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秦两汉时期肿瘤相关中医理论成就鉴析

左志琴;刘端勇;赵海梅

关键词:先秦, 两汉, 肿瘤, 中医, 成就
摘要:先秦至两汉时期,肿瘤中医相关理论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发展框架内形成了四诊合参,初具规模;系列辨证,隐然可见;多样疗法,外治为主;转移理论,崭露头角等四个方面的主要成就,对后世肿瘤中医相关辨证论治及转移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深厚影响,为肿瘤中医相关理论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药品监督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药品监督工作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经过几代药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形成了国家、省、地市、县四级药品监督体系和一套较系统的药品检验工作程序.本文主要对我国药品监督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简述,重点从药品技术监督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硬件设施和基本装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药品技术监督体系打下基础.

    作者:安静;陈和利;孙希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马钱子的炮制和化学成分、药理毒理研究进展

    分析和回顾近年来马钱子研究的相关文献,对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及毒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

    作者:朱龙涛;龚千锋;易炳学;任建锋;余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临床中药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体会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地位.作者根据多年来授课经验,协同临床中药学科组制成了非常实用的《临床中药学》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谈几点个人体会.

    作者:严孜;侯永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发掘中医古文献医案哮喘证治规律

    目的:探讨哮喘中医古文献医案的数据仓库构建技术,挖掘哮喘中医证治规律.方法:收集历代哮喘中医文献医案,将医案四诊信息、用药按小知识单位进行分解标注、规范,构建哮喘文献医案数据仓库,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医案症-药相应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收集历代哮喘文献医案350例,构建了四诊信息、中药等哮喘证治主题数据仓库.因子分析结果提示,哮喘患者症状的出现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概括为6组基本症状组合,分别反映了哮喘患者肺气郁闭、痰热蕴肺、肺阳虚弱、外邪侵袭、心肾两虚、痰浊阻肺等证候特征;哮喘治疗中药的组合可概括为7种,与小青龙汤、七味都气丸、定喘汤、解痉平喘方、麻杏甘石汤、玉屏风散、苏子降气汤的组方规律接近.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哮喘的核心药物组合为甘草、麻黄、杏仁、半夏.症状-药物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症状组合与中药组合相关.结论:采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能较好的挖掘出中医文献医案资料中潜藏的中医证治规律.

    作者:刘小生;朱立成;吴新开;林色奇;查青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金荞麦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金荞麦高校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金荞麦的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为SunFir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04%磷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确定13个峰为金荞麦的共有峰.结论:本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为金荞麦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卢欢;聂鹏;曾文雪;祝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烫伤大鼠休克期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烧伤后休克期大鼠的抗渗作用进行实验观察,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烧伤休克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制作大鼠烫伤模型,将烫伤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空白对照组;B:烫伤补液组;C:烫伤补液+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用改良伊文思蓝渗出法及称取组织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创周和空肠组织血管通透性、组织含水量.结果:烫伤大鼠血管通透性比较,C组显著低于A和B组(P<0.05);组织含水量比较,C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降低烫伤大鼠血管通透性和组织含水量,减轻组织水肿.

    作者:邹立津;张友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左旋精氨酸对静脉移植保护作用的综合研究

    目的: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对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左旋精氨酸实验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所有动物术日建立自体静脉旁路移植模型:于术后1、2、4、6周及8周取材,统计学分析各组间差异.(2)临床试验部分:将33例欲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管保存液处理血管桥,观察组给予含L-Arg的血管保存液处理血管桥.结果:(1)移植4周后,各组静脉均有内膜及中膜较正常颈静脉明显增厚表现,左旋精氨酸组内膜及中膜增厚较对照组轻.两组静脉桥的管腔狭窄程度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2)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内皮素-1(ET-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兔静泳移植至股动脉后内膜及中膜增厚.(2)左旋精氨酸联合降脂药物能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及中膜增生,减少静泳桥狭窄.(3)含有左旋精氨酸的血管保护液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延缓血管硬化,并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作者:孟春营;郭则蘅;赵萍;温定国;罗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肝达乐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肝达乐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大鼠和小鼠的保肝作用.方法:以CCl4造成小鼠和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给予肝达乐干预,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达乐的抗肝损伤作用.结果:肝达乐对CCl4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大鼠和小鼠ALT,AST活性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可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结论:肝达乐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石卫平;侯丽雅;杨力;赵赛菊;黄镇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药鼻炎3号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鼻炎3号复方制剂对急性鼻窦炎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小抑菌浓度测验法,观察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小抑菌浓度.结果:鼻炎3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范围为0.03125~0.25mg/mL,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范围为0.125~0.5mg/mL,对溶血性链球菌的MIC范围为0.0625~0.5mg/mL.结论:中药鼻炎3号对急性鼻窦炎的抑菌作用显著.

