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道间质瘤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1例报告

涂露霞;熊欣;洪美凤;张振东;熊振芳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 胃肠间质瘤, 免疫组化
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形态学上,GIST 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有时伴有上皮样细胞或单独由上皮样细胞构成;临床症状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有关,肿瘤较小时(直径<2cm)常无症状,常见的症状是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及便血,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因GIST极少发生淋巴转移,故常无淋巴结肿大,国内外目前都采用单纯切除术治疗,一般不需要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本例是以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灶为首发症状就诊的GIST,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新的依据.1 病例介绍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SLE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与肾脏受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3表达变化,并观察其与肾脏受损、B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受试者血清CXCL13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LN患者穿刺肾组织CD3、CD20、CD21表达并分析其与CXCL13关系.随访10例初诊LN患者并观察治疗6个月后血清CXCL13变化.结果 血清CXCL13在LN组中表达明显高于无肾脏受累SLE组、健康对照组(χ2=30.169,P<0.001). SLE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55,P<0. 001),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39,P<0.001).Ⅲ型和Ⅳ型LN患者血清CXCL13水平均较V型LN患者升高(P均<0.05).通过对肾组织研究发现,CD20+LN患者血清CXCL13水平高于CD20-LN患者(Z=2.844,P=0.004);2类LN患者(CD20+细胞及CD3+细胞均有表达且两者呈区域分布)血清CXCL13水平较0类LN患者(CD20+细胞无表达,和/或CD3+细胞表达)和1类LN患者(CD20+细胞表达,和/或CD3+细胞表达,两者呈散在分布)均明显升高(P均<0.05).初诊LN患者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后血清CXCL13水平、SLEDAI评分均降低.结论 CXCL13在SLE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参与肾脏受累过程,引起B细胞在肾组织中异常聚集、形成异位淋巴样组织.

    作者:何德宁;胡建康;朱静茹;戴森华;柳毓文;胡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妊娠晚期宫角部自发性破裂1例

    妊娠晚期宫角部自发性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妇科手术史的的女性,如剖宫产、等子宫破裂的危险明显升高[1-3].对于进行过异位妊娠手术的女性,临床对这部分患者的子宫破裂的预测和观察存在不足[4,5].我院发生1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妊娠晚期宫角部自发性破裂,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琼;彭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幼年骨生长的影响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幼年骨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因创伤、先天性、肿瘤等因素导致的骨缺损幼年儿童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骨填充材料,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 50例骨缺损中47例(94%)骨生长良好,3例(6%)骨生长不愈或骨愈合延迟.结论 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幼年先天性长骨缺损、创伤性骨缺损、骨肿瘤切除等骨缺损骨生长方面疗效满足临床需求,可以推广.

    作者:方金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人工CO2气胸对患儿脑氧、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人工CO2气胸对患儿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胸腔镜下食管重建术的新生儿40例,男女不限,日龄1-28d,体重1.7-3.3kg,ASA分级Ⅱ或Ⅲ级,所有患儿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麻醉后行右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至颈静脉球部备用,分别于人工CO2气胸建立前(T0),人工CO2气胸建立后5min(T1)、10min(T2)、30min (T3)、60min(T4)、30min(T5),采动脉和右颈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血糖浓度、乳酸浓度测定,记录各时点 HR、MAP、SpO2、PETCO2.结果 T1-T4时SpO2显著低于T0和T5时,PETCO2显著高于T0和T5时(P<0.05).与T0时比较,T1~T4时患儿SjvO2明显降低(P<0.05),Da-jvO2明显减小(P<0.05)、Da-jvGlu及Jla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5时患儿SjvO2、Da-jvO2、Da-jvGlu及Jla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胸腔镜手术中人工CO2气胸建立后可产生一定时间的脑氧供不足,但对脑葡萄糖代谢无明显影响,且气胸解除后脑氧供即可恢复正常.

    作者:胡华琨;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肿瘤手术中面神经保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2例桥小脑脑角肿瘤术中运用面神经监测技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19例(86.3%),大部分切除3例(13.7%);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下方8例,腹上方4例,腹侧中部10例.所有患者面神经均解剖保留.术后10d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评估,Ⅰ-Ⅱ级16例(72.7%),Ⅲ-Ⅳ6例(27.3%),V-Ⅵ级0例,术后6个月、12个月面神经功能良好率分别为81.82%、90.91%,无死亡病例.结论 在桥小脑角肿瘤手术中应用持续电生理监测有助于面神经解剖和功能的保护,提高术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高翔;张国锋;全小梅;唐尤佳;陈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腰围身高比值:预测心血管风险的有效肥胖指标

    目的 评价和比较腰围身高比值(WHtR)与体重指数(BMI)筛查心血管风险(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确定筛查切点,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筛查方法的效果.结果 当筛查2型糖尿病(T2DM)时,BMI切点为23.71,WHtR切点为0.5,WHtR筛查效果较好,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48.6%.当筛查高血压时,BMI切点为24.9,WHtR切点为0.49,WHtR筛查效果较好,敏感度为70.7%,特异度为53.6%.当筛查高脂血症时,BMI切点为24.07,WHtR切点为0.49,WHtR筛查效果较好,敏感度为67.3%,特异度为56.1%.结论 与BMI相比,WHtR筛查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效果较好,可作为有效的预测心血管风险的中心型肥胖指标之一.

