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麦芬;陈腾飞
目的 观察中医多元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将182例Gout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2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多元外治(冷湿敷、半导体激光、外用中药)治疗;对照组90例,予中药汤剂+扶他林治疗,2组均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关节肿痛减轻程度,炎性指标(CRP、ESR)、血尿酸(UA)水平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7天后,痊愈7例(7.6%),好转85例(92.4%);对照组痊愈3例(3.3%),好转72例(8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多元外治法治疗急性期Gout安全有效,起效较内服中药快.
作者:张秦;侯堃;邵培培;路素言;张硕;顾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祛瘀生新方对慢性间歇性缺氧(CIH)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0S)、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防治机制.方法 应用间歇缺氧/再氧合动物舱,建立CIH大鼠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IH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祛瘀生新治疗组(QYSX组)和乙酰半胱氨酸对照组(NAC组)4组,各10只.实验结束后(第36天)测定大鼠血浆中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CIH组大鼠血浆中的MDA、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IH组比较,NAC组、QYSX组MDA、IL-6、TNF-α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AC组比较,QYSX组MDA、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YSX组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瘀生新方能减轻CIH大鼠体内的OS、炎症反应.
作者:张炜;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治疗社区中轻度肝郁化火型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社区肝郁化火型GA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8例与对照组42例,分别予丹栀逍遥散免煎颗粒和劳拉西泮口服,疗程均为4周.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广泛性焦虑中医证候评分表(肝郁化火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HAMA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焦虑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及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栀逍遥散能有效改善社区肝郁化火型GAD患者的焦虑状态和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小黎;刘晓梅;邵珺;唐启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电针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下行通路中5-HT1A受体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单穴组(EA1组)、配穴组(EA2组)、非穴组(NA组)5组,C组只予以电极安置手术,其余各组在电刺激后予以相应电针治疗.第0、2、4、6天测量大鼠头面部与后足底的机械痛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的中缝大核与三叉神经脊柬核尾侧亚核的5-HT1A受体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第0天,各组大鼠机械痛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6天,M组大鼠机械痛阈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EA1组、EA2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A组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5-HT1A受体表达与C组、EA1组和EA2组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对偏头痛超早期大鼠中缝大核与三叉神经脊柬核尾侧亚核部位的5-HT1A受体表达能起到抑制作用,可能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洛鹏;刘璐;裴培;曲正阳;王麟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吴鞠通治疗重症外感热病以热邪弥漫为主时,多用紫雪丹凉水调服频投,以神清脉静为度,不计总量;初期病重则缩短服药间隔加大用药剂量;中期神清热退而左脉不静,提示肝肾阴血分仍有邪热,坚持使用紫雪丹透热转气;末期阴液大伤余邪留恋则少用之以透解余邪.外感病中有寒邪外束和湿热内阻者,内伤病出现发热神昏者均不用紫雪丹.使用紫雪丹无年龄限制,以病情需要为准,服用紫雪丹仍神昏者,进一步予牛黄丸治疗.
作者:宋麦芬;陈腾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夏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病情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发病呈急进性,其中重症脑炎更易发生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西医治疗主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发热用退热镇痛药;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尚难肯定,且对后遗症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孟维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味对冷哮证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味,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并随访12周.观察2组患者证候指标及FeNO、肺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2%,高于对照组的71.8%;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随访12周中医各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2组患者随访12周FeNO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缶床控制评分(ACT)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2周和随访12周2组患者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高于本组治疗前,而EFR变异率(PEFR)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2周和随访12周的FEV1%及PEFR指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冷哮证支气管哮喘可降低FeNO水平,降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和改善肺功能.
作者:徐贵华;史苗颜;宋秀明;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疏风解毒胶囊处方组成:虎杖、连翘、板蓝根、马鞭草、败酱草、柴胡、芦根、甘草,本方是基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病因病机所定,症见发热、恶风、咽痛、头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等,祛风清热、解毒散结为法,根据其组方寓意以及“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其他药物,临床应用可延伸拓展到甲型、乙型、禽流感等流行性感冒;鼻窦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鼻咽喉部疾病;轻度小儿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急性期或合并肺部感染、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脓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手足口病、带状疱疹、登革热、水痘、疱疹性咽峡炎等传染性疾病;皮炎、湿疹、荨麻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银屑病等皮肤病;同时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临床也有相关报道.
作者:李竹英;师留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孙轶秋教授认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主要有正虚与邪实两方面,是在肺、脾、肾三脏虚损,尤其是肺脾两虚的基础上,反复感染六淫之邪所致.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正虚是本病的关键.孙教授认为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过程即为正与邪消长变化的过程.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临床上采用益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可以改善复感儿的发病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提高免疫力、调理体质.
