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性面瘫发病季节与针灸疗程疗效关系初探

许金水;聂容荣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发病李节, 针灸疗法, 疗程, 疗效
摘要:我们在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不同季节其发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相应的疗程与疗效也不同,并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笔者观察了我院针灸门诊2005年收治的部分面瘫病例,并进行了整理分析,现汇报如下: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柴芩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柴芩合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柴芩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用Shim-pack Vp-ODS(4.6mm×250mm)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44∶56)为流动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芩苷在4.0~4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39%,RSD=1.84%(n=6).结论:HPLC法测定柴芩合剂中黄芩苷含量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刺对肥胖大鼠脂肪蓄积及瘦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肥胖大鼠脂肪蓄积及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减肥的治疗机理.方法:60只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对照组及针刺治疗组.观察各组大鼠针刺治疗前后的体重及Lee's指数.针刺治疗后取各组大鼠脂肪组织常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瘦素表达,组织染色后体视学方法测量体密度、数密度及表面积密度.结果:治疗后,针刺治疗组体重、Lee's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与肥胖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治疗后,针刺治疗组瘦素表达及脂滴体密度、表面积密度、数密度与肥胖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针刺治疗能显著降低肥胖大鼠升高的瘦素表达,减少肥胖大鼠已增加的脂肪蓄积量.

    作者:李小林;习丹;刘仁毅;巫国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青钱柳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青钱柳的抑菌作用.方法:应用管碟法和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青钱柳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效果,检验不同浓度下青钱柳提取物对细菌、霉菌的抗菌作用.结果:青钱柳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对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孢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对黄曲霉、烟曲霉等霉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

    作者:黄贝贝;叶荷平;HUANG Xing-yu;叶丹玲;叶剑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论《内经》脾胃理论在老年病防治中的临床意义

    《内经》的脾胃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与临床的诊疗实践.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就是在《内经》脾胃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临床实践之后著成了传世之作《脾胃论》的.近现代的中西汇通医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是如此.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分析《内经》脾胃理论在老年病防治中的临床意义,以飨读者.

    作者:刘春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参附注射液是由参附汤经过剂型改造而成.由人参和附子提取制成,主含人参皂甙及乌头类生物碱,具有改善心脏功能,增加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粘度,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保护损伤肺组织细胞,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及应激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1~4].

    作者:徐国亮;赖国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伤科易理文献研究

    1伤科易理理论形成和主要著作明清时期,少林寺有僧医学习《周易》,把易理运用于伤科,重视伤科子午流注和八卦部穴与脏腑在致伤和诊伤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伤科易理理论体系.

    作者:赖镭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研究脉通胶囊中虎杖提取工艺

    目的:研究脉通胶囊中虎杖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提取液中总蒽醌含量和虎杖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两类成分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乙醇浓度、加液倍数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虎杖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

    作者:曾池清;邱孟;申俊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试析高校教师及机关工作人员亚健康成因与预防

    亚健康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成年人中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此推断并分析,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超过7亿左右.特别是高校和党政机关的教师及公务员亚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作者:王素灶;刘友章;蓝惠玲;龙益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刺配合穴位外敷对血液透析并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外敷对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发生机理.方法:选择从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针刺配合穴位外敷对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并与硝苯地平的降压效果做一比较.结果: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患者穴位针刺外敷组的降压效果明显,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针刺外敷组与硝苯地平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针刺外敷对血液透析中高血压在短期内有确切的降压效果,能明显改善症状,避免长期使用药物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李亚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

    单硝酸异山梨酯(5-ISMN)为新一代抗心绞痛的硝酸酯类药物,是硝酸异山梨酯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具有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1981年在西德首先上市[1];目前国内已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剂型生产,大输液剂单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为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产品.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

    作者:饶高堂;饶青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应停的药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

    反应停(Thd)是一种合成性的谷氨酸衍生物,化学名称是N-2(2,6-二氧-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954年在西德合成,1956年开始在西德及欧洲国家作为一种非巴比妥类药物广泛使用,1961年因用于妊娠呕吐而致新生儿畸形及死产被禁用.因其临床治疗新作用的被发现,而在1998年获得美国FDA承认,重新应用于临床.

    作者:施佳平;刘洪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谈《伤寒论》中的恒动观

    《伤寒论》中处处体现着恒动观,本文拟从发病、传变、辨证、治疗等方面予以讨论.发病的恒动观主要体现在直中、合病、并病等方面;传变的恒动观主要是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自身所固有的恒动特征;辨证的恒动观主要是指结合证候本身发展趋势进行辨证的审势思维;治疗的恒动观主要反映在针对某些证候的由轻转重、治疗中标本缓急的合理把握两个方面.掌握恒动观,是理解《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精髓及提高临证水平的关键.

    作者:张国骏;焦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链脲菌素和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比较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人数将超过3亿,而我国将达3800万,总数仅次于印度[1],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其防治已成为当今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周吉银;周世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几种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水煎提取石斛中的石斛多糖工艺进行优选,得出了佳的工艺条件,并且利用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自由基体系下铁皮石斛多糖的作用不同,有清除作用,也有促进氧化作用.

    作者:熊丽萍;万屏南;衷友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频数优势法对心理应激人群中四个中医常见证型的计量诊断

    目的:以大样本社会人群为研究对象,在多个现代心理量表及自编制的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心理应激人群,以频数优势法对该人群的中医常见证型:肝气郁结、肝气犯脾、肝气犯胃及胆气虚等证进行计量诊断.结果:在求得各证的诊断阈值的基础上,对原确诊的各证型病人作回代检验,诊断符合率均在93%以上,并进一步求得各证的轻、中、重不同程度的诊断阈值.结论:频数优势法作为一种新的计量诊断方法,除具有传统计量方法的功用外,尚可求出轻、中、重不同程度的诊断阈值,这是计量诊断的进步方向,并可据此作临床疗效评定,较具实用性.

    作者:潘毅;徐志伟;严灿;陈群;吴丽丽;高璟;欧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周围性面瘫发病季节与针灸疗程疗效关系初探

    我们在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不同季节其发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相应的疗程与疗效也不同,并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笔者观察了我院针灸门诊2005年收治的部分面瘫病例,并进行了整理分析,现汇报如下:

    作者:许金水;聂容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七叶莲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应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从七叶莲挥发油中分离和鉴定了23个化学成分.其中萜类化合物21种,是七叶莲挥发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作者:何涛;李林松;康丽洁;罗永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素问·厥论》有关原文探讨脾阴虚

    1脾阴虚理论探讨根据阴阳学说和藏象学说理论中的一般规律,人体每一个脏与腑均含气血阴阳.无论是从功能或是物质的角度来看均是如此.但是历代医家对脾的认识与研究都比较重视对脾阳气的阐发,而对脾阴则比较忽略,造成重阳轻阴的局面,然而《素问·厥论篇》却有关于脾阴虚的论述.

    作者:韩培海;翁燕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蝉枣汤镇静催眠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蝉枣汤是贵阳中医学院名老中医路绍祖教授的经验方,由蝉蜕、酸枣仁、合欢皮等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失眠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我们根据该方主要的功能主治进行了镇静、催眠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达莎;耿晓照;隋艳华;苏士印;李新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内风形成与性质浅谈中风发病

    风有内风与外风之分.随着对中风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对内风是根本原因,外风只是一个诱因的认识已取得共识.我们在继承古人论述的基础上,加以总结,从而得出关于中风病因发展的精确的解释,以指导临床治疗.现讨论如下:

    作者:陈鹏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