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吕少文;李红;张诗武;庞奕晖;何文彤;王英慧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基因表现型的差异以及EGF、PDGF和bFGF对其的影响.[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应用液闪计数测定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合成.[结果]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速度比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慢;胶原蛋白的合成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EGF、PDGF和 bFGF均对两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EGF和bFGF可减少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PDGF可以使两种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增加.[结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是一种特殊基因表现型的成纤维细胞,它具有自己特殊的生物学特性.EGF、PDGF和bFGF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卫华;李德水;刘洪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丝在4种不同细胞内的形态分布.[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粘液腺癌(MGC80-3)细胞系、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用考马斯亮蓝显示四种细胞内的微丝,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丝分布的状态.[结果]MGC80-3细胞系和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内,微丝较细且均匀分布,原代培养的HSF和MSC细胞内微丝较为粗大,分布不均匀.[结论]微丝分布与细胞的粘附状态和细胞形态有密切关系.
作者:买霞;陈莉;徐瑞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DNA甲基化作为转录水平的DNA修饰方式之一,在调节基因表达和维持细胞正常分化起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在胚胎发育的初期是必须的,但在人类的恶性肿瘤中,DNA甲基化的改变是普遍的异常现象,DNA甲基化的修饰参与肿瘤形成.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控制和调节造血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基因的甲基化,导致基因失活,使转录抑制的现象十分普遍.正常细胞非甲基化的CpG岛如果发生随机甲基化,错误的形成从头至尾的甲基化,使肿瘤抑制基因失活[1,2],所以研究细胞异常的甲基化,尤其是因异常甲基化导所致基因失活与肿瘤形成有密切关系,通过用甲基化抑制因子使受抑制的基因重新表达,恢复细胞正常生长和调控,对临床治疗十分有意义,可能是治疗实体瘤和恶性血液病有希望的新途径之一.
作者:周涛;范洪涛;郭秀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低氧对滋养细胞转化生长因子3β(TGF-3β)的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对TGF-3β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滋养细胞来源的BeWo细胞系分4组培养:正常对照组、缺氧组、HIF-1α反义组和HIF-1α正义组.HIF-1α反义组和HIF-1α正义组先加入HIF-1α寡核甘酸,常氧条件培养6 h,再低氧条件培养48 h.48 h后,收集细胞,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GF-3β和HIF-1α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F-3β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的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TGF-3β mRNA和蛋白表达也升高;与HIF-1α正义组比较,HIF-1α反义组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TGF-3β mRNA和蛋白表达也下降.[结论]缺氧可以诱导滋养细胞TGF-3β表达,并且缺氧对TGF-3β表达的诱导作用可能通过HIF-1调控.
作者:吴维光;陈亚琼;王玉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黄芪胶囊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以高剂量组5 g/kg,中剂量组3 g/kg,低剂量组1 g/kg给大鼠连续灌服12 w、停药2 w,分别测量大鼠体重,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复方黄芪胶囊各剂量组动物的观测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病理检查各脏器组织均未见药物中毒性病理形态学改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复方黄芪胶囊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推论临床拟用剂量是安全的.
作者:张丽;李灵芝;龚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Solitary ulcer of the rectal syndrome,SURS)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非特异性肛肠疾病,病因不明.特征性改变是直肠远端孤立性溃疡、红斑、息肉样损害 .临床表现以血便、粘脓便、排使困难、便次增多和肛门痛为特点,易被误诊为直肠癌或炎症性肠炎.活俭有典型组织学改变.
作者:冯富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皮肤混合瘤又名汁腺混合瘤及软骨样汗管瘤,是一种汗腺的良性肿瘤,发生于上唇部很少.我院口腔科1例于2004年3月诊为上唇色素痣,术后病理诊断为皮肤混合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晶;胡斌;蒋金峰;钟增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雌激素(Estrogen)是维持妇女体内生理平衡非常关键的内源性调节剂[1].中、老年妇女由于绝经期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更加容易受到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乳腺癌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的威胁.
作者:胡骁;朱予津;袁鹏飞;吴丹;郭洪声;邓桂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于滋养细胞缺氧研究的缺氧方法及滋养细胞模型.[方法]滋养细胞来源的BeWo细胞系,分4组培养:正常对照组、低氧浓度组、二氯化钴组和去铁敏组.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BeWo细胞HIF-1α 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eWo细胞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氧浓度组、二氯化钴组和去铁敏组的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与低氧浓度组比较,二氯化钴组和去铁敏组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环境缺氧和细胞缺氧均可诱导BeWo细胞HIF-1α的表达,二氯化钴或去铁敏可以作为缺氧方法用于滋养细胞缺氧方面的研究,BeWo细胞也可作为一种细胞模型用于HIF-1α表达的研究.
