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贝川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月经后期临床观察

张璇;佟庆;邢天伶;金哲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后期, 肾虚痰瘀, 龙贝川汤
摘要:目的 观察龙贝川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龙贝川汤加减治疗66例肾虚痰瘀型PCOS伴有月经后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66例患者中治愈4例、有效52例,总有效率为84.87%.治疗前症状积分(33.30±4.27)分,治疗后(12.74 ±9.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BMI、LH、T水平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FS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贝川汤能够有效改善肾虚痰瘀型PCOS月经后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息咳喘膏贴敷治疗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双息咳喘膏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60例中医辨证属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息咳喘膏加常规西药治疗,以临床症状、生活质量问卷(CAT量表)、肺功能、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为观测指标,观察此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FEV1%均有改善.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息咳喘膏能减轻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尚不明确.

    作者:杨彦伟;杨洁;王培东;张波;何咏;王树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观察组加用苏黄止咳胶囊.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炎症标志物、峰流速(PEF)及呼出气-氧化氮(FeNO)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缩短,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气喘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PEF、FeN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能够缓解咳嗽症状,缩短病程,并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时间,且未见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丽;钟杉;曹睿杰;穆怀典;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丹栀逍遥散干预社区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社区中轻度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社区肝郁化火型GA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分别予丹栀逍遥散免煎颗粒和劳拉西泮口服,疗程均为4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广泛性焦虑中医证候评分表(肝郁化火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HAMA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焦虑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及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栀逍遥散能有效改善社区肝郁化火型GAD患者的焦虑状态和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小黎;刘晓梅;邵珺;唐启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冷哮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味对冷哮证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味,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并随访12周.观察2组患者证候指标及FeNO、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的71.8%;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随访12周中医各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2组患者随访12周FeNO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缶床控制评分(ACT)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和随访12周2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高于本组治疗前,而EFR变异率(PEFR)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2周和随访12周的FEV1%及PEFR指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冷哮证支气管哮喘可降低FeNO水平,降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和改善肺功能.

    作者:徐贵华;史苗颜;宋秀明;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疗效评价

    目的 评估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临床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疗效.方法 将DS患者62例,按症状分为单纯腰背痛组(A组)29例、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组(B组)33例.所有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侧凸Cobb角变化及治疗后症状复发时间.结果 治疗后A组VAS、ODI评分、Cobb角、复发时间优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疗法治疗单纯腰背痛的DS患者疗效优于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患者.

    作者:孙武;高景华;冯敏山;高春雨;朱立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皮内针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皮内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图钉型和麦粒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疗法,又称埋针法,是古代留针方法的发展[1].具体来说,其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皮内针法由《灵枢·官针》篇中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作者:高寅秋;李辛洁;贾擎;谢坤;岳红红;关鑫;刘志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电针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下行通路5-HT1A受体表达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电针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下行通路中5-HT1A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单穴组(EA1组)、配穴组(EA2组)、非穴组(NA组)5组,C组只予以电极安置手术,其余各组在电刺激后予以相应电针治疗.第0、2、4、6天测量大鼠头面部与后足底的机械痛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的中缝大核与三叉神经脊柬核尾侧亚核的5-HT1A受体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第0天,各组大鼠机械痛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6天,M组大鼠机械痛阈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EA1组、EA2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A组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5-HT1A受体表达与C组、EA1组和EA2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中缝大核与三叉神经脊柬核尾侧亚核部位的5-HT1A受体表达能起到抑制作用,可能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洛鹏;刘璐;裴培;曲正阳;王麟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方的内涵与外延

    经方是中医学的重要术语,产生历史久远,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共有12种定义.经方的内涵即中医学术语,属于方剂学范畴,特指发展到汉代成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创制的经实践验证确有效验的方剂;经方的外延包括《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十一家经方、未被《汉书·艺文志》选录而同于其水平的同时代方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辅行诀》方及后世流传的尚待发掘的录自《汉书·艺文志》十一家经方的方子.经方具有用药精当、剂量准确、组方严谨、配伍巧妙、剂型丰富、煎服有法、加减灵活及功效卓著等特点.

    作者:李笑宇;郝万山;张广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天麻舒心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阻力血管富营养重塑的干预效果

    目的 从显微形态及超微结构层面探讨天麻舒心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阻力血管富营养重塑的干预效果.方法 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各10只SHR;10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天麻舒心浸膏液、氯沙坦钾混悬液,模型组及空白组予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8周后,处死动物并留取肠系膜三级动脉标本;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显微形态,测定并计算管腔外直径、管腔内直径、中膜厚度、中膜横断面面积、中膜厚度/管腔内半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肠系膜三级动脉超微结构.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膜横断面面积未见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腔外直径、管腔内直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腔半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弹力层不连续,中膜SMC变形、胶原纤维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中药各剂量组管腔内直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半径均减少,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内弹力层、中膜平滑肌细胞变形及胶原纤维增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SHR阻力血管出现富营养重塑,天麻舒心方可以从显微形态及超微结构等层面改善高血压阻力血管富营养重塑.

