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清;王思民;周步高
单硝酸异山梨酯(5-ISMN)为新一代抗心绞痛的硝酸酯类药物,是硝酸异山梨酯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具有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1981年在西德首先上市[1];目前国内已有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剂型生产,大输液剂单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为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产品.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
作者:饶高堂;饶青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乙型肝炎在我国人群中广泛存在,HBsAg阳性率高达10%左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而围绕着一现象新的道德伦理意识正在形成.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已引起各界关注.文中就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从患者、医生不同角度看待乙肝,以及社会其他人员如何正确对待患者等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彭思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参附注射液是由参附汤经过剂型改造而成.由人参和附子提取制成,主含人参皂甙及乌头类生物碱,具有改善心脏功能,增加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粘度,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保护损伤肺组织细胞,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及应激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1~4].
作者:徐国亮;赖国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们在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不同季节其发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相应的疗程与疗效也不同,并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笔者观察了我院针灸门诊2005年收治的部分面瘫病例,并进行了整理分析,现汇报如下:
作者:许金水;聂容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清宁茶是我院副主任医师陈克敏的经验方,由大黄、决明子、麦冬组成,功能清热滋阴、润燥通便,攻邪而不伤正,临床用于治疗便秘、高脂血症、面部色素斑、痤疮等症.方中大黄、决明子均含多种蒽醌类成分,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方中总蒽醌的含量[1,2],以对该制剂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石美琴;许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风有内风与外风之分.随着对中风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对内风是根本原因,外风只是一个诱因的认识已取得共识.我们在继承古人论述的基础上,加以总结,从而得出关于中风病因发展的精确的解释,以指导临床治疗.现讨论如下:
作者:陈鹏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孙思邈是隋唐之际的医学大家,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下凡两书并举即称《千金方》)足以证明这一点.关于孙思邈的医药学术,不仅曾经有过极其热烈的讨论,而且无疑将同样热烈地延续下去.
作者:焦振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调脂胶囊对血脂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研究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方法: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及大剂量维生素D3行AS造模,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调脂胶囊对CTGF的影响,并设正常组、模型组、洛伐他汀组作为对照.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调脂胶囊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低于模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无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调脂胶囊CTGF表达明显减少,与正常组及洛伐他汀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中医调脂胶囊与洛伐他汀均可有效降脂、降低CTGF的表达,可能是其抗AS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朱明军;牛琳琳;王永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水煎提取石斛中的石斛多糖工艺进行优选,得出了佳的工艺条件,并且利用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自由基体系下铁皮石斛多糖的作用不同,有清除作用,也有促进氧化作用.
作者:熊丽萍;万屏南;衷友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伤寒论》中处处体现着恒动观,本文拟从发病、传变、辨证、治疗等方面予以讨论.发病的恒动观主要体现在直中、合病、并病等方面;传变的恒动观主要是指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自身所固有的恒动特征;辨证的恒动观主要是指结合证候本身发展趋势进行辨证的审势思维;治疗的恒动观主要反映在针对某些证候的由轻转重、治疗中标本缓急的合理把握两个方面.掌握恒动观,是理解《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精髓及提高临证水平的关键.
作者:张国骏;焦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内经》的脾胃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理论的发展与临床的诊疗实践.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就是在《内经》脾胃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临床实践之后著成了传世之作《脾胃论》的.近现代的中西汇通医家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也是如此.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分析《内经》脾胃理论在老年病防治中的临床意义,以飨读者.
作者:刘春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伤科易理理论形成和主要著作明清时期,少林寺有僧医学习《周易》,把易理运用于伤科,重视伤科子午流注和八卦部穴与脏腑在致伤和诊伤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伤科易理理论体系.
作者:赖镭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外敷对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发生机理.方法:选择从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针刺配合穴位外敷对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并与硝苯地平的降压效果做一比较.结果: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并发高血压患者穴位针刺外敷组的降压效果明显,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针刺外敷组与硝苯地平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针刺外敷对血液透析中高血压在短期内有确切的降压效果,能明显改善症状,避免长期使用药物的耐受性及不良反应.
作者:李亚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青钱柳的抑菌作用.方法:应用管碟法和试管稀释法,分别测定青钱柳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效果,检验不同浓度下青钱柳提取物对细菌、霉菌的抗菌作用.结果:青钱柳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对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孢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对黄曲霉、烟曲霉等霉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
作者:黄贝贝;叶荷平;HUANG Xing-yu;叶丹玲;叶剑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应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从七叶莲挥发油中分离和鉴定了23个化学成分.其中萜类化合物21种,是七叶莲挥发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类型.
作者:何涛;李林松;康丽洁;罗永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心为脏,主神志是从《内经》、《伤寒》至今中医界定为的圭臬,上至御医,下到庸医,名医更不用言了,谁能持有异议?虽然现代医学对人体器官形态及功用的认识与中医的脏象有所不同,这是正常的.
作者:彭述均;彭万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亚健康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成年人中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此推断并分析,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超过7亿左右.特别是高校和党政机关的教师及公务员亚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作者:王素灶;刘友章;蓝惠玲;龙益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快速上升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人数将超过3亿,而我国将达3800万,总数仅次于印度[1],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累及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其防治已成为当今医学科学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周吉银;周世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蝉枣汤是贵阳中医学院名老中医路绍祖教授的经验方,由蝉蜕、酸枣仁、合欢皮等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失眠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我们根据该方主要的功能主治进行了镇静、催眠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达莎;耿晓照;隋艳华;苏士印;李新坎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