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乳痛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邓英君;沈红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消乳痛, 淫羊藿苷
摘要:消乳痛系南京市中医院自制的液体制剂,由三棱、莪术、青皮、海藻、淫羊藿等中药组方制备而成,具有破瘀散结之功效,用于乳腺小叶增生,临床疗效较好.淫羊藿为处方中主药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淫羊藿苷.为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5批消乳痛中淫羊藿苷进行了测定.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白斑Ⅰ号搽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白斑Ⅰ号由补骨脂、乌梅、白蒺藜3味药组成,本品能抑制表皮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黑色素的形成.具有温肾助阳、生津的功效,用于治疗白癜风、牛皮癣等.为控制本品的质量,笔者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补骨脂、乌梅进行定性鉴别.

    作者:姚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枇杷口服液的制备及药效学实验研究

    枇杷口服液是用于咽干、喉痛、扁桃体炎、痰多呼吸系统疾病,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临床疗效满意.现将其药效学实验报道如下.

    作者:范青生;胡居吾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症研究

    针刺疗法是中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几千年来以其特有的治法、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就近3年来针刺疗法在治疗失眠症方面的研究介绍如下:

    作者:秦小珑;钟天;黄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脉口服液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

    复脉口服液是我院院长(现名誉院长)、全国名中医、主任中医师邵荣世积累多年临床实践,经科学方法提取制备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宁心复脉作用,对室性早博病人有明显效果.现将其制备方法、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庄美芳;童咏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药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软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寻求突破发展的强力助推剂,并且深深地渗透进传统产业,成为传统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在金融、保险、交通和零售等行业已经得到了验证,医药行业也不例外.为了给广大对医药领域应用感兴趣的信息技术工作者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当前信息技术在医药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分析了各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作者:杜建强;吴友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荷丹颗粒中荷叶碱的含量

    荷丹颗粒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标准的新药转正标准第28册中的荷丹片经改剂型而成的品种,全方由荷叶、丹参、山楂、番泻叶、补骨脂(盐炒)等五味药材组成,具有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高血脂症属痰浊夹瘀证候者等.方中荷叶为君药,并且用量大,加上本制剂的提取工艺为水提醇沉工艺,所以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荷丹颗粒中荷叶碱的含量以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作者:朱良辉;汪军;尧享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3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64例RA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33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类风关巴剂;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两组均完成3个月的治疗,观察疗效、治疗前后的有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缓解9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穴贴组分别为15、12、5、1例,总有效率为97.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有关指标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晨僵、关节肿胀数、ESR值、RF值有显著性差异,以治疗组为优.不良反应:治疗组8例,对照组20例.结论:雷公藤通过穴贴或口服给药对RA活动期均有良好疗效,而穴位贴敷法在改善主要临床表现及检验指标方面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叶天申;谢文霞;张劲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乳痛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消乳痛系南京市中医院自制的液体制剂,由三棱、莪术、青皮、海藻、淫羊藿等中药组方制备而成,具有破瘀散结之功效,用于乳腺小叶增生,临床疗效较好.淫羊藿为处方中主药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淫羊藿苷.为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5批消乳痛中淫羊藿苷进行了测定.

    作者:邓英君;沈红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氨曲南粉针剂无菌检查方法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仪器:HTY-Ⅲ型智能集菌仪PY-330,全封闭集菌培养器(微孔滤膜孔径0.45 Um,杭州高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Ⅳ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虹蒲食品厂).

    作者:杨海秀;万卉;舒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清解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小儿清解颗粒处方主要由金银花、连翘、地骨皮、藿香、青黛等药组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金银花、连翘和青黛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冯丽华;熊益秀;江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知母皂苷元生产工艺研究

    知母皂苷元的药理作用越来越显重要,除了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止渴除烦外[1,2],还能改善中早期的老年痴呆症及脑功能减退等症[3].知母中的菝葜皂苷元还是合成一种抗癌药物的原料.知母皂苷元的主要成分有菝葜皂苷元、异菝葜皂苷元、吗尔考皂苷元、新吉托皂苷元[4].以菝葜皂苷元的含量高,所以选用菝葜皂苷元作为含量测定指标.知母皂苷元在知母中的含量因产地不同而相差较大,以内蒙、河南的知母中含量高.本文旨在摸索一套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生产工艺.

    作者:陈卫平;廖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循证医学与中医规范化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并逐步形成、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医药学目前仍被国际主流医学视为替代医学或另证医学(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medicine),是另证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但因其是一种典型的经验医学,疗效缺乏客观化、定量化的评价标准,在短时期内较难被西方主流医学认可.因此,促进中医药规范化、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近20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国家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对中医规范化、标准化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使中医学走上世界医学殿堂,得到世界的公认.在此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在方法学上没有突破.近年来循证医学(EBM)的引入,可能会使中医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陈丽旦;周志刚;郭业频;彭爱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参茸补血酒中芍药苷的含量

    参茸补血酒由鹿茸、人参、三七、白芍等药味组成,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对气血两亏、诸虚百损、耳鸣目眩、四肢倦怠具有较好的疗效.方中白芍有效成分为芍药苷,本文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该法快捷、灵敏、准确.

    作者:许江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肿节风喷雾剂中异秦皮靛的含量

    复方肿节风喷雾剂是由肿节风、板蓝根、鹅不食草等提取加工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热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声哑失音或急性咽喉炎属风热者.肿节风为方中主药,异秦皮靛是其抗菌消炎的主要活性成分[1,2].现以异秦皮靛为指标,建立复方肿节风喷雾剂专属性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严喜鸾;朱建航;张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全国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虚拟联合目录的构建思路

    虚拟联合目录(Virtual Union Caalog)是联合目录的发展方向,与其它形式的联合目录相比,更具优势.调查表明,我国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已经具备建立虚拟联合目录的基础条件,可行性很强,应该逐步开展此项工作.

    作者:邵运峰;薛德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升板合剂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因患者血液中可检出抗血小板抗体,故又被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主要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皮肤和粘膜出现瘀点或瘀斑、血肿,严重者可有胃肠道和泌尿道出血等症状.升板合剂为纯中药制剂,已成功地用于102例慢性ITP病人,总有效率达100%.本文旨在从基础药理方面研究升板合剂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治疗ITP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该方提供理论依据,亦为该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造福广大ITP患者奠定基础.

    作者:徐红;王开贞;高尔;邱世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复抗丸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复抗丸(主含人参、茯苓、女贞子、三七、蟾蜍、生川草乌、生马钱子等)为我院外科倪毓生主任中医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方,经过20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笔者对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并对生川乌、生草乌中所含有的乌头碱及人参中所含的人参皂苷进行了定性鉴别,以期达到控制该制剂质量的目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针灸配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约1/5的腰腿痛病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症状是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严重者可伴下肢感觉障碍及腰腿功能障碍.笔者于1999~2004年期间,运用针灸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单纯针灸治疗对比,显示前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表皮生长因子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胃粘膜的防御和修复机制包括表皮生长因子等多种因素[1].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EGF)有很强的促进细胞修复作用[2],能保持胃肠道上皮细胞完整性,并有抑制胃酸分泌功能[3].动物实验证明有促进溃疡愈合作用[4].表明溃疡的愈合与EGF含量有密切的关系.中医药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适;林寿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阴炎洁洗液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妇科炎症在临床是一个常见多发病种,病情复杂,据临床观察无论是阴道炎或宫颈炎等都因合并多种病菌及原虫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少困难.我院拟定的阴炎洁洗液用于阴道炎、宫颈炎、外阴瘙痒的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国泉;严秋如;刘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