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随时间演变相关分析

叶慧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是否随时间而加重.方法:用BPRS评定量表对35例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初诊、半年、1年及2年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精神行为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不会随时间而加重.
九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九江市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九江市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作者:廖康礼;王玉勤;张建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唤醒水平对网球运动的影响

    以唤醒水平、注意和网球运动的特点这三者间的关系为基础,初步分析了唤醒水平对网球运动的影响;并针对网球运动训练和竞赛的不同特点阐述了运动员唤醒水平的不同特点.初步介绍调节运动员唤醒水平的常用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改善运动效果.

    作者:赵雪敏;王新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IPO后公司业绩下降的一种理论解释

    本文对IPO后公司业绩下降的现象在通过对经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要影响因素的提取,得出内部股东的IPO时的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有重要的影响,在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作了理论上的解释.

    作者:芦苇;胡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学龄儿童血脂水平与髓过氧化物酶关系研究

    目的:通过学龄儿童不同血脂水平与中性粒细胞(PMN)内外髓过氧化物酶(MPO)关系的研究,探讨MPO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病理作用和意义.方法:将7~14岁学龄儿童根据身高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确立对照组200例,临界高脂儿童119例,高脂血症儿童108例.分别测定血清TG、TG、HDL-C、LDL-C,血浆ox-LDL、MPO和中性粒细胞内MPO水平.结果:不同性别儿童血脂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DL-C及ox-LDL随血脂水平的升高而明显升高(P<0.01),血浆与PMN内MPO活性随血脂水平的升高而明显降低(P<0.01),混合高脂血症儿童血浆LDL-C及ox-LDL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TG组和高TG组(P<0.05%),而血浆与PMN内MPO活性明显低于单纯高TG组和高TG组(P<0.05);高LDL-C组血浆与PMN内MPO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表现为血液MPO活性随LDL-C及ox-LDL的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高脂血症是引起儿童时期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病理改变的重要原因,不同的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内致AS及CHO的因子水平不一,MPO具有抑制AS发生的作用.

    作者:胡志坚;王洪通;何小萍;冷耀明;孙小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0例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分析

    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通常发生于子宫、输卵管及卵巢,也被认为是输卵管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组织发生尚有争议,由于临床无特征性表现,术前难以诊断.

    作者:朱凤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胃镜检查护理57例

    胃镜检查多在咽部表面麻醉下进行,检查前和检查时患者常不同程度存在紧张、恐惧、焦虑不安心理,检查时常有明显的咽部不适、屏气、呛咳、恶心、呕吐等痛苦感,部分患者常难以接受和配合,给胃镜检查和治疗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机械损伤,惧怕再次检查.

    作者:全小梅;黄丽;龚锦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分子遗传标记在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遗传标记在鱼类种及种群遗传结构分析与个体识别、系统发育研究、基因组作图、辅助育种与种质资源管理上应用的现状,并探讨了分子标记在鱼类遗传多样性研究应用前景.

    作者:张小谷;王建民;欧阳剑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微机原理与应用教学中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

    作者结合六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经历和九年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综合研究了设计创新能力的构成,结合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特点,给出了以设计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和适宜的教学方法设计.

    作者:杨新明;虞耀君;欧阳卫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为了让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课,必须把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

    作者:彭欣健;高光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光学式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及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领域越来越多地提出了对三维工件尺寸和形状参数测量的要求.本文系统地对光学式三维形貌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主要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领域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丽芳;陈福山;张德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随时间演变相关分析

    目的:比较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是否随时间而加重.方法:用BPRS评定量表对35例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初诊、半年、1年及2年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精神行为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不会随时间而加重.

    作者:叶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学生考试舞弊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无须讳言,当今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较为普遍,不但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更为重要的是影响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损害学校声誉,制约学校整个改革与全面发展.

    作者:李文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改进会计实验教学方法培养会计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知道,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会计人员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作者:杨贞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循环简单连分数定理的证明

    连分数是数论中的一个很有趣的课题,有不少的数学大师为之吸引.连分数包括有限连分数和无限连分数,其中无限连分数又包括无限循环的和无限不循环的.

    作者:赵义超;秦永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开架借阅是目前世界各国图书馆普遍采用的一种服务方式,因其缩短了读者与文献的距离,使图书资源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大限度地提高馆藏利用率.但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开架借阅的管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出一些粗浅的设想.

    作者:李丽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氨茶碱和心先安联合应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8例分析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心先安联合应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口服氨茶碱0.1g,3次/日,同时静脉给予心先安120~180mg/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有效率85.7%,治疗后平均心率及24小时总心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氨茶碱和心先安联合应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文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低位结肠梗阻急诊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改良(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横结肠襻式造口技术和加强腹腔引流防止左半结肠癌急诊一期切除后吻合口瘘的改良方法.方法:对21例左半结肠癌急诊行一期切除后在传统造口技术基础上利用腹直肌鞘代替支撑棒,造口肠段埋于皮下,根据病情直接或二期开放造口,同时在吻合口周围置以双套管引流延长置管时间,均不进腹关闭造口.结果:3例出现吻合口瘘,无1例死亡,无1例出现造口回缩和肠梗阻,无1例出现腹壁疝.结论:左半结肠癌急诊一期切除应行预防性造口和加强腹腔引流.

    作者:郑健林;郑瑾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循环治疗仪结合高压氧治疗早期创伤性癫痫3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于创伤性癫痫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30例创伤性癫痫病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创伤性癫痫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及高压氧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疗效有显著提高.结论:脑循环治疗仪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示改善脑部微循环、提高受损脑组织的供血及供氧,减轻脑水肿、脑组织坏死、脑软化及瘢痕形成,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早期创伤性癫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振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遗传咨询者1050例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遗传咨询门诊患者的染色体异常状况.方法:检测1050例有不良孕产史,智力低下,性征发育异常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84例,异常检出率为8.00%.常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69例,占异常总数82.14%.性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15例,占异常总数17.86%.其中有1例异常核型经鉴定系国内外未见报道.结论:遗传咨询门诊患者行染色体检查,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优生工作的开展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作者:秦玲珍;王清;梅越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新型血型学免疫印迹法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抗体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血清方法对例因消化不良胃镜检查患者血清HP蛋白抗体检测,其结果与快速尿素酶(RUT)和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60例患者的血清中HP感染的阳性率为68.8%,其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89.3%、阳性预测值为95.0%、阴性预测值为92.6%,与快速尿素酶试验(RUT)T和细菌培养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免疫印迹血清方法诊断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且该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②该方法可作为临床消化病人的初筛检查诊断,并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③通过检测CagA、VacA可及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姜海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九江医学杂志

九江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教育厅

主办:九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