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刘肇杰;李海峰;宋敏
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侧面反映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等数据库,对所得结果进行筛选分析.结果 共检出275篇有效文献,其中4篇英文文献,文献数量逐年增加;内容涉及临床研究、动物实验、理论探讨、临床经验与体会等;灸法主要以温针灸及中医综合疗法为主;主穴主要为足三里、肾俞、脾俞、肝俞、命门;发表在110种期刊上;灸法研究四川省、安徽省、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及湖北省处于领先地位,国际研究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29.1%的文献有基金支持.结论 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今后当继续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临床研究为基础,借鉴文献及多学科力量,提高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研究质量,规范灸治方案、穴位选择,明确疗程依据.
作者:周丹萍;江星;纪伟;徐骁;孙志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产后身痛多由孕产耗伤气血、素体肾亏,以及产后营卫失调、感受外邪、气血运行受阻所致,其病因病机多为血虚、血瘀、寒凝、肾虚.笔者根据多年临床治疗产后身痛的体会,主张“从肝论治”.对于因肝气郁滞、气滞血瘀而致者,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法,方选逍遥散和生化汤加减;证属阴血不足者,治疗以养血育阴、柔肝缓急为法,方选一贯煎加芍药甘草汤加减;证属寒凝肝脉者,治疗以温经散寒、暖肝行滞为法,方选暖宫定痛汤加右归丸.
作者:崔淑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益心康对体外感染柯萨奇病毒(CV) B3的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分成4组.并进行不同干预:正常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给予感染病毒,益心康组感染病毒后加入益心康,利巴韦林组感染病毒后加入利巴韦林.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Fas及FasL mRNA的表达.结果 益心康组给药48h后细胞内Fas及FasL mRNA的表达较病毒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康组及利巴韦林组减轻Fas及FasL mRNA的表达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康可有效减轻细胞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 mRNA的表达水平,证实该方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孙小杰;梁硕;金钟太;陈苏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高才达主任医师认为老年便秘以脾虚不运证多见,其病机为脾之气阴亏虚,运化失健,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临床表现为排便费力,临厕努挣,大便干或黏滞;脘腹胀满而喜揉按,不思饮食,食后胃脘痞满;乏力倦怠;消瘦;皮肤干燥,唇干;舌质淡红或红,舌体瘦小,舌苔黄或白,津少,脉虚沉细数.治疗采用加味白术汤,重用生白术60 ~120 g为君药,健脾润燥、促进运化;以地黄、白芍养阴润肠,升麻升清阳,共为臣药;佐以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润肠.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勇;陈琳;仇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民国时期的中药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师徒授受向课堂教学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药教材经历了延续传统的“药性歌括式”、较为成熟的“综合本草式”等不同模式,在民国后期编写出《中国制药学大纲》《中药新说》等专科教材,体现出民国学者在中药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的不断探索,对当前中药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作者:李楠;孟凡红;李莎莎;万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拟元胡失笑散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功能性腹痛患儿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颠茄片0.2 mg/kg治疗,治疗组予自拟元胡失笑散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腹痛次数、程度及食欲方面均有改善,且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元胡失笑散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惠;刘肇杰;李海峰;宋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活血祛瘀洗剂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预防性应用活血祛瘀洗剂,检测其对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影响;对小鼠微循环障碍模型预防性应用活血祛瘀洗剂,检测其对模型小鼠耳廓微循环的改善情况;对小鼠疼痛模型预防性应用活血祛瘀洗剂,观察活血祛瘀洗剂的镇痛作用.结果 与急性血瘀模型组比较,活血祛瘀洗剂0.32、0.64 g/mL剂量组大鼠全血黏度明显降低(P<0.05,P<0.01);与微循环障碍模型组比较,活血祛瘀洗剂0.40、0.80 g/mL剂量组小鼠耳廓微循环改善(P<0.05);活血祛瘀洗剂0.40、0.80 g/mL剂量组对化学刺激和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P<0.05).结论 活血祛瘀洗剂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和镇痛作用.
作者:刘冬平;李蜀平;廖磊;刘魁英;刘洋;战嘉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卢桂梅教授自拟“芍甘五藤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芍甘五藤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患者症状体征综合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65.8%,对照组为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卢桂梅教授自拟“芍甘五藤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范德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湿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wagner分级1、2、3级的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湿敷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中药湿敷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湿敷;对照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湿敷.2组湿敷均为每日2次,每次1h.每4周为1个观察周期,记录病情发展情况,连续观察3个周期,比较2组糖尿病足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每个观察周期中药湿敷组糖尿病足溃疡愈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3个观察周期后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湿敷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适合在社区推广使用.