    作者:艾雅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实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效果、治疗效果、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体质量指数、胰岛素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bA1c、FPG、2hPG均明显偏低,差异对比明显P<0.05;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偏高,同时血糖达标时间显著偏低,差异对比明显P<0.05;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及胰岛素用量显著偏低,同时低血糖发生率也显著偏低,差异对比明显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对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及体质量指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力群;蔡冬花;肖秀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 33 (interleukin-33,IL-33)、白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影响.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的UC患者56例,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各28例,治疗组A给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B在治疗组A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灌肠治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治疗组A、治疗组B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33、IL-35、IL-10及IL-17的浓度,并行临床和肠镜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A和治疗组B间血清IL-33、IL-35、IL-10及IL-17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组A和治疗组B血清IL-33和IL-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35和IL-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A组和B组血清IL-33和IL-17均低于治疗前水平,但治疗后A组血清IL-33和IL-17高于治疗后B组水平;且治疗后A组和B组血清IL-35和IL-10均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而治疗后A组血清IL-35和IL-10均低于治疗后B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及肠镜疗效均显示治疗B组显著优于治疗A组.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良好,并可显著降低血清IL-33和IL-17水平,并提高IL-35和IL-10浓度.

    作者:胡颖;陈元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合并责任动脉近心端闭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1例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mous fistula, CCF)是指颈动脉海绵窦段的动脉壁或其分支发生破裂,以致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1].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约占全部病例的75%以上[2].一般伤后动、静脉瘘症状出现的时间不一,急性者可立刻出现,迟发者数日、数周不等,常出现无症状的间歇期后再发病.其临床表现与海绵窦充血、压力增高以及瘘口流量、回流静脉的方向有关,并主要基于眼眶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严重的眼部症状.如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眼外肌麻痹、进行性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和颅内血管杂音等,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出血的危险[3]. CCF治疗的原则是堵住瘘口,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以达到保护视力,消除杂音,使眼球回缩,防止脑缺血或出血的目的[4,5].血管内栓塞治疗仍然是目前的首先治疗.

    作者:周小兵;赵业禹;陈岩;李文强;汪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递法明片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递法明片在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门诊确诊为中度弱视的100例患者,年龄为5-8岁,屈光度均为远视,等效球镜屈光度+3.00DS~+10.00DS,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经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足矫配镜联合常规弱视训练(包括遮盖治疗和红闪、CAM等训练),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递法明片,1片/次,2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淀粉片,1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后1、3个月视力,屈光度和P-VEP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检查发现治疗组弱视儿童佳矫正视力平均提高1行左右,而对照组弱视眼视力无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发现两组儿童弱视眼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治疗组视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且等效球镜屈光度平均下降0.57±0.28DS,P-VEP中P100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递法明片可使儿童弱视治疗初期显效较快,通过改善弱视儿童眼底视细胞活性,促进患儿视力的较快提高,有助于缩短治疗周期.

    作者:梁玲玲;幸正茂;廖洪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宫内早孕合并卵巢妊娠破裂1例

    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罕见,在妊娠妇女中发生率约为1/30000[1],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更罕见.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运用,近年来,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有些研究表明,宫内外复合妊娠和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2]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输卵管功能损伤、卵巢过度刺激及一次性移植多枚胚胎.那些接受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妇女,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发生率往往高于自然怀孕者.还有研究指出,在移植多枚胚胎的病例中,以下几个因素容易促使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3],包括促卵泡发育中高水平雌激素影响输卵管的蠕动、注射时压力过大、移植液体过多、移植困难或移植管尖端过于靠近宫底[4]等.本病例原发不孕4年,吃过很长时间的中药,后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取卵8枚,移植新鲜胚胎2枚,存在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艺;汪美容;李隆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随机分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和丹红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丹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NIHSS评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较丹红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治疗后ADL评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较丹红组明显升高(P<0.0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小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床边心电图检查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用药方案安全.

    作者:张莲红;彭经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59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优化柱前-高效液相法测定59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我院59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中,有效浓度(50~100μg· ml-1)39例(66.1%),低于有效浓度19例(32.2%),高于有效浓度1例(1.7%).结论 影响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因素诸多,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有必要对丙戊酸的浓度进行常规监测.

