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剂量西那卡塞治疗血透合并中重度继发性甲亢患者的疗效观察

操凤

关键词:西那卡塞,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西那卡塞治疗长期血液透析并发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耐受度和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患中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PTH>600pg/L,传统治疗无效.我们使用的慢性肾脏病目标为:K/DOQI的血清iPTH、钙、磷为临床达标标准.所有患者均给予西那卡塞,1d 30mg,随诊6个月.结果 患者血磷和iPTH显著下降,血钙变化不明显.28%的患者血iPTH达到指南推荐的标准,40%下降显著,28%患者无明显反应.1例患者因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退出.结论 对合并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CKD患者,低剂量西那卡塞疗效明显,耐受度好.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的应用及器官保护作用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围术期的使用日益增多.这类药物具有广泛的作用:镇静、镇痛、节约全身麻醉药物、解交感等作用.目前应用较多的有可乐定和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与可乐定相比,DEX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1].研究表明,围术期应用右美托咪定具有独特优点.本文对DEX在围术期的应用及器官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紫雨;曹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剂量米氮平与奥替溴铵联合用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氮平与奥替溴铵联合用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奥替溴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奥替溴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为9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观察组为8.00%,两组均无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米氮平与奥替溴铵联合用药应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帮助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彭启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总结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30例行距下关节镜监视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将术前、术后跟距关节面进行比较;并将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分析比较,术后关节功能经Maryland评分.结果30例均获得随访,30例患者术后跟距关节面平整度较前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Maryland评分优良率80.00%.结论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足部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湘桂;李思云;刘华江;陆文杰;谢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YKL-40和NLR联合诊断COPD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诊断及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4例COPD患者(包括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和46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NLR比值及血清YKL-40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并且应用ROC曲线法评价的YKL-40水平和NLR对COPD的诊断效价及在COPD分期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血清YKL-40水平及NLR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COPD分层(分期)分析中,急性加重期仅有YKL-40水平较稳定期高,而NLR没有差异.根据ROC曲线评价的结果,YKL-40和NLR诊断COPD的ROC曲线AUC为0.78和0.69,而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可信区间CI分别(0.74-0.87),和单个指标YKL和NLR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OPD稳定期中NLR、YKL-40、联合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80.3%、52.9%、56.9%).COPD急性加重期中NLR、YKL-40、联合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88.4%、90.7%、93.0%),联合指标在COPD急性加重期判断阳性率高于NLR及YKL-40.结论 血清YKL-40及YKL40-NLR联合指标在COPD的临床诊断及分期中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可能用于COPD的加重期诊断及治疗预后指标.

    作者:廖洁;张琛晓;彭可君;李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D4+CD25+Treg细胞因子与HBV宫内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孕产妇TGF-β1、IL-4、IFN-γ和IL-12的血清水平及胎盘中的表达,在HBV宫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分娩的HBV感染孕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孕妇血清中TGF-β1、IL-4、IFN-γ和IL-12水平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胎盘组织中TGF-β1、IL-4、IFN-γ和IL-1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⑴HBeAg阳性组宫内感染发生率高于HBeAg阴性组(P<0.05).⑵宫内感染患者血清中TGF-β1和IL-4水平较未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IFN-γ和IL-12水平较未感染组明显降低(P<0.05).⑶TGF-β1、IL-4、IFN-γ和IL-12的阳性细胞主要定位在绒毛血管内皮细胞、胎盘滋养细胞和蜕膜细胞中,绒毛间质细胞表达量相对较少.表达的部位主要集中在细胞浆中.宫内感染组胎盘组织中TGF-β1和IL-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IFN-γ和IL-12的阳性表达率则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反映了Th1/Th2细胞失衡,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 Treg)的过度活跃,这可能是HBV宫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孕妇HBeAg阳性预示HBV宫内感染率增加.

    作者:彭凯欣;洪倩;郑九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及坠床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和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共纳入10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患者为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研究,患者平均分配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综合护理和心内科常规护理的干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坠床、跌倒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为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能够预防和减少坠床、跌倒事件的发生,获得理想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利华;叶慧丽;陈银花;张秋菊;吴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复方中药(苦黄汤)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原因探讨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苦黄汤)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抑制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原因.方法 采用Wistar-SD原位肝移植AR模型,将40只大鼠受体分组为生理盐水组(n=20)和苦黄汤组(n=20).从肝移植术前第1d至术后1个月,灌胃给苦黄汤(1次/d),剂量为2ml/d.术后7d处死生理盐水组大鼠和苦黄汤组大鼠各10只,评估排斥反应指数(RAI值),且分离大鼠原代肝细胞进行苦黄汤对肝移植术后AR模型中的肝细胞的研究.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对比,苦黄汤组术后生存时间显著长(P=0.016).苦黄汤组大鼠RAI值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术后7d分离的苦黄汤组大鼠肝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高.结论 苦黄汤可维持或增强原位肝移植AR模型大鼠肝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可能与抑制AR功能间存在正相关.

