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外治法应用现状

孙丰卉;倪青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外治法, 文献综述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对称性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蚁行感、无力等,且多伴有睡眠障碍或抑郁状态,甚至发展为糖尿病足,是DM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DM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腰背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出血量、内固定并发症等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伤椎复位、椎管容积恢复、出血减少、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三步复位法微创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可使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恢复脊柱生物力学性能,减少出血量,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功能活动,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石浩;王忠伟;张高翔;汪振国;贺志亮;苏凤哲;王德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甲亢常见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及体重减少的疾病.Graves’病是甲亢常见的病因,占甲亢病因的85%左右[1].由于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因此甲亢引起的临床并发症复杂多样,易与多种内科疾病混淆.笔者对甲亢常见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陈世波;倪青;郭赫;杨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药治疗进展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以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或者月经过多、不孕为临床症候群.西医学认为其病理特征是黏多糖在组织和皮肤的堆积[1],表现为黏液性水肿,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和加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西医多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优甲乐、雷替斯、甲状腺片等,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较多.中医药对其治疗有一定优势,现将2012-2018年关于中医药治疗甲减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美珍;倪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探讨寒湿型慢性湿疹的治疗

    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探讨寒湿型慢性湿疹的发病规律及治疗,认为寒湿型慢性湿疹病因病机特点为:总因复感引动伏邪而发病,其中风寒湿邪外袭是其必要外因;寒湿内伏脾胃、脾失健运是其核心病机;肺失宣降、玄府郁闭是其关键;伤阳是其主线.治疗当调理脾胃以固其本,法宜温脾散寒、淡渗利湿;同时宣肺解表以治其标,法宜辛温发汗、开通玄府,祛邪外出;另外还需时时顾护阳气,不忘通阳.

    作者:李娜;杨映映;黄飞剑;宋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芪珀生脉颗粒对房颤模型大鼠药效学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观察芪珀生脉颗粒对房颤模型大鼠的药效学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2)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房颤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芪珀生脉大剂量组、芪珀生脉中剂量组、芪珀生脉小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维拉帕米组和稳心颗粒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死亡率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芪珀生脉各剂量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死亡率降低,且芪珀生脉大、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组cTnT、CRP、Hcy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芪珀生脉颗粒对房颤疗效显著,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改善房颤心房组织损伤,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作者:陈雯;张菀桐;师帅;胡元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联合硬膜外冲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硬膜外冲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中药联合硬膜外冲击治疗,对照1组仅予硬膜外冲击治疗,对照2组仅予中药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临床效果、JOA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和炎性因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天和15天hs-CRP、IL-1、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联合硬膜外冲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患肢功能恢复更快,痛苦小,能降低炎性反应,改善预后.

    作者:黄晓涛;严利民;周嘉恩;谢长发;张弛;方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耳穴埋针疗法防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耳穴埋针疗法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作用.方法 选取需行TURP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耳穴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30例.耳穴治疗组术前1天置入耳针并持续刺激,药物治疗组手术当日(术前)晨起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记录2组术后7天内膀胱痉挛次数、痉挛持续时间、VAS评分以及冲洗液转清时间.结果 耳穴治疗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短于药物治疗组,膀胱痉挛VAS评分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针疗法防治TURP术后膀胱痉挛有效且安全.

    作者:关迪;王明;刘跃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倪青采用层次辨证法辨证治疗糖尿病经验

    倪青教授在现代疾病观指导下提出新的糖尿病辨证论治模式—病证结合、层次辨证,首先从具体的症候群,推出抽象的病名,再从病名进—步得出具体的证名.从病证结合思路的层次性、辨证内容的层次性,论述层次辨证法的理论内涵;从层次辨证法的应用步骤,论述其在临床中应用.归纳出倪青教授的临证思维,即中医辨证论治应从病机的动态演变角度,抓住整体病机,病证结合、分层论治,以期为临床医师辨证论治糖尿病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卫华;陈世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肾精亏虚、督脉失养为脊柱退变性疾病发病的内在基础,外感风寒湿邪为外在诱因,日久痰浊瘀血痹阻督脉致使筋脉失养、骨枯髓减而致病.可分为以下5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痰瘀互阻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及督脉痹阻型.总体以补肾通督为基本治则,多选用补肾壮骨通督的药物如鹿胶、补骨脂、桑寄生、生地黄、熟地黄、骨碎补、菟丝子、枸杞子、羌活、独活等,并随证加减.

    作者:张兆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甲亢宁胶囊对FRTL-5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甲亢宁胶囊(以下简称甲亢宁)对FRTL-5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甲亢宁治疗Graves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FRTL-5细胞分为基线组、模型组、甲亢宁组、甲巯咪唑组,采用MTT法检测甲亢宁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对FRTL-5细胞的影响,分析甲亢宁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确定甲亢宁的浓度及作用时间;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甲亢宁对FRTL-5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甲亢宁干预后FRTL-5细胞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甲亢宁组处于G0G1期的FRTL-5细胞多于模型组(P<0.01),处于S期的FRTL-5细胞少于模型组(P<0.05),甲巯咪唑组处于各细胞周期的FRTL-5细胞与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宁组FRTL-5细胞的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甲巯咪唑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宁能下调FRTL-5细胞cyclin D1的蛋白表达,阻滞FRTL-5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孟淑华;李青穆;李敏;魏璠;魏军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肝源性糖尿病“从肝论治”思路探讨

    通过梳理中医学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相关理论,提出“肝消”的HD中医病名,认为临床可分肝经湿热、肝郁脾虚、瘀阻肝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证辨证论治,主张“从肝论治”,以治肝为本,兼以健脾、益肾等法.

