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娜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婴儿肝炎综合征中的病因学地位.方法:52例以黄疸、肝肿大和血清转氨酶(ALT)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为观察组,50例无黄疸、肝肿大和ALT升高的肺炎、败血症和腹泻病患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HCMV-IgG、IgM(ELISA法)和HCMV-DNA(PCR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IgG、IgM和DNA的阳性率都高于对照组,分别是:IgG73%和50%(P<0.05).IgM 40%和4%(P<0.001)、DNA 44%和24%.结论:HCMV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子,HCMV肝炎约占婴儿肝炎综合征的40%左右.
作者:樊志荣;林彦伟;刘志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测定头孢羟氨苄胶囊含量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快速可靠.
作者:王丽华;刘兵;陈曦;林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探索海滨综合疗养因子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和开发疗养因子的辅助治疗作用,我们对来我院疗养的61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战丽艳;王晖;张文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对人成纤维肉瘤(HT1080)细胞系生长的抑制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at加入体外培养HT1080细胞中,观察加药后细胞生长数量及其形态的变化;用MTT法检测Mat的细胞毒作用.结果:Mat明显抑制HT1080细胞生长;IC50值为350μg/ml;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Mat能有效抑制HT1080细胞的增殖.
作者:姜孟臣;陈虹;张敏;李灵芝;刘启斌;徐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透对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19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透析前、透析5h、24h、48h、72h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各时点指标与术前比较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透析5h、24h的血白细胞、淋巴细胞显著低于血透前水平,透析48h、72h后接近透析前水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透析前T淋巴细胞CD+3、CD+4、CD+57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高于正常对照组,CD+4/CD+8=0.86,透析48h后CD+3、CD+4、CD+57较透析前明显增高CD+4/CD+8=1.26,CD+8水平在透析前后无显著改变.结论:血液透析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血透后血浆中尿毒症毒素部分清除使T细胞免疫功能可获暂时性改善,同时由于血液透析过程对白细胞趋化,聚集和粘附作用的影响,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下降致使机体的免疫就答作用降低.应当重视对血透患者免疫机能调节.
作者:雷树勇;谢国乾;黄承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刘××,女,年龄29岁,近3年每当夏季来临之季,经日光照晒后,于面、颈、胸前、手背等露出部位有刺痒感,出现红斑丘疹和水疱等形态的皮疹.每于阳光照射后,瘙痒加剧,皮疹反复发作,伴发紫癜和毛细血管扩张.给予订高压氧治疗.方法:每日1次,10次为一人疗程,每次2h(2~2.2个ATA高压下吸纯氧30min×2+10min,间歇10min),该病例治疗4次后,瘙痒消失,症状明显减轻,6次后皮疹消退,皮肤颜色趋正常治愈.
作者:石真桂;张淑琴;丁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人本原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之一,它体现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生存的意义,对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在对护士的管理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尊重护士,尊重护士的创造精神,发挥护士的潜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尊重护士的劳动价值,赋予护士真实的参与感和成就感.笔者在数年的临床护理管理活动中注重运用人本原理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阎胜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由于环氧化物的化学改造多变性,在有机合成中一直被当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合成子(synthons)来应用.而在药物研究领域,具有单一光学活性结构的药物往往比具有消旋结构的药物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少,因此有机化学家、药物化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发展新的途径和方法得到单一光学活性的化合物.
作者:顾军;韩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前肽(PⅢP)在慢性肝炎分型诊断中的意义和差异.方法:用RIA法检测104例各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PⅢP,与急性肝炎对照,同时检测肝功能ALT、GLB、TBI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型慢性肝炎组的HA、PⅢP除轻度型的HA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均增高.各型慢性肝炎组间均显示显著差异,呈重度>中度>轻度型改变.HA、PⅢP两者与ALT均无相关,与GLB均相关;HA与TBIL相关,PⅢP与TBIL无相关.结论:HA、PⅢP检测对慢性肝炎分型均有诊断价值,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ⅢP优于HA,在慢性肝炎早期已增高,HA受肝脏炎症坏死影响血清含量.
