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兵;赵业禹;陈岩;李文强;汪阳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肺栓塞及微小栓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7月-2018年4月间50例临床高度怀疑PTE的患者行CT肺部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重建出单能量(60-65keV)肺动脉CTA及碘基图.观察肺动脉内有无血栓,筛查出阳性患者,并记录血栓的位置、数量及闭塞程度;使用GSI浏览器(GSI Viewer)得到栓塞区及正常对照区的碘基物质图和能谱曲线.分析碘基图及能谱曲线表现,记录肺内灌注异常的位置及数目,记录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观察各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50例疑似患者内,有19例肺栓塞阴性患者,其碘基图未见明显异常.单纯CTPA组和联合能谱组分别检出栓塞肺动脉52、67支,其中37个栓子为完全性栓子,17个栓子偏心性栓子,7个中心型栓子,4个附壁型栓子.在碘基物质图上,其中57个闭塞性栓子均显示远端灌注减低区;而55个偏心型栓子中有16个栓子显示远端的灌注减低区,而中心型及附壁型栓子远端未见明显灌注减低,CTA栓子的栓塞程度与肺内有灌注减低区有统汁学意义(χ2=39.94,P<0.01).栓塞区的碘水值为2.05±3.12,对照组的碘水值为15.62±4.3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的能谱曲线斜率为0.16±0.26,对照组的能谱曲线斜率为1.09±0.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CT值为-820. 43±85.12,对照区-808.75±70.12,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301).结论 联合能谱CT方法对于肺动脉栓塞及微小栓子检出率优于普通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区域的碘基值和能谱曲线斜率低于正常对照区,间接反映了病变区域肺部血流灌注情况,这对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更多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亮;胡含明;巫启恒;傅志颖;刘小红;刘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和比较腰围身高比值(WHtR)与体重指数(BMI)筛查心血管风险(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确定筛查切点,通过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筛查方法的效果.结果 当筛查2型糖尿病(T2DM)时,BMI切点为23.71,WHtR切点为0.5,WHtR筛查效果较好,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48.6%.当筛查高血压时,BMI切点为24.9,WHtR切点为0.49,WHtR筛查效果较好,敏感度为70.7%,特异度为53.6%.当筛查高脂血症时,BMI切点为24.07,WHtR切点为0.49,WHtR筛查效果较好,敏感度为67.3%,特异度为56.1%.结论 与BMI相比,WHtR筛查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效果较好,可作为有效的预测心血管风险的中心型肥胖指标之一.
作者:艾雅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DR抗原受体(HLA-DR)指数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烧伤后24h内入住我院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烧伤面积≥30% 9例,烧伤面积10%-29% 16例,烧伤面积<10% 45例.于入院当天抽取静脉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指数.同时选取来我院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单核细胞HLA-DR指数(15.00±5.60)明显低于对照组(32.25±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R指数在不同烧伤面积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结论 单核细胞HLA-DR指数是反映免疫功能的简单实用的指标,可作为烧伤患者早期感染的预警指标,为临床烧伤感染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价值.
作者:邢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现状.方法 对医院2012-2017年临床分离的16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68株,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67.26%)、尿液(19.64%)、血液(5.95%).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6.43%,对抗菌药物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51.79%,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在14%-46%左右,但对亚胺培南、美洛西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低于10%.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性严重,医院应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监测和控制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慎用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抗菌药物.
作者:陈晓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含替诺福韦(TDF)和不含替诺福韦的一线抗病毒治疗(ART)方案在96周对中国初治HIV/AIDS病人的肾功能影响.方法 将80例无机会性感染和无心、肾和肝病的18-65岁的HIV/AIDS病人按照ART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TDF+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照组:齐多夫定+3TC+依非韦伦或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定期随访两组在基线和在96周ART期间中的4、8、12、24、36、48、72、96周的尿常规、血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钙、钾、磷;24、48、72、96周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并采用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两组病人在96周内的血清肌酐值和eGFR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尿蛋白和尿糖分别在ART 8周时恢复正常且稳定,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96周ART中钙、钾、磷及RB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在96 周ART 治疗CD4 明显上升,HIV RNA明显下降,在96周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肌酐值各随访点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肌酐值36、48、72、96周组内和与TDF组比较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肌酐值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有所下降;治疗组基线eGFR的为114ml/min/1.73m2,96周为115ml/min/1.73m2,治疗组各随访点eG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48、96周随访点比较eGFR稍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eGFR均在正常范围,其他随访点无统计学差异,未出现1例eGFR较基线下降幅度≥25%的病人.结论 含TDF的一线ART方案对肾功能正常的中国初治HIV/AIDS病人在96周治疗期间包括肾小管、肾功能影响极小,由于随访时间有限,还需要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评估TDF的肾毒性.
