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析高校教师及机关工作人员亚健康成因与预防

王素灶;刘友章;蓝惠玲;龙益民

关键词:高校, 机关, 亚健康, 预防
摘要:亚健康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成年人中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此推断并分析,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超过7亿左右.特别是高校和党政机关的教师及公务员亚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周围性面瘫发病季节与针灸疗程疗效关系初探

    我们在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不同季节其发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相应的疗程与疗效也不同,并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笔者观察了我院针灸门诊2005年收治的部分面瘫病例,并进行了整理分析,现汇报如下:

    作者:许金水;聂容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舌诊与脾胃病的相关性研究

    舌诊是中医四诊中的重要诊法之一.舌与脾胃在生理与病理方面均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实验、临床运用二个方面系统总结可见对脾胃病舌诊的研究对脾胃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指导用药、判断预后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李玲秀;王宗殿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研究脉通胶囊中虎杖提取工艺

    目的:研究脉通胶囊中虎杖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提取液中总蒽醌含量和虎杖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两类成分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乙醇浓度、加液倍数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结论:虎杖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

    作者:曾池清;邱孟;申俊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课程教学质量纵向监控管理的尝试

    1引言在教育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上,周济部长强调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要更加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作者:周旭清;王思民;周步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警惕中医的玄学化倾向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素问·厥论》有关原文探讨脾阴虚

    1脾阴虚理论探讨根据阴阳学说和藏象学说理论中的一般规律,人体每一个脏与腑均含气血阴阳.无论是从功能或是物质的角度来看均是如此.但是历代医家对脾的认识与研究都比较重视对脾阳气的阐发,而对脾阴则比较忽略,造成重阳轻阴的局面,然而《素问·厥论篇》却有关于脾阴虚的论述.

    作者:韩培海;翁燕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颗摸不透的心

    心为脏,主神志是从《内经》、《伤寒》至今中医界定为的圭臬,上至御医,下到庸医,名医更不用言了,谁能持有异议?虽然现代医学对人体器官形态及功用的认识与中医的脏象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的.

    作者:彭述均;彭万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蝉枣汤镇静催眠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蝉枣汤是贵阳中医学院名老中医路绍祖教授的经验方,由蝉蜕、酸枣仁、合欢皮等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失眠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我们根据该方主要的功能主治进行了镇静、催眠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达莎;耿晓照;隋艳华;苏士印;李新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清宁茶中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清宁茶是我院副主任医师陈克敏的经验方,由大黄、决明子、麦冬组成,功能清热滋阴、润燥通便,攻邪而不伤正,临床用于治疗便秘、高脂血症、面部色素斑、痤疮等症.方中大黄、决明子均含多种蒽醌类成分,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方中总蒽醌的含量[1,2],以对该制剂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石美琴;许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哮喘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及其对白细胞介素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0(IL-2、10),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儿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28例哮喘患儿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产生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了NO、IL-2、和TNF-α的水平,并研究了重组人IL-10(rhIL-10)对PBMC体外诱生NO、IL-2、和TNF-α的调节作用.结果:(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血浆及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IL-10水平均比正常儿低(P<0.05);(2)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浆及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NO水平均升高(P<0.05~0.01),而在缓解期恢复正常(P>0.05);(3)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IL-2和TNF-α水平升高(P均<0.01);(4)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PBMC在PHA刺激下产生IL-10水平与IL-2和TNF-α呈负相关(r=-0.319,P>0.05);(5)IL-10能明显抑制PHA刺激的哮喘患儿PBMC诱生NO、IL-2和TNF-α,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哮喘发作时IL-10分泌及释放减少,NO、IL-2和TNF-α升高,rhIL-10对PHA刺激的哮喘患儿PBMC体外诱生NO、IL-2和TNF-α呈负相调节作用.

    作者:吴昔林;农定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从内风形成与性质浅谈中风发病

    风有内风与外风之分.随着对中风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对内风是根本原因,外风只是一个诱因的认识已取得共识.我们在继承古人论述的基础上,加以总结,从而得出关于中风病因发展的精确的解释,以指导临床治疗.现讨论如下:

    作者:陈鹏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防治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乙型肝炎在我国人群中广泛存在,HBsAg阳性率高达10%左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而围绕着一现象新的道德伦理意识正在形成.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已引起各界关注.文中就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从患者、医生不同角度看待乙肝,以及社会其他人员如何正确对待患者等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彭思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

    单硝酸异山梨酯(5-ISMN)为新一代抗心绞痛的硝酸酯类药物,是硝酸异山梨酯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具有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1981年在西德首先上市[1];目前国内已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剂型生产,大输液剂单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为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产品.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

    作者:饶高堂;饶青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

    参附注射液是由参附汤经过剂型改造而成.由人参和附子提取制成,主含人参皂甙及乌头类生物碱,具有改善心脏功能,增加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粘度,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保护损伤肺组织细胞,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及应激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1~4].

    作者:徐国亮;赖国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论《内经》脾胃理论在老年病防治中的临床意义

    《内经》的脾胃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与临床的诊疗实践.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就是在《内经》脾胃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临床实践之后著成了传世之作《脾胃论》的.近现代的中西汇通医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是如此.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分析《内经》脾胃理论在老年病防治中的临床意义,以飨读者.

    作者:刘春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柴芩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柴芩合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柴芩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用Shim-pack Vp-ODS(4.6mm×250mm)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44∶56)为流动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芩苷在4.0~4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39%,RSD=1.84%(n=6).结论:HPLC法测定柴芩合剂中黄芩苷含量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针刺配合穴位外敷对血液透析并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外敷对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发生机理.方法:选择从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针刺配合穴位外敷对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并与硝苯地平的降压效果做一比较.结果: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患者穴位针刺外敷组的降压效果明显,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针刺外敷组与硝苯地平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针刺外敷对血液透析中高血压在短期内有确切的降压效果,能明显改善症状,避免长期使用药物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李亚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醍醐灌顶:试析特色音乐治疗在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一些特色音乐治疗在脑瘫干预康复中的作用,从而让更多的脑瘫康复工作者和患者了解到:创造性的利用一些特色音乐和声响激发脑瘫儿童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脑瘫康复过程取得意想不到的作用.

    作者:何琦;邹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链脲菌素和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比较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人数将超过3亿,而我国将达3800万,总数仅次于印度[1],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其防治已成为当今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周吉银;周世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反应停的药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

    反应停(Thd)是一种合成性的谷氨酸衍生物,化学名称是N-2(2,6-二氧-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954年在西德合成,1956年开始在西德及欧洲国家作为一种非巴比妥类药物广泛使用,1961年因用于妊娠呕吐而致新生儿畸形及死产被禁用.因其临床治疗新作用的被发现,而在1998年获得美国FDA承认,重新应用于临床.

    作者:施佳平;刘洪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