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弓形虫汤对弓形虫感染小鼠脾细胞IL-2的影响

刘金花;杨翠萍;万红娇;宋贤响;朱金华;叶和平

关键词:自拟弓形虫汤, 弓形虫, 小鼠脾细胞, 白介素2
摘要:目前,弓形虫病的治疗仍以磺胺嘧啶或乙胺嘧啶为首选药物,但其毒副作用大,且复发率较高,使用受到限制[1].迄今尚无理想的抗弓形虫的药物.因此,迫在眉睫的是要找到一种新的高效低毒,能广泛应用的抗弓形虫的药物.本实验以黄芪、白术、青蒿、白花蛇舌草、槟榔、甘草等中药自拟汤剂进行小鼠体内抗弓形虫感染脾细胞分泌IL-2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对情绪应激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条件反射箱应激不同时间对小鼠胸腺细胞的破坏及凋亡的影响,通过加味逍遥丸加以干预,揭示中药对应激所致免疫功能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条件反射箱诱发的应激模型,观察应激3、5、7天以及加味逍遥丸干预后胸腺功能的变化状况.结果:应激3、5、7天组小鼠胸腺重量、胸腺指数、糖皮质激素水平、TFAR19蛋白平均荧光度、Annexin-V单阳性细胞及Annexin-V和PI双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达显著性(P<0.05).结论:条件反射箱应激是一种急性负性情绪应激,应激的性质较平缓.应激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而影响胸腺功能,加味逍遥丸可调节应激反应而对胸腺的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杨军平;侯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医药实验动物学教育之思考

    实验动物学是20世纪50年代新崛起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现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二十一世纪被称作为生命科学世纪,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和支撑条件的实验动物科学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象投入原子能研究那样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实验动物科技事业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占据生命科学的制高点,在一定意义上说,实验动物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命科学发展水平[1].我国实验动物科技事业尽管起步较晚,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科学研究尤其是中医药学研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医药要发展,离不开实验动物科技的进步.而实验动物科技的进步,同样离不开实验动物学教育.

    作者:郭全华;祁风义;陈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整体观在中医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医学的精髓,是中医学理论的思维模式.而中医学理论的思维模式又是中医临床方法论的灵魂.在中医哲学中,整体性思维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相对于西医而言,整体观显然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和优点之一,其在中医哲学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因而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吴晓明;吴寒斌;徐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番茄红素提取的工艺研究

    研究了从天然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粗产品,并进一步纯化的工艺条件.考察了丙酮/石油醚的混合比例、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番茄红素提取量的影响,确定了以番茄糊为原料的佳萃取工艺条件,并重结晶纯化番茄红素.

    作者:万屏南;万春凌;熊丽萍;何忠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病毒清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病毒清口服液是我院制剂室生产的制剂,由柴胡、葛根、金银花、荆芥等八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表,疏风散寒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病毒性疾病.为有效控制该成药的内在质量,保证药效,本实验对该制剂中的君药柴胡、葛根、金银花进行了薄层色谱法鉴别.

    作者:廖永清;江丰;冯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阳虚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研究概述

    肾阳虚主要由禀赋不足,年老体虚,耗损过度,补养不足及气机阻滞所致.临床多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痛、下肢软弱无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少腹拘急,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肾阳虚证与衰老、诸多疾病关系密切,涉及全身脏腑组织.按照中医异病同证的理论,许多慢性病都可能出现肾阳虚证.

    作者:伍庆华;王建红;祁风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制备HB有效组分脂质体的工艺处方研究

    目的:优化HB有效组分脂质体的工艺处方,提高包封率.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HB有效组分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处方进行了优化研究,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包封率和主药含量,用紫外法测定脂质体氧化指数,用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其外观形态和测定平均粒径.结果:佳的处方比例为卵磷脂-胆固醇-HB为400∶250∶90,平均包封率为80.18%±4.08%,平均粒径为14.85μm.主药含量测得HB有效组分脂质体中含BB有效组分为6.03 mg·mL-1.脂质体氧化程度检查测得氧化指数为0.169.结论:优化的处方工艺合理,包封率显著提高.

    作者:刘娟;胡水根;卞俊;汪国华;柯乾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实验研究

    临床采用黄芪注射液静脉点滴给药,可能引起热原反应.我们对该药进行了细菌内毒素试验考察,以探讨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热原检查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将黄芪注射液按1∶5稀释后,用灵敏度为0.5、0.25 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可控制其限量.