作者:龚守军;韩丽红;徐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中医门诊采用饮方便茶治疗便秘,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8例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18~76岁,病程1~10年,经诊断均为习惯性便秘.
作者:韩梅;吴晓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2001年8月使用盐酸纳洛酮抢救轻、重度乙醇中毒者35例,同时治疗前后加强护理工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芳;王葆琦;张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是利用微型角膜刀切削仪做非屈光性板层切开,掀起角膜瓣,在基层上进行准发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其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目前已广泛推广.我科从1998年1月至12月对381例(735眼)各种近视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其中有完整随访记录的29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秀英;张巧红;颜玲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早在30年代,Muller和Meclintock等就已发现了端粒结构的存在,直至近年来才有了较大进展.端粒与端粒酶已成为国际医学生物学界高度重视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沈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年人坐高身高指数的规律.方法:按中国体育科学会体育研究会规定的方法,测量男性321名、女性324名成人的坐高和身高,每5周岁为一个年龄组,男女各10个年龄组.结果:坐高身高指数均值曲线在男性21~30岁、女性21~35岁年龄组呈递增趋势,提示成年人QD在此年龄组躯干仍存在生长的可能性;在男性56~70岁、女性61~70岁年龄组呈递减趋势,提示成年人在此年龄组脊柱在逐渐缩短.男女两性的指数曲线在30岁左右形成一个交叉点,在此交叉点前女性低于男性,交叉点之后男性低于女性.成人坐高身高指数均值显示男女两性均属躯干均衡型.结论:成年人坐高身高指数具有阶段性递增、递减规律.
作者:景秀绒;赵砚中;侯伊玲;李玲梅;李国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小儿、中青年患者多见,近年来50~60岁者常有发病.该病病情差别甚大,轻者几乎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病因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大量资料及实验研究揭示,VMC和扩张型心肌病间有一定联系[1].目前临床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我们对116例VMC行中西药治疗临床观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金升;周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细胞丧失生长能力是细胞衰老的特征,故了解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有助于了解衰老的机理.生长因子是一类能与靶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自分泌或内分泌方式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参与胚胎发育、组织的损伤修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关衰老细胞中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就细胞衰老过程中衰老细胞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基因表达的变化作一综述.
作者:周茂华;何煜;李卫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血管瘤是软组织中多见的良性肿瘤和先天性畸形,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者,以其海绵状型较为常见.临床确诊虽无太大困难,但以往单一采用的手术、硬化剂、激素、激光、冷冻等治疗方法效果均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将平阳霉素作为一种硬化剂用于血管瘤的治疗,并以其良好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自1993年至2000年我科采用瘤腔注射平阳霉素法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共计7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兴;张洪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是将数百个组织片按预先设计的需要在某种载体上排列成矩阵的微缩组织切片.组织芯片具有平行、高通量对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节约组织原材料,并由于实验条件一致而减小实验误差[1].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已经建立了肿瘤基因芯片研究中心,购买了一整套实验仪器.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学习并掌握了组织芯片的制作技术及一些关键环节的注意事项,现将组织芯片的发展、研究现状和操作汇报如下.
作者:张诗武;张永亮;魏焕萍;刘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副作用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而备受欢迎,但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应注意以下问题.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我国武警部队基层官兵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全国11个总队武警基层官兵2202人.结果: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比全国人群平均水平高.干部慢性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战士(P<0.01).门诊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支队卫生队、地方医院及中队卫生室,分别占47.88%、20.10%、15.74%.住院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总队医院,占住院总人数的68.95%.结论:武警基层官兵与全国人群相比呈医疗需求较高、门诊服务利用较高的特点.
作者:田庚友;田欣芳;周蔚;张国辉;陈振峰;王心;程忠礼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