作者:马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西医常规疗法配合靳三针治疗脑外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外伤术后1个月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颅脑减压、脱水、服用脑复康等药物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靳三针治疗,每天1次.2组均8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试.结果 治疗组的MMSE评分为(27.86±5.22)分,对照组为(21.22±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4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患者术后应用西医常规疗法配合靳三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庆晓东;蒋佩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加味黄芩汤对伊立替康(CPT-11)化疗所致迟发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 72例FOLFIRI方案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防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预防组于化疗前1日开始口服加味黄芩汤,连服1周.观察2组腹泻发生率及程度、化疗疗程改变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腹泻发生率、化疗疗程改变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黄芩汤可预防CPT-11化疗所致迟发性腹泻,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提高化疗方案的依从性,改善晚期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洋;李晓松;武冰;姚芳芳;张欢欢;李素那;钱丽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从历史溯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探讨从脾胃论治慢性稳定性冠心病(SCAD)的可行性,并阐述其临床应用.认为SCAD的治疗应立足脾胃,运用健脾和胃、疏肝健脾、健脾益心、健脾祛瘀等多种治疗方法,兼顾五脏,整体调理;提出健脾、降脂、抗凝的辨病论治方法并强调病证结合论治;结合体质,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并采用中药代茶饮的方式悦脾和胃、降脂抗凝,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脾胃论治SCAD,建立辨病-辨证-辨体相结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是增强SCAD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瑶;张学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通过与现代复杂性科学的比较研究,探析中医脾系统的系统论、混沌学和自组织等现代复杂性科学机理,阐明中医脾系统与现代复杂性科学相通相契.指出运用复杂性科学原理进一步研究中医脾系统,可为中医临床提供指导,也将是今后中医其他五脏系统研究的突破口.
作者:章莹;王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朱跃兰教授认为产后风湿症发病虽在产后,但并不局限于产后百日内.鉴于妇人产后多虚多瘀的体质特点,本病病因病机以妇人阳气不足为根本,风寒湿侵袭为标,瘀血伴随本病发展始终,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进一步发展的致病因素,情志因素可加重本病的病情.治疗上朱教授强调以温扶阳气为主要原则,但临证中绝非单一扶阳,而是四诊合参,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而有所侧重,即有温养、温散、温通的不同,同时辅以调畅气机.用药上朱教授善用附子及虫类药、藤类药、气血双补药,内外治结合,强调外治法在本病中的治疗作用,认为外治法较口服中药可更快速缓解症状,且适合长期使用.
作者:韦尼;史云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儿舒平颗粒对性早熟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儿舒平颗粒高、低剂量组.皮下注射N-甲基-DL-天冬氨酸制备大鼠真性性早熟模型.于造模同时儿舒平颗粒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儿舒平颗粒35.42、17.71 g生药/kg灌胃,每日1次,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灌胃.比较各组大鼠阴道口开放情况、第1个发情间期的出现时间、性器官指数及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儿舒平颗粒组出现阴道口开放和第1个发情间期明显延迟,性器官子宫指数、卵巢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性激素有一定的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舒平颗粒对性早熟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蜀平;刘冬平;刘魁英;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痤疮辨证分型,为规范痤疮的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2013年发表的痤疮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相关文献,确定符合研究标准的147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的回顾性研究.结果 痤疮辨证分型涉及40个证型,以肺经风热、血瘀痰凝、湿热内蕴为主,分别占12.35%、9.47%、7.41%.结论 中医治疗痤疮有明确优势,但其辨证分型复杂,证型名称欠统一,不利于临床医师、医学生掌握,有必要集专家学者之力加以规范并推广使用.
作者:杨岚;李元文;曲剑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许铣教授认为痤疮多为湿热毒邪郁于皮肤,当以清热燥湿解毒为法;在抑制细菌增殖、控制皮脂分泌两个环节,外用中药治疗有独特优势;依病因遣方,据中药药效、药理选药,确立了以“四季汤”为核心处方,并随皮损特点灵活配伍的中药外用治疗痤疮用药方法.同时注重指导患者用药方法及用药期间生活起居调摄,力求巩固疗效.
作者:范瑛;宋坪;廖桂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周静媛教授在慢性肾衰竭诊治过程中标本兼顾,认为“虚、瘀、毒”胶结难愈,即脾胃气虚、血瘀水停与湿毒胶结是慢性肾衰竭病情从轻到重的根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主张“培补后天而滋养先天,用药轻灵而缓缓图治”;治法治则以“补益脾肾之气为本,活血泄浊解毒为标,顾护胃气贯穿始终”,临床可有效延缓肾衰竭的发展进程.
作者:潘满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余仁欢教授根据肾病三因学说——主因、素因及诱因,提出从控制诱因、寻求素因、健脾为先、补肾活血等方面治疗膜性肾病的中医思路.强调在治疗肾病时,注重以当下病机为先,首先控制诱发因素,使疾病的发展趋势迅速得到控制;对于无明显诱因的患者,则仔细寻求患者体质因素和/或致病因素,重点辨别病位,见肾不治“肾”;对于无明显素因和诱因的患者,强调治疗以脾胃为重点,脾肾同治,健脾为先;对于临床无症可辨的患者,则从该病脾肾亏虚的核心病机出发,并兼顾活血化瘀和祛风除湿的治法.
作者:刘巧巧;梁昌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湿邪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兼症复杂,湿热为多,易阻滞气机、壅滞血脉.罗增刚教授临证常用祛湿法,其主张治湿以运脾为本,辨证用药;注重因势利导,分利三焦;辨湿热之偏重,祛湿为先;佐重行气,气能行津,包括宣肺、疏肝、畅中、散结等;同时不忘活血,血水同调.
作者:夏小珣;姜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