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启勋;李雁玲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江西中医学院美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中医药院校美育教育实施的培养途径,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李红勇;徐辉;时洪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约使5%~15%的妇女受累,在盆腔疼痛和不孕妇女中本病的发病率高达60%~80%,本病患者80%有痛经,50%合并不孕.给育龄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下面就近几年来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戴育兰;高月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3例CHF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2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静脉血用免疫荧光定量法快速测定BNP浓度,并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BNP浓度较治疗前下降,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治疗后BNP下降及心功能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有效降低CHF患者的BNP浓度,改善心功能.
作者:寿璐;楼正家;诸葛丽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苎麻(Boehmeria nivea)为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银苎、苎根、山麻、天青地白草等,是一种重要的纤维性经济作物,同时,也是我国民间治疗疾病的良好药物.苎麻叶甘寒,无毒,凉血、止血、散瘀,治创伤出血、咯血、尿血、肛门肿痛、乳痈、丹毒、脱肛不吸、赤白带下、妇人子宫炎.苎麻根清热止血,解毒散瘀,除有与叶相似功效外,还治热病大渴、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1].现代医学对苎麻的药用功能、药效成分等进行了一些研究,发现苎麻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和药用开发价值.
作者:熊维新;李开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肾气丸源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故又名金匮肾气丸.该方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肉桂、附子8味药组成.本方性温,味以甘酸辛为主,具有甘温、酸温、辛温而微淡微苦的特点.有温补下元、壮肾通阳、化气行水、消肿止渴、引火归元、纳气固本等功用,对于由肾阳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有很好的疗效.方中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为君药;臣以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加以桂枝、附子之辛热助命门以温阳化气.
作者:职小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一步制粒技术起源于德国,早在化学工业上有所应用,上世纪60年代首次用于片剂的制粒[1].该项技术将传统工艺中的混合、制粒和干燥三个工序简化为一个工序,在同一设备-流化床中完成.一步制粒制备的颗粒流动性好、颗粒间色差小、可压性较佳,同时污染小,生产效率高,便于自动控制,符合GMP要求[2].
作者:李润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铁是形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物质,人体摄入铁不足或损失过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缺铁性贫血.治疗这类贫血宜用铁制剂,尤以口服铁剂为主.甘草酸亚铁是一种口服铁制剂,本文对其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燕华;胡旻;刘文琴;徐坚;李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予火针加西药;对照组单纯用西药,两组均治疗14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3.33%、8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是一个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聂斌;蔡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新感和伏气是温病学说中久有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感和伏气是温病病因学说的发展.邪伏部位的问题,不能形而上学地去理解,也不应机械地划分,应该根据临床出现的证候,去掌握病位所在.新感和伏气学说在温病的辨证施治中,可以执简驭繁,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之不足,是应该很好地加以发掘研究和探讨的.
作者:孙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法(HPLC)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中的运用;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5μm,4.6 m×200mm),用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472 6~3.780 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8 383.278 2+1.922×106X,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14%,RSD为2.22%(n=6).结论:HPPC用于测定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误差小,重现性好.
作者:何南生;曾宪仪;徐雪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有效生物碱四甲基比嗪.本文仅就国内近五年来对该药应用于眼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作一综述,以探讨该药用于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依据和机理.
作者:叶明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就中医的认识史来说,中医理论思维发展的历史,实质上就是中医范畴的运动发展史.每一个中医范畴在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它的内涵意义不断地被充实、深化或更新,因而造成同一个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不同的医家那里,有着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的含义.这种现象,主要是各个时代不同医家对于范畴内涵规定性的解释不同而造成的.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丸对小鼠应激状态调节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自制小站台水环境应激小白鼠,应激后灌胃加味逍遥丸,取不同应激时间应激组和给药组小鼠,分别测定小鼠胸腺、脾的重量和指数、5-HT及血清糖皮质激素.结果:随应激时间的加长,小鼠胸腺的5-羟色胺、糖皮质激素的含量逐渐升高,胸腺、脾指数逐渐下降.结论:加味逍遥丸可以有效地改善小鼠的心理应激变化.
作者:高书亮;吴振宇;杨军平;蔡少华;周步高;刘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肠梗阻时外周血中是否有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以15例非腹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对48例诊断为肠梗阻的患者在梗阻时、解除梗阻后12、24和36小时外周血中的NO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不完全性肠梗阻者外周血NO值与非腹部手术者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完全性肠梗阻者术前有显著性差异;完全性肠梗阻者手术前与术后12、24和36小时NO值有明显差异;完全性肠梗阻行肠切除与未行肠切除者外周血NO值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肠梗阻时外周血中NO的变化与肠梗阻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钟天;杨刚;丁根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及其提取物对大鼠下丘脑CRH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多相性应激模型,放免方法检测下丘脑CRH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下丘脑含量显著升高;而水提醇沉液和原方高剂量组可下调下丘脑CRH含量.结论:柴胡疏肝散、水提醇沉液可能通过调节丘脑CRH含量调节HPA起抗抑郁作用.
作者:周莺;裘晓红;陈煜辉;吴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 L. Gaertn.又名水飞雉,是菊科水飞蓟属植物,以瘦果入药.原产南欧、北非.具有保肝、降血脂、防止糖尿病、保护心肌、抗血小板聚集等生理活性.临床多用于肝病的治疗.近年来,对水飞蓟有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召允;代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草药对解脲支原体的抗菌作用.方法: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156种中草药对14株解脲支原体(每型各1珠)的体外抑制效应.结果:解脲支原体对黄柏、白芷、地肤子和大黄等有较高的敏感性,其MIC90≤7.81 mg/mL;对甘草、板蓝根、黄连、穿心莲和鱼腥草等的敏感性次之,其MIC90为15.63~62.5 mg/mL;对黄芩、旱莲草和车前草等,在较高浓度(15.63~250 mg/mL生药)时,也有少数解脲支原体珠敏感;对其余141种草药不敏感,其MIC90>250 mg/mL.结论:部分中药在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防治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廖镜云;郭汉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更年舒片中五味子甲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更年舒片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ODS-C18柱(250×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15:15:1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五味子甲素与样品中其它成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0.023 2~0.580 6μg(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6.5%.结论:RP-HPLC法用于更年舒片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欧阳辉;徐伟亚;杨艳平;李霞兰;王跃生;杨世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至今尚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疗效尚欠满意,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其一定的优势.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吴新富;秦琬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是什么原因促使古代的医家在脉诊已经获得稳定的诊断地位后,又要建立舌诊?舌诊建立和金元时期的热病病机学说与之关系如何?本文以病机学为切入点,概括说明运用舌诊来判断外感病与内伤病的病机的主要学术沿革.
作者:梁嵘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