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宇
随着中医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医资料数据飞速涌现出来,利用中医数据存储平台合理管理和存储这些重要的中医资料数据显得极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计算技术进行管理和存储中医资料数据方法,构建了中医资料数据存储平台解决方案,采用Linux集群技术,设计开发一个基于Hadoop的中医数据存储平台.本系统由五大模块组成,有系统管理模块、并行加载存储模块、并行查询模块、数据字典模块、备份恢复模块,能够实现存储中医资料数据.系统模块实现结果表明,该系统安全可靠、易维护、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作者:黄义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必然命题.只有从观念、理论、技术、文化等方面努力创新,才有可能振兴中医、发展中医.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诸病源侯论》,是中医史上现存的第一本专门论述疾病分类、病因病机和证候学的中医学典籍.全书未涉及一方一药以治疗,却辑录了当时已佚的“养生方导引法”或“养生法”用来防治疾病.呼吸是整个导引动作的核心,对呼吸特点的总结,可以更加深入导引法的研究.
作者:施恒;秦琬玲;施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从中药槟榔中分离出的F57对离体大鼠结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结肠平滑肌肌条,以0.9%氯化钠溶液(NS)和乙酰胆碱(Ach)作对照,观察不同浓度的F57对离体大鼠平滑肌肌条的收缩效应.结果:与NS组比较,不同浓度的F57对离体大鼠结肠平滑肌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ch标化实验数据,0.1 g/L的F57组与1×10 -4 mol/L的Ach对离体大鼠结肠平滑肌的收缩效应无明显差异;当F57的浓度增大到1 g/L时候,肌条收缩效应基本达到峰值,收缩不再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结论:从槟榔中分离出的F57对大鼠结肠平滑肌有明显促进收缩的作用,且收缩的效应与剂量呈正相关,可以进一步对F57进行分离单体的研究.
作者:范尧夫;胡兵;李晨;魏睦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长期给予二至丸对自然衰老小鼠血液流变学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二至丸组,二至丸按1.8g·kg-1的剂量给予昆明种小鼠,并制备成含药饲料,自6月龄开始给药,至18月龄结束,测定其对血液流变学以及心肌组织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SDH、LDH活性的影响.结果:二至丸组会使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但是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二至丸组能提高SDH酶、LDH酶、Na+ K+ ATP酶、Ca2+ Mg2+ ATP酶的活性,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丸能够提高心肌有氧代谢能力,从而延缓机体衰老的进程.
作者:罗蓉;赵益;苏文;徐国良;刘红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方证辩证与辨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提出的两个独立的学术体系,既相互补充、又互相渗透,经过后世的发展,二者均有所创新,但各有其特色理论指导.方证辨证在遵循自己特有的发展规律基础上,广泛吸收了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辨证论治对方证辨证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作者:赵厚睿;戴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补肾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方法学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补肾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方法学验证数据,对来自对照品溶液配制、样品前处理、显色反应、标准曲线拟合及回收率因素所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果:本次试验补肾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为(2.6992 +0.1599) mg/ml.结论:本方法适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中,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陶松;刘旭海;刘玲;许锦珍;季巧遇;哈幸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黄帝内经》对中药药性理论做了纲领性的描述,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原则,为药物四气理论的萌芽;提出了“辛、酸、甘、苦、咸”五味,及“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等五味功能,成为五味理论的基础;此外,还有关于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方面的阐释.后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中药药性理论.
作者:汤尔群;黄玉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三白草提取物时尼古丁依赖小鼠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以连续递增剂量方式皮下注射尼古丁建立尼古丁依赖小鼠模型,灌胃不同剂量的三白草的氯仿和醋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后,用注射美加明催瘾.结果:三白草氯仿部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对尼古丁依赖小鼠戒断症状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醋酸乙酯部位提取物与自然戒断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白草氯仿部位可缓解尼古丁依赖小鼠戒断症状.
作者:匡蕾;颜仁杰;谢富贵;张坤;罗永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创制少阴病表证证治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全方三味中药,味少而效专,各药气味相似,相互配伍,体制严谨,主从有序.笔者对其方中三药逐一分析,其后列出各药现代药理研究进展,以体会经方的奥妙之处.