    作者:罗文峰;李新长;丁利民;卢泳;徐志丹;杨华;龙成美;罗来邦;张友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鼻前庭囊肿不同术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经无动力微创吸切刀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传统龈唇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6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3例鼻前庭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患者行传统龈唇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传统组),22例患者行鼻内镜下经无动力微创吸切刀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吸切刀组).结果 术后6-12个月随访,传统组3例复发,吸切刀组1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采用鼻内镜下经无创微动力吸切刀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钟勋;谢红卫;文芳聪;文培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的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便秘效果.方法 选择180例血液肿瘤化疗后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口服乳果糖,每次10ml,每日3次,连服1周;治疗组90例,每日行穴位按摩配合中药敷脐,中药敷脐24h1次连敷2次,穴位及腹部按摩每次12-18min,每日2次,连续1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为效为5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间隔时间、治疗3d后排便形态、停药后一周自主排便次数方面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应用揉按穴位、腹部按摩配合中药敷脐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地解除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症状,从而减少感染和出血的发生,对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艳;李凤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棱镜适应试验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三棱镜适应试验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2014年至2016年我院对47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三棱镜适应试验检查,以此为手术量依据,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观察三棱镜适应前后的斜视度,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眼位恢复情况.结果 三棱镜适应试验后视远及视近斜视度均较之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8例(81%)正位,1例(2%)过矫,8例(17%)欠矫.结论 以三棱镜适应试验的手术量设计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水莲;金涵;李岚;徐洁;陈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TPV)阻滞对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TPV阻滞组(GP组).GP组在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手术切口肋间手术侧TPV阻滞.两组术后均应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进行镇痛.记录两组麻醉期间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手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术毕到拔管时间.记录两组术后6、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术后36h PCIA泵总的用药量、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共47例患者完成了研究操作.与G组比较,GP组麻醉期间MAP、HR平稳无显著变化,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毕到拔管时间,术后36h PCIA泵总用药量、术后6h、12h、24hVAS评分,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减少,镇痛满意度增高(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前行TPV阻滞能为这类单侧胸部手术提供较理想的术中术后镇痛.

    作者:来伟;丁国友;孟海兵;帅君;胡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DWI成像和AFP在肝细胞性肝癌术后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DWI图像、AFP指标变化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有无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肝癌介入术后需要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23例,术后1个月行常规T2加权成像(T2WI)、T1加权成像(T1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同时检测AFP化验指标,由3名高年资医师分别阅片,观察DWI图像上肿瘤的ADC值,判断肿瘤内部有无活性成分及复发.结果23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中,18例患者DWI成像扫描弥散受限和AFP化验相匹配,8例患者两者均呈阴性,10例患者两者均呈阳性,5例患者两者间出现不匹配;在10例患者DWI成像弥散受限及AFP阳性匹配患者中,弥散受限程度与AFP数值呈正相关.结论 两者检查(DWI弥散受限与AFP化验数值)匹配度极高,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未能匹配,两种检查均可能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率.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两者需对比观察.

    作者:洪欣;罗小平;胡凌;陈小华;王武华;祝龙;吴猛;吴芳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双手旋转胎头纠正持续性枕横(后)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双手旋转胎头纠正持续性枕横(后)位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符合手转胎头指征的33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单手旋转胎头法,观察组采用双手旋转胎头法,比较2组旋转胎头成功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旋转胎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均未发生脐带脱垂、分娩前阴道损伤及宫颈裂伤;2组新生儿轻度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新生儿均未发生重度窒息、头颅血肿、围产儿死亡.结论 双手旋转胎头法是纠正持续性枕横(后)位的有效方法,可显著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且不会母婴并发症.

