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义;熊楠华
以狗皮膏传统制备工艺的经验操作为参照,对炸药、熬油、下丹等关键步骤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初步制定了炸药、熬油和下丹的适宜温度、时间等控制指标及适宜丹油比例。为狗皮膏等黑膏药的现代制备工艺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金莲;陈小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不断寻觅、进取的秦汉中医学 我国的医学事业,发端于新人时期,渊源于农耕、红陶之际,仰韶文化对于我国医学事业的影响不可忽视,至殷商时期已有重大发展。殷人在数千年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嗅、口之于味的原始生理学知识的启迪下,创造甲骨文字的人们,不仅创作……
作者:严健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逐步进人国际经济发展的快速轨道,使我国各行各业的面貌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人们生活的节奏也日益加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如赌博、吸毒、娼妓等沉渣泛起,离异家庭增多,独生子女以自……
作者:叶云明;周建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紫橙止咳胶囊是由紫菀、麻黄、陈皮等八种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止咳化痰、疏风宣肺之功效。为控制该制剂质量,选择方中陈皮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橙皮苷作为质量评价指标。有关中药复方制剂中橙皮苷含量测定方法的文献报道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高效液相色谱法……
作者:赖建奇;陈丽华;魏筱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西咪替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在稀盐酸中易溶解,《中国药典》(2000版)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其含量,但在使用冰醋酸作溶剂时,当室温低于14℃时易结冰,使滴定难以快速进行,故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作者:宋云华;晏素萍;黄庆;付树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生于1860年,卒于1933年。自幼随父读书,后因两试秋闱不第,遂专攻医学十余年,早年即蜚声乡里,为人治病得心应手。辛亥革命后被德州驻军统领聘为军医正,随军转赴武汉。1918年在奉天(今沈阳)创办立达中医院,委以院长,开中医医院之始。……
作者:胡振义;熊楠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为18种氨基酸与山梨醇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制备过程中稍有不慎,易出现含量大幅度下降和溶液颜色发黄等问题。18种氨基酸中,不稳定的是色氨酸,据报道,氨基酸之间不相互作用。为此选择色氨酸为代表,进行活性炭用量和氮气纯度与18-AA中色氨酸含量关……
作者:占根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保和丸为水泛丸,由陈皮、山楂、六神曲等8味药材组成,收载于《中国药典》1995版一部。橙皮苷是该制剂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保和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和丸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
作者:聂舸;万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缺血再灌注损伤,也称再灌注反常,是当今医学研究活跃的领域之一。目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表现的心功能受损、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律失常、心肌酶漏出等现象与氧自由基作用、钙超……
作者:杨挺;李文宏;朱小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展至尿毒症晚期,由于体内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多见头昏、乏力、呕吐、胸闷、气逼、全身浮肿、语言不利、小便少、大便次数多等症状,属中医“癃闭”、“关格”范畴,往往需要紧急透析(血透、腹透)。但由于经济状况差或者患者本身存在血透禁忌症(出……
作者:宋卫国;陈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妇炎平泡腾片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阴道滴虫,其低抑菌浓度(MIC)为3.9~127mg/mL。体内妇炎平泡腾片(1.02 g/kg、0.51 g/kg)能显著抑制白色念珠菌和大肠肝菌形成的实验性家兔霉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炎,能抑制实验性大鼠子宫炎症。其水溶液2.56 g/mL能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致痒反应的止痒阈。提示该药具有抗菌、消炎、止痒等作用。
作者:孙红英;彭红;张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尝试采用由内至外、切剥结合,或内外同时进行治疗肛瘘,取得良好效果,减少了复发。介绍如下: 1 熟悉肛瘘“由内向外”的形成规律 肛窦感染是导致肛周感染性疾病的常见原因,并可迅速化脓、蔓延。在肛周脓肿溃后,由于脓液的快速排出,大部分脓腔得以修复,残留脓腔则形成瘘……
作者:胡晓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采用HPLC法测定喉咽宝滴丸中黄芩苷的含量,以甲醇-水-磷酸(51:49: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nm。黄芩苷在2.09~13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69%,RSD=2.63%(n=6),方法简便、准确、灵敏。
作者:陈忠平;邹爱民;梁金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对180种中草药的水提取物进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实验研究,根据药物的综合药效指数(SEI)评价药效,经筛选得抗HBeAg的有效药7种,其中高效药2种,即茴香油(SEI=1.90)、羊蹄(SEI=2.05)。
作者:应国红;罗国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测定阿斯匹林胃漂浮缓释片(HBS-ASP)溶出度。方法:通过阿斯匹林胃漂浮缓释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行HBS-ASP溶出度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HBSASP累积溶出百分率,10小时溶出70%~90%。结论:累积溶出百分率测定方法可行、可靠,可作为HBS-ASP溶出度测定方法。
作者:罗宪堂;袁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临床研究中,往往疗效观察结果是多种的,而这些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且各种观察指标对疾病的作用不尽相同,模糊综合评判就是对多种模糊因素影响的现象作出总的评价。本文试用此法,对文献[1]参芪抑癌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
作者:贺洪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三七粉末的透皮吸收性及选择佳促透荆。方法:设计体外离体透皮试验法(即用离体鼠皮在单室扩散池中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时间三七粉末中有关成分的透皮总量(以三七皂苷为对照),计算透皮吸收率及促透荆的促透倍数。结果:三七粉末的丙二醇溶液有一定透皮吸收能力,不同浓度的氮酮(Azone)对其具有显著的促透作用,但Azone的促透效果与其剂量不呈直线关系,5%Azone效果好于7%Azone。结论:本方法简便、易于操作、重现性较好,可用于制剂工艺研究中促透剂的选择。
作者:蔡庆顺;欧阳胜;钟小群;冯英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麻疹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性疾病。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好发于冬春季节,且常可引起疾病的流行。现将麻疹的辨治要点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麻疹的发病,为感受麻毒时邪,其主要病变在肺脾。肺主皮毛,属卫在表,开窍于鼻,麻毒时邪,侵袭……
作者:陈运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临床应用很广泛,不但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效果,而且在治疗其它系统的多种疾病也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也有一定的适应症,只有正确运用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就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上运用时必须注意的……
作者:易宏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开发牡荆子(Fructus Viticis Negundo)新药源。方法:应用药物性引喘、离体豚鼠气管和回肠实验方法。结果:牡荆子对药物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组胺或乙酰胆碱对气管和回肠平滑肌痉挛收缩的反应性。结论:牡荆子有良好的平喘解痉作用。
作者:黄敬耀;徐彭;朱家谷;楼兰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