作者:陈绛青;朱冬红;胡塔;郑璐;黄美玲;李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介素 33 (interleukin-33,IL-33)、白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影响.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的UC患者56例,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各28例,治疗组A给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B在治疗组A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灌肠治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治疗组A、治疗组B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33、IL-35、IL-10及IL-17的浓度,并行临床和肠镜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A和治疗组B间血清IL-33、IL-35、IL-10及IL-17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组A和治疗组B血清IL-33和IL-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35和IL-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A组和B组血清IL-33和IL-17均低于治疗前水平,但治疗后A组血清IL-33和IL-17高于治疗后B组水平;且治疗后A组和B组血清IL-35和IL-10均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而治疗后A组血清IL-35和IL-10均低于治疗后B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疗效及肠镜疗效均显示治疗B组显著优于治疗A组.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良好,并可显著降低血清IL-33和IL-17水平,并提高IL-35和IL-10浓度.
作者:胡颖;陈元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宫内外复合妊娠临床罕见,在妊娠妇女中发生率约为1/30000[1],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更罕见.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运用,近年来,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有些研究表明,宫内外复合妊娠和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2]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输卵管功能损伤、卵巢过度刺激及一次性移植多枚胚胎.那些接受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妇女,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发生率往往高于自然怀孕者.还有研究指出,在移植多枚胚胎的病例中,以下几个因素容易促使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3],包括促卵泡发育中高水平雌激素影响输卵管的蠕动、注射时压力过大、移植液体过多、移植困难或移植管尖端过于靠近宫底[4]等.本病例原发不孕4年,吃过很长时间的中药,后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取卵8枚,移植新鲜胚胎2枚,存在发生宫内外复合妊娠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艺;汪美容;李隆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递法明片在儿童远视性弱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门诊确诊为中度弱视的100例患者,年龄为5-8岁,屈光度均为远视,等效球镜屈光度+3.00DS~+10.00DS,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经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足矫配镜联合常规弱视训练(包括遮盖治疗和红闪、CAM等训练),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递法明片,1片/次,2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淀粉片,1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后1、3个月视力,屈光度和P-VEP潜伏期的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检查发现治疗组弱视儿童佳矫正视力平均提高1行左右,而对照组弱视眼视力无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发现两组儿童弱视眼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治疗组视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且等效球镜屈光度平均下降0.57±0.28DS,P-VEP中P100潜伏期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递法明片可使儿童弱视治疗初期显效较快,通过改善弱视儿童眼底视细胞活性,促进患儿视力的较快提高,有助于缩短治疗周期.
作者:梁玲玲;幸正茂;廖洪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优化柱前-高效液相法测定59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我院59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中,有效浓度(50~100μg· ml-1)39例(66.1%),低于有效浓度19例(32.2%),高于有效浓度1例(1.7%).结论 影响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因素诸多,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有必要对丙戊酸的浓度进行常规监测.
作者:邓利娟;谢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术后单次股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对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患者60例,择期在喉罩麻醉下行股骨干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静脉镇痛;B组:术后超声引导下单次股神经阻滞+静脉镇痛.两组均行喉罩麻醉,A组以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0.15mg/kg配成100ml入电子镇痛泵. B组在手术结束后、麻醉未醒前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单次注入0.3%罗哌卡因30ml,镇痛泵配方中舒芬太尼改为1.5μg/kg.观察术后1h(T0)、手术结束后6h(T1)、手术结束后12h(T2)、手术结束后24h(T3)、手术结束后48h(T4)患者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测定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疼痛程度的变化;记录术后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及总体评价满意率.结果 ⑴T0、T1、T2时间点:B组HR、SBP、DBP、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Ramsay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B组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T3、T4时间点各项指标比较,两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B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及总体评价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术后超声引导下单次股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镇痛对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佳,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杨玉军;华福州;陈勇;徐国海;帅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感到胸部疼痛.胸痛时心电图可能显示ST段压低更深.但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变异型心绞痛可表现为ST段抬高. β受体阻滞剂是常见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药物.虽然它也通常用于治疗劳力性心绞痛,但它却可能加重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因此,对于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与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联用.现报告1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血管痉挛病例.
作者:张繁之;曹乾嫱;余茂生;盛国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过程中生成的引物二聚体(Primer Dimer,PD)回收再利用.方法 重组质粒pET28a(+)-ProDer f 1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中,以ProDer f 1基因特异性引物PCR验证阳性菌落,PCR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切胶回收菌落PCR过程中生成的引物二聚体,分光光度计260nm检测回收产物浓度;以重组质粒pET28a(+)-ProDer f 1为模版,不同浓度的回收产物为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目的条带切胶回收并测序.结果 回收产物为引物的PCR产物,在1000bp处出现特意条带,其核苷酸序列与ProDer f 1基因特异性引物PCR产物序列一致.结论 PCR过程中生成的引物二聚体可以作为特异性引物回收再利用.
