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卫东;许瑞云;顾琳;姚春斓
患者,60岁。因自幼左侧阴囊可复性包块于2001年3月8日入院。患者阴囊包块平卧时要回纳消失,站立时明显,偶有左腹股沟胀痛感。入院体检:站立时,左侧阴囊明显增大,于其内可触及一大小约15cm×12cm×10cm质软包块,上部呈蒂柄状,透光试验阴性。阴囊两侧可各触及一牧睾丸,形态大小正常。于同年3月12日在连续硬脊膜外腔麻醉下行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中发现内环口内下1cm……
作者:余伟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门诊从2000年至2001年6月应用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哮喘6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对符合“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中婴幼儿哮喘和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32例哮喘患儿进行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葛兰素威康公司生产),用药量为:轻度哮喘每次2揿1次/日;中度哮喘每次2揿2次/日;重度哮喘每次2揿,3次/日。对照组(72例)用地塞……
作者:陈文治;吴咏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通脉降脂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由笔管草、川芎、三七等组成,具有降脂化浊,活血通脉之功效,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部颁标准中鉴别项下仅作了简单的理化定性,本文拟在此提出增加对三七酌薄层色谱鉴别,以求提高该药品标准鉴别的普遍性和准确性。……
作者:胡芳;黄秋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对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96年9月至2000年10月应用食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狭窄22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7例,女5例。年龄40~82岁,平均60岁。食管中段癌11例,食管下段及贲门癌8例,术后及吞服化学腐蚀剂后狭窄3例。病例中发生癌性食管——气管瘘4例,患者出现吞……
作者:聂金桃;李俊;徐鹏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科自1997年至2001年采用“T型”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7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车祸28例,高处坠落伤7例。伤后就诊时间0.5~24h,平均5.8h。合并伤:颅脑损伤6例,脾破裂4例,肝破裂1例,骨盆骨折8例,休克12例。骨折线波及踝关节面21例。……
作者:江立武;龚震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99年8月以来,笔者使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先后对15例眼睑及面肌痉挛病例进行多点位注射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女13例,病程长5年,短6个月,年龄大72岁,小46岁。原发性眼睑痉挛4例,半侧面肌痉挛11例。……
作者:胡洋;曾益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将普米克令舒和喘乐宁联合溶液经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根据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试行),临床诊断为婴幼儿哮喘的住院患儿79例,男42例,女37例,年龄14月~28月。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均有咳嗽、气喘、气……
作者:涂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于1997年至2000年12月收治了11例复发性气胸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50岁。右侧7例,左侧4例。自发性气胸10例,外伤性1例。单纯性4例,交通性3例,张力性4例。既往同侧发作1次的4例,2次的5例,3次的1例,4次的1例。其中巨大肺大泡经胸穿后形成气胸1例,胸片示单肺压缩>70%;诊断……
作者:余一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7年始,应用内镜热极治疗仪进行内镜下止血,并在术后联合应用抑酸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2例,女14例,年龄22~64岁,平均45岁。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所有病例均为呕血或黑便急诊病人,……
作者:尹陆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骨关节病是由于劳损或继发于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好发于负重及多动关节,临床主要以关节部位的骨质增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漫肿、胀痛、麻木为特征,并且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属“痹症”范畴,常由风、寒、湿三气侵入机体,引起肢体、经络、关节……
作者:许戈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精神病患者并发褥疮常见原因是由于精神症状如木僵、拒食抑郁等引起,体表局部组织因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及营养紊乱,局部软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溃烂及坏死。自1997年以来,我院收治了精神病12例并发17处褥疮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冬梅;徐丽萍;刘念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颊脂体瓣转位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成人头面部解剖观测颊脂体及颊垫的结构,主要血管和神经。结果:血动脉颊支分布于颊脂体下极及颊突的下部,外径为1.0±0.2mm;颊动脉分布于颊脂体的中上4/5部,外径为1.1±0.2mm;面动脉颊支、颊动脉分支及其他分布于颊脂体的血管在颊脂体内构成丰富的吻合。结论:带血管的颊脂体瓣可用于转位修复腭瘘,口上颌窦瘘,口鼻瘘及邻近软组织缺损。
