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洛鹏;刘璐;裴培;曲正阳;王麟鹏
目的 观察电针组穴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虚证、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4例BPH患者进行中医辨证,以治疗前虚证、实证分组,比较2组电针组穴治疗前基线资料差异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实证组前列腺体积大于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IPSS总分、各亚项分、QOL值、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极穴与曲骨穴对实证、虚证BPH患者作用相当,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主穴.
作者:郑入文;胡慧;张允岭;金香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从显微形态及超微结构层面探讨天麻舒心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阻力血管富营养重塑的干预效果.方法 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各10只SHR;10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天麻舒心浸膏液、氯沙坦钾混悬液,模型组及空白组予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8周后,处死动物并留取肠系膜三级动脉标本;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显微形态,测定并计算管腔外直径、管腔内直径、中膜厚度、中膜横断面面积、中膜厚度/管腔内半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肠系膜三级动脉超微结构.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膜横断面面积未见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腔外直径、管腔内直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腔半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弹力层不连续,中膜SMC变形、胶原纤维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中药各剂量组管腔内直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半径均减少,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内弹力层、中膜平滑肌细胞变形及胶原纤维增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SHR阻力血管出现富营养重塑,天麻舒心方可以从显微形态及超微结构等层面改善高血压阻力血管富营养重塑.
作者:王洋;尹倚艰;潘立敏;徐贵成;李敏;刘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贯阴阳,统气血,居真元之间,握升降之枢”,肝脾二者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脾功能的协调是维持人体各脏腑功能正常的关键所在.1小儿肝脾相关理论脾与胃同属五行之土,位居中焦,以膜相连,二者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共济,共同将饮食物消化、吸收,形成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而营养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行使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及生殖等功能;肝又主藏血,能够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生养阴血以柔养肝脏;肝主疏泄、条畅气机,可助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协调.肝脾功能的协调是维持人体各脏腑功能正常的关键所在.
作者:李敏;郑军;胡锦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慢性胆囊炎多表现为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有恶心、腹胀、嗳气、泛酸等消化道症状.中医辨证分型为肝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胆湿热型、肝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肝胆郁滞型、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为多见.发病主因少阳枢机不利,藏泄失司.病位在胆,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治疗常用柴胡、延胡索、香附、枳壳疏肝理气,以海金沙、鸡内金、金钱草、郁金利胆,大黄通腑,并根据血瘀程度活血化瘀.
作者:田文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硝酸甘油偏头痛大鼠模型的行为学改变.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模型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电针治疗观察组4组.实验第0天测定痛阈基线,第1、2、3天分别处理并测定各组大鼠痛阈.结果 模型对照组痛阈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模型对照组痛阈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阈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对偏头痛有治疗作用.
作者:朱玉璞;裴培;刘璐;赵洛鹏;王麟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吴鞠通治疗重症外感热病以热邪弥漫为主时,多用紫雪丹凉水调服频投,以神清脉静为度,不计总量;初期病重则缩短服药间隔加大用药剂量;中期神清热退而左脉不静,提示肝肾阴血分仍有邪热,坚持使用紫雪丹透热转气;末期阴液大伤余邪留恋则少用之以透解余邪.外感病中有寒邪外束和湿热内阻者,内伤病出现发热神昏者均不用紫雪丹.使用紫雪丹无年龄限制,以病情需要为准,服用紫雪丹仍神昏者,进一步予牛黄丸治疗.
作者:宋麦芬;陈腾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龙贝川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龙贝川汤加减治疗66例肾虚痰瘀型PCOS伴有月经后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66例患者中治愈4例、有效52例,总有效率为84.87%.治疗前症状积分(33.30±4.27)分,治疗后(12.74 ±9.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BMI、LH、T水平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FS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贝川汤能够有效改善肾虚痰瘀型PCOS月经后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
作者:张璇;佟庆;邢天伶;金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经方是中医学的重要术语,产生历史久远,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共有12种定义.经方的内涵即中医学术语,属于方剂学范畴,特指发展到汉代成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创制的经实践验证确有效验的方剂;经方的外延包括《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十一家经方、未被《汉书·艺文志》选录而同于其水平的同时代方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辅行诀》方及后世流传的尚待发掘的录自《汉书·艺文志》十一家经方的方子.经方具有用药精当、剂量准确、组方严谨、配伍巧妙、剂型丰富、煎服有法、加减灵活及功效卓著等特点.
作者:李笑宇;郝万山;张广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味对冷哮证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味,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并随访12周.观察2组患者证候指标及FeNO、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的71.8%;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随访12周中医各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2组患者随访12周FeNO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缶床控制评分(ACT)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和随访12周2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高于本组治疗前,而EFR变异率(PEFR)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2周和随访12周的FEV1%及PEFR指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冷哮证支气管哮喘可降低FeNO水平,降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和改善肺功能.