作者:陈琪;刘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妊娠晚期宫角部自发性破裂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妇科手术史的的女性,如剖宫产、等子宫破裂的危险明显升高[1-3].对于进行过异位妊娠手术的女性,临床对这部分患者的子宫破裂的预测和观察存在不足[4,5].我院发生1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妊娠晚期宫角部自发性破裂,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琼;彭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设计精确时效管理的电子化会诊流程.方法 运用PDCA循环方法,对会诊流程进行质量改进.结果 电子化会诊流程缩短了会诊时限(平均会诊时间为10h);明显降低会诊超时率(由5.89%降至0.12%);提高了会诊满意度(由1. 23%升至99.30%);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由6.81d降至6.04d).结论 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会诊质量.
作者:徐晗;邹慧娟;张帆;吴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两种方案在儿童漏斗胸Nuss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舒芬太尼在儿童漏斗胸Nuss术后静脉镇痛的有效剂量与方式.方法 接受漏斗胸Nuss术的儿童60例,年龄3-12岁.术后采用舒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按舒芬太尼恒速背景输注剂量的不同分为S1组(n=30)和S2组(n=30),S1组(舒芬太尼,0.06μg·kg-1·h-1+PCA 0.03μg· kg-1,锁定时间30min),S2组起始方案同S1组(舒芬太尼0.06μg·kg-1·h-1+PCA 0.03μg·kg-1,锁定时间30min);当因疼痛第一次按压PCA后背景输注剂量调节为0.09μg·kg-1·h-1.观察记录两组术后12、24、48、72及96h的疼痛、镇静、情绪、睡眠质量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记录PCA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实际用药量,记录患儿或监护人对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但S2组较S1组的镇痛满意度高、患儿术后情绪状态好、睡眠质量好(P<0.05),易于为患儿及家属接受,两组术后不良反应轻.结论 当镇痛需求高时将舒芬太尼背景输注剂量由0.06μg·kg-·1 h-1提高为0.09μg·kg-1·h-1的方式在儿童漏斗胸Nuss术后的镇痛效果好,满意度高.
作者:彭夕华;肖煜;缑海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静脉肾盂造影(IVP)与128层螺旋CT全尿路平扫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研究.方法 临床疑诊泌尿系结石的患者纳入该研究,总共24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128层螺旋CT平扫)和对照组(采用静脉肾盂造影),每组各124例,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48例患者在随访结束时都确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准确性分别为95.2%、75.0%(χ2=19.8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灵敏度分别为97.5%、76.5%,特异度分别为75.0%、60%,约登指数分别为0.73、0.37(u=3.73,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假阳性率分别为0.8%、2.2%,假阴性率分别为50. 0%,90.3%.结论 128层螺旋CT全尿路平扫能够代替绝大部分静脉肾盂造影的功能,其优点在于无创跟可操作性强,并且可以反复,但是主要的缺点是不能评估肾功能.
作者:邓淑珍;吴迎澜;秦杰;张琴琴;龙翔;谢程;杨帆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预防兔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A、B、C、D、E5组.均行L5-7全椎板切除术.在术中椎板缺损处:A组采用明胶海绵片覆盖,B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覆盖,C组采用PDLLA可吸收生物膜覆盖,D组采用PDLLA可吸收生物膜膜+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覆盖,E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第8周,将各组的大白兔处死,取脊柱标本,将脊柱标本行CT扫描,观察各组大白兔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充盈程度和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缺损程度的情况,用Microview统计软件计算单位体积内造影剂的充盈体积比.结果 B、D 2组切口愈合时间均较A、C、E 3组短(均P<0.05). A、B、C、D 4组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Ⅲ度充盈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E组;C、D 2组Ⅳ度充盈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A、B、E3组,而D组明显高于C组(均P<0.05). A、B、C、E 4组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Ⅲ度、Ⅳ度缺损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D组,A、C、D、E 4组Ⅲ度缺损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B组,A、B、C、D 4组Ⅳ度缺损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E组(均P<0.05). B、C、D3组椎管单位体积内造影剂的充盈体积比均明显高于A、E 2组(<0.05),D组明显高于B、C 2组(P<0.05).结论 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明胶海绵片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粘连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聪;熊海兰;尹生江;艾雯;樊祥伟;刘由军;郭春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非典型蛋白激酶ι(PKC-iota)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30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中PKCι 的表达情况.结果 PKCι 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5),PKCι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KCι可能参与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并与胰腺癌患者的转移密切相关,检测PKCι表达对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程明;梁怡明;邬林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随机分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和丹红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丹红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NIHSS评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较丹红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治疗后ADL评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组较丹红组明显升高(P<0.0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小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床边心电图检查结果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用药方案安全.
作者:张莲红;彭经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随着医院药学服务逐渐转型,拟建立微信公众号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药学服务.方法 为分析患者对微信公众号的设置意愿,对本省12家综合性医疗机构的285位患者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193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微信APP与药学服务微信公众号的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可设置药学部简介、我的用药、药师在线三大模块,并推送科普教育知识.结论 患者期望设置微信公众号开启药学服务新模式,有助促进合理用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付晓;姜雅萍;侯雄军;吴国军;胡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