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疏风解毒胶囊临床相关研究分析

李竹英;师留杰

关键词:疏风解毒胶囊, 古代文献,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摘要:疏风解毒胶囊处方组成:虎杖、连翘、板蓝根、马鞭草、败酱草、柴胡、芦根、甘草,本方是基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病因病机所定,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等,祛风清热、解毒散结为法,根据其组方寓意以及“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其他药物,临床应用可延伸拓展到甲型、乙型、禽流感等流行性感冒;鼻窦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鼻咽喉部疾病;轻度小儿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急性期或合并肺部感染、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脓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手足口病、带状疱疹、登革热、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性疾病;皮炎、湿疹、荨麻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银屑病等皮肤病;同时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临床也有相关报道.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李宝勤运用经方治疗肿瘤患者伴杂病顽固性发病医案6则

    李宝勤,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中医科主任,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先后师从钱伯文、刘嘉湘等名老中医,擅长运用经方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顽症,屡见奇效.兹举其治疗肿瘤患者伴杂病顽固性发病医案6则,以飨同道.1奔豚气患者,女,73岁,2015年3月17日初诊.肺癌术后1年,术后化疗8次.因反复自觉下腹部冷气上冲胸口咽喉,发作后一如常人来诊,伴呕恶频频、乏力、畏寒、自汗、下肢浮肿,不欲饮水.

    作者:车勇;张琦君;卢生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观察组加用苏黄止咳胶囊.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炎症标志物、峰流速(PEF)及呼出气-氧化氮(FeNO)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缩短,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气喘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PEF、FeN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能够缓解咳嗽症状,缩短病程,并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时间,且未见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丽;钟杉;曹睿杰;穆怀典;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孙桂芝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经验探析

    孙桂芝教授认为,放射性直肠炎主要病因在于脾气亏虚、热毒蕴结,以热毒内蕴为病理基础,脾气亏虚为关键病理.当放射线照射肠道时,火热毒邪蕴结于肠内,灼伤脉络,腐蚀血肉.放射性直肠炎病灶虽在大肠,但常因脾气亏虚,小肠不能泌别清浊,湿浊之物倾注于大肠,肠腑气机升降功能失司,腑气不能正常通降,气机郁滞而变生癌毒.在疾病不同阶段、结合不同证型合理用药,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秀伟;张培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吴鞠通应用紫雪丹救治急重症经验探析

    吴鞠通治疗重症外感热病以热邪弥漫为主时,多用紫雪丹凉水调服频投,以神清脉静为度,不计总量;初期病重则缩短服药间隔加大用药剂量;中期神清热退而左脉不静,提示肝肾阴血分仍有邪热,坚持使用紫雪丹透热转气;末期阴液大伤余邪留恋则少用之以透解余邪.外感病中有寒邪外束和湿热内阻者,内伤病出现发热神昏者均不用紫雪丹.使用紫雪丹无年龄限制,以病情需要为准,服用紫雪丹仍神昏者,进一步予牛黄丸治疗.

    作者:宋麦芬;陈腾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邵铭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胆囊炎经验

    慢性胆囊炎多表现为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有恶心、腹胀、嗳气、泛酸等消化道症状.中医辨证分型为肝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胆湿热型、肝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肝胆郁滞型、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为多见.发病主因少阳枢机不利,藏泄失司.病位在胆,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治疗常用柴胡、延胡索、香附、枳壳疏肝理气,以海金沙、鸡内金、金钱草、郁金利胆,大黄通腑,并根据血瘀程度活血化瘀.

    作者:田文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杨世勇治疗瘿病经验浅析

    杨世勇教授认为瘿病主脏在肝,病久涉及心、脾、肾,主要病机为痰凝气滞、血瘀壅结于颈前.素体阴虚之人,痰气郁结之后更易于化火而伤阴,心肝火旺则出现心悸、心烦不寐等心神不宁的症状.情志失调为瘿病主要病因,情志不调除与肝相关外,亦与心关系密切.治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为总则,辅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之法.重用开心散与通气散,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化痰、养心安神之功,并配伍单味药用于治疗瘿病,疗效卓著.

    作者:孙伟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多元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将182例Gout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2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多元外治(冷湿敷、半导体激光、外用中药)治疗;对照组90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关节肿痛减轻程度,炎性指标(CRP、ESR)、血尿酸(UA)水平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7天后,痊愈7例(7.6%),好转85例(92.4%);对照组痊愈3例(3.3%),好转72例(8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急性期Gout安全有效,起效较内服中药快.

    作者:张秦;侯堃;邵培培;路素言;张硕;顾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天麻舒心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阻力血管富营养重塑的干预效果

    目的 从显微形态及超微结构层面探讨天麻舒心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阻力血管富营养重塑的干预效果.方法 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各10只SHR;10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天麻舒心浸膏液、氯沙坦钾混悬液,模型组及空白组予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8周后,处死动物并留取肠系膜三级动脉标本;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显微形态,测定并计算管腔外直径、管腔内直径、中膜厚度、中膜横断面面积、中膜厚度/管腔内半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肠系膜三级动脉超微结构.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膜横断面面积未见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腔外直径、管腔内直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腔半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弹力层不连续,中膜SMC变形、胶原纤维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中药各剂量组管腔内直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半径均减少,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内弹力层、中膜平滑肌细胞变形及胶原纤维增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SHR阻力血管出现富营养重塑,天麻舒心方可以从显微形态及超微结构等层面改善高血压阻力血管富营养重塑.

