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中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吕永强;何冰

关键词:纤维蛋白, 纤溶酶, 血浆
摘要: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在正常人体血浆中含量很低,但在很多病理状态下,其含量将升高,这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起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1 D-二聚体的产生人体内存在着纤溶系统,其作用是溶解纤维蛋白,防止和清除血管内由于纤维蛋白沉着而引起的阻塞现象.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先从α链上裂解出FPA,生成纤维蛋白Ⅰ;接着,从β链上裂解出FPB,生成纤维蛋白Ⅱ.纤维蛋白Ⅰ和纤维蛋白Ⅱ可以自行聚合成非交联的纤维蛋白,经ⅩⅢ因子作用后,形成交联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终降解产生了特异性产物D-二聚体.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颈淋巴清除术后乳糜瘘12例分析

    乳糜瘘是颈淋巴清除术(颈清术)中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我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在1973年2月~1998年7月间共行甲状腺癌颈清术738例,其中术后发生乳糜瘘12例,发生率1.63%.本文结合病例,对乳糜瘘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处理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资料,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6岁.左侧10例,右侧2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1例,滤泡状腺癌1例,11例病人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其中7例淋巴结转移较重,术中见淋巴管扩张增粗.4例为甲状腺瘤局切后再手术治疗.

    作者:林海平;顾乃敏;郑孝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活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ICIR)活性测定,探讨2型糖尿病(DM)部分发病机理.方法:Rodbell法获取游离脂肪细胞,放射受体分析法分别测定2型DM及正常对照组的ICIR.结果:两2型DM组高亲的力ICIR及低亲和力ICI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低亲和力ICIR减少更甚(P<0.01).2型DM伴高胰岛素血症组ICIR数量较不伴高INS血症组减少更甚(P<0.05).两糖尿病组INS与受体亲和力减低.结论:2型DMICIR存在数量减少及质的改变,这种改变系原发性缺陷.INS对其受体有下降调节作用,这对2型DMICIR的改变起非主要的作用.

    作者:侍晓云;戴信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双侧全髋关节同时置换18例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由病变所致的髋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方法之一,大多数采用单侧置换,双侧同时置换者较少,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9年12月共实施双侧全髋关节同时置换术18例.现就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8例,年龄32~62岁,平均52.5岁.主要病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者4例.平均住院日26D.治愈18例.无并发症.出院后全部随访一年以上,患者均能生活自理,弃拐行走,关节无疼痛,髋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

    作者:李淑坤;张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关键词的用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人脑垂体三种细胞包埋及染色方法探讨

    脑垂体三种细胞的染色方法很多,但染色的结果很难令人满意.在实验中,我们认为包埋过程中透明不好以及桔黄色染色较弱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对Mallory氏方法进行改进,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人为新鲜脑垂体,沿冠状面切开,在Helly氏液内固定24小时,然后进行脱汞处理及常规包埋.透明剂选用水杨酸甲酯(冬青油),材料经脱水到100%酒精后直接入冬青油透明2~3小时,直至材料块彻底透明为止.

    作者:何文彤;祝淑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我院军事医学学科建设现状及初步构想

    军事医学是研究军事行动条件下保障部队成员健康,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特种医学.是军队医学院区别于其它地方院校的特色学科.军事医学学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发展和生存.军事医学所涉及的范围除卫生勤务学系各学科外,还包括野战内科学、野战外科学、军队器材供应管理学、军人心理学,以及与军事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1 军事医学学科现状建院以来,军事医学各学科建设呈现了逐年发展进步的态势,教学工作步入正轨,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受人才引进机制制约等历史原因,与全院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专业学科相比,属于较薄弱学科.师资队伍远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专业特色尚未形成,实验室建设刚刚起步,科研工作处于初级阶段.

    作者:谢荣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HPLC测定龙血竭胶囊中二氢查耳酮(龙血素A)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龙血竭胶囊中龙血素A的含量.方法:以C18反相键合硅胶为固定相,1%冰醋酸-甲醇(34:6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用外标法定量.结果:龙血素A在0.11~4.39μg范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8,方法回收率为98.28%,RSD为1.97%.结论:本方法是测定龙血竭胶囊中龙血素A含量的可靠、简便的定量方法.

