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师氏理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疗效观察

李兵;李金学;张志伟;尚国栋;王钲;智照林;吴致力;李喆;邹海鹏

关键词:推拿, 理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臀部筋结, B超
摘要:目的 观察并比较师氏理筋法和常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师氏理筋组和常规手法组各50例,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并于B超下观察臀部筋结炎性反应带的宽度.结果 治疗后2组VAS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师氏理筋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后2组炎性反应带宽度均减小(P<0.05),师氏理筋组变化更明显(P<0.05).师氏理筋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98%,常规手法组治愈率18%,总有效率94%,2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师氏理筋法可有效缓解腰腿部疼痛,减小臀部炎症反应带,促进臀部筋结病变炎症吸收,优于常规手法.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过敏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逍遥散加味方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肝郁气滞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0例(120只眼)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局部点色甘酸钠滴眼液联合逍遥散加味方干预治疗,对照组单纯局部点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2周后观察2组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指标积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及体征指标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减少,泪液分泌增多,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逍遥散加味方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包银兰;李成武;王颖;胡爱华;李青丽;马东梅;王立军;刘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湿润疗法中药硬膏贴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湿润疗法中药硬膏贴敷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生长愈合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控制血糖、改善肢体微循环、营养神经、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湿润疗法中药硬膏创面换药,对照组给予重组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创面换药.结果 中药硬膏贴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93.3%.结论 采用化腐祛瘀、煨脓长肉之中药硬膏贴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明显改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患者的截肢率.

    作者:何春红;叶林;黎文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许公岩苍麻丸临床思维探析

    许公岩先生精于湿证辨治,并创制“苍麻丸”作为治疗湿证的代表方剂.在对呼吸系统咳、痰、喘病因病机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许公岩先生认为痰饮水湿内停可致咳、痰、喘,治疗当以理脾为关键,采用苍麻丸加减论治.苍麻丸通过苍术、麻黄的不同比例配伍,可达到汗、利、化的作用,同时体现了理脾宣肺的肺脾同治、调畅气机升降出入、推化寒湿等治法,广泛应用于因湿邪引起的一系列病证,疗效确切.

    作者:马家驹;李雪;张晓雷;王玉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文友治疗肝胆疾病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王文友主任医师治疗肝胆疾病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0-2014年王文友主任医师治疗肝胆病的有效门诊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260首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确定所有处方中药物使用的频次、关联规则及核心组合,终挖掘出12首新处方.结论 王文友主任医师治疗肝胆疾病,多用清热祛湿、理气活血、滋阴软坚之品,符合肝胆病湿热郁瘀的病机,并注重肝、脾、肺、肾之间的关系.

    作者:邓力军;安莉;贺晓芳;季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优势与切入点

    外周血管疾病是发生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载体——血管中的各种病变,人体血管的主要功能是有效输送血液.保持血管的通畅是完成输送血液的前提,也是完成其主要功能的前提,与中医学“以通为用”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形成了外周血管疾病的中医、西医并重的治疗方法.1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周血管疾病的优势

    作者:杨博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西医诊治进展

    重度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已成为ICU患者的主要死因,约40%的脓毒症患者合并有心肌功能障碍 (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其死亡率可升至70%,预后不良[1-2].关于SIMD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其死亡风险.本研究以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为数据库来源,检索年代为2006-2015年,检索关键词为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诊断、治疗、sepsis、myocardial dysfunction、 myocardial injure、heart failure、diagnosis、treatment.本文就SIMD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萌;段美丽;李昂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药分开对我院门诊中药饮片使用的影响

    目的 调查医药分开试点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中草药销售数据变化,分析患者次均药费趋势.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及2012年7月-2013年6月门诊中药处方,分析医药分开前后的中药使用情况,包括取药人次、销售总金额和次均药费等.结果 与医药分开前相比,医药分开后我院中草药取药总人次和取药总剂数分别增长了14.18%和3.64%,中草药销售总金额和次均药费分别下降了12.1%和23.21%.结论 实施医药分开以来,通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用药管理等措施,我院患者次均药费下降,中药的使用情况更加合理.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沈英森临床用药经验拾遗

    沈英森教授临床用药独具特点,其用药时充分考虑岭南地区气候特点,在钩藤、两面针、鸡内金的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配伍方式.沈教授用钩藤可平肝熄风,化痰止咳;用两面针配伍重楼治疗癌性疼痛,配伍荆芥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用鸡内金配伍谷芽治疗腹痛腹胀,配伍车前子用于泌尿系和肝胆结石.

    作者:黄斯;蓝海;陈凤国;余璇;赵国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留学生中医急诊教学方法探讨

    结合留学生语言文化差异大、主动交流和临床操作机会少等自身特点,对急诊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的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探讨,旨在提高留学生中医急诊教学质量.

    作者:王志程;黄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安全、经济、易推广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与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疗程均为7天.结果 治疗组的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50%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30天后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内服联合针灸加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刘志勇;张广中;王莒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师氏理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师氏理筋法和常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师氏理筋组和常规手法组各50例,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并于B超下观察臀部筋结炎性反应带的宽度.结果 治疗后2组VAS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师氏理筋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后2组炎性反应带宽度均减小(P<0.05),师氏理筋组变化更明显(P<0.05).师氏理筋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98%,常规手法组治愈率18%,总有效率94%,2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师氏理筋法可有效缓解腰腿部疼痛,减小臀部炎症反应带,促进臀部筋结病变炎症吸收,优于常规手法.