    作者:周凌;张欢;王殿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的大鼠动物模型.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氨水对照组、乙醇对照组、综合法造模组,经过不同方法造模后,比较各种造模方法的模型建立效果.结果 综合法造模组大鼠在一般形态、体重变化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在胃粘膜病理组织特点方面,较对照组成功,基本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特点.结论 采用综合法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动物模型是一种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的造模方法.

    作者:杨建辉;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先秦两汉时期肿瘤相关中医理论成就鉴析

    先秦至两汉时期,肿瘤中医相关理论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发展框架内形成了四诊合参,初具规模;系列辨证,隐然可见;多样疗法,外治为主;转移理论,崭露头角等四个方面的主要成就,对后世肿瘤中医相关辨证论治及转移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深厚影响,为肿瘤中医相关理论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左志琴;刘端勇;赵海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丹皮酚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以Eudragit NE 30D为包衣材料,制备丹皮酚缓释微丸.方法:应用挤出滚圆机制备丹皮酚素丸和多功能制粒包衣机进行包衣制备缓释微丸,采用单因素法考察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参数和包衣工艺参数.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显示,所制丹皮酚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制备的丹皮酚缓释微丸基本符合12 h缓释要求.

    作者:程学仁;李智勇;王洛临;张建军;曾文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补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3∶37),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25℃.结果:淫羊藿苷浓度为0.0224~0.448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8%,RSD为1.2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补肾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陶松;刘玲;刘旭海;许锦珍;张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枕藏外科》书名、作者、成书年代及研究现状

    根据《枕藏外科》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多个书名和各版本的内容,将书名确定为《枕藏外科》,认为其作者待考,成书年代为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而明末清初的可能性更大,并概述了对该书的现有研究、整理情况.

    作者:王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通止痛贴临床作用的研究

    目的:对温通止痛贴的临床作用程度进行观察.方法:利用阳性对照组与温通止痛贴用药组进行临床比对,以此对比出温通止痛贴治疗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温通止痛贴的临床作用显著.结论:本临床观察为温通止痛贴临床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用药依据.

    作者:陈浩;邓运明;王晓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西医院校中医实验法教学初探

    实验中医学是用现代实验方法和手段研究中医的一门科学.结合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和中医教学的特点,就中医实验教学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

    作者:王霞;魏睦新;谢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葛根及虫草菌粉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葛根及虫草菌粉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指数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组、虫草组及联合组,采用40%四氯化碳(CCl4)每周2次皮下注射6周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治疗组经灌胃给药6周后在麻醉状态下采血并检测血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分离肝脏,称湿重并计算肝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葛根能非常显著改善肝纤四项指标、白蛋白(ALB)和谷草转氨酶(AST)(P<0.01或0.05),但谷丙转氨酶(ALT)降低及肝脏指数增加不明显(P>0.05);虫草组肝纤四项亦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肝功能有改善的趋势,肝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葛根及虫草菌粉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熊耀斌;傅缨;冷红文;资晓飞;俞红;李剑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测定养血糖浆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养血糖浆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Diamonsil C 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0.1%磷酸溶液-乙腈(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583-58.3μg/mL,平均回收率101.81%,RSD为1.18%.结论:该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养血糖浆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高华宏;张升;方永奇;曾文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经》睡眠理论与临床应用

    《内经》睡眠理论,从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等人与自然相应论及睡眠的生理、病理以及睡眠异常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药等.这些理论对于当今睡眠养生及预防和治疗睡眠障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分类系统地整理了《内经》中的睡眠理论,并列举了临床典型失眠治愈病例以说明《内经》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刘春援;蒋维晏;陈荣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位30例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非热敏腧穴悬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采用非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每次40min,两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d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d),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结论:热敏腧穴悬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悬灸,热敏腧穴准确定位能提高灸疗疗效.

    作者:付勇;章海凤;张波;李林;陈日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