    作者:胡迎庆;崔兰贵;韩慧文;李灵芝;刘岱琳;陈虹;白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老年人肺炎X线表现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多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病情发展快,常为多脏器衰竭的始动因素;但是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为探求老年人肺炎的X线特点,我们对342例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从临床、病理及X线表现加以综合分析.1 临床资料男性192例,女性150例.年龄60~69岁108例,70~79岁148例,80岁以上86例,年龄大者92岁.所有病例均经胸片、少2次痰培养及随后出现的典型的临床表现确诊.所有病例首诊即摄正侧位胸片.之后在整个病程中折2~5次复诊正位胸片.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尿、便常规、血沉及痰培养.痰培养标本采集深部痰,采取后卫小时内培养.

    作者:陈剑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霉素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寻找经济快捷的氯霉素注射液测定方法.方法:薄层层析进行分离提取,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含量、稳定性、回收率.结果:求得的回归方程,线性很好(r=0.9999),提取率高.经五组不同批号的药品进行测定,与部颁法相比较,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替代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作者:黄继军;廖新林;韦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骨基质明胶颗粒复合骨水泥修复肿瘤性骨缺损

    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作为骨移植材料具有容易吸收,诱导成骨作用优于脱钙骨,具有明显的修复骨缺损的作用[1,2].1996年8月1999年4月,我们试用骨基质明胶颗粒复合骨水泥(Bone Cement,BC)修复肿瘤性骨缺损32例,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收集严重损伤不能再存活的肢体骨或新鲜尸骨长骨的皮质骨,按改良Urist方法[3]去除软组织和骨髓,水洗、液氮冷冻,粉碎成1mm3的颗粒,用1:1氯仿甲醇溶液脱脂,0.6mol/L盐酸脱钙后,再依次经2mol/LCa-Cl2,0.5mol/L EDTA,8mol/L LiCl(pH5.5)等处理,将脱钙骨转变成骨基质明胶,速冻后粉碎,标准筛筛取粒度在100~400um的颗粒,分装于玻璃瓶中,每瓶含BMG5g,速冻后真空压盖,60Co辐照灭菌,4℃保存备用.

    作者:何一成;周勇;赵廷宝;范清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出血患者颅骨钻孔碎吸治疗术后观察

    我院自1998年开展颅骨钻孔碎吸术以来,行后对32例脑出血患者行颅骨钻孔碎吸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分布在44~77岁,平均60.5岁,均由CT证实有颅内血肿,术后恢复良好11例,轻残12例,重残5例,死亡4例.1.2 方法按CT片OM线上各层面的血肿前后缘之CM数用筛板定位及定位画出血肿侧面观图形并以其中心确定为锥颅穿刺点,头皮常规备皮消毒局麻后,用有槽手锥锥颅,如用阻力减低感和落空感则停钻,先用圆钝头之脑针从手锥槽沟中试验穿刺,抽出陈血证实血肿后再由此槽沟中导入碎吸管于同样深度后退出管芯,将绞丝装到软轴头芯上再插入吸管中,即可边绞碎边吸出血肿操作.

    作者:孙欣;张颖;郑莉;王立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再治疗

    目的:探讨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发生欠矫及屈光回退者进行再次手术的时机及疗效.方法:对18例(29眼)LASIK术后发生欠矫及屈光回退者施行原角膜瓣下角膜基质内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术后随防6月~1年.两次手术间隔3~11月.对再手术后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并发症以及再手术原因、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3眼(79.31%)裸眼视力达到佳矫正视力,6眼(20.69%)低于矫正视力一行,22眼(75.86%)剩余屈光度≤±1.00DS,5眼再次出现欠矫及屈光回退.再手术原因与高度近视屈光状态不稳定、个体对激光反应的差异性、激光机能量不稳定及术者的操作技术有关.结论:对LASIK术后欠矫及屈光回退者行原角膜瓣下角膜基质内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方法简单,疗效稳定,再次手术时机选择术后3~12月.