    作者:邓利娟;谢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并分析其潜在的风险因素.方法 使用PHQ-9(抑郁量表-9)量表对690例住院T2DM患者进行评分.据所得分值,按7分、10分、12分3个不同切点分别计算抑郁患病率.为明确抑郁患病的风险因素,以10分为切点将患者分为抑郁(D)组和非抑郁(ND)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血清学资料的差异,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罹患抑郁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在不同PHQ-9评分切点下,住院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5.4%、14.5%和10.4%.单因素分析显示:D组和ND组间25羟维生素D3水平、个人月收入、居住地存在统计学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生活在农村的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显著高于城市.结论 住院T2DM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生活在农村是住院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张国平;陈超;沈云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脐静脉置管术的分析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术的异位情况及解决办法.方法 对12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术(UVC),对其置管位置及置管操作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UVC中存在的问题,发生原因及可能解决办法.结果 12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术中,成功率71.0%(含退出至适当深度后仍可作为中心静脉使用的18例过深异位者),位置正常可以使用的86例,异位的53例,其中过浅异位16例,过深18例,肝区13例,腹主动脉2例,脱落2例,管头折返2例,异位率达43.8%.结论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虽异位率较高,但术者可以通过改进操作技术,调整操作位置来减少异位发生,从而提高脐静脉置管成功率.

    作者:卢晓燕;招倩;周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微信公众号在医院药学服务中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随着医院药学服务逐渐转型,拟建立微信公众号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药学服务.方法 为分析患者对微信公众号的设置意愿,对本省12家综合性医疗机构的285位患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193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微信APP与药学服务微信公众号的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可设置药学部简介、我的用药、药师在线三大模块,并推送科普教育知识.结论 患者期望设置微信公众号开启药学服务新模式,有助促进合理用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付晓;姜雅萍;侯雄军;吴国军;胡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我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医院2012-2017年临床分离的16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68株,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67.26%)、尿液(19.64%)、血液(5.95%).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6.43%,对抗菌药物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51.79%,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在14%-46%左右,但对亚胺培南、美洛西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低于10%.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性严重,医院应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监测和控制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慎用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抗菌药物.

    作者:陈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聚DL-乳酸生物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黏连的影像学评价

    目的 探讨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B、C、D、E5组.均行L5-7全椎板切除术.在术中椎板缺损处:A组采用明胶海绵片覆盖,B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覆盖,C组采用PDLLA可吸收生物膜覆盖,D组采用PDLLA可吸收生物膜膜+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覆盖,E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第8周,将各组的大白兔处死,取脊柱标本,将脊柱标本行CT扫描,观察各组大白兔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充盈程度和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缺损程度的情况,用Microview统计软件计算单位体积内造影剂的充盈体积比.结果 B、D 2组切口愈合时间均较A、C、E 3组短(均P<0.05). A、B、C、D 4组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Ⅲ度充盈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E组;C、D 2组Ⅳ度充盈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A、B、E3组,而D组明显高于C组(均P<0.05). A、B、C、E 4组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Ⅲ度、Ⅳ度缺损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D组,A、C、D、E 4组Ⅲ度缺损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B组,A、B、C、D 4组Ⅳ度缺损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E组(均P<0.05). B、C、D3组椎管单位体积内造影剂的充盈体积比均明显高于A、E 2组(<0.05),D组明显高于B、C 2组(P<0.05).结论 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粘连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聪;熊海兰;尹生江;艾雯;樊祥伟;刘由军;郭春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ICU连续入院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30例,对所有受试患者同时进行连续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连续动态检查,有创方法作为对照,记录评价分析监测主要参数指标CI,采用应用回归分析无创血流与有创血流动力学CI值的关系、Bland-Altman分析两组CI偏倚的一致性.结果 两者方法所测得CI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所测得的CI值具有高度一致性,回归方程式无创CI=1.034+0.599×有创CI(r=0.467). Bland-Altman分析两次CI的偏倚及准确性一致性,两次CI偏倚呈正态分布,偏倚的均值是0.467,标准差是0.213,其上限为0.37,下限-0.464,各测量值绝大多数位于一致性界限内,两组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是安全方便可靠检测血流动力学的方法,能有效指导液体复苏.

    作者:彭四萍;张永根;贺文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单核细胞HLA-DR指数在烧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DR抗原受体(HLA-DR)指数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烧伤后24h内入住我院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烧伤面积≥30% 9例,烧伤面积10%-29% 16例,烧伤面积<10% 45例.于入院当天抽取静脉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指数.同时选取来我院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单核细胞HLA-DR指数(15.00±5.60)明显低于对照组(32.25±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R指数在不同烧伤面积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结论 单核细胞HLA-DR指数是反映免疫功能的简单实用的指标,可作为烧伤患者早期感染的预警指标,为临床烧伤感染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价值.

    作者:邢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