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红;周小平;刘荣华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当归补血汤对荷瘤小鼠补血作用.方法:建立生长良好的H22小鼠的腹水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另外再选12只健康小鼠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灌胃生理盐水,当归补血汤组给予当归补血汤灌胃(剂量为12g·kg·d-1).分组后连续给药10d,于末次给药24h眼球采血后处死小鼠收集骨髓.结果:实验数据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提示可能存在癌性贫血现象.当归补血汤组相比模型组其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有所上升,提示当归补血汤可能对抗癌性贫血.将各组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当归补血汤组能减缓癌性贫血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的凋亡速度.结论:当归补血汤对荷瘤小鼠有一定补血作用.
作者:曹娟;黄宇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理论的主流,内容丰富,但有着复杂化的倾向,越来越不易于实际操作.本研究依托课题组的调查成果,在对大学生基础素质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基础素质教育新模式进行实践总结.认为,大学生素质从显隐度分为基础素质和专业素质,大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是以提高基础素质为前提.
作者:刘红宁;朱卫丰;孙敦振;叶耀辉;温泉;薛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中医诊断学》、《医古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认真贯彻以“学”为本、学思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平台与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学”,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体验互动、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作者:孙悦;丁成华;韩立民;程绍民;李晶晶;郑绍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菟丝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给予灌胃不同浓度的菟丝子提取物,6周后,采用比色法测定肝脏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来研究菟丝子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菟丝子提取物能显著增加肝脏和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其MDA含量.结论:菟丝子提取物抗衰老作用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SOD、GSH-PX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而实现.
作者:刘海云;吴欢欢;何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控制血糖、降血脂等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1次/d;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1次/d,并口服益肾化湿颗粒10g,3次/d.2个月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2组均检测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h尿蛋白定量.结果:2组在治疗2个疗程前后比较检测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湿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用厄贝沙坦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病情.
作者:李国华;李宇丹;丁志胜;蔡雪;张志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萆薢渗湿汤加味方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前列腺液中IL-6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萆薢渗湿汤加味方)与对照组(口服舍尼通片治疗)各40例.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7.50%,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IH-CPSI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PS中卵磷脂小体的含量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和IL-8水平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加味方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能明显降低患者前列腺液中IL-6和IL-8水平.
作者:高阳;高华;王万春;张世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以白木通新鲜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DNA,并对提取的DNA进行了纯度鉴定和PCR检测.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提取法,能够有效去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提高提取DNA的质量和纯度,适宜白木通叶片DNA的提取.该改良法提取的DNA可用于SRAP分析.
作者:王飞;黄佩蓓;曾贤;揭辉洋;余春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对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以其完整临床资料为研究依据,所有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后采取对症治疗.结果:针对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共138例,辨证分型以肝胃气滞型为主,共100例(占72.5%);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共62例,辨证分型以脾胃虚寒和胃阴不足型为主(各占40.3%和32.3%).结论: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时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通过清脾泻热、健脾和中、疏肝理气、养阴益胃、活血化瘀等中医治则治法,疗效确切.
作者:陈斌;刘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氟尿嘧啶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考察促渗剂对氟尿嘧啶透皮吸收的影响,为氟尿嘧啶经皮给药剂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考察温度、光照及pH对氟尿嘧啶稳定性的影响;测定氟尿嘧啶在水、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以及多种油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采取改进的Franz扩散池和离体小鼠皮肤研究氟尿嘧啶在不同pH环境下以及添加促渗剂后对离体鼠皮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在4℃、25℃、32℃、60℃条件下,在pH5.0、pH7.4、pH8.0磷酸盐缓冲液中,在光照条件(4 500 Lx)下,氟尿嘧啶均能稳定存在.氟尿嘧啶在水及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均大于在油和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氟尿嘧啶在水和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体外经皮释放均符合零级释放.含不同促渗剂的氟尿嘧啶的透皮速率及累积渗透量有明显差别,其促进强度依次为桉叶油>薄荷油>氮酮>H二乙二醇单乙基醚H>N-甲基-2-吡咯烷酮.结论:氟尿嘧啶不受温度、光照、pH值的影响;制成经皮给药制剂时,桉叶油的加入对氟尿嘧啶的促渗作用大.
