在诱导前、意识丧失期、停药后3、5min和拔管前第2组平均BIS值均低于第1组(P<0.05),第2组丙泊酚诱导量低于第1组(P=0.02),第2组睁眼时间长于第1组(P=0.03).结论:认知功能损伤患者基础BIS值低于正常患者,诱导时丙泊酚减少和苏醒时睁眼时间延长,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全麻时推荐的目标BIS值并不一定适合认知功能损伤患者.
作者:肖军;郑利民;王明玲;黄飞;咸云淑;王焱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提取糖尿病并发症数据的关联规则.方法:采用Apriori算法对糖尿病并发症临床数据进行研究.结果:经3969例确诊病例验证,Apriori算法能从数据中提取诊断关联规则,并得到相应的支持度和置信度.结论:关联规则结果对于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聂斌;林剑鸣;杜建强;王卓;叶青;熊玲珠;朱明峰;李智彪;吴友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黄芩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以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黄芩素的含量,计算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黄芩素长循环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优化后的黄芩素长循环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1.42%,平均载药量32.25%,粒度分布均匀.结论:脂质体制备工艺合理,HPLC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准确性高,重现性好,制剂学性质稳定.
作者:颜仁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后的实验课,不再是理论课教学的重复和再现,而是知识的延伸、拓展和能力的训练过程,培养了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叶青;杨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综合分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备的方法及实验中的问题.方法:从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病因和病理造模出发,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结果:客观地阐述了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结论:高热量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实验是科学可行.
作者:胡玉焕;宁亚功;肖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由高脂血症导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我国逐年增加,是继胆源性和酒精性之后急性胰腺炎的第三大病因.由于高血脂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诊治等方面的有关报道较少,本文就有关HSAP发病机制及目前中西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孔娉婷;谢金昆;田继云;陈亚峰;奉典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种中医药方法防治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糖皮质激素型骨质疏松症模型、糖尿病型骨质疏松症模型和维甲酸造模骨质疏松症模型等4种类型骨质疏松症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谢文毅;陈凯云;左爱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抗瘤颗粒对晚期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抗感染、支持、止痛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27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瘤颗粒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实体瘤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6.7%,对照组有效率1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治疗组好转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瘤颗粒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丁敏;黄宇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对我国蜈蚣产业的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产品市场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我国蜈蚣养殖业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蜈蚣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作者:陈金印;李伟平;蒋福升;丁志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骨科住院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70例.术后第1d开始服药,1剂/d,服用10剂,同时主动加强患肢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肢肿胀消退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肿胀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义陂;许振波;胡敦祥;邓平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探讨四君子汤延缓衰老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成4组,每组10只,制备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灌胃相应剂量的四君子汤或生理盐水;6周后,测定大鼠血清、脑组织、肝脏SOD、GSH-Px和MDA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四君子汤比较模型组,可明显提高SOD、GSH-Px水平(P<0.01或P<0.05),同时使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四君子汤可增强衰老大鼠机体抗氧化功能,发挥廷缓衰老作用.
作者:陈红;陈东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介绍李亚平教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李师在治病过程中,精于辨证,用药多不拘泥于安神类,以临床辨证为要,遣药组方,调和阴阳.同时注重心理治疗,对身心疾患进行整体调治.
作者:贾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医药走向世界,给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英语教师应该及时改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发展观,自主发展,积极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以适应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需要和社会的更高要求,并形成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特色.
作者:李涛安;赵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枸骨叶药材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Extend-C 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 moL·L-1醋酸铵溶液(83:17),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结果:熊果酸在23.6-236.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0.75%.齐墩果酸在10.42-104.20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7%,RSD为1.0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且专属性强,可作为枸骨叶药材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施之琪;王洛临;曾文雪;付建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近年来栀子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栀子中药材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唐琍萍;王晓云;曾金祥;罗光明;朱继孝;朱玉野;周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柴葛药浴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柴葛药浴散中柴胡、葛根、黄芩、栀子、莪术、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微量升华法鉴别大黄,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研究.色谱柱:Kromasil(4.6 mm×250mm,5μm)C18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48∶52);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25℃.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理化鉴别特征明显;黄芩苷在浓度为18.32-91.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2%,RSD=1.36%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柴葛药浴散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吴蔓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