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少雄
目的 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产物-MGMT在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GMT在38例子宫内膜癌、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32例中的表达.结果 MGM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6%(13/32),(++)56.2%(18/32),(+)3.1%(1/32),MGMT蛋白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20%(5/25),(++)80%(20/25)、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7%(17/38),(+)55.2%(21/38).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P<0.05).结论 MGMT基因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指标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
作者:芮小慧;胡建铭;陈继明;谢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该病治疗水平.方法 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者25例,术后随访1-2年.结果 25例主动伸指和伸拇功能均恢复良好,根据BMRC肌力评定[1],术前功能障碍治疗后其伸指肌力在M3以上20例,M4以上5例.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间背侧神经损伤患者效果较好,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前臂背侧的外伤要注意手术详细探查骨间背侧神经,防止肌支损伤漏诊.
作者:郑竞舟;谢振军;赵国红;白辉凯;邓小兵;孙华伟;邓名山;臧元升;付志勇;陈伯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也是膀胱癌分期的主要指标.根治性膀胱癌切除(RC)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LND)现已成为浸润性膀胱癌一项基本的外科治疗方法,对于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改善患者预后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和是否有必要扩大清扫等问题上,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共识,本文就膀胱癌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欧阳晨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在冠脉CTA成像中,观察倍他乐克控制心率的效果.方法 收集40例冠脉CTA患者;心率65次/min,70-74次/min,75-80次/min,80-90次/min,90次/min以上各收集8例.按照基础心率服用倍他乐克病人CT图像采用的5分制标准评分.结果 基础心率小于90次/min,按要求口服倍他乐克,图像可达到诊断要求.结论 倍他乐克可以降低心率,提高冠状动脉的成像图像质量.
作者:黄水平;左敏静;袁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指背顺行及逆行筋膜岛状皮瓣设计的应用轴线为指背中外1/2交界处,其中指背顺行筋膜瓣的旋转点为距指蹼以近1cm处,切取范围远可达远指间关节水平.远指间关节以近背侧均可为指背逆行筋膜瓣的旋转点,皮瓣近端可达掌指关节.应用指背筋膜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共123例156指.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外,其余均全部成活.经6-24个月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结论 指背筋膜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郑竞舟;邓小兵;邓名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7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淋巴结的超声二维形态的血流参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经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诊断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淋巴结33个,准确率90.6%,敏感性87.9%,特异性92.3%.淋巴结厚度≥7mm,准确率为90.6%.淋巴结结构改变者准确率为93.8%(30/32),淋巴结血管模式以边缘型和混合型为主.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超声特征可以提高淋巴结定性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管湘霞;付志勇;孙智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预注英脱利匹特对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后药效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实验组为预先经10min静脉注射英脱利匹特1.5ml/kg,对照组经10min静脉注射0.9%NaCl溶液1.5ml/kg;随后两组都行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在硬膜外给予布比卡因后5、10、15、20、30、45、60、120min时各采集桡动脉血样3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布比卡因的血药溶度;并观察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相比,实验组给予布比卡因20min后血药浓度升高明显(P<0.01),同时实验组的心率、血压的变化较小(P<0.05).结论 预注英脱利匹特可增加布比卡因在血浆中的分布,而减少其在组织中的分布,降低其毒性反应.英脱利匹特对于维持硬膜外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鲍希安;陶晓三;邓捩根;郑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晚期(出生后第3周)出现呼吸功能恶化重复使用的疗效.方法 观察我院NICU出现PS使用后耗竭的37例(16.5%)NRDS患儿,按照是否晚期重复使用PS分为晚期重复使用组和早期使用组,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呼吸支持情况、转归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但在机械通气时间、模式及用氧时间方面,晚期重复使用PS组较早期使用组明显缩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BPD发生率及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部分NRDS患儿由于存在PS使用后耗竭,需晚期重复用药,有利于提高NRDS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武志红;陈晓;袁高乐;孙梦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为54.4万,平均每分钟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院外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及15%,患者即使被及时送进医院,存活率也不及20%.因此理想的危险分层技术,以便能近早识别可能发生猝死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无创技术对于心脏性猝死危险分层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邱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复发性泪囊炎经鼻内窥镜下再次手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11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患者经鼻内窥镜行泪囊鼻腔吻合口再造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2年,11例经鼻内窥镜下治疗患者,治愈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9%.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口再造术方法简单,效果确切,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兰丽霞;刘伟;朱加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人流术后服用优思明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820例妊娠40-70d,要求人工终止妊娠的健康育龄妇女,均无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观察组术后当天开始服用优思明,连用3个周期,对照组不用.两组均应用抗生素和收缩子宫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有无宫腔积血、有无宫腔粘连.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更少,阴道出血时间更短,月经复潮时间更短,月经量减少较少,宫腔积血更少,宫腔黏连明显减少.结论 优思明能有效预防人流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玲;汤辉;姚瑜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5例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25例中,肢体成活21例,截肢4例,死亡1例.结论 四肢血管损伤重建应在6-8h内完成.必要时先吻合血管,再处理骨折,预防肾衰,以大程度的保存患者的肢体及功能.
作者:张健民;张乐;廖忠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常规采集36例结核性疾病和11例恶性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检测AD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活性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胸腔积液ADA活性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欧阳福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11年1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30-60 min,出血量为120-200 ml.按Harris评分法功能评定,优22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6.67%.结论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太强;吴炳华;凌强;邓高荣;高翔;张魁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原发性肠脂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16例原发性肠系膜病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脂肪密度肿块,乙状结肠旁10例,盲肠旁3例,降结肠旁2例,升结肠旁1例,增强扫描呈边缘环状线样强化,大部分病灶中心有点状高密度影.结论 原发性肠脂垂炎在多排螺旋CT上有较典型的影像表现.
作者:杨光明;谢雨帆;刘享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经.护理单元作为医疗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病人和家属在医院建设中停留时间长的空间.门诊输液室是我院患儿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场所,日门诊输液室日均输液1000多人次,具有病人多、工作量大、周转快等特点;每天需用数名护理人员完成药品运送,人力运送反复行进于配药室、输液室之间,极易造成输药室、输液室感染机率增加、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研制了智能配送机,近年的临床使用表明,该设计合理,使用效率高,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现将其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付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科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诱因、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30例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主要原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结论 治疗和预防原发病,积极去除病因,早期诊治单一器官功能衰竭是降低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张桂芳;邹敏芸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策略和疗效.方法 对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后复位锁定加压板内固定.结果 手术时间40-110min,术中出血量100-280ml.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所有患者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无感染.按黄公怡标准评价疗效:优20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6.1%.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股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丁冬保;李晖;潘共华;张溢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在胆总管下端恶性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20例经临床手术活检证实为胆总管恶性梗阻的患者腹部64排平扫+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所有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图像后处理采用MIP、MPR、CPR等.结果 所有病例均能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对下端梗阻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为95%,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能够清楚地显示胆管下端恶性梗阻黄疸性疾病的病因,是该组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张远忠;周建承;叶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脑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介入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静脉采用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脑动脉瘤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4mg/kg,芬太尼3mg/kg,丙泊酚1.5mg/kg,顺苯磺酸阿曲车铵0.15 mg/kg,诱导插管.观察患者术前,术中15min 、30min,术后1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潮气量,苏醒率等指标.结果 术中15min、30min,术后1h的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大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能充分镇静,减少诱导期间丙泊酚的用量.
作者:徐玉红;胡成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