    作者:曾晓明;欧阳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IMA和H-FABP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早期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和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早期对心肌损伤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AOPP患者159例作为中毒组根据中毒程度分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轻度73例,中度52例,重度34例.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中毒组所有患者于入院1h及入院后6h和12h采集不抗凝静脉血两管,各5ml.一管用于血清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另一管检测IMA和H-FABP.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同样抽取不抗凝静脉血两管,各5ml,用于检测IMA和H-FABP.结果 入院时中度和重度中毒组IMA和H-FABP水平较对照组有升高(P<0.05;P<0.01);中度和重度中毒组入院12h IMA和H-FABP水平较入院1h上升明显(P<0. 01),与入院6h IMA和H-FABP水平比较也有上升(P<0.05).结论 IMA和H-FABP对AOPP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维新;肖翔宇;章婵;陈文龙;王东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功血清酶差异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3种肝功血清酶在肝硬化患者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的乙型肝炎60例和肝硬化患者60例均来自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根据病种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乳酸脱氢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血清含量差异,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其对肝硬化诊断效能.结果 ⑴乙肝组乳酸脱氢酶、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水平均显著性的低于肝硬化组(P<0.05).⑵曲线下面积分别为,乳酸脱氢酶0.961,谷酰转肽酶0.958和碱性磷酸酶0.827.对应临界值为乳酸脱氢酶84.5U/ml,谷酰转肽酶92.5U/ml,碱性磷酸酶77.0U/ml.结论 肝硬化患者3种肝功血清酶显著增加,且具备良好肝硬化诊断和鉴别效能.

    作者:杨德豪;钟石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低剂量西那卡塞治疗血透合并中重度继发性甲亢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西那卡塞治疗长期血液透析并发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耐受度和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患中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iPTH>600pg/L,传统治疗无效.我们使用的慢性肾脏病目标为:K/DOQI的血清iPTH、钙、磷为临床达标标准.所有患者均给予西那卡塞,1d 30mg,随诊6个月.结果 患者血磷和iPTH显著下降,血钙变化不明显.28%的患者血iPTH达到指南推荐的标准,40%下降显著,28%患者无明显反应.1例患者因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退出.结论 对合并中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CKD患者,低剂量西那卡塞疗效明显,耐受度好.

    作者:操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江西省城乡居民常见慢性病流行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常见慢性病流行状况,为开展居民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000人,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江西省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及肥胖、中心性肥胖和血脂异常等5种慢性的总患病率为68.85%,标化后患病率为65.34%;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分别为24.04%、8.65%、6.61%、9.33%、28.16%、8.75%、51.96%、4. 87%、13.18%、6.37%、19.03%和31.94%,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19.09%、6.59%、6.62%、8.08%、26.95%、9.20%、49.92%、4.23%、12.63%、5.45%、19.45%和30.58%;二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患病率达47.09%;45岁及以上人群是常见慢性病高发人群;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占5成以上.结论 江西省城乡居民多种慢性病共存现象严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干预.

    作者:颜玮;朱丽萍;范为民;陈轶英;吉路;刘杰;徐艳;史奇;王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连续观察6个月,评估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N端脑钠肽前体、CO(心排血量)及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明显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猪脑灌注模型的制作

    目的 探讨猪脑灌注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方法 选取合适的新鲜离体猪脑标本,观察标本血管残存情况,灌注前进行血管内的冲洗和防腐处理,使用颜料乳胶对双侧椎动脉、双侧颈内动脉,上矢状窦进行充分血管内灌注.结果 猪脑标本通过颜料乳胶灌注后,其颅内血管:动脉和静脉网均充盈理想,与生理状态相近,结构清晰,适宜于解剖操作训练,是一理想的解剖标本模型.结论 挑选符合标准的新鲜猪脑离体标本,将颜料乳胶灌注于动静脉血管内.灌注成功之后的猪脑标本其颅内血管:动脉和静脉网均充盈理想,与生理状态相近,结构清晰,适宜于解剖操作训练,是一理想的解剖标本模型.其结论是新鲜离体猪脑可以制作出理想的猪脑灌注模型解剖标本.

    作者:陈兆哲;陈亮;虞露立;吴远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多发伤患者与正常人间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应用乌司他丁对多发伤患者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与非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乌司他丁30万U静脉点滴,每日2次;非乌司他丁治疗组只予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d、第7d测定血清ICAM-1水平.另设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其血清ICAM-1水平.结果 治疗前,多发伤组患者血清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7d,血清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乌司他丁组下降较非乌司他丁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 多发伤患者血清ICAM-1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多发伤患者ICAM-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冯俊;杨丽霞;方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