    作者:王洋;尹倚艰;潘立敏;徐贵成;李敏;刘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咳喘贴敷方穴位敷贴治疗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评价

    目的 研究咳喘贴敷方穴位敷贴对于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受限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肺肾气虚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以咳喘贴敷方、对照组以安慰剂,分别进行穴位敷贴.连续随访1年,每6周随访中医证候评分,COPD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TM,CAT)评分;每12周随访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值(FEV1%).结果 经过6周治疗,观察组中医病证疗效总有效率71.7%,对照组为2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过6周治疗,观察组咳嗽、咳痰症状的单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余各项症状的单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敷贴治疗后各访视周期中,治疗后第3、4、5、6随访周期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第3、4、5随访周期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随访周期中,2组间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贴敷方穴位敷贴疗法对于肺肾气虚型稳定期COPD具有改善咳嗽、咳痰症状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的近期疗效;且具有改善患者秋冬季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的远期疗效.

    作者:陈旋;王万涛;史苗颜;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调肝理脾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贯阴阳,统气血,居真元之间,握升降之枢”,肝脾二者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脾功能的协调是维持人体各脏腑功能正常的关键所在.1小儿肝脾相关理论脾与胃同属五行之土,位居中焦,以膜相连,二者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共济,共同将饮食物消化、吸收,形成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而营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行使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及生殖等功能;肝又主藏血,能够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生养阴血以柔养肝脏;肝主疏泄、条畅气机,可助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协调.肝脾功能的协调是维持人体各脏腑功能正常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敏;郑军;胡锦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温度及时间因素对煅制石膏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煅制温度、时间对石膏煅品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温度和时间对煅制石膏特性的影响,分析变化规律;依据分析结果,测定煅制品失重情况及水提液中钙离子溶出度,筛选佳炮制条件.结果 石膏80~200℃先失去3/2个结晶水,再失去0.5个结晶水,350℃晶型发生改变生成可溶性硬石膏;200℃、120 min,350℃、30 min,400℃、20 min 3个点石膏煅制品钙离子溶出度大.结论 石膏在接近失去2个结晶水或刚失去2个结晶水时,钙离子的溶出度大,且煅制温度越高失去结晶水所需的时间越短.

    作者:李妍;王颖莉;刘帅;李卫飞;许金凯;刘晓艳;王垭琳;杜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电针中极、曲骨组穴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组穴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虚证、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4例BPH患者进行中医辨证,以治疗前虚证、实证分组,比较2组电针组穴治疗前基线资料差异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实证组前列腺体积大于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IPSS总分、各亚项分、QOL值、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极穴与曲骨穴对实证、虚证BPH患者作用相当,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主穴.

    作者:郑入文;胡慧;张允岭;金香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脾化痰方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症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健脾化痰方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脾两虚型COPD稳定期轻中度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化痰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BODE指数(BMI、肺功能、MMRC呼吸困难评分、6MWT)评分、COPD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系统问卷调查(SGRQ)评分、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因子(IL4、IL-8、TNF-α)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BODE积分和SGRQ问卷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上清液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痰上清液IL-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IL-6、IL-8、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化痰方治疗肺脾两虚型COPD临床疗效较好,对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麒;张学超;蔡淦;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研究进展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3部分组成,主要表现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特征,有些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直肠.肛瘘多发于青壮年,发病高峰年龄为20~40岁,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约为5∶1[1].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合并一些炎症性肠病、白血病化疗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时,单纯的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要求,作为开放性的创伤伤口,如何加速创面的愈合是作为肛肠科医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医学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现就近5年中医在肛瘘术后加速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石荣;舒郁平;黄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疗效评价

    目的 评估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临床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疗效.方法 将DS患者62例,按症状分为单纯腰背痛组(A组)29例、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组(B组)33例.所有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侧凸Cobb角变化及治疗后症状复发时间.结果 治疗后A组VAS、ODI评分、Cobb角、复发时间优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疗法治疗单纯腰背痛的DS患者疗效优于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患者.

    作者:孙武;高景华;冯敏山;高春雨;朱立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通窍活血汤治疗恢复期病毒性脑炎1例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夏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病情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发病呈急进性,其中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西医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尚难肯定,且对后遗症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孟维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二冬膏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初探

    目的 探讨二冬膏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高、中、低剂量的二冬膏水溶液以灌胃方式给药,获取二冬膏含药血清,以空白血清为对照,干预A549细胞,应用MTT法、划痕实验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法检测二冬膏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干预A549细胞24h后均可不同程度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以二冬膏中剂量组抑制作用明显;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A549细胞的迁移距离较空白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细胞迁移距离短;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侵袭过膜的细胞数少.结论 二冬膏含药血清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中剂量抑制作用明显.

    作者:江闰德;张志雄;林莉;邓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六郁同治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六郁同治观察组(观察组)予六郁同治方+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通心络+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血脂、血清hsCRP、MMP-9及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HDL-C、hsCRP表达、MMP-9表达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脂代谢、抑制hsCRP及MMP-9表达相关.

    作者:苏毅馨;赵含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皮内针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皮内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图钉型和麦粒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疗法,又称埋针法,是古代留针方法的发展[1].具体来说,其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皮内针法由《灵枢·官针》篇中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作者:高寅秋;李辛洁;贾擎;谢坤;岳红红;关鑫;刘志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电针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下行通路5-HT1A受体表达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电针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下行通路中5-HT1A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单穴组(EA1组)、配穴组(EA2组)、非穴组(NA组)5组,C组只予以电极安置手术,其余各组在电刺激后予以相应电针治疗.第0、2、4、6天测量大鼠头面部与后足底的机械痛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的中缝大核与三叉神经脊柬核尾侧亚核的5-HT1A受体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第0天,各组大鼠机械痛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6天,M组大鼠机械痛阈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EA1组、EA2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A组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5-HT1A受体表达与C组、EA1组和EA2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中缝大核与三叉神经脊柬核尾侧亚核部位的5-HT1A受体表达能起到抑制作用,可能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洛鹏;刘璐;裴培;曲正阳;王麟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