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明;于肖辉;喻志标
目的:对温通止痛贴的临床作用程度进行观察.方法:利用阳性对照组与温通止痛贴用药组进行临床比对,以此对比出温通止痛贴治疗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温通止痛贴的临床作用显著.结论:本临床观察为温通止痛贴临床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用药依据.
作者:陈浩;邓运明;王晓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分析和回顾近年来马钱子研究的相关文献,对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及毒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
作者:朱龙涛;龚千锋;易炳学;任建锋;余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补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3∶3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25℃.结果:淫羊藿苷浓度为0.0224~0.448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8%,RSD为1.2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补肾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陶松;刘玲;刘旭海;许锦珍;张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通识教育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反映了人们对人才培养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一些因为交流导致的医疗纠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医药工作者重技能,缺综合学识所致.因此,将通识教育融入医药院校,对提升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通识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当前我国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谈谈如何将通识教育融入医药院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文理交融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卫平;艾卫平;朱翠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便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中医药治疗便秘疾病有独特的优势,治法形式多样.本文结合经方,遵循辩证论治原则,谨守病机,总结治疗便秘的有效方剂.由于患者的体质强弱差异和饮食起居及精神心理的不同,病因比较复杂,治法各有不同.针对不同证型,分别予以通阳化气,健脾布津、调和枢机,和畅三焦、和解少阳,泻下热结、润肠行气,泻热通便、润肠通便、温阳健脾、温补肾阳、调和气机、益气健脾,调和寒热、温散寒凝、养血开郁、峻下热结等治法.便秘病位在大肠,以“通”为治,重在和法,涉及脏腑有肺,脾、胃、肝、胆、肾、三焦等.笔者就《伤寒杂病论》探讨治疗便秘的有效的方剂,作一论述.
作者:吴喜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地位.作者根据多年来授课经验,协同临床中药学科组制成了非常实用的《临床中药学》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谈几点个人体会.
作者:严孜;侯永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以Eudragit NE 30D为包衣材料,制备丹皮酚缓释微丸.方法:应用挤出滚圆机制备丹皮酚素丸和多功能制粒包衣机进行包衣制备缓释微丸,采用单因素法考察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参数和包衣工艺参数.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显示,所制丹皮酚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制备的丹皮酚缓释微丸基本符合12 h缓释要求.
作者:程学仁;李智勇;王洛临;张建军;曾文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江西省某中医院校与某西医院校在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为中医院校《预防医学》课程内容、学时的设置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自制问卷从江西省某中医院校与某西医院校已开设预防医学课程的毕业班级中整群抽取350名在校大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中医院校三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78.38±11.27)分,该中医院校二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79.99±10.53)分,西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为(86.15±9.36)分,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8,P<0.01).其中中医院校二本与三本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06,p>0.05),中医院校二本、三本均与西医院校学生预防医学知识平均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7.79,P1<0.01; q2=9.03,P2<0.01).该中医院校三本、二本及西医院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正确率分别为65.32%、66.66%和71.79%.结论:中医院校在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平均成绩低于西医院校,中医院校学生对《预防医学》现有内容设置满意度较低,说明中医院校《预防医学》内容设置不甚合理,导致中医院校大学生预防医学知识掌握较差,需要构建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预防医学》教学内容.
作者:刘霞;徐刚;王军永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金荞麦高校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金荞麦的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为SunFir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04%磷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确定13个峰为金荞麦的共有峰.结论:本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为金荞麦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卢欢;聂鹏;曾文雪;祝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回顾了药品加成政策的出台与取消,介绍了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情况与成效,在分析药品“零加成”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姚瑶;肖宏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非直属附属医院,是提高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建设非直属附属医院,使其形成教育能力和教育规模,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解决医学教育资源短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多年来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发展历程、建设成效及经验,对高等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医学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作者:潘华新;梁沛华;王宏;王烁;曹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哮喘中医古文献医案的数据仓库构建技术,挖掘哮喘中医证治规律.方法:收集历代哮喘中医文献医案,将医案四诊信息、用药按小知识单位进行分解标注、规范,构建哮喘文献医案数据仓库,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医案症-药相应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收集历代哮喘文献医案350例,构建了四诊信息、中药等哮喘证治主题数据仓库.因子分析结果提示,哮喘患者症状的出现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概括为6组基本症状组合,分别反映了哮喘患者肺气郁闭、痰热蕴肺、肺阳虚弱、外邪侵袭、心肾两虚、痰浊阻肺等证候特征;哮喘治疗中药的组合可概括为7种,与小青龙汤、七味都气丸、定喘汤、解痉平喘方、麻杏甘石汤、玉屏风散、苏子降气汤的组方规律接近.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哮喘的核心药物组合为甘草、麻黄、杏仁、半夏.症状-药物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组合与中药组合相关.结论:采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能较好的挖掘出中医文献医案资料中潜藏的中医证治规律.
作者:刘小生;朱立成;吴新开;林色奇;查青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国药品监督工作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经过几代药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形成了国家、省、地市、县四级药品监督体系和一套较系统的药品检验工作程序.本文主要对我国药品监督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简述,重点从药品技术监督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和基本装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药品技术监督体系打下基础.
作者:安静;陈和利;孙希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鼻炎3号复方制剂对急性鼻窦炎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小抑菌浓度测验法,观察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小抑菌浓度.结果: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范围为0.03125~0.25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范围为0.125~0.5mg/mL,对溶血性链球菌的MIC范围为0.0625~0.5mg/mL.结论:中药鼻炎3号对急性鼻窦炎的抑菌作用显著.
作者:周凌;张欢;王殿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医学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两者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中国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找到中医学渗透的痕迹.中医学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内容,中国文学又使中医学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历史上许多文学修养极高的文人雅士,其医学功底亦相当深厚,四大名著作家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等都精通医学,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可领略大量的中医药知识.
作者: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非热敏腧穴悬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采用非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每次40min,两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d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d),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结论:热敏腧穴悬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悬灸,热敏腧穴准确定位能提高灸疗疗效.
作者:付勇;章海凤;张波;李林;陈日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葛根及虫草菌粉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指数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组、虫草组及联合组,采用40%四氯化碳(CCl4)每周2次皮下注射6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治疗组经灌胃给药6周后在麻醉状态下采血并检测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分离肝脏,称湿重并计算肝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葛根能非常显著改善肝纤四项指标、白蛋白(ALB)和谷草转氨酶(AST)(P<0.01或0.05),但谷丙转氨酶(ALT)降低及肝脏指数增加不明显(P>0.05);虫草组肝纤四项亦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肝功能有改善的趋势,肝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葛根及虫草菌粉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熊耀斌;傅缨;冷红文;资晓飞;俞红;李剑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实验中医学是用现代实验方法和手段研究中医的一门科学.结合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和中医教学的特点,就中医实验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
作者:王霞;魏睦新;谢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根据《枕藏外科》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多个书名和各版本的内容,将书名确定为《枕藏外科》,认为其作者待考,成书年代为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而明末清初的可能性更大,并概述了对该书的现有研究、整理情况.
作者:王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养血糖浆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Diamonsil C 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0.1%磷酸溶液-乙腈(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583-58.3μg/mL,平均回收率101.81%,RSD为1.18%.结论:该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养血糖浆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高华宏;张升;方永奇;曾文雪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