作者:邹浪;李晓芳;邓红;曹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了近3年文献报道辛开苦降法的临床案例,包括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和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等脾胃病、小儿咳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系病、复发性口疮、慢性病毒性肝炎.为拓展辛开苦降法的应用范围奠定基础.
作者:张季林;桂茜茹;徐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滋肾平肝利咽汤治疗肾阴虚或肝肾阴虚型肾炎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滋肾平肝利咽汤治疗肾阴虚或肝肾阴虚型肾炎性血尿5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改善情况,以及整体疗效.结果:50例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半定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果为:显效21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到86%.结论:滋肾平肝利咽汤治疗肾阴虚或肝肾阴虚型肾炎性血尿有显著性疗效.
作者:欧阳晃平;秦小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并客观比较不同产地药材的质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 70),检测波长204nm,流速0.8mL/min,柱温25℃.结果:6个产地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为0.5372%-0.0731%,不同产地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有差异.结论:6个不同产地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其中陕西延安产区的酸枣仁药材质量较其他产地相比较好.
作者:熊跃;曾文雪;何双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循证分析的方法评价中药外用综合治疗和治疗性输卵管通液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价值.方法:门诊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随机分实验组(中药外用组、西药通液组)及对照组各63、65、66例,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为1个观察周期,治疗后行腹腔镜探查加双侧输卵管美兰通液术为金标准,以盆腔粘连评分及输卵管功能评分为疗效评判.结果:中药外用组术中评分明显低于西药通液组及对照组(P<0.005).结论:中药外用治疗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明显,并结合腹腔镜手术可显著输卵管通畅度及功能.
作者:胡菊兰;张敏霞;彭雪;徐义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大学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日益增多,大学生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家关注.同时校园是文化传播场所,如今充斥着浓重的商业气息,并且广告种类繁多且良莠不齐,高校内广告的宣传方式太过杂乱,严重影响着校园和谐.本文选取了南昌的几所高校以此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校园广告的现状,发现大学校园内广告宣传存在的问题,探究其解决方案.
作者:陈广;周娇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动态考核,评定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成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我校作为医学院校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改革,使形成性评价命题策略制度化、规范化,并通过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作者:陈钟文;叶耀辉;罗晶;钱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围绕当前地方普通高校在实施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西中医学院教育国际化发展实践、模式为例,提出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思路和举措,对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金德忠;吴翔;刘新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及现代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架构,与《内经》的“治未病”思想相契合:“治未病”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与现代预防医学“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上医治未病”的“养生”之道,也在现代预防医学“如何延长生命时限、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中得到体现.
作者:陈旻丹;万崇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马钱子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测定方法,评价砂烫法与烘烤法对二者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砂烫马钱子和烘烤马钱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以C18柱为固定相,乙腈(A):水-乙酸-三乙胺(230∶ 2.4∶0.4) (B) =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以200℃烘烤马钱子30分钟,士的宁和马钱子含量水平与砂烫马钱子水平相当.结论:砂烫马钱子炮制过程温度、时间对生物碱含量影响较大,而烘烤马钱子工艺可控性更强,用来控制马钱子质量优势显著.
作者:龚飞鹏;于欢;朱龙涛;龚千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盗汗临床治疗用药常用药物组合规律.方法: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对收集到的158例盗汗古今医案治疗方药中的药物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支持度较高即支持度>16%的药物组合有:黄柏,生地黄,黄连,熟地黄,黄芩,龙骨,牡蛎,当归,大枣,甘草等.结论:临床上治疗盗汗常用药物组合为黄柏与生地、熟地,龙骨与牡蛎,黄连与生地等.
作者:艾志福;徐义勇;余俊英;邹富有;丁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从肝脾的生理、病理关系,及在肝病实证、虚证临证中的应用实脾法的必要性探讨,认为肝病实脾法-这一中医经典治肝之法不论在实证、虚证肝病的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明章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