作者:严孜;侯永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论述通识教育和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要,指出中医院校学生难以领会中医理论精髓的原因是由于不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应将通识教育尤其是中医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
作者:邵佳;骆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从药物类研究、内固定研究、针灸治疗研究、电磁治疗研究和激光治疗研究等五个方面,对促进术后骨折愈合的效果作出总结和概述.同时讨论了放射学检查、血液测定、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生物力学测定和基因测定在评价骨折愈合中的应用.后针对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还未阐明这一问题,提出将先进科技手段(如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骨折愈合研究.
作者:陈伟炜;何雁;俞允;许茜;魏国强;洪全兴;俞向梅;黄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路神经元组织形态学的病理改变,并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复方防治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路损害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化及Nissl染色结合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测定视网膜、外侧膝状体及视皮质的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基因(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的表达强度和Nissl小体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大鼠视路三级神经元的Bcl-2的表达强度和Nissl小体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视网膜、外侧膝状体及是皮质的Bcl-2表达强度和Nissl小体的含量均明显增高,其中中药高剂量组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在高血糖状态持续6个月后,其视路神经元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补肾活血中药可一定程度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其存活,从而保护糖尿病大鼠视路神经元,减轻糖尿病性视路损害.
作者:秦伟;谢学军;何宇;李芳梅;陈一兵;翟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课题.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添加防腐剂、抗氧化剂、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保鲜剂等化学物质,其过度使用及不合理利用对人体健康不利.除生产以外,食品在包装、运输和储藏过程中能会被化学物质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食品安全监测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急需建立快速调查食源性疾病和监测食品污染的措施和方法.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它比化学分析法操作简便、快速,并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中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璐;易敏之;吕红;季巧遇;陶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建国以来的中医药政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中医科学化”、“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和“中西医并重”.总结这一发展过程的规律,要求我们在政策制定中必须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按照中医药发展规律办事,加快中医药立法进程,并研究制定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作者:张红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范畴的理论实质研究,主要应该从本原、结构、模型、功能、属性、关系、态势、规律、方式、动因等10个方面入手,追寻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承载了什么任务,表达了什么信息,反映了什么客观事实.
作者:章德林;蒋力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作用;初步探讨积雪草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积雪草对胃癌细胞增值抑制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积雪草苷对胃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透射电镜观察SGC-7901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积雪草苷作用的胃癌细胞增值被抑制;促进了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凋亡,并存在量效关系.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胞质浓缩,核固缩,并可见凋亡小体.结论:积雪草苷可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值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曾满红;陈凌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建立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网络教学园地为目的的虚拟药用植物园,弥补了网上教学实习的空白.本文阐述了虚拟药用植物园的概念、建立意义与设计方法,摸索构建网络教学的方法,为远程网络教学建设打下基础.
作者:张文雪;叶耀辉;谢伏明;曾文雪;马越兴;俞双燕;江公亮;白梦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土家药东方蠊提取物对荷肝癌H22小鼠的抑瘤作用,探求民族药对肝癌的治疗价值.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22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建立荷肝癌H22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分剐灌胃0.9%生理盐水及东方蠊提取物大中小剂量(52,26,13 mg/10g).2周后,各组小鼠称体质量,剥离皮下移植瘤,称瘤重,计算抑瘤率;并用TUNEL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移植瘤细胞凋亡率.结果:东方蠊各组抑瘤率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土家药东方蠊可抑制肝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东方蠊抗肝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唐东昕;杨柱;龙奉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LC-MS/MS分析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处理,采用Diamonsil C18(150 mm ×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柱温20℃;采用ESI(+)离子源,MRM扫描检测离子对为柚皮苷m/z 581→273、新橙皮苷m/z 611→303、芦丁(内标)m/z611→303.结果:血浆中柚皮苷在0.025~2.5 μg/ml、新橙皮苷在0.015~1.5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二者的方法回收率均近100%,分析方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0%,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样品测定.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好,适用于Beagle犬血浆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测定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刘莹莹;陈海芳;李明;张瑜;袁金斌;杨武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