作者:徐贵华;史苗颜;宋秀明;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皮内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图钉型和麦粒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疗法,又称埋针法,是古代留针方法的发展[1].具体来说,其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皮内针法由《灵枢·官针》篇中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作者:高寅秋;李辛洁;贾擎;谢坤;岳红红;关鑫;刘志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咳喘贴敷方穴位敷贴对于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受限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肺肾气虚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以咳喘贴敷方、对照组以安慰剂,分别进行穴位敷贴.连续随访1年,每6周随访中医证候评分,COPD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TM,CAT)评分;每12周随访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值(FEV1%).结果 经过6周治疗,观察组中医病证疗效总有效率71.7%,对照组为2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过6周治疗,观察组咳嗽、咳痰症状的单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余各项症状的单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敷贴治疗后各访视周期中,治疗后第3、4、5、6随访周期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第3、4、5随访周期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随访周期中,2组间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贴敷方穴位敷贴疗法对于肺肾气虚型稳定期COPD具有改善咳嗽、咳痰症状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的近期疗效;且具有改善患者秋冬季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的远期疗效.
作者:陈旋;王万涛;史苗颜;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疏风解毒胶囊处方组成:虎杖、连翘、板蓝根、马鞭草、败酱草、柴胡、芦根、甘草,本方是基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病因病机所定,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等,祛风清热、解毒散结为法,根据其组方寓意以及“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其他药物,临床应用可延伸拓展到甲型、乙型、禽流感等流行性感冒;鼻窦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鼻咽喉部疾病;轻度小儿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急性期或合并肺部感染、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脓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手足口病、带状疱疹、登革热、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性疾病;皮炎、湿疹、荨麻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银屑病等皮肤病;同时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临床也有相关报道.
作者:李竹英;师留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孙桂芝教授认为,放射性直肠炎主要病因在于脾气亏虚、热毒蕴结,以热毒内蕴为病理基础,脾气亏虚为关键病理.当放射线照射肠道时,火热毒邪蕴结于肠内,灼伤脉络,腐蚀血肉.放射性直肠炎病灶虽在大肠,但常因脾气亏虚,小肠不能泌别清浊,湿浊之物倾注于大肠,肠腑气机升降功能失司,腑气不能正常通降,气机郁滞而变生癌毒.在疾病不同阶段、结合不同证型合理用药,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秀伟;张培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临床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疗效.方法 将DS患者62例,按症状分为单纯腰背痛组(A组)29例、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组(B组)33例.所有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侧凸Cobb角变化及治疗后症状复发时间.结果 治疗后A组VAS、ODI评分、Cobb角、复发时间优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疗法治疗单纯腰背痛的DS患者疗效优于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患者.
作者:孙武;高景华;冯敏山;高春雨;朱立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乙酰半胱氨酸+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喘息症状积分、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2.5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喘息症状、6 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IPF可提高临床疗效,且能改善患者咳嗽、喘息症状,提高活动耐力.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煅制温度、时间对石膏煅品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热分析技术研究温度和时间对煅制石膏特性的影响,分析变化规律;依据分析结果,测定煅制品失重情况及水提液中钙离子溶出度,筛选佳炮制条件.结果 石膏80~200℃先失去3/2个结晶水,再失去0.5个结晶水,350℃晶型发生改变生成可溶性硬石膏;200℃、120 min,350℃、30 min,400℃、20 min 3个点石膏煅制品钙离子溶出度大.结论 石膏在接近失去2个结晶水或刚失去2个结晶水时,钙离子的溶出度大,且煅制温度越高失去结晶水所需的时间越短.
作者:李妍;王颖莉;刘帅;李卫飞;许金凯;刘晓艳;王垭琳;杜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祛瘀生新方对慢性间歇性缺氧(CIH)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0S)、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防治机制.方法 应用间歇缺氧/再氧合动物舱,建立CIH大鼠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IH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祛瘀生新治疗组(QYSX组)和乙酰半胱氨酸对照组(NAC组)4组,各10只.实验结束后(第36天)测定大鼠血浆中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CIH组大鼠血浆中的MDA、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IH组比较,NAC组、QYSX组MDA、IL-6、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AC组比较,QYSX组MDA、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YSX组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瘀生新方能减轻CIH大鼠体内的OS、炎症反应.
作者:张炜;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社区中轻度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社区肝郁化火型GA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分别予丹栀逍遥散免煎颗粒和劳拉西泮口服,疗程均为4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广泛性焦虑中医证候评分表(肝郁化火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HAMA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焦虑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及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栀逍遥散能有效改善社区肝郁化火型GAD患者的焦虑状态和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小黎;刘晓梅;邵珺;唐启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医多元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将182例Gout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2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多元外治(冷湿敷、半导体激光、外用中药)治疗;对照组90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关节肿痛减轻程度,炎性指标(CRP、ESR)、血尿酸(UA)水平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7天后,痊愈7例(7.6%),好转85例(92.4%);对照组痊愈3例(3.3%),好转72例(8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急性期Gout安全有效,起效较内服中药快.
作者:张秦;侯堃;邵培培;路素言;张硕;顾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二冬膏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高、中、低剂量的二冬膏水溶液以灌胃方式给药,获取二冬膏含药血清,以空白血清为对照,干预A549细胞,应用MTT法、划痕实验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法检测二冬膏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干预A549细胞24h后均可不同程度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以二冬膏中剂量组抑制作用明显;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A549细胞的迁移距离较空白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细胞迁移距离短;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侵袭过膜的细胞数少.结论 二冬膏含药血清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中剂量抑制作用明显.
作者:江闰德;张志雄;林莉;邓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