    作者:金玲;黄勇;唐照福;章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同一时期不同海拔地区鼻出血病人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同一时期不同海拔地区鼻出血的临床特点,为开展鼻出血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宁及扬州地区两组病人从发病年龄、时间、民族、原发病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由于海拔不同、气候迥异,两组有诸多差异.结论:鼻出血的发生有地域特征,我们应当结合高原特点开展鼻出血的预防.

    作者:徐世翔;宿天河;张治民;陶象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浆中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在正常人体血浆中含量很低,但在很多病理状态下,其含量将升高,这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起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1 D-二聚体的产生人体内存在着纤溶系统,其作用是溶解纤维蛋白,防止和清除血管内由于纤维蛋白沉着而引起的阻塞现象.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先从α链上裂解出FPA,生成纤维蛋白Ⅰ;接着,从β链上裂解出FPB,生成纤维蛋白Ⅱ.纤维蛋白Ⅰ和纤维蛋白Ⅱ可以自行聚合成非交联的纤维蛋白,经ⅩⅢ因子作用后,形成交联纤维蛋白.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终降解产生了特异性产物D-二聚体.

    作者:吕永强;何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自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自1991年以来,我院采用针刺配合广州羊城医疗器械厂制造的ATA-HD型自动牵引装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患者共98例,均根据症状、体症、X线片、CT扫描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椎间盘突出、L4、5椎间盘膨出、L5、S1突出、L4、5骨质增生,先天性椎管狭窄等均适合连续牵引加针刺,以区分单纯牵引和牵引加针刺的疗效.1.2 分组及治疗单纯牵引组48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小26a,大60a,病程短3d,长5y,采用自动牵引装置,行腰椎持续仰卧牵引,治疗时患者仰卧位,将胸带及骨盆牵引带固定,根据患者体重及治疗反映的不同牵引重量为35~55Kg,每次治疗20~30min,每日一次,12次为一疗程.

    作者:刘永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现代教育技术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是教育、技术、艺术三大领域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对整个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各个高等院校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者:查斯娜;王奕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健康老年人大脑皮质机能定位的临床CT研究

    目的:探讨在CT图像上对大脑皮质机能区简单而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抽取50例健康老年人的CT图像,以大脑表面沟回为标志辨认大脑皮质机能区.结果:大脑表面沟回在健康老年人CT图像上显示清楚,易于辨认.中央沟、外侧沟、额上沟、顶枕沟、距状沟、脑室、脑池可作为定位大脑皮质机能区的主要解剖标志,并以8个典型CT轴位图像表示其结果.结论:大脑表面沟回是在CT图像上识别健康老年人大脑皮质机能区的一种标记.

    作者:李龙;池晓宇;黄新才;马新兵;吴晓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数字书写规则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油酸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在注入油酸前30min腹腔内注入地塞米松2mg/kg.以上各组均在注油酸后4小时采血测LPO,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地塞米松组血浆LPO含量(8.86±2.39μmol/L)与油酸模型组血浆LPO含量(12.18±1.67μmol/L)比较明显降低(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示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油酸模型组减轻.结论:地塞米松对油酸至ALI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王火;姜孟臣;魏焕萍;张伟龙;陈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我们于1996年5月至1999年5月共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eholecysteetomy MC)16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8例中,男58例,女110例,年龄17~65岁,平均44.6岁,发病时间短1周,长25年.1.2 病例选择急诊手术24例,择期手术14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3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24例,胆囊息肉6例.2 手术方法2.1 麻醉及切口选择本组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切口采用两种:(1)右肋下1.5cm斜切口,基本相当或小于腹直肌宽度,约4~6cm,平均5cm.(2)右旁正中切口.

    作者:王文江;由磊;后湘丽;王松涛;王强;赵永刚;董秀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武警后勤学院

主办:武警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