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长青;张引国;郭建增
造成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其中护理管理是一项重要环节,它与清洁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技术等有密切关系.我们针对临床护理所致院内感染的原因,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和管理等措施,并将这项工作列入护理质控的主要内容之一,发挥了护理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防止了因护理不当引起的院内感染.
作者:杨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2000年4月4日凌晨4时急诊收治因氯磺酸罐爆炸致氯磺酸蒸气灼伤呼吸道49例,经救治,治愈48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贤文;黄为;杨再锐;颉黄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年至2000年5月共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非肿瘤性脑积水62例,术后有5例出现帕金森氏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永锋;翟卫东;钟建卫;王涛;袁俊;刘会昭;刘海霞;代广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以老年人多见.其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作者自1998年1月至2000年7月采用动力性髋关节螺钉(DHS)治疗股骨近端骨折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小平;龙源深;陈少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中毒对睾丸结构和功能损害的分子机制,研究其对睾丸DNA和RNA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16只,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饮用含200mg/L氟化钠的去离子水,对照组单纯饮用去离子水.12周后,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显示睾丸细胞DNA和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睾丸细胞DNA和RNA荧光显色反应强度明显减弱.结论:氟中毒大鼠睾丸细胞DNA和RNA活性明显减少,这些变化可能是氟损害睾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汪超;何瑞波;杜华杰;杨亚奇;王得顺;李积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采用放免法对32例肺炎患儿血清SIL-2R水平进行测定,以探讨肺炎患儿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作者:周信英;王世荣;沈新;何国芳;刘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球后视神经炎是眼科常见的眼底病的一种,我院自1994~1998年共收治部队患者26名,针对病因做以下总结:
作者:孙红;马兰;冯艳;薄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急性颇脑损伤的小儿,病情急,变化快,如果观察不仔细,会延误诊治.护理不当,易发生并发症.现将小儿急性颇脑损伤围手术期护理分述如下:
作者:闫冬梅;孙丽莉;王晓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喜树碱(camptothecin,CPT)是从珙桐科植物喜树(Camptotheca acuninata)中分离提取的五环生物碱,是唯一有选择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 Ⅰ)作用的植物抗癌药.该生物碱在体外对Hela细胞和L1210细胞及啮齿类动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喜树碱的水溶性和脂溶性都比较差,其钠盐的抗癌活性较低,临床应用受到严格限制.其后人们从喜树中分离出10-羟基喜树碱(HCPT),合成了毒性小、抗肿瘤作用更强的喜树碱衍生物,使喜树碱类药物在肿瘤防治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喜树碱已成为继紫杉醇之后第二个由植物衍生的重要抗癌药物.本文拟综述近几年喜树碱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郭鹏;张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男性,32岁,在矿井劳动时被塌方的矿石砸伤右踝部,同时伤及腰部及骨盆,3h后送至我院,抗休克治疗6h后病情平稳.右踝部检查所见:踝肿胀畸形,前外侧见8 × 12cm2皮下血肿,内踝饱满,压痛,可触及骨擦感,足背动脉搏动好,足趾感觉、活动正常.X线片:右踝穴向前侧移位,距骨体自颈部外侧经体部到体后缘内侧纵向斜形骨折,内侧骨折块向内侧翻转移位,内踝内下侧可见一内踝撕脱小骨块.6h后,在坐骨神经十股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右距骨骨折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取内踝弧形切口,术中见距骨从前外下自后内上纵向斜形骨折,内侧骨折块由伸肌下支持带间隙突出,并向内翻转90°,向后方旋转180°,胫骨后肌腱鞘及内踝三角韧带.术后短腿石膏固定踝关节于轻度背伸位6w,更换石膏固定于功能位6w以后愈合,拆石膏后,行动能恢复锻炼.
作者:刘新强;苏立国;车朝晖;马英华;武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发作的下腹隐痛伴尿频、尿急、尿痛一年,加重一个月入院,血常规:白细胞16.3×109/L,尿常规SG1.020,PH:6.超声检查:在膀胱充盈良好的状态下,见膀胱左侧有一圆形无声暗区,范围4.6×4.5cm2,与膀胱相通,连接口处为0.7cm,考虑为:膀胱憩室.次日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该患者左输尿管上段扩张,直径1.2cm,中下段变窄,直径0.6cm,接近膀胱入口处,输尿管增宽成球形,直径4.5cm.术中将左输尿管上段扩张后予以重叠缝合,输尿管下段扩张处予以剪裁并成形.手术诊断:巨输尿管.
作者:陈晓郁;王岩;贾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支原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污染.支原体检测的方法很多,我们采用的Hoechst33342DNA荧光染色法为体外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检测支原体的方法.
作者:张敏;买霞;陈小义;陈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CT扫描技术的应用,对无肢体瘫痪体征的脑出血有了新的认识,现将我院1990年至2000年所收治的64例分析如下.
作者:齐江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急性颈脊髓损伤多见于颈椎骨折脱位后,但临床上也有不少病人不伴有颈椎骨折脱位.1982年,Pang[1]将此类损伤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损伤形式多是过伸型损伤[2],以急性中央型脊髓损伤为主,过去多行保守治疗[3,4].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上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受累明显,而下肢受累轻或不受累,或直肠膀胱功能障碍及损伤平面以下感觉不同程度损害.以往文献对此损伤的机理虽有许多解释,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仍不十分清楚.因此临床上的漏、误诊与误治错治屡有发生,所以有必要对有关问题做一综述.
作者:曲振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健康成年人随年龄增长,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已有报道[1].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健康男性随增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以及抗脂质过氧化药物和血液稀释治疗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善.
作者:荀一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回顾了1990~1999年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电图病例中有心电图资料的56例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并加以讨论.
作者:贾世英;郑艳;赵跃萍;季亚玲;程希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虽然骨癌死亡率普遍下降,但它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1998年胃癌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二[1].胃粘膜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过程中重要阶段,是指具有恶变潜能的胃粘膜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肠化生、异型增生和腺瘤,是胃癌二级预防的关键环节[2].如果将胃癌前病变发展遏制或逆转,胃癌发病率将大大降低,因此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将推动胃癌二级预防的发展.随着胃镜的普及,胃癌前病变的病理学、遗传学和流传病学研究不断深入.但有关其文献计量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时序和同被引聚类分析方法,探索胃癌前病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该领域专业人员了解胃癌前病变研的历史和现状,为该领域专业人员了解胃癌前病变的有关研究导向.
作者:郑华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长期以来,儿科药物剂量、各种检验、生理值的范围一直困扰着广大临床医师,尤其在医学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作者采用Visual Basic 6.0设计了儿科查询系统,它不需记忆诸多数据,仅需点击鼠标就能使所需资料、数据一目了然,可供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参考.
作者:甄琴;卢晓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胫骨开放性骨折是常见的较为严重的肢体创伤,除骨骼断裂外,周围软组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创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早期处理不当,会给病人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近几年来,我们在早期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髓内针内固定胫骨开放性骨折治疗2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荣;杨占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硬膜下血肿在CT可呈现高、等、低和混杂密度.等密度硬膜下血肿与脑皮质的密度相近且边界不清,其临床上常认为外伤史不明确或仅有轻微的外伤史,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漏诊及误诊.本文回顾了我院21例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CT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崔喜民;宋铁城;王景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