    作者:杨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藿黄散洗剂抗皮肤癣菌实验研究

    藿黄散洗剂是江西省中医院喻文球主任医师在应用中医药治疗皮肤癣病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根据中医学辨证原则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开发出来的一种中药复方洗剂,该方剂主要由藿香、黄精、苦参、茵陈、枯矾等中药组成,经临床应用,确有疗效.我们对藿黄散洗剂的抗真菌作用进行了体外及体内实验室研究,为藿黄散洗剂的临床使用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洪波;喻文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含量高效液相测定法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是一种新型的核苷酸类衍生物,目前含量测定法为纸色谱法,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方法灵敏、准确.

    作者:饶印保;郑金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学英语CKT教学模式浅析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创新实用的教学模式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它们当中,有的注重词汇教学,有的以听说训练为主,有的则偏重情景交际等.这些模式各有所长,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并熟练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CKT教学模式的目的之一也正在于此.

    作者:熊展;方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四季三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四季三黄片由大黄、黄芩、栀子、黄柏等药组成,具有消炎退热、通便利水的功效,用于口鼻生疮、咽疼齿痛、口干舌燥、目眩头晕、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方中黄芩的有效成分为黄芩苷,本文用HPLC法测定药品中黄芩苷的含量,该法快捷、灵敏、准确.

    作者:许江红;张若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关木通配伍减毒研究进展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北马兜铃Aristolchina contorta Bge.或马兜风铃A.debilis Sieb.et Zucc.的果实,种子中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的毒副作用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易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合理配伍是降低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毒性的主要途径.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张金莲;张的凤;喻松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强教学计划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从加强教学计划的日常管理、规范教学计划修订工作的组织领导、程序和各项内容、强化教学计划实施的保障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论述加强高校教学计划管理,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邓春生;肖宏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野木瓜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开发价值

    野木瓜属植物多为民间传统中草药,我国早的药用植物专著<植物名实图考>就有对该属植物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其根、茎、叶及果实等部位均可入药.现代研究表明,野木瓜属植物含有三萜皂苷、木脂素类、黄酮、酚类及氨基酸等成分,其中三萜皂苷及黄酮可能是该属植物中具有镇痛抗炎作用的天然活性成分[1,2].野木瓜属药材曾被<中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与开发,现已有片剂、注射液等剂型投放市场,临床运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勇;刘贤旺;范崔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小儿化毒微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

    小儿化毒微丸由牛黄、珍珠、雄黄、大黄等十二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能,用于小儿疹后余毒未尽,烦躁,口渴,口疮,便秘,疖肿溃烂等症[1].原方为散剂,现剂改为微丸,克服了原剂型的服用剂量不准确、使用不方便及原质量标准中无定量指标等缺点.采用HPLC法对小儿化毒微丸中的大黄进行了含量测定研究,经方法学考察,所用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和重现性良好,可作为质控标准.

    作者:林列;陶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壮阳春滴丸质量标准研究

    壮阳春滴丸是由黄芪、何首乌、枸杞子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补肾壮阳、益精补虚的作用.该药成分复杂,为了有效控制本品的内在质量,对处方中的黄芪、何首乌、枸杞子进行薄层定性鉴别,并改进试验条件,对其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可靠.

    作者:车庆珍;袁绍莉;张金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做好初审工作提升期刊质量

    在三级审稿制中初审是第一级审查,是评审稿件的基础.编辑部在收到来稿后,初审者是早审理稿件的人,是编辑人员根据办刊宗旨、编辑方针、编辑思想对来稿进行鉴别和筛选的过程,也是编辑对论文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价值的衡量、认定过程.初审质量的高低直接对期刊的质量与品位产生重要影响,其不仅要求编辑对来稿的语言表达形式和篇章结构进行把握,而目还有更深层次的要求,就是对论文的学术价值做出准确、客观、科学的评判,只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审稿才能真实地反映学术论文的价值.可见,编辑审稿对于做好期刊编辑总体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秦小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谈中国古代医学传统人格精神

    翻阅我国历代医学论著,稍加留意会发现,论述的是医术、医风、医德修养,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古代医者崇高而又伟大的人格精神.这些传统医学中的理想人格精神内容极为丰富而又十分朴素,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作者:万辟番;王莹;易安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临床医学网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方法

    临床医学网络系统是现代医疗技术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制作临床医学网络系统具有较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同时临床医学网络系统是应用系统的典范,它具有一切应用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具体直观.它具有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特征.本文从几个不同的方面研究了在临床医学网络建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及其设计方法.

    作者:吴友平;吴俊;胡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