作者:吴维光;陈亚琼;王玉萍;张明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3月-2004年2月间各种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214株,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啦西林/三唑巴坦、哌啦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0%、18.5%、20.3%、92.1%、90.6%、12.7%、15.1%、8.2%、32.3%、9.4%、8.9%.[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蔡俊;廖天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从组织学和形态学的角度综合考察葛根 素在体外对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影响.[方法]16 d胎龄雌性小鼠尺骨在含有葛根素的BGJb培养基中旋转培养48 h后,测量骨总长和骨干长度;HE染色,光镜下计数破骨细胞和肥大软骨细胞.[结果]当葛根素浓度为10-6~10-4mol/L时,长骨总 长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破骨细胞减少,肥大软骨细胞增加.[结论]葛根素在体外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作者:郑忠志;李灵芝;龚海英;张丽;崔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有别于其它APC,DC大的特点是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而巨噬细胞、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 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1].DC作为一种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可以在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90年代开始,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近年来,在DC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作者:倪宁;王丽红;李灵芝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实现组织芯片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取正常Wistar大鼠心、肝、肾、脾等器官,采用组织芯片仪制作组织微阵列蜡块,常规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制成组织学考试用组织芯片.[结果]芯片中组织微阵列排列整齐,各样本组织染色清晰,组织定位良好,可判断性强.[结论]与传统组织切片相比,组织学考试用组织芯片具有低消耗、可比性强、简便易行、局限性小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江涛;吕少文;李红;张诗武;庞奕晖;何文彤;王英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是一所由卫生队转化过来的年轻医院,其中级管理层尤其是护士长队伍普遍存在管理意识淡漠、管理知识缺乏、管理方法简单的问题,这不仅制约了护理队伍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2000年以来,护理部通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有的放矢地为全院护士长开办了每年一期的骨干管理知识学习班,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作者:米彦军;白雪莲;温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舌下含服与阴道后穹隆放药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在中期妊娠流产中的效果.[方法]16~24 w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舌下组、阴道组,经米非司酮150 mg预治疗48 h,分别给予米索前列醇200 μg舌下含服、阴道后穹隆放药,3 h重复1次,直到有规律宫缩.主要的观察指标是引流时间、24 h内分娩率、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舌下组比阴道组引流时间明显缩短,24 h内分娩率、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量、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能缩短引流时间,使用方便,更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胡春秀;韩凌霄;孔祥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几年来,武警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较多见,影响了部队的执勤、训练、处突等正常工作.我科从1998年1月-2002年12月诊治的136例男患者, 从其发病机理和病因上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兰怡;田雅萍;张炜;任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辅助气管镜检查的优点及安全性.[方法]从接受气管镜检查的3 25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接受丙泊酚静脉麻醉的病例设为麻醉组,将未接受静脉麻醉的病例设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检查前、中、后不同时点的SpO2及HR值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麻醉组操作过程中SpO2、HR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操作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操作时间及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用于气管镜检查,患者无痛苦且不良反应发生少,而对于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加风险,但从个别患者的呼吸抑制表现看,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辅助镜检需确切的呼吸管理.
作者:刘长浩;朱佳;赵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2004年4月11日到某支队学习种植技术,2004年4月22日回来后全身皮疹,发热2 d,于10 d前不明原因从手背及双足趾缝,足底部及背面出现许多米粒至绿豆大小不等的水疱伴瘙痒、多汗,行走磨擦后部分水疱疹破溃、糜烂,有少量淡黄色渗出.
作者:于永福;钱宇;吴延波;李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吸入给药治疗哮喘已成为一线疗法,吸入性药物作用依赖于其达到肺内的浓度.目前有多种药物和吸入装置应用于临床,理想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该具有肺内沉积多,受体结合力强,肺内停留时间长,全身消除快[1],起到较好的气道抗炎作用并尽可能减少全身副作用.吸入给药还可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类口服吸收会被破坏的药物,取代注射给药途径.但是经吸入给药,药物大部分滞留于口咽部,只有少部分能到达肺,吸入药物粒子肺沉积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作者:刘建峰;肖琅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