作者:朱明馨;金凤;杨丹枫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脾化痰方治疗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脾两虚型COPD稳定期轻中度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信必可都保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化痰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BODE指数(BMI、肺功能、MMRC呼吸困难评分、6MWT)评分、COPD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系统问卷调查(SGRQ)评分、诱导痰中炎症细胞因子(IL4、IL-8、TNF-α)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BODE积分和SGRQ问卷评分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上清液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痰上清液IL-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IL-6、IL-8、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化痰方治疗肺脾两虚型COPD临床疗效较好,对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麒;张学超;蔡淦;张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3部分组成,主要表现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特征,有些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直肠.肛瘘多发于青壮年,发病高峰年龄为20~40岁,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约为5∶1[1].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合并一些炎症性肠病、白血病化疗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时,单纯的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创面快速愈合的要求,作为开放性的创伤伤口,如何加速创面的愈合是作为肛肠科医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医学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现就近5年中医在肛瘘术后加速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石荣;舒郁平;黄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双息咳喘膏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60例中医辨证属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息咳喘膏加常规西药治疗,以临床症状、生活质量问卷(CAT量表)、肺功能、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为观测指标,观察此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FEV1%均有改善.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息咳喘膏能减轻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尚不明确.
作者:杨彦伟;杨洁;王培东;张波;何咏;王树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苏黄止咳胶囊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观察组加用苏黄止咳胶囊.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炎症标志物、峰流速(PEF)及呼出气-氧化氮(FeNO)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缩短,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气喘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PEF、FeN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苏黄止咳胶囊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能够缓解咳嗽症状,缩短病程,并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时间,且未见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丽;钟杉;曹睿杰;穆怀典;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扶正固本汤联合化疗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富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顺铂和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扶正固本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免疫细胞(CD3+、CD4+、CD8+、CD4 +/CD8+和NK)、免疫因子(IFN-γ、IL-2、IL-4、IL-6和IL-10)、肝功能(ALT和AST)和肾功能(BUN和Cr)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免疫细胞(CD3+、CD4+、CD4 +/CD8+和NK)和免疫因子(IFN-γ、IL-2)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8+、炎症因子(IL-4、IL-6和IL-10)、肝功能(ALT和AST)、肾功能(BUN和C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固本汤联合化疗能够有效的改善宫颈癌患者免疫因子和免疫细胞水平,对宫颈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玲娣;徐伟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电针组穴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虚证、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4例BPH患者进行中医辨证,以治疗前虚证、实证分组,比较2组电针组穴治疗前基线资料差异及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实证组前列腺体积大于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IPSS总分、各亚项分、QOL值、前列腺体积、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极穴与曲骨穴对实证、虚证BPH患者作用相当,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主穴.
作者:郑入文;胡慧;张允岭;金香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乙酰半胱氨酸+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喘息症状积分、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2.5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症状、喘息症状、6 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IPF可提高临床疗效,且能改善患者咳嗽、喘息症状,提高活动耐力.
作者:刘志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孙桂芝教授认为,放射性直肠炎主要病因在于脾气亏虚、热毒蕴结,以热毒内蕴为病理基础,脾气亏虚为关键病理.当放射线照射肠道时,火热毒邪蕴结于肠内,灼伤脉络,腐蚀血肉.放射性直肠炎病灶虽在大肠,但常因脾气亏虚,小肠不能泌别清浊,湿浊之物倾注于大肠,肠腑气机升降功能失司,腑气不能正常通降,气机郁滞而变生癌毒.在疾病不同阶段、结合不同证型合理用药,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秀伟;张培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经方是中医学的重要术语,产生历史久远,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共有12种定义.经方的内涵即中医学术语,属于方剂学范畴,特指发展到汉代成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创制的经实践验证确有效验的方剂;经方的外延包括《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十一家经方、未被《汉书·艺文志》选录而同于其水平的同时代方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辅行诀》方及后世流传的尚待发掘的录自《汉书·艺文志》十一家经方的方子.经方具有用药精当、剂量准确、组方严谨、配伍巧妙、剂型丰富、煎服有法、加减灵活及功效卓著等特点.
作者:李笑宇;郝万山;张广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针刺治疗硝酸甘油偏头痛大鼠模型的行为学改变.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模型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电针治疗观察组4组.实验第0天测定痛阈基线,第1、2、3天分别处理并测定各组大鼠痛阈.结果 模型对照组痛阈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模型对照组痛阈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阈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对偏头痛有治疗作用.
作者:朱玉璞;裴培;刘璐;赵洛鹏;王麟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慢性胆囊炎多表现为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有恶心、腹胀、嗳气、泛酸等消化道症状.中医辨证分型为肝气郁结型、气滞血瘀型、肝胆湿热型、肝阴不足型、肝胃不和型、肝胆郁滞型、肝郁脾虚型,气滞血瘀型为多见.发病主因少阳枢机不利,藏泄失司.病位在胆,与肝、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治疗常用柴胡、延胡索、香附、枳壳疏肝理气,以海金沙、鸡内金、金钱草、郁金利胆,大黄通腑,并根据血瘀程度活血化瘀.
作者:田文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