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凯;欧阳敏
(上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25页)5 日本内阁本、文库本与中国北图本、影印本有此诸多不同的原因考察揭开此秘的关键在北图本、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的木印牌记.这些木印牌记日本内阁本、文库本皆无.木印牌记见上段文字所引.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种病因未明的,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性上腹部症状群.虽不致于危害病人的生命,却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的重视,但目前西药对FD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FD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就中医药论治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五脏俱累;病机属阳虚为本,瘀水互结;治疗宜以温阳为重,兼以化瘀利水,理气护阴;研究采取病证结合、中西贯通之方法,以期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借鉴.
作者:严世芸;沈雁;符德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从肺血管构型重建角度研究复方茯苓甘草汤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间断常压氧法制备慢性HPH大鼠模型,右心导管法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应用光镜、免疫组化及半自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缺氧21天后大鼠肺小血管病理变化及复方茯苓甘草汤的防治作用.结果:低氧21天后大鼠mPAP、右心肥大指数、肺中小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相对中膜面积、肺小血管肌型和部分肌型动脉百分比均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非肌型动脉百分比低于正常组(P<0.05);复方茯苓甘草汤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结论:复方茯苓甘草汤的应用有望成为治疗HPH的有效措施,其机理与逆转肺血管的构型重建有关.
作者:李晓芳;王伯章;韩纪昌;陈镜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成无已,金·聊摄人,首次全文逐条注解<伤寒论>,开<伤寒论>注释之先河,尚有<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药方论>一卷等著作.成氏注<伤寒论>一书,古今书目及引书著录多不同,究其原因,或许成氏注本,原来可能只名<伤寒论>,其他冠词及辍语,或系后人所知,故历代著录名称极多.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度.方法:重新拟订制备工艺,改糖衣片为薄膜衣片,增高隔离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肠溶层配方筛选.结果:确定的处方工艺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度及其它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结论:改进后的处方工艺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具良好释放度,增强了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
作者:全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使羽毛角蛋白产生角蛋白酶,并测定其在适条件下的酶活力.方法:采用弗氏链霉茵Streplomyces fradiae val.s-22I Tu摇瓶发酵产生角蛋白酶和Foiln试剂法测定酶活力.结果:弗氏链霉茵S-221变种中能够分解羽毛中的角蛋白产生角蛋白酶,酶活力为254.24 U,且在pH 9.5~9.0之间活力强.结论:羽毛中的角蛋白可以通过微生物的深层发酵培养产生活性较强的角蛋白酶.
作者:王岳峰;余荣台;汪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优势,笔者对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大鼠脑缺血效果进行了观察,并与单纯针刺和单纯中药的方法进行了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英;张保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实验材料1.1 动物 wistar健康雄性大鼠,二级,体重180~220g,8月龄,由辽宁中医学院实验动物繁育场提供,合格证号为20020407,适应性喂养1周.
作者:刘树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三七伤药胶囊为国家部颁标准品种,原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为测定柚皮苷含量.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三七伤药胶囊中柚皮苷含量相差较大,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方中三七所含人参皂苷Rb1及人参皂苷Rg1进行测定,以多成分共同控制成品质量.
作者:郑耀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高龄急性脑梗死(AIS)小鼠大脑皮层内的表达及祛瘀生新中草药对其的影响.方法:将26周龄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造模后1天组、造模后7天组、中药8天给药组及中药14天给药组.用电凝法在小鼠右侧脑部制备AIS模型,在两个不同的时间节点取材,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梗死区内大脑皮层组织的缺血性形态学改变及皮层内bFGF蛋白颗粒表达的水平,并和中药给药组及假手术组作比较.结果:经药物浓度为60g/kg的祛瘀生新中草药干预,在形态学方面:中药8天给药组的缺血性病理改变较造模后1天组未见明显改善.但中药14天给药组较造模后7天组有不同程度改善;在免疫组化方面:中药8天及14天给药组bFGF阳性颗粒均明显高于造模后1天及7天组(P<0.05).结论:在发生AIS后,梗死区内bFGF的蛋白表达会明显增高,并保持一段时间;在超早期治疗窗中,祛瘀生新中草药对AIS高龄小鼠梗死区内bFGF蛋白表达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这可能是其保护及改善梗死区大脑皮层缺血性病理状态的又一作用途径.
作者:许旭伟;何立人;张秋娟;汪涛;赵虹;夏玉叶;闵旸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鬼谷子>,作为战国至汉初纵横家理论总结的代表作,不仅系统总结了以治国治军为目的的游说谋略之道,充满了变化、联系及实践的古代辩证法思想,而且还精辟地阐述了有关修身养性的理论原则,闪耀着古代养生智慧的光华.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苦参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能,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苦参含生物碱类成分,为苦参中主要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作者:王文凯;欧阳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为了探讨理血药与无机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检测了10种理血药中的15种无机元素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理血药的功效与无机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止血药与活血药之间Fe、Mn、Cu、Co、Ni、Pb、Cd的含量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结果表明理血药的功效与部份无机元素含量有关.
作者:廖立红;刘晓瑜;冯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药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亟需的人才之一,通过比较与调研,并经专家研讨论证,分析了该类人才的就业前景,构建了知识-能力型培养模式,并进一步确立了中药知识产权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实验与实习课程建设要求.
作者:万仁甫;龚千锋;肖宏浩;罗光明;严桂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二陈颗粒剂是由<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传统中成药二陈丸经改变剂型而得,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4味中药组成,具燥湿化痰和理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我们将二陈丸改变为颗粒剂,可以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增加稳定性,有利于工业生产,且服用方便.并采用HPLC方法控制颗粒中陈皮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
作者:陶金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川芎、当归均为伞形科植物,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茎,具有补血、调经止痛的功能.由于它们同属一科,有着相似的功能主治,常在活血和血的处方中同时出现.且由于有着相似的化学成分,常在制剂中将此药对一起提取.
作者:胡志方;郭慧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肉类是人体所需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通过研究发现,肉类及制品的鲜味取决于两类物质:一类是氨基酸,另一类是核苷酸,其中鲜味强的是肌苷酸.畜禽肌肉中的肌苷酸作为一种鲜味物质,已成为衡量肉质优良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用于肌苷酸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化学法准确低,误差大.
作者:蔡海峰;余秋兰;喻理德;赵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清理,探讨了中医认识疾病经历的三个阶段,即个别症状认识阶段、病症组合与病名认识阶段、证候认识阶段,进一步阐述了中医证候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和演进过程.
作者:张天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重症,多因机体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误吸口咽分泌物,使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这些病原体进入下呼吸道而发病.是发生于老年人、慢阻肺、昏迷、中风、嗜酒、长期卧床患者的严重感染,其病情复杂多变,如治疗措施不力,常合并呼吸衰竭,病死率极高,是感染性疾病中为常见的死亡原因.为此,我科经过多年努力,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防治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叶志中;朱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