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李亚平治疗失眠经验

贾涛

关键词:李亚平, 失眠, 中医药疗法
摘要:介绍李亚平教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李师在治病过程中,精于辨证,用药多不拘泥于安神类,以临床辨证为要,遣药组方,调和阴阳.同时注重心理治疗,对身心疾患进行整体调治.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亚健康态入睡障碍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失眠已成为影响现代职业群体的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80%失眠患者主要症状为入睡障碍,早期患者表现呈多样性,复杂性和非特异性的亚健康态,而未引起临床医生重视,且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中2007-2012年有关失眠疗效评价的文献,运用endnote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及筛选,经过分析与总结,以期发现评价亚健康态疗效的可靠方法,为开展亚健康态入睡障碍相关研究提供统计学依据.

    作者:彭柳;谭佳佳;余葱葱;王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栀子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栀子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栀子中药材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唐琍萍;王晓云;曾金祥;罗光明;朱继孝;朱玉野;周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李亚平治疗失眠经验

    介绍李亚平教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认识.李师在治病过程中,精于辨证,用药多不拘泥于安神类,以临床辨证为要,遣药组方,调和阴阳.同时注重心理治疗,对身心疾患进行整体调治.

    作者:贾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马红珍治疗统性红斑狼经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归属于中医学“阴阳毒”、“红蝴蝶疮”、“温毒发斑”、“水肿”、“尿血”、“虚劳”等范畴.本文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治法方药等方面,探讨马红珍教授运用中医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作者:于海峰;马红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对麻醉的影响

    目的:比较认知功能损伤和正常的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期间的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score,BIS)和丙泊酚需求量有无差异,进一步评估老年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对手术期间及麻醉苏醒期麻醉药物消耗量的影响.方法:选择ASA1-2级、年龄≥65岁、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2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分组:第1组≥25,第2组≤21.所有患者泵注瑞芬太尼0.51g·kg-1·min-1后静注丙泊酚0.5mg/kg,分次追加丙泊酚使意识丧失后以75μg·kg-1·min-1的速度泵注.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速度使BIS值维持在45-60.记录术前和术后24hMMSE评分、麻醉药使用量、平均动脉压、心率和BIS值.结果:术前第1组和第2组基础MMSE分别是(26.8±1.6)和(16.6±4.2),术后24h是(26.6±1.5)和(15.6±4.3),诱导前第1组有4例(8.9%)基础BIS值<93,第2组有13例(27.7%)基础BIS值<93 (P=0.02),在诱导前、意识丧失期、停药后3、5min和拔管前第2组平均BIS值均低于第1组(P<0.05),第2组丙泊酚诱导量低于第1组(P=0.02),第2组睁眼时间长于第1组(P=0.03).结论:认知功能损伤患者基础BIS值低于正常患者,诱导时丙泊酚减少和苏醒时睁眼时间延长,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全麻时推荐的目标BIS值并不一定适合认知功能损伤患者.

    作者:肖军;郑利民;王明玲;黄飞;咸云淑;王焱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抗瘤颗粒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抗瘤颗粒对晚期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予抗感染、支持、止痛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27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瘤颗粒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实体瘤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6.7%,对照组有效率1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治疗组好转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瘤颗粒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丁敏;黄宇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法测定薏苡仁饮片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薏苡仁不同饮片炮制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二氯甲烷(65∶3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40℃,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90℃,氮气流速为1.9 L·min-1.结果:甘油三油酸酯在0.1452-2.17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2%,RSD为1.5%;净薏苡仁、法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土炒薏苡仁、清炒薏苡仁的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分别为:0.59%、0.90%、0.86%、0.88%、0.9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为江西特色饮片法薏苡仁炮制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袁桂平;姜军华;眭荣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许芝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验

    总结许芝银教授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经验,从其掌握病程演变,辩证辨病等方面详细介绍,并从中体会到了中医药介入甲亢治疗的优势所在,为临床甲亢治疗方案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叶少玲;徐恒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70例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骨科住院治疗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70例.术后第1d开始服药,1剂/d,服用10剂,同时主动加强患肢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肢肿胀消退显著.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肿胀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肖义陂;许振波;胡敦祥;邓平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之临床运用探析

    半夏泻心汤是经典方剂之一,临床以“方证对应”为指导,应用本方加味在胃食管反流性相关哮喘、“胃不和“相关性睡眠障碍、HP相关性胃炎、肿术后胃肠道反应等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禤少敏;吴东南;雷红芳;柯新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脂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进展

    近年来,由高脂血症导致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我国逐年增加,是继胆源性和酒精性之后急性胰腺炎的第三大病因.由于高血脂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诊治等方面的有关报道较少,本文就有关HSAP发病机制及目前中西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孔娉婷;谢金昆;田继云;陈亚峰;奉典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下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后的实验课,不再是理论课教学的重复和再现,而是知识的延伸、拓展和能力的训练过程,培养了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叶青;杨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中医药走向世界,给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英语教师应该及时改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发展观,自主发展,积极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以适应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需要和社会的更高要求,并形成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特色.