    作者:王洋;尹倚艰;潘立敏;徐贵成;李敏;刘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龙贝川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月经后期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龙贝川汤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经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龙贝川汤加减治疗66例肾虚痰瘀型PCOS伴有月经后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66例患者中治愈4例、有效52例,总有效率为84.87%.治疗前症状积分(33.30±4.27)分,治疗后(12.74 ±9.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BMI、LH、T水平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FS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龙贝川汤能够有效改善肾虚痰瘀型PCOS月经后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

    作者:张璇;佟庆;邢天伶;金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脾化痰方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症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健脾化痰方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脾两虚型COPD稳定期轻中度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化痰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BODE指数(BMI、肺功能、MMRC呼吸困难评分、6MWT)评分、COPD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系统问卷调查(SGRQ)评分、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因子(IL4、IL-8、TNF-α)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BODE积分和SGRQ问卷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上清液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痰上清液IL-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IL-6、IL-8、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化痰方治疗肺脾两虚型COPD临床疗效较好,对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麒;张学超;蔡淦;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李宝勤运用经方治疗肿瘤患者伴杂病顽固性发病医案6则

    李宝勤,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中医科主任,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先后师从钱伯文、刘嘉湘等名老中医,擅长运用经方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顽症,屡见奇效.兹举其治疗肿瘤患者伴杂病顽固性发病医案6则,以飨同道.1奔豚气患者,女,73岁,2015年3月17日初诊.肺癌术后1年,术后化疗8次.因反复自觉下腹部冷气上冲胸口咽喉,发作后一如常人来诊,伴呕恶频频、乏力、畏寒、自汗、下肢浮肿,不欲饮水.

    作者:车勇;张琦君;卢生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吴鞠通应用紫雪丹救治急重症经验探析

    吴鞠通治疗重症外感热病以热邪弥漫为主时,多用紫雪丹凉水调服频投,以神清脉静为度,不计总量;初期病重则缩短服药间隔加大用药剂量;中期神清热退而左脉不静,提示肝肾阴血分仍有邪热,坚持使用紫雪丹透热转气;末期阴液大伤余邪留恋则少用之以透解余邪.外感病中有寒邪外束和湿热内阻者,内伤病出现发热神昏者均不用紫雪丹.使用紫雪丹无年龄限制,以病情需要为准,服用紫雪丹仍神昏者,进一步予牛黄丸治疗.

    作者:宋麦芬;陈腾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咳喘贴敷方穴位敷贴治疗肺肾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评价

    目的 研究咳喘贴敷方穴位敷贴对于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受限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肺肾气虚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以咳喘贴敷方、对照组以安慰剂,分别进行穴位敷贴.连续随访1年,每6周随访中医证候评分,COPD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TM,CAT)评分;每12周随访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值(FEV1%).结果 经过6周治疗,观察组中医病证疗效总有效率71.7%,对照组为2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过6周治疗,观察组咳嗽、咳痰症状的单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其余各项症状的单项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敷贴治疗后各访视周期中,治疗后第3、4、5、6随访周期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第3、4、5随访周期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各随访周期中,2组间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咳喘贴敷方穴位敷贴疗法对于肺肾气虚型稳定期COPD具有改善咳嗽、咳痰症状及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的近期疗效;且具有改善患者秋冬季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的远期疗效.

    作者:陈旋;王万涛;史苗颜;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疏风解毒胶囊临床相关研究分析

    疏风解毒胶囊处方组成:虎杖、连翘、板蓝根、马鞭草、败酱草、柴胡、芦根、甘草,本方是基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病因病机所定,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等,祛风清热、解毒散结为法,根据其组方寓意以及“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其他药物,临床应用可延伸拓展到甲型、乙型、禽流感等流行性感冒;鼻窦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鼻咽喉部疾病;轻度小儿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急性期或合并肺部感染、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脓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手足口病、带状疱疹、登革热、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性疾病;皮炎、湿疹、荨麻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银屑病等皮肤病;同时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临床也有相关报道.

    作者:李竹英;师留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六郁同治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六郁同治观察组(观察组)予六郁同治方+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通心络+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血脂、血清hsCRP、MMP-9及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HDL-C、hsCRP表达、MMP-9表达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郁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脂代谢、抑制hsCRP及MMP-9表达相关.

    作者:苏毅馨;赵含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研究进展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3部分组成,主要表现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特征,有些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直肠.肛瘘多发于青壮年,发病高峰年龄为20~40岁,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约为5∶1[1].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合并一些炎症性肠病、白血病化疗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时,单纯的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要求,作为开放性的创伤伤口,如何加速创面的愈合是作为肛肠科医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医学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现就近5年中医在肛瘘术后加速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石荣;舒郁平;黄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乙酰半胱氨酸+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喘息症状积分、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2.5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喘息症状、6 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IPF可提高临床疗效,且能改善患者咳嗽、喘息症状,提高活动耐力.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通窍活血汤治疗恢复期病毒性脑炎1例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夏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病情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发病呈急进性,其中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西医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尚难肯定,且对后遗症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孟维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二冬膏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初探

    目的 探讨二冬膏含药血清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高、中、低剂量的二冬膏水溶液以灌胃方式给药,获取二冬膏含药血清,以空白血清为对照,干预A549细胞,应用MTT法、划痕实验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法检测二冬膏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干预A549细胞24h后均可不同程度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以二冬膏中剂量组抑制作用明显;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A549细胞的迁移距离较空白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细胞迁移距离短;二冬膏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侵袭过膜的细胞数少.结论 二冬膏含药血清能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中剂量抑制作用明显.

    作者:江闰德;张志雄;林莉;邓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