作者:黄小林;王卫星;余修贵;傅文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1年7月收治在外院或本院首诊误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10例,现就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女8例,男2例,年龄25~45岁6例,46~65岁3例,65岁以上1例。被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7例,误诊为非特异性心包炎2例,误诊为心肌心包炎1例。临床特点:本组病例中主要症状均有胸闷、气短、乏力、头昏、食欲减退,颜面及……
作者:魏雪;江期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了解和掌握德安县食品卫生状况,以便进一步搞好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现将德安县1999~2001年冷饮、酒类、肉制品、糕点、调味品、豆制品6类食品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999~2001年抽检德安县各食品加工单位生产的冷饮、酒类、肉制品、糕点、调味品、豆制品6类食品共512种。……
作者:倪红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正确取用无菌溶液的方法对无菌溶液的影响。方法:将消毒瓶塞的方法及取用无菌溶液时冲洗瓶口的合适液量分别定为实验1和实验2。实验1中取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每3瓶为1组,分为3组,按现行教科书中常见的3种取用无菌溶液的方法倾倒溶液,在密封瓶首次启开时及启开后的4h、8h、12h、24h分别置于培养皿中,培养48h;实验2中,取0.9%氯化钠溶液、5%萄萄糖溶液各3瓶,手触碰瓶口外侧方向连续3次倒液10mL分别入3个无菌容器中,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实验1中3种方法取得的无菌溶液4h、8h、12h、24h,均无细菌生长;实验2中第1次倒液10mL有细菌生长,第2、第3次倒液均无细菌生长。结论:实验1的第3种取用无菌溶液的方法符合护理技术操作的原则。倒液时,冲洗瓶口的液量以20mL左右为宜。
作者:廖晓春;韩斗玲;汪娩南;俞丽琴;余辉;赖雪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笔者对诊断明确的1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讨有价值的诊断依据,以提高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例,女13例。年龄大者65岁,年龄小者17岁,其中以20~55岁多见。16例患者均有上感症状(寒热、全身不适等),14例患者均有甲亢症状(烦躁、乏力、心慌、多汗、消瘦等),16例患者均有甲状腺局部肿痛表现,其中2例仅有甲状腺结节表现。……
作者:陈冬香;徐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与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术的患者,进行肝脏和胃体全层胃壁活检,并采用SP和IS-PCR法检测活检组织中的HBsAg和HBcAg。结果:采用SP和IS-PCR法,17例患者胃壁的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均未发现乙肝病毒标志物。采用SP法,肝组织中HBsAg阳性者16例(94.12%),采用IS-PCR法17例患者肝组织乙肝病毒标志物均阳性。结论:乙肝肝硬化PHG患者的胃粘膜内不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
作者:潘卫东;许瑞云;顾琳;姚春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6例中、重度DCM患者分为rhGH治疗组(18例),安慰剂治疗组(8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rhGH 4.5Iu,im,qod,安慰剂组给予生理盐水2mL,im,qod,观察用药3个月前后的心功能状态,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大小、心胸比例、运动耐量、心率、心律失常等的变化情况。结果:rhGH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2.7%,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25.8±6.5%增至38.7±8.6%,左室内径缩小,左室舒张末径(LVEDd)由69.5±6.2mm减为66.3±8.9mm,运动耐量由6min 391±82m增至495±90m,其它指标亦有明显改善,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hGH对DCM心衰患者具有一定改善心功能作用,为DCM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凌;金雪娥;付林珍;罗国庆;洪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几种药物联合应用于产程不同时期,产生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儿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6月单胎头位、准备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29例,宫口开大3cm时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予以0.1%布比卡因加芬太尼,根据产妇情况适当加药,作会阴侧切时用1%利多卡因,作为观察组。将1999年1~6月条件相当41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尿潴留、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分娩镇痛效果明显,两组比较,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明显缩短;手术产率、产后2h出血量、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胎儿窘迫及Apgar评分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布比卡因、芬太尼及利多卡因联合用于连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有效、安全、可推广。
作者:金皖玲;刘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术后对其行硬膜外镇痛。A组(罗哌卡因组):0.2%罗哌卡因90mL(浓度为0.18%)+芬太尼0.4mg+氟哌利多5mg;B组(布比卡因组):0.75%布比卡因24mL(浓度为0.18%)+芬太尼0.4mg+氟派利多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推注速度均为24mL/h,自控硬膜外镇前技术(PCEA)锁定时间为1mL/15min。分别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下肢运动阻滞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无差异。A组患者下肢运动阻滞明显轻于B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更适合用于做妇科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局部麻醉药。
作者:陈顺富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