    作者:李涛安;赵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多种中医药方法防治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糖皮质激素型骨质疏松症模型、糖尿病型骨质疏松症模型和维甲酸造模骨质疏松症模型等4种类型骨质疏松症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谢文毅;陈凯云;左爱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试论“科学”视域下中医的科学内涵——关于自然之于生命的思考(一)

    在科学探索日益向难以直观的渺观、微观、宇观等领域迈进的今天,理论解释框架作用日益显现.本研究基于东西方思维模式与方法论的比较,从物质的根本特性出发,运用现代科研成果,在对天人寒热合一生态幅穷源尽委的阐释中,揭示了气体与人体关联的客观实在性,证实了中医科学内涵的本质特征,指出了当下“科学”定义的历史局限性,论证了钱学森关于“中医是人体医学方向”之论断的正确性,显示了提高中医卫生资源在医疗结构中所占比重,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世界性难题、提高健康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杨春琳;左铮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对衰老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探讨四君子汤延缓衰老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成4组,每组10只,制备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灌胃相应剂量的四君子汤或生理盐水;6周后,测定大鼠血清、脑组织、肝脏SOD、GSH-Px和MDA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四君子汤比较模型组,可明显提高SOD、GSH-Px水平(P<0.01或P<0.05),同时使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四君子汤可增强衰老大鼠机体抗氧化功能,发挥廷缓衰老作用.

    作者:陈红;陈东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童哮喘患者MBL基因多态性和血清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61例哮喘患儿和50名正常健康儿童MBL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550和-221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PCR-SSP)检测,并分析其单元型及基因型频率.采用ELISA方法检测儿童哮喘组及儿童健康组血清MBL水平.结果:哮喘组的MBL血清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检出HY、LY和LX三种单元型,两组间各单元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BL可能参与了哮喘发生发展的过程.

    作者:吴照芳;吴小玲;高群英;黄会金;王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冠心微丸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冠心微丸(丹参、三七、降香等)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70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硝苯地平组(2.7 mg·Kg-1,临床等效剂量)、冠心丹参胶囊(0.053 7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冠心微丸高剂量(0.107 5g生药·Kg-1)、中剂量(0.053 7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和低剂量(0.026 9g生药·Kg-1),预灌胃给药8d,垂体后叶素(Pit)iv.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于造模5min后十二指肠灌注给药1次,测大鼠心电图、血清心肌酶的含量.结果:Pit注射30s-90s后造模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率减慢(P<0.01)、T波幅值减小、ST段幅值减小或增加、PR与QT间期延长,以及血清肌酶肌酸激酶(CK)(P<0.05)和心乳酸脱氢酶(LDH) (P<0.05)含量异常增加;给药后,各给药组大鼠上述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均有所改善,硝苯地平组、冠心丹参组、冠心微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心率均回复(P<0.01),冠心微丸高、中剂量组血清LDH和CK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冠心微丸可改善Pit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异常,其抗急性心肌缺血效应较原剂型有所提高.

    作者:杜铁良;陈玉兴;施之琪;赵自明;黄汉超;姚楠;曾晓会;黄雪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HPLC同时测定桑葚口服液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桑葚口服液中槲皮素、山奈酚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SymmetryC 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60∶40);检测波长:370nm;流速为0.5mL·min-1.对样品水解过程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优化的水解条件为采用2.0mol·L-1盐酸甲醇溶液,90℃水浴水解2.0h.槲皮素和山奈酚分别在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范围分别为0.18-35.28mg·L-1,0.19-38.22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槲皮素加样回收率为99.43%,RSD为1.16%(n=6);山柰酚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为2.04%(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桑葚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张媛;李立;王晓杨;张志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近现代调息静坐养生传承演变要略

    近现代时期,儒、道、佛各家调息静坐养生在日益社会化世俗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三家圆融整合、各自发挥、各取所需的趋势,医家更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加之日本调息静坐养生的影响,调息静坐养生著作通俗易懂,方法简便实用,适应社会各阶层养生需求.

    作者:章德林;蒋力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