    作者:赵静;柏力萄;郑慧娟;魏军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利用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CSA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分、头痛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结果 2组治疗后、随访期的FS-CSA评分、头痛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及随访期2组以上指标及FS-CSA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旋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作者:张威;高春雨;高景华;魏戌;银河;朱立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脐疗法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

    荨麻疹,中医学称为“瘾疹” “鬼风疙瘩”,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1].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2],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脐疗是将药物做成适当的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3],主要包括灸脐法、熨脐法、药物敷贴法、脐部按摩法、浴脐法、脐部拔罐法等.脐疗法作为一种简便效廉的外治疗法,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了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种选择.本文就近年脐疗法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王国蜜;聂晶;徐国梅;闫英;张晶;孙雯雯;高珊珊;韩晓丽;宋雪;李慧文;鲍身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脾益肾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48例(96眼),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48眼).观察组予中药汤剂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肌苷片及维生素口服,观察治疗3个月后患者视力及视野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视力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2.5%,观察组视野总有效率为70.8%,对照组为52.1%.治疗后2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视野平均光敏度(MS)增强,平均缺失(MD)减少,2组间治疗后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肾通络法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在视力提高、视野改善方面效果肯定.

    作者:武丹蕾;吴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外治法应用现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对称性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蚁行感、无力等,且多伴有睡眠障碍或抑郁状态,甚至发展为糖尿病足,是DM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直接原因,严重影响DM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丰卉;倪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舌七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例发病半年内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给予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均以14天为1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45.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七针联合耳穴压豆加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黄丽贤;范庆菁;齐宝云;姜辉;李庆彬;蔡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厂家百蕊片质量对比研究

    目的 建立百蕊片中山奈酚的含量测定方法,评价不同厂家制剂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厂家百蕊片中山奈酚的含量,并验证该测定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等多项指标.结果 不同厂家的本研究批次的百蕊片中山奈酚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0.040 0~0.800 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备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回收率为98.91%,RSD <2.0% (n =6).结论 本研究中百蕊片中山奈酚的含量检测方法简单便捷,能有效控制百蕊片的质量,市场上不同厂家百蕊片有效成分含量可能具较大差异,建议规定统一的含量指标,以保证百蕊片的质量稳定性与临床疗效.

    作者:张亚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中医症状、证候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分析人群中医症状及证候特点.方法 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社区服务中心及铁营社区服务中心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共870例,其中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患者共计266例,记录其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用药信息及中医症状四诊信息,并检测血清葡萄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水平.根据HbAlc是否小于6.3%分为血糖达标组1 19例与不达标组147例,分析2组血糖、血脂等控制情况及用药情况的差异,及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医症状、证候特点.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约为30.6%,药物治疗率约为66.9%,一联用药率约占45.1%.血糖不达标组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合并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TCHO水平均高于达标组(P<0.05).脑卒中高危人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医症状主要以口渴、失眠、头晕为主;中医证候分析:痰湿证占人群65.4%,气虚证占51.5%,内火证占49.2%,血瘀证占45.9%,阴虚证占35.0%.结论 糖尿病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发病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且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血糖不达标组血脂控制情况较差,既往脑卒中及TIA发病率较血糖达标组明显增高;降糖药物在社区使用基本符合规范;该类人群痰浊内阻、脾肾气虚、阴虚火旺证表现突出,临床治疗应辨证施治,有所侧重.

    作者:徐榛敏;张志辰;魏竞竞;金香兰;傅晨;张允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成药治疗眩晕现状

    眩晕是临证中常见病症之一,“眩”指目眩,“晕”指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多由风、火、痰、瘀、虚所引起.老年人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天旋地转,病情轻者仅有眼花,头重脚轻,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视物旋转,甚至不能站立、行走.近年来,中成药被广泛用于眩晕的治疗,现对中成药治疗眩晕的现状和应用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江海林;杨文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从二便看中风后痴呆的中医证候特点

    目的 比较中风后痴呆与非痴呆患者二便的差异,尝试从二便角度分析中风后痴呆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将2 996例中风患者根据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分为非痴呆组2 348例、痴呆组648例,采用项目统一制定的《中医周边症状、舌脉象观察表》采集2组患者二便信息并作比较,分析差异条目所蕴含的证候特点.结果 与非痴呆组比较,痴呆组小便清长、小便短赤、夜尿频多、尿后余沥、咳笑时遗尿、尿急、排便无力、便秘发生率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夜尿频多、便秘的发生率高.在校正年龄、NIHSS评分因素后,发现尿急(OR=1.519,P<0.05)、排便无力(OR=1.353,P<0.05)与中风后痴呆具有相关性.结论 二便异常在中风后痴呆患者中发生率更高.尿急、排便无力与中风后痴呆具有相关性,提示在疾病复杂病机中脾肾气虚的重要性.

    作者:赵珈艺;金香兰;王敏;申伟;魏竞竞;马清科;侯小兵;赵建军;曹晓岚;田军彪;王少杰;杨健;张虎;王玲玲;胡皓;吴浩;张宪忠;吴业清;林安基;张允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