    作者:李兵;李金学;张志伟;尚国栋;王钲;智照林;吴致力;李喆;邹海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中医心身医学和整体观念探讨抑郁症

    从中医心身医学理论及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和本土抑郁症患者的特点,认为气机的郁结、失调是郁病的关键病机;木形人格、太阴及少阴人格,以及气虚质、阴虚质是其易感体质;在传统文化中,“求诸己”的人格模式和“互倚型”的人际关系,对人性存在着一定的束缚,为引起郁病的潜在因素.在中国的整体思维模式下,抑郁症具有明显的“道德化”“躯体化”和“病耻感”的特点.中医在本病的防治中,应充分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尽量消除公众对抑郁症的偏见,通过修身养心、情志相胜等方法调畅气机,协调阴阳.

    作者:徐川;蒙玲莲;张秋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中医治疗策略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中医治疗策略,审证求机,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治疗始终,注重益气健脾,补肾填精,升阳举陷,顾护阴津;应用虫类、藤类、络类等活血化瘀之品和营活血、通络生新;同时结合发病部位、局部证候、创面溃疡色泽、溃疡深浅等局部辨证以精准用药.外治主张动态应用祛腐化瘀、补虚活血生肌、煨脓湿润的序贯疗法.

    作者:阙华发;张臻;王云飞;徐杰男;邢捷;单玮;肖文;沈义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溃疡中药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 总结糖尿病溃疡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171例糖尿病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其中医证型及所用中药,对患者内服中药的药类、药物、药性、药味、归经进行频数统计.结果 治疗糖尿病溃疡的内服中药药类以清热药、活血药、补虚药、祛湿药为主,功效以凉血活血药为主,且多选择药性寒凉,味苦、甘、辛,入肝、脾、心经之品.结论 凉血散瘀为糖尿病溃疡的主要治法.

    作者:刘明;赵亚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北京地产黄芩质量评价初步研究

    目的 评价北京地产黄芩质量.方法 采集北京地区、河北承德道地产区的黄芩样品,利用性状鉴别方法、烘干法的水分测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从性状特征、水分、黄酮类成分含量3个方面进行质量比较.结果 北京地区黄芩与河北承德道地产区的黄芩在性状特征方面比较接近;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四种成分的含量比较接近:河北承德道地产区黄芩苷含量为11.09% ~ 15.74%,汉黄芩苷含量为2.69% ~ 3.32%,黄芩素含量为0.21% ~0.94%,汉黄芩素含量为0.04%~0.19%;北京地区黄芩苷含量为7.84%~15.32%,汉黄芩苷含量为1.92% ~ 3.92%,黄芩素含量为0.15% ~ 1.95%,汉黄芩素含量为0.07% ~0.42%.北京地区黄芩与河北承德道地产区的黄芩在含水量方面接近:河北承德道地产区黄芩药材含水量为7.99%~9.87%,平均值为8.9%;北京地区黄芩药材含水量为8.18%~13.68%,除13号样品(干燥时间短)外,均符合药典要求,平均值为9.49%.结论 北京地产黄芩质量与道地产区承德黄芩质量相近.

    作者:付晓燕;罗容;吴晓毅;王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肖承悰运用对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经验

    肖承悰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主要因经行、术后及产后摄生不慎;或房事不节,损伤肾之阳气,肾阳亏虚,阳虚生寒;或冒雨涉水、感寒饮冷,寒邪趁虚入里,外寒引动内寒,血为寒凝,经脉气血凝滞,久致成瘀,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滞冲任、胞宫,日久则逐渐形成癥瘕,而致不通则痛,导致痛经的发生.子宫腺肌病痛经主要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为本,寒凝血瘀为标.肖老临证强调诊断清楚,中医辨证为主,西医辨病为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期论治,补消结合,温通并用.经前及经期温经活血止痛为主,兼以温肾助阳;经后期温肾助阳为主,兼以散结消瘾.

    作者:马丽爽;朱亚春;王东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针刀闭合松解三阳经穴治疗肩周炎10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刀闭合松解三阳经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108例肩周炎患者进行肩关节局部痛点注射,针刀闭合松解三阳经穴,术毕行功能锻炼.采用Neer评分和MiGill评分分别评定患者肩功能和疼痛情况,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08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0.74%,治疗前后Neer评分、MiGil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有效率达80.61%.结论针刀闭合松解三阳经穴治疗肩周炎有明显疗效,且见效较快.

    作者:刘江;王全慧;王康;国生;沈潜;付国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腔内手术联合温阳化瘀法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腔内手术联合中医温阳化瘀法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腔内手术联合温阳化瘀法治疗的64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6、12个月随访的血管通畅率.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无穿刺并发症发生,下肢缺血症状缓解,伤面全部愈合,无截肢发生,术后疼痛症状、步行距离、ABI指数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12个月随访,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6.5%、90.2%.结论 腔内手术联合温阳化瘀法能有效改善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发凉、疼痛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代雪娜;周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附子潜在功用的考察与分析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从本草文献、古代方剂中提炼出的附子功用与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内容基本相符.基于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成果,发现平肝熄风、止痉、活血消癥、活血化瘀、通便、补益为附子业已失传的潜在功用.

    作者:张红梅;范颖;梁茂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毒论治慢性下肢静脉疾病

    通过反复研读中医经典理论和多年临证经验,针对慢性下肢静脉疾病,主张从毒论治,从“气”“血”“水”立论,提出了“毒邪久结筋脉、损及气血津液、病分气水血治”的观点.认为临证先辨病属气分、水分、血分,再辨邪属寒毒、火毒、湿毒、热毒、瘀毒,从气分病(寒毒凝筋证)、水分病(湿毒浸筋证)、血分病(瘀毒阻筋证)辨证施治.

    作者:韩书明;潘艳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