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仁甫;龚千锋;肖宏浩;罗光明;严桂平
中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亟需的人才之一,通过比较与调研,并经专家研讨论证,分析了该类人才的就业前景,构建了知识-能力型培养模式,并进一步确立了中药知识产权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实验与实习课程建设要求.
作者:万仁甫;龚千锋;肖宏浩;罗光明;严桂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苦参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能,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苦参含生物碱类成分,为苦参中主要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作者:王文凯;欧阳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种病因未明的,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性上腹部症状群.虽不致于危害病人的生命,却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的重视,但目前西药对FD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FD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关于科学的定义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牵涉到中医是否科学的问题,从西方科学传入以后,就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各种观点互不相让、剑拔弩张,有针锋相对的,也有骑墙中庸的.这项争论虽然变换了许多内容和花样,实际上一直持续到今天也没有截止.近代的衷中参西、中医革命、废医存药、全盘西化等等观点,至今也没有绝种,而是变化了形式延续下来.
作者:张瑞贤;李国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度.方法:重新拟订制备工艺,改糖衣片为薄膜衣片,增高隔离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肠溶层配方筛选.结果:确定的处方工艺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度及其它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结论:改进后的处方工艺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具良好释放度,增强了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
作者:全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三七伤药胶囊为国家部颁标准品种,原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为测定柚皮苷含量.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三七伤药胶囊中柚皮苷含量相差较大,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方中三七所含人参皂苷Rb1及人参皂苷Rg1进行测定,以多成分共同控制成品质量.
作者:郑耀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使羽毛角蛋白产生角蛋白酶,并测定其在适条件下的酶活力.方法:采用弗氏链霉茵Streplomyces fradiae val.s-22I Tu摇瓶发酵产生角蛋白酶和Foiln试剂法测定酶活力.结果:弗氏链霉茵S-221变种中能够分解羽毛中的角蛋白产生角蛋白酶,酶活力为254.24 U,且在pH 9.5~9.0之间活力强.结论:羽毛中的角蛋白可以通过微生物的深层发酵培养产生活性较强的角蛋白酶.
作者:王岳峰;余荣台;汪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扶正方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给小鼠腋下注射肿瘤组织匀浆液复制转移LA795小鼠肺癌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肿瘤大小、生存期,同时应用放免法检测小鼠外周血IL-2、TNF-α的含量.结果:(1)各治疗组小鼠肿瘤重量较模型组下降(P<0.05),生存期延长,而以中药加化疗组疗效佳;(2)中药可上调肿瘤组小鼠外周血TNF-α和IL-2的含量.结论:扶正方有抑制肿瘤和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刘海涛;戴锡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腭扁桃体作为淋巴器官,暴露于体表,直接接触体表外来抗原,参与免疫应答.因此,腭扁桃体对促进机体,尤其是婴儿的免疫力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慢性扁桃体炎(CT)是困扰儿童、青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咽喉肿痛、高烧、扁桃体红肿等,进而影响吞咽和言语功能,同时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病情反复可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现将国内外对CT的研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春;孙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从肺血管构型重建角度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间断常压氧法制备慢性HPH大鼠模型,右心导管法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应用光镜、免疫组化及半自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缺氧21天后大鼠肺小血管病理变化及复方茯苓甘草汤的防治作用.结果:低氧21天后大鼠mPAP、右心肥大指数、肺中小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相对中膜面积、肺小血管肌型和部分肌型动脉百分比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非肌型动脉百分比低于正常组(P<0.05);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结论:复方茯苓甘草汤的应用有望成为治疗HPH的有效措施,其机理与逆转肺血管的构型重建有关.
作者:李晓芳;王伯章;韩纪昌;陈镜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清理,探讨了中医认识疾病经历的三个阶段,即个别症状认识阶段、病症组合与病名认识阶段、证候认识阶段,进一步阐述了中医证候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和演进过程.
作者:张天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重症,多因机体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误吸口咽分泌物,使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这些病原体进入下呼吸道而发病.是发生于老年人、慢阻肺、昏迷、中风、嗜酒、长期卧床患者的严重感染,其病情复杂多变,如治疗措施不力,常合并呼吸衰竭,病死率极高,是感染性疾病中为常见的死亡原因.为此,我科经过多年努力,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防治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叶志中;朱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鬼谷子>,作为战国至汉初纵横家理论总结的代表作,不仅系统总结了以治国治军为目的的游说谋略之道,充满了变化、联系及实践的古代辩证法思想,而且还精辟地阐述了有关修身养性的理论原则,闪耀着古代养生智慧的光华.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川芎、当归均为伞形科植物,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茎,具有补血、调经止痛的功能.由于它们同属一科,有着相似的功能主治,常在活血和血的处方中同时出现.且由于有着相似的化学成分,常在制剂中将此药对一起提取.
作者:胡志方;郭慧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隔药灸、电针天枢穴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COX-2及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正常大鼠相比,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COX-2、IL-1β表达面积和表达强度均显著升高(P均<0.01),电针、隔药灸治疗后COX-2、IL-1β表达面积和表达强度均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均<0.01).结合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COX-2与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密切相关,针灸取效与其抑制结肠组织COX-2的表达有关;针灸可能通过抑制结肠组织IL-1β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减少COX-2的产生,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施征;马晓芃;吴焕淦;龚烨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一种理想方法.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在应用常规的抗感染、解痉止咳化痰的基础上,同时自拟健脾活血补肾法治疗,并设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抗感染、解痉止咳化痰治疗)观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疗效,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FVC(%)、FEV1占预计值(%)、P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细茵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健脾活血补肾法是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姚亮;宋文宝;杨佩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阐述<内经>与历代医家对大气的认识,并加以比较得出大气积聚于胸中,为诸气之宗主,大气得于通畅运行,则万化俱安,疾病得愈,人的生命就在于大气的运行不息.并列举大气在临床中的运用,指出应将大气理论更好地回归于临床.
作者:曾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成无已,金·聊摄人,首次全文逐条注解<伤寒论>,开<伤寒论>注释之先河,尚有<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药方论>一卷等著作.成氏注<伤寒论>一书,古今书目及引书著录多不同,究其原因,或许成氏注本,原来可能只名<伤寒论>,其他冠词及辍语,或系后人所知,故历代著录名称极多.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二陈颗粒剂是由<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传统中成药二陈丸经改变剂型而得,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4味中药组成,具燥湿化痰和理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我们将二陈丸改变为颗粒剂,可以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增加稳定性,有利于工业生产,且服用方便.并采用HPLC方法控制颗粒中陈皮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
作者:陶金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上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25页)5 日本内阁本、文库本与中国北图本、影印本有此诸多不同的原因考察揭开此秘的关键在北图本、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的木印牌记.这些木印牌记日本内阁本、文库本皆